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工信委机关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02 15:28:30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0-01-0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2974
  • 责任部门:


2018年以来,市工信委围绕全市工业“百千万”目标,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打造“5+1”千亿产业集群,全市工业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全省第六;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584.9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增长13.0%,增速全省第四;利润总额500.0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增长17.4%,增速全省第四;工业固投增长16.2%,增速全省第三;工业用电量142.3亿度,总量全省第一,增长9.12%,增速全省第五;工业增值税79.8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增长14.2%,增速全省第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753户,户数全省第二;工业税收226.05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增长18.6%,增速全省第五。

   一、创新举措,全市工业发展亮点纷呈

(一)“5+1”千亿产业集群全面推进。2018年,在“五个一”机制(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批重点发展县区、一支招商队伍、一张推进图表)的推动下,石油化工、现代纺织、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动能“5+1”千亿产业集群快速推进。2018年,全市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启动。2018年9月,通过极力争取,我市成功入选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唯一综合试点城市,湖口县获船舶产业试点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和三年“规划图”,并提出“59475”量化目标工程。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政府设立1亿元配套专项资金,并要求各县(市、区)分类配套资金。目前,全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综合试点推进大会成功召开,确定了2个综合试点县和12个分产业试点县,声势已经形成,序幕全面拉开。

(三)工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2018年,在工业税收方面,全市上缴工业税收226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一,占全省工业税收比重20%。在企业效益方面,全市实现利润总额500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同比增长20%。九江石化、九江萍钢、星火有机硅等企业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四)企业培育全面发力。一方面,加强小微企业培育,推进企业“个转企、企升规”。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新增163户,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比重21.9%,比上饶市多59户、吉安市多66户,比南昌市、赣州市、宜春市均多74户。另一方面,加大重点税源企业培植。新增4户税收过亿元企业,分别是蓝星星火有机硅、城门山铜矿、理文化工、九江国电。同时还新增了一批税收过5000万元企业,今后每年将新增税收过亿元企业6户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30户左右。

(五)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共举行三次项目集中开工,共收集项目339个,总投资额1415亿元。尤其是重特大项目明显增多,投资过20亿元项目共42个,总投资额1768亿元,分别占全省20.1%、22.5%。九江石化30万吨/年烷基化项目顺利投产、89万吨芳烃项目12月29日正式启动。星火有机硅20万吨单体扩能项目已开工建设,并计划2019年开展两大系列项目建设:①绿色工厂系列项目,包括上游技术优化、下游技术产品提升(开发下游产品、北京硅化工研究院搬迁、引进润禾落地)和环保提升改造等;②智能制造系列项目,包括大数据项目、自动化包装(机器换人)、电商平台和工厂仿真等。赛得利(九江)两条8万吨纤维素纤维生产线顺利投产,年产能达到30万吨;赛得利(中国)投资120亿元,年产100万吨纤维素纤维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巨石玻纤17.5万吨技改项目顺利投产,年产能提升到35万吨/年。中车智能交通产业园项目过渡性生产区已经投产,城市智能无轨列车已试运行。天赐新材料正在打造锂电池循环产业园。神华电厂、豪斯特汽车、兄弟药业、心连心化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生益科技、德宏工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绿驰汽车、新松机器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签约。

(六)园区升级改造全面铺开。2018年,我市园区环境景观化、企业环保化、生产安全化、产业循环化、管理智能化“五化”同建工作全面铺开,全市各园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五化”园区工作,湖口县的环保化、彭泽县的智能化、永修县的循环化、瑞昌市的景观化成为了全市园区的典范。另外,部分园区评先争优,共青城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九江经开区、德安高新园区、武宁工业园区、永修云山经开区荣获全省“两率一度”先进工业园区称号;武宁县工业园区获评全省“绿色园区”称号。

(七)创新发展取得实效。2018年全市新增高新企业138家,总数达到304家;培育并评审认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辅导23家企业建设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入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家;江西赣江新区有机硅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现已签订三方协议。

二、尽职履责,工信工作成绩显着

(一)狠抓重点行业管理

1、大力推进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在前期多轮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字〔2018〕96号),并召开了全市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动员部署会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第一次会议。目前已经彻底摸清了全市化工企业布局和底数,并初步完成了第一轮拟关闭退出化工企业名单(38户)的拟定。

2、严厉打击地条钢。持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出台《关于建立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打击取缔“地条钢”责任制的通知》、《九江市打击“地条钢”巡查方案》,多次公开刊登了《关于设立九江市打击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举报电话的公告》。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排查机制。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现“地铁钢”违法生产、销售行为,全市现有各型号中频炉74台,依法关停铸造类等生产企业5户,拆除并销毁中频炉12台。

3、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出台《九江市2016-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方案》和《实施细则》。目前已受理324台新能源汽车、3000KW充电桩补贴申请,审核通过后将按规定发放补贴。2018年全市推广应用能新能源汽车2952台。

4、紧抓军工发展及军民融合。首次召开了全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专项工作布置会,落实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属地行业安全监管的责任。2018年,全市6家企业的8个项目获评为省工信厅2018年军民融合项目,获得省级160万资金支持。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企业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116家相关企业基本情况。

5、加强民爆行业安全监管。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市、区)进行了4次抽查,并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通过“回头看”活动,全部验收整改到位。对全市民爆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复审,共查出了25处安全隐患,通过整改,全市11家民爆企业全部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复审。

6、加强盐业管理。2018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829人(次),查处违法违规涉盐案152起,其中4起一般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食盐288.7466吨,没收各类盐产品251.018吨。为防止盐业体制改革延长期内市场监管出现“空档期”,代拟出台《关于明确全市盐业体制改革职能交接前有关工作的通知》(九府字〔2018〕17号),明确了盐改过渡延长期间的监管执法主体。

7、规范船舶行业发展。出台《九江市船舶生产(修理)企业生产条件资质统一年检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船舶资质年检工作,全年共对23家船舶企业资质进行了年检。出台《九江市适用<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若干规定》,对新建、改装采砂、运砂船的监管、报备、处罚等进行了统一明确。同时,开展了船舶修造企业排污监管整治工作。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1、打造五大信息化平台。建立工业项目在线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帮扶APP平台建设,实现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建立移动办公系统,完成办公终端和数据流量采购,下步经过人员培训后即可实现全委移动办公。建立规上企业基础数据库,完成对县级运行股的培训,录入1032户企业基本信息。建立经济运行分析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待数据、图表完善后即可使用。

2、启动企业上云。组织召开了全省企业上云(九江站)的启动会,江西首批6家云平台服务商和全市240余家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九江企业上云工作正式启动。

3、积极申报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项目。全年省级以上(含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5家。其中巨石集团九江分公司项目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预计全年将完成100户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目标。富达实业、美宝利2家企业入围省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专项,旭阳雷迪入选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三)持续提高产业绿色化水平

1、开展绿色示范工厂创建。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巨石集团、兄弟医药、富达实业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其中兄弟药业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三批绿色工厂名单。

2、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森奥达电机打造的绿色设计平台和星火有机硅创建的绿色关键工艺成功通过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的专家评审。

3、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评估审查。4家企业开展了自愿清洁生产工作,其中2家已通过专家审核评审;3家企业开展了节能评估审查工作,其中2家通过了专家评审。

4、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201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共有58家,主要集中于水泥生产、混凝土生产、新型墙材等行业。58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累计可利用尾矿、粉煤灰、化工废渣、炉渣等废旧资源480余万吨,可实现综合利用销售收入约24.5亿元。

5、开展节能监察。对13户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了专项监察,分别对中盛陶瓷和瑞祥再生纸业能耗超标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完成九江市重点用能企业2016-2017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评价考核。

(四)倾心服务企业发展

1着力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一是确保优惠政策落地。对照省130条和市29条政策,逐条梳理、细化、分解,确保政策落地,释放政策红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由2017年的84.25元下降为2018年的83.85元。二是积极回应企业诉求。通过政企“茶叙”活动、企业精准帮扶APP平台、周协调机制、“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机制有效回应了企业诉求,破解了一系列难题。2018年,政企“茶叙”活动协调企业反映的诉求113个,办结率达90%以上。三是坚持开展部门帮扶企业活动。继续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确定127个市直及驻市单位组成14个帮扶团,直接对接127户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2、着力提升融资服务水平。一是做好“助保贷”金融服务。全年共批准20余户工业企业“助保贷”贷款,使“助保贷”的累计发放资金达15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2亿元。二是成功组建九江市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并表吸纳九江市工投公司、九江市国资公司、九江市工业融资担保公司等作为子公司,变更注册为九江市工业发展集团,成为我市工业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力量。三是积极推进工业产业基金投资。市工投公司与中科大成投资管理公司合作组建的九江工业产业发展基金已完成对濂溪区烯诺菲、经开区海纳科技实际投资1900万元。借助基金投资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了江西烯诺菲科技、瑞昌无人机等工业项目在九江投资落户。四是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以市工投公司为基础,新增注册了工投商务咨询公司。以市工担公司为基础,获批开展融资服务(倒贷)业务。帮助企业融资的手段更加全面。

3、着力帮扶工业企业挂牌上市。积极策应全省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一是帮助德福科技获得了市政府对于该公司历史沿革相关问题的确认以及省政府对于该问题确认的批复,为该公司上市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帮助众心堂药业获得了市政府对于该公司国有产权流转时国有资产处置确认的批复,助力该公司股改上市工作;三是组织全市近20户拟上市挂牌重点企业分赴南昌、赣州、新余、上饶、萍乡、抚州等地参加课堂培训和走访上交所,学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四是对全市13个县(市、区)共29家已在“新三板”挂牌和拟上市挂牌重点企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现场调度推进,掌握了充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4、着力做好企业人才工作。牵头起草《九江市关于鼓励和支持产业研究院建设的实施办法》,已正式由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印发。积极参与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评审推荐工作,对今年申报“双百双千”人才工程中的高精尖人才引领计划创业类人才3人、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创业类人才1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人进行了专家评审。做好全省人才信息库信息采集工作,采集了江西金酷科技有限公司周自吉等10位我市高端人才顺利进入信息库。协助做好我市张小卫等4名企业家申报省“双千计划”人才工程工作,经过认真辅导,该4名企业家顺利入闱省“双千计划”。

5着力推荐企业参加评先评优活动。中石化九江分公司等12户企业荣获“江西省优秀企业”称号;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忠等10位同志荣获“江西省优秀企业家”称号;德福科技总经理罗佳等8位同志荣获“江西省优秀优秀厂长(经理)”称号。市优秀企业(55家)和九江市优秀厂长(经理)(59位)拟表彰名单已经形成。

三、政治过硬,扶贫攻坚不遗余力

(一)形成定期走访制度。每月由一位委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带队走访慰问贫困户,督导双港村扶贫和村建工作,了解扶贫工作进度。

(二)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多次与市移动公司和市铁塔公司主要领导沟通和协调,争取了160余万元资金建设移动通信信号塔。争取了5万元圩田维修项目、5万元贫困村垃圾处理项目和电商扶贫点项目。

(三)开展产业就业扶贫。投入10万元支持双港村发展产业,并邀请中药材种植专家来村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养蜂大户到武宁参观学习。新扩100亩土地种植油茶,新建光伏电站50KW。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四)理顺驻村工作关系。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村一队”驻村工作要求,2018年8月,委驻村第一书记何星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由投资规划科副科长鲍澄与修水县林业局2名干部组成。驻村期间,工作队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每季度驻村时间都在50天以上。

四、持续改进,机关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一)机关党建更加规范。一是认真开展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对照市纪委驻财政局纪检组检查反馈的问题,对委机关及委属单位党建工作、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工作28个具体问题进了全面整改,逐个进行建账销号。同时对存在的违反纪律和规定的3起典型问题进行了全委通报。二是成立机关纪委。成立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3名机关纪委委员,任命了机关纪委书记。三是深入开展廉政约谈工作。科学制定了《廉政约谈安排表》,深入开展了廉政约谈话活动。通过层层进行廉政约谈,增强了全委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防微杜渐的廉政意识。四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委党委中心组开展学习4次,集中学习了十九大精神、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纪委通报、党纪法规等多种重要内容。各支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机关一支部开展了“党建+扶贫”的主题党日活动,积极为贫困户捐款捐物,分销农产品;机关二、三支部组织党员到瑞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中小企业局支部组织党员到共青城胡耀邦陵园参观等等。

(二)机关队伍更加优化。委机关1名科长交流提拔到市工业发展集团任副职,通过江西省公务员考试新录用公务员1名;委机关及下属中小企业局提拔、重用、晋升科级干部10人,其中提拔正科实职2人,重用正科实职1人,提拔副科实职4人,重用副科实职1人,晋升副主任科员2人;委机关及下属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3名。

(三)机关运行更加高效。2018年,委机关共通过“公车管家”平台成功申请公车136次;接到各类会议通知500余次;通过公文交换站、OA系统、电子邮件等方式收文2565余件;发文243件;整理会议纪要24份。办理人大建议18件、政协提案43件,回复满意率100%。政务信息报送得分继续稳居市直单位第一名,国办用稿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三公经费”严格按照“八项规定”执行,自2016年公车改革后没有产生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

另外,还做好了春运、宣传、委网站管理维护、信访、老干、普法等各项工作。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