九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4-09 15:50:00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19-04-0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66186
- 责任部门:
九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2019年是打赢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以及省市意见方案,坚持稳字当头、质量第一,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全面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确保实现5万人脱贫、46个贫困村退出,修水、都昌等两个贫困县顺利摘帽。
二、重点工作
(一)围绕对象精准,强化贫困建档立卡。
1.根据省分解下达2019年度减贫计划,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人,逐级签订减贫责任书。〔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2.做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适时组织开展脱贫户“回头看”和再检查,建立完善“即时出现、即时纳入、即时帮扶”工作机制,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予以帮扶;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高贫困人口帮扶精准度。〔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残联、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3.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政策支持问题,统筹资金解决急需现实问题,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增收致富。〔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二)围绕人脱贫,强化政策供给体系
1.继续推进产业扶贫。深入推进“五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和“一领办三参与”扶贫产业合作方式;坚持以贫困户稳定增收为目标,按照“改造传统产业、巩固优质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思路,完成所有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继续组织产业扶贫专家挂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着力解决一批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产业扶贫效益;进一步完善光伏扶贫电站运维机制,规范收益分配使用管理,严格受益对象及资金使用公示公告制度。推动建立电商联盟,实施扶贫产业“五进”活动,拓宽扶贫产业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2.继续推进就业扶贫。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发挥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作用,建实劳务协作。进一步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培训意愿底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因需提供职业介绍和免费培训,做实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以及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四个渠道,切实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门路。进一步做大做强残疾人“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带动残疾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推进“巾帼脱贫行动”,探索妇女手工脱贫模式。〔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残联、市妇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3.继续推进教育扶贫。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扶贫资助学校校长、乡镇属地双负责制,持续推进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等“三个全覆盖”,切实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进一步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村委会、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保障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4.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实施医疗保障扶贫攻坚行动,全面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强化医疗保障各项制度衔接和费用控制,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建立健全贫困人员转诊转院制度;实施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行动,做实贫困群众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划化管理与服务。〔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5.继续推进住房扶贫。全面排查鉴定贫困地区农村危房,简化认定程序,严格落实“一户一档”要求,逐户建立档案。实行一村一汇总、一镇(乡)一台账的管理制度,各地要制定本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的细化标准和基本安全有保障的一般要求。既要防止盲目提高建设标准,也要防止降低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危房改造任务分配结果和改造任务完成情况镇村两级公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作并免费发放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套取骗取、重复申领补助资金等有关问题。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兜底解决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6.继续推进兜底扶贫。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线”和“扶贫线”两线衔接统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统筹纳入产业扶持、异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持、医疗保障、资产收益以及社会扶贫等政策范围,做到应扶尽扶。
8.继续推进扶志感恩扶贫。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微信平台等,向贫困群众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工作进展、实时动态等,引导贫困户树立“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思想意识,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不同范围的道德评议活动,依靠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气,纠正歪风,激发活力。依靠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村能人,成立扶贫监督、管理、评议组织,引导群众自主开展治贫工作。
9.继续推进消费扶贫。大力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等“八进”行动,持续开展高校食堂面向阜阳市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对接活动。创新产销对接方式,推动龙头企业带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劳务就业推销、宣传推介展销等“八销”行动,让消费扶贫发挥更大的带贫效应。
(三)围绕村退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1.着力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推进基本公共交通运输向贫困地区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确保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全市所有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大力发展镇村公交 确保具备通客运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客车;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到2019年底农村安全饮水全面覆盖解决,实现农村饮水100%安全;强化农村电网建设,完成所有贫困村电网改造,确保贫困村户均容量不低于2千瓦;提速推进深度贫困村路、水、电、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深度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公路村通畅、组通达全覆盖;安全饮水户户有保障;居民用电保障率达100%;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全覆盖。
2.着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定贫困地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围绕“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标准,推进厕所污水村容村貌专项整治“三大革命”。
3.着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强化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教育,进一步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全面实施“全面改薄”以及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切实改善贫困地区校舍条件。强化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建设,重点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设施条件,探索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强化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功能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开展艺术创作生产、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三)坚持合力攻坚,强化社会参与扶贫
1.落实定点扶贫。结合机构改革,尽快调整市直定点帮扶单位,调整后各帮扶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帮扶方式,助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深入推进驻浔部队扶贫参建活动;把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全脱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选派过硬的工作队全脱产帮扶2年以上,实现每个贫困村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加强驻村工作队的建设和管理,明确工作任务,严明考核激励,加大督查暗访,落实帮扶召回制度,着力解决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确保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精准、帮扶扎实、群众满意。
2.推进“百企帮百村”。 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技能培训、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共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 鼓励志愿扶贫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行善立德的志愿理念,进一步发挥各类志愿者协会的带动和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建立扶贫志愿者组织,构建贫困地区志愿者服务网络。组织和支持各类志愿者参与贫困识别、扶贫调研、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扶贫活动。
4.推进“互联网+扶贫”活动。健全“中国社会扶贫网”市、县、乡组织构架,搭建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组织的网络服务平台,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需求与社会各类公益众筹项目、各类社会扶贫资源精准对接。认真做好“扶贫日”活动,广泛集结、高效配置扶贫资源,鼓励和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形成大扶贫、大社会、大促进格局。
三、保障措施
1.强化党建支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大贫困村发展党员力度,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派强管住用好第一书记,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顿转化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
2.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培训力度,坚持把县、乡、村党政负责同志和扶贫系统干部作为培训的主体,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分层分类实施扶贫干部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政策水平,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加大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力度,深化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功能作用,切实解扶贫干部人人填表报数负担。各地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善抓脱贫攻坚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优先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
3.强化作风支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填表报数、作假作秀、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扶贫腐败等问题,确保脱贫质量。各地要结合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做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坚持较真碰硬、从严从实查找作风方面的问题,确保到边到角、不留空白。坚持以上率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实施遍访贫困对象行动。
4.强化组织支撑。建立调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每次调度明确一个主题,重点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坚持精准调度,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招招点中“穴位”,切中问题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坚持定期调度,实行精准扶贫全市一月一调度,分层次、分类别、分部门进行调度。建立约谈机制。对巡视、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整改不落实的,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责任不到位、政策不落实、措施不精准、作风不扎实的要“零容忍”,严格进行约谈,切实传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对反复出现推诿拖拉、影响大局的,作为反面典型予以通报曝光。建立问题专报机制。对脱贫攻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问题要点到地方、点到部门、点到具体的人和事,专报市委市政府,抄送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