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九江 > 九江年鉴 > 九江年鉴(2008)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08-11-05 17:46:00 【字体: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 生成日期: 2008-11-05
  • 公开时限:
  • 公开范围:
  • 信息索取号:
  • 责任部门: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综述

 

    2007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基础上,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勇创实干,团结拼博,全市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开创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步入了新一轮的又好又快发展时期。

   一、坚持把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优化发展思路,营造勇创实干氛围

    党的十七大是2007年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九江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极好机遇。在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谋划部署全年工作时,市委明确提出,要把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优化发展思路,营造勇创实干氛围,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市委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解放思想同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开创性,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着眼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尊重实际、尊重历史,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把九江建设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文化旅游兴市、特色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并在工作实践中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五个切入点。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检验,这一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九江的实际,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来浔专家的充分肯定,其中沿江开发战略还上升为全省的发展战略。围绕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规划领先,启动了沿江开发、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港口物流、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一系列规划。“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确定了“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城市建设确定了“美丽浔阳、怀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总体构想和“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发展格局。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了九江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国企改革。

    为使思路和决策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市委注重从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入手,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特别是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转化力,把解放思想落实在抢抓机遇上、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发展上。在全市开展了“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等三项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树立“千秋伟业在于创、九江巨变在于干”、“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富民惠民论能力,以项目建设定水平,以争先进位定实绩”等观念,促使党政机关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促使全市上下思干、思变、思进,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集中精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伟业的氛围。

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确定为首要任务,迅速掀起新热潮。及时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十七大会议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贯彻。及时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市四套班子成员下基层宣讲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在全市倡导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始终保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好势头,关注民生、心齐气顺、稳定和谐的好局面,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干事好氛围。全市三位十七大代表以不同方式在基层作宣讲报告20多场次,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和党员、群众中,宣讲十七大精神,组成了专家宣讲团下到各县(市、区)专题宣讲十七大精神,1800个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组和村建工作组就地转为十七大精神宣讲组,使十七大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全市呈现出行动快、发动广、结合紧、贯彻实、示范好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科学发展,狠抓第一要务,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各类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紧紧抓住主要矛盾,把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统揽全局、统筹兼顾,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592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6%,实现利税52亿元,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分别比上年净增1912元和385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7.5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3.2%。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成立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能放则放,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首次实现了所有县(市、区、山)财政收入过亿元,修水县财政收入过5亿元。实行市、县、乡、村“四轮驱动”,既重视发展市、县经济,又着力抓好乡镇特别是村一级经济发展。贯彻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要求,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整合筹集各类资金,高标准完成1801个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走产业富民道路,在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上做文章,制定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方案并强力推动,重点培育水产、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农产品生产增产增收。首次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实施“1121”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放型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深化以乡镇机构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林改工作由全省第三名上升为第一名。

    把发展落实在项目上,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和总量、实力的扩张。以观念对接为先导,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企业对接为主体,做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院校所对接、大型企业对接等“四个对接”工作,先后组织赴上海、浙江、广东、香港等地进行产业对接活动,力求做大做强已建成一批、投产一批、手中抓一批、眼睛盯一批、心里想一批,一批又一批,永远不停顿。统筹兼顾抓项目,既抓“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又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提高项目建设的储备率、线索率、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贡献率和满意率。实施集中调度、责任包干、联审联动、严格奖惩、督查督办、项目进度周报制等六大推进机制。坚持规划引领上项目、以商招商上项目、改制重组上项目、技改扩能上项目、返乡创业上项目、产业集聚上项目、产业对接上项目、靠大联强上项目,采取各种形式推进项目建设。

    把沿江开发作为第一战略高位推进,努力构建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临港大产业的发展大格局,使沿江开发尽快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注重高标准编制规划,确定了“一核、两轴、六板块”的空间架构;以城西港区为主战场和突破口,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实施整体推动、板块互动、开放拉动,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着眼确保稳定、维护民利、和谐开发,制定了《城西港区重点工程建设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等22个实施方案,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地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把好土地、环保、准入三道关,做到土地不违规、环保不出问题、防洪不受影响、进项目不搞恶性竞争;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快沿江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完成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进上港集团参与九江沿江开发及港口集团改制,沿江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征地、折迁、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进展顺利。在九江沿江开发历史上,集中拆迁面最大,安置失地农民最多,项目上得最多,开发速度最快。

    把培育集群作为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科学规划,重点培育龙头,努力打造品牌,推进科技创新,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思路,突出大项目、大产业、大循环,不断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项目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约。一产在巩固建设好粮棉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水产、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二产特别是工业方面,重点培育化工、冶金、机械、车船、纺织、电子、建材、食品等产业集群;三产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着力发展六个“800-1000”产业:800-1000万吨石油化工,800-10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800-1000万吨新型材料,800-1000万吨钢铁冶炼,800-1000亿元机械制造,800-1000亿元纺织服装。

    三、坚持统筹发展,注重改善民生,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做到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四个方面倾斜。强化目标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成立“民生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九江市“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和综合推进措施,设立10个专项目标考核督查工作小组,建立每月调度、每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把“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考核目标。完善配套政策,促进规范运作,制定《关于认真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使“民生工程”八大类八十多项工作具有操作性。加强工作督导,力求工作实效,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民生工程”有关工作,每月对各县(市、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一次督导。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启动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率先设立20个“限时早市”,“零就业家庭”安置率在全省排名第一。

    建设绿色生态九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实施绿色生态和谐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九江的城市第一品牌,推进绿色生态九江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重点开展污染物减排等四项环保工程,老鹳塘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对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入园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大力开展河流源头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九江环境质量等四项指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由2006年的全省第六名跃居第二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结束了连续五年徘徊在三级标准的历史。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坚持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社会和谐,做到抓发展毫不动摇、抓稳定毫不放松,切实把富一方百姓与保一方平安统一起来。成立市维稳领导小组,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现行案件破案率和命案破案率均居全省前列,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实施意见》及9个配套文件,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服务、变硬性要求为硬性机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重大突出信访问题等制度,在全省率先推广“网上信访”,排查并成功调处一大批各类矛盾纠纷,信访工作处于全省前列。与上年比,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治安案件、火灾、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没有发生进京上访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治安案件和暴力恐怖事件。

四、坚持加强和改进宣传文化工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注重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着力提升九江的文化软实力。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着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报道十七大会议精神、全市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进展情况。紧紧抓住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林改工作的契机,积极组织宣传我市林改工作经验,全国所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精心策划了“四个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收回九江英租界80周年)、“两个创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新闻宣传,做到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兴起一个高潮。网络宣传和管理不断加强,涉浔信息监测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环境。编辑制作了《魅力九江》画册,拍摄了市情片《走进九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录制了七集大型对外宣传片《走遍中国?九江》。与光明日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百城赋》研讨会,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四套、凤凰卫视、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海外媒体用稿750余篇,推出九江专版、专栏9个,新闻上稿刷新历史。

把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整合力量发展大庐山,集中打响大庐山品牌,加快推进环庐山旅游文化景观带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弘扬山水文化、田园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隐逸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的“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大力挖掘和开发山水、文化、休闲、红色、宗教等旅游项目。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完善以九江为城市旅游目的地、以大庐山为区域旅游中心、以各旅游景点景区为节点、以乡村旅游休闲区为策应的市县联动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先后成功举办了国际文化旅游节暨世界超模大赛等三个大型赛事活动,投资37.9亿元的18个文化旅游项目已对外开放或完工,环庐山旅游休闲文化景观带等文化旅游十大项目有序推进,确立180个省级试点村为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重点,形成了一批农家乐旅游景点。

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和“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等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荣获“三连冠”,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已通过验收。开展了“市树”、“市花”、九江“城市精神”征集评选,充分激发了全市人民爱九江、兴九江的热情。组织了“创新创业报告团”赴各地巡回演讲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十大创业先锋”等系列典型评选活动,开展志愿者送温暖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乡、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在农村开展“美德在农家”、争创“五好”新女性等创评活动。全市涌现出黄振波、黄萍等道德模范,青年教师徐斌、电信职工向东等先进典型。九江选送的电影《东京审判》获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军旗》已经开拍,电视连续剧《婆家娘家2》在全国各地热播,九江首部百集方言电视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深受市民喜爱,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和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区联合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

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改进市委常委会的领导。为适应地方党委领导职数配置改革的新情况,市委常委会健全了新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完善了市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了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作用。市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注意规范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市委把人大、政协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经常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市政重大项目的视察、参与规划决策,安排市政协主要领导具体主抓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市四套班子和衷共济、和谐共事,班子整体功能和每个成员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认真落实双重领导、党委议军、党管武装等一系列制度,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军事机关和国动委的作用。

注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民主协商制度,健全市委班子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作制度,加强经常性地沟通和联系,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制订了《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五侨联动”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换届和谐、和谐换届”的要求,指导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大力开展 “凝聚力工程”活动,把广大统战成员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到“一个中心、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上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和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强素质、献良策、作贡献”等主题活动,聘请70名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特约人员,受到省委统战部和社会各界好评。积极维护宗教稳定,弘扬宗教文化旅游事业,成立云居山国际禅修中心筹建领导小组,大力开展宗教友好交流。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为实现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新一届市领导班子向全市人民发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倡导各级干部奋力干事、为民办事、和谐共事、干净成事。组织12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举办了市四套班子领导、县区、部门一把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结合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调整,着眼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举办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6期,参训人数284人;选派8名厅级、31名县级、29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培训,选派141人次参加国家部委及省直单位组织的有关培训学习。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表彰了七名突出贡献人才和第四批3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探索开展了科技—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有序开展了公务员定职定级和工资套改,顺利完成公务员录用和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工作。认真做好县、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县(市、区)政协换届等工作,实现了市委提名候选人高票当选和组织意图实现两个“百分之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市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县(市、区)委和市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深入推进“三项创建”活动,在“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创建方面,重点抓发展思路、目标管理、权力运行、领导作风“四个转变”;在“三民”乡镇好班子创建方面,突出“支部+合作社”、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两重两轮投票制、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民心工程等“五项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创建方面,在农村、国企、非公有制企业等十大领域创新载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社区党建“六联六互”取得初步成效。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广泛开展“党旗引领合作社”为主题的农村党建活动,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党建“三引三同”模式“三个五”工作机制;以“农村乡土人才”为主体,着力培育农村当前急需的党员经纪人队伍;实施21世纪农民党员科普致富示范工程,开展创“星级社区”活动、党员双重管理进社区和干部监督进社区等工作,总结形成了村落社区党建工作“一会五站”模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全面部署和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市、县、乡三级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启动了“廉政文化月”、廉政文化 “六进”和 “五廉”等活动。开展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专项治理工作,共清查违纪款23.68余万元。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出台信访举报案件督办、“两规”陪护和医护人员储备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专项治理,开展效能建设明察暗访、现场征询意见等活动,开播“政风行风热线”。深入开展非税收入清理检查和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党政机关楼堂馆所清理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用创新和发展的手段全面落实和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九江特点的“三建三抓三治理”工作模式。全面推行“入户听诉”、“开门接访”、“集中办访”、“温情回访”、“交心恳谈”、“百姓评村官”等一系列活动,“入户听诉”在全省推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新立案件660件,处分66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2人,其中县级干部3人。

2007年,全市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市委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存在差距;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仍然存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这些问题,市委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重要会议

 

【市委全委会】 120日,中共九江市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九江市酝酿推荐江西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

428日,市委召开九届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九江市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一线代表人选名单。

58日,中共九江市委第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47人,候补委员8人,符合有关规定。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的要求和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全力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全市呈现了经济提速提质、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推进“四个打造”、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重点实现“七个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具体工作上求突破;谋求科学发展,从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扩大改革开放,从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从壮大县域经济上求突破;践行执政为民,从解决民生民富上求突破;注重规划领先,从实施全面规划上求突破;加强党的建设,从提高执行能力上求突破。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为动力,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进一步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列席会议的有市纪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的市四套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的党员负责同志。

 

【市委常委会】 113日,市委召开九届3次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关于拓展城市框架,推进港口旅游城市建设的意见,通报“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方案和“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方案(送审稿),研究《关于发展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实施决定》,研究《关于举全市之力促进九江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研究《关于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预期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管理的决定》,研究《关于各县(市、区)、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主要指标体系的意见》,研究拟通报表彰的2006年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及其他事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产业化支撑城市现代化,以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凸显城市个性化,重点实施“一核二带三城九镇”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美丽浔阳、环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城市区域发展新格局。

119日,市委召开九届4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是酝酿推荐江西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人选名单。

2月1日,市委召开九届5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议题(①关于召开市纪委二次全会的请示,②中纪委七次全会和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③中共九江市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送审稿),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⑤关于开展2007年巡视工作的请示,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送审稿),⑦市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设立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和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行政投诉中心)的请示》);审定市四套班子联系县(市、区)安排意见(送审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工作方案的请示;研究贯彻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听取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讨论市委一号文件;其它事项。

227日,市委召开九届6次常委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市委常委会班子和市委常委自身作风建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省纪委常委、干部室主任李建发等到会指导。

228日,市委召开九届7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市政府呈报的十个文件(①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的意见(送审稿),②进一步完善城区九江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办法(送审稿),③城区土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④城市建设规费一体化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⑤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⑥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⑦会议、车辆、出国等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⑧税务普通发票“双奖”活动管理办法(送审稿),⑨九江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办法(送审稿),⑩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研究市政府关于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请示;传达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并研究贯彻意见,听取关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传达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

321日,市委召开九届8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有关干部推荐问题。

44日,市委召开九届9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召开市人大、市政协“两会”有关事项;研究市人大关于全国二十城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有关问题;研究市政协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的建议;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共青开发区申报设立共青市的请示、关于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请示、关于九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请示、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请示、关于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的请示;研究市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请示;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送审稿)》;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428日,市委召开九届10次常委会议。受市委书记委托,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九江市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一线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58日,市委召开九届11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九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送审稿)》;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九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港口管理局(港口集团公司)政企分开意见的请示;听取市委宣传部关于九江市“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评选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市委办、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送审稿)》;讨论同志在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讨论稿);研究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届中增补市人大、市政协常委工作程序的请示;研究人事问题。

62日,市委召开九届12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616日,市委召开九届13次常委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全省贯彻实施《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就全市近期如何贯彻落实《规定》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研究市区甘棠湖—南湖“两湖”地区规划建设问题和丽景湾项目问题。在浔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四套班子秘书长、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76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4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听取城西港区开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有关问题;传达学习全国、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学习全省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学习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研究关于市侨联换届的请示;研究人事问题。

914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5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中共九江市委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讨论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组建九江市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开招聘公司经理、九江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主任的报告;讨论《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送审稿)》;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送审稿)》;讨论《九江市2007-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的决定(送审稿)》;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讨论《中共九江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研究市委宣传部关于确定九江市“市树”、“市花”和“城市精神”主题词的请示;研究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推荐江西省勤廉兼优先进典型的请示;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案件;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1024日下午,市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九届16次常委会议),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贯彻。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完全赞同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完全赞同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完全赞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完全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指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魏宏彬、程利民、刘智、刘建平等市四套班子成员和九江军分区党委常委,市法、检两长,市委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1031日,市委召开九届17次常委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主持会议。省纪委副书记胡波等到会指导。

1110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8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市政府党组关于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市贯彻意见的汇报;讨论有关人事问题。

1128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9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市人大、市政协召开“两会”有关问题的请示;讨论《关于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加快九江经济发展的意见(送审稿)》;讨论《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九江市突出贡献人才的决定》;听取九江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拨尖人才评选情况的报告;讨论《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送审稿)》;研究其他有关事项。

1212日,市委召开九届20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传达贯彻全省设区市党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九江市提名推荐的全国、全省人大代表人选名单和全国、全省政协委员人选名单;听取市委宣传部关于全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讨论干部问题;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案件。

 

【全市领导干部会】 4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200742021日在九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要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要求,继续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新农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关注民生,保护好青山绿水,精心描绘出农村“山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的美丽画卷,把全市农业、农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向深入推向高潮。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不放松,落实项目不放松,紧盯事情不放松,把当前各项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具体工作中,要加快推进沿江开发,让“黄金水道”真正产出“黄金效益”;要高起点规划,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并传达温总理视察九江的总体情况,就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作了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传达温总理在听取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程来安、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629日,市委在白水明珠会议中心举行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报告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76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做“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忠实践行者,推进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四个坚定不移”忠实践行者》的主题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掀起“学浙江、促发展”,“创新创业、共建和谐”新高潮;学讲话、见行动,真抓实干创大业。强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争创大业,自觉站在创新创业第一线,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组织者和保护神,激励人民群众在创新创业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努力在全市形成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市四套班子领导;市法、检两长;九江军分区党委常委、市纪委常委;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市政协内设机构,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群团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及科级干部代表;大专院校领导班子成员,重点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党政负责同志及科级干部代表;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开发区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代表等共1400余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山)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乡(镇、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928日,举行全市领导干部报告会,邀请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龚培兴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20076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作专题辅导报告。、刘德意、程来安、朱建国、冯静、刘智、刘建平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报告会。各县(市、区)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了报告。

1024日上午,市委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市委书记就全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作了动员部署。会议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全市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思想实际,做到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做到十七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始终保持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始终保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好氛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市领导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魏宏彬等出席会议。会上,十七大代表钱茶花、向东作了发言,畅谈了参加十七大、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市区设立主会场,各县(市、区、山)均设立了分会场。

1212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把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来履行;要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当务之急乃至任何时候都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市领导、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赵东亮、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张玉生、陈和民等出席了会议。

 

【中心组学习】 44日,市委举行中心组学习。会议听取了市党政代表团赴芜湖、安庆学习考察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党政代表团赴江阴、张家港学习考察情况的汇报;研究了全市沿江开发实施意见。市委书记主持学习并讲话。强调,要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实现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解放思想,把着力点落实在实际工作上;科学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项目建设上;改革开放,把着力点落实在体制机制上;执政为民,把着力点落实在民生民富上;规划领先,把着力点落实在全面规划上;改进工作,把着力点落实在执政能力上。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周念生、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市四套班子会议】 518日,市委召开市四套班子会议。会议传达贯彻省党代表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取浙江之长,补九江之短;取浙江之经,创九江之新。特别是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强与“长三角”的主动对接与合作,强化崛起意识,树立信心、雄心,推动建设新九江的伟业不断向前。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结合九江实际,深入学习转化浙江经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走思想变革推动发展提速之路;要进一步对内搞活,走富民优先、全民创业之路;要进一步崇尚实干,走顺应时势、苦练内功之路;要进一步开拓创新,走政府创环境、民众创财富之路。学习浙江经验,要大力实施好“五大战略”;学习浙江经验,要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王萍、刘德意、张远秀、尧希平、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张华、魏宏彬、陈和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87日,市委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市党政代表团赴萍乡、长沙、株洲、宜春四市考察学习情况。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学习贯彻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开放先进地区的经验,关键要在大氛围和大环境、大项目和大产业、大手笔和大发展、大统筹、大和谐上认真思考,用世界的眼光、改革开放的思维、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市场运作的手段去攻坚克难。市领导王萍、张远秀、程来安等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作了发言。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冯静、张华、魏宏彬、陈和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11718日,市委、市政府在远洲大酒店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确定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四个打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狠抓项目,争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市委书记在指出,要围绕建设新九江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面对机遇,要立足于“抢”,落实于“干”,着力于“创”,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工作,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要坚持以“四个打造”为主旋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要务,以科学发展为方针。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产业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城市建设,拉开“大九江”城市框架;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必须抓住关键措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加大开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扩张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总结了2006年全市经济工作,并对2007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周念生、冯静、张华、程利民等市各套班子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全市“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 我们怎么干”活动千人动员大会】 1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千人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在会上作了讲话。指出,要着眼于“赶”,落实于“干”,致力于“效”,体现于“先”。全市党政机关及广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效能,真抓实干,争先进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上,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郑重承诺:“从我干起,向我看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作动员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张远秀、程来安、朱建国、叶国兵、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成员,在职副厅级以上干部,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市政协内设机构,市直及驻市各单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市属及驻市中央、省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及浙江、福建、广东商会代表;市直及驻市行政执法部门、公共服务行业干部及工作人员共计1400余人参加会议。

 

【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 1129日上午,市委在九江宾馆召开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听取各地各有关部门“四个对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四个对接”工作。市委书记在会上强调,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坚定不移、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抓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大企业对接、院校所对接,以大投入拉动经济总量的大增长,带动民生条件的大改善,加速城市面貌的大变化,促进社会建设的大和谐,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的大提升。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市领导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赵东亮、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陈和民等出席会议。

 

【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29日下午,市委在九江宾馆召开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市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建设中心城市,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必须强调理性,讲科学;强调民主,讲方法;强调规范,讲制度;强调探索,讲实效,以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争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就《关于建立“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制度的暂行方案》作了说明。市领导尧希平、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等出席了会议。会上,12位同志围绕九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了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制度的暂行方案》。

 

【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 710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会议前阶段,市党政班子成员,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山)、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实地察看了各县(市、区)、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的70多个项目建设现场。会议后阶段,举行总结大会。市委书记在会上强调,要虚心学、用心想、实心赶、同心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保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抓好引进、跟进;二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园区唱“工业戏”、发挥优势打“特色牌”、立足统筹建“新农村”;三是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重鼓励、重支持、重扶助;四是要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努力把九江建设成全省和中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要求,要坚持解放思想,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要坚持求真务实,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一手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三是一手抓民生、一手抓民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总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下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市四套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庐山管理局、九江和共青开发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十百千亿”工程项目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后阶段的总结大会。

1010日,市委、市政府在翠竹山庄召开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分析会。市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创”与“干”仍然是今后工作的主题词。面对九江当前好的发展形势,务必明势树信心、顺势抓机遇、借势增后劲,乘势而上,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我省实现在中部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有更大的作为。要抓住增长极,构建大平台;盯牢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造优大环境,实现大和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对当前经济工作作了部署。

 

【党的十七大代表、向东、钱茶花赴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12日至23日,九江市党的十七大代表——市委书记、九江电信公司职工向东、星子县温泉镇中心小学教师钱茶花,随江西省代表团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七个新突破”】  58日,中共九江市委第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推进“四个打造”、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重点实现“七个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具体工作上求突破;谋求科学发展,从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扩大改革开放,从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从壮大县域经济上求突破;践行执政为民,从解决民生问题上求突破;注重规划领先,从实施全面规划上求突破;加强党的建设,从提高执行能力上求突破。

 

【实施“四个对接”,推进项目建设】  1129日,市委召开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会议强调,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坚定不移、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抓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大企业对接、院校所对接,以大投入拉动经济总量的大增长,带动民生条件的大改善,加速城市面貌的大变化,促进社会建设的大和谐,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的大提升。

 

【实施“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城市协调发展战略】  113日,市委召开九届3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要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产业化支撑城市现代化,以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凸显城市个性化,重点实施“一核二带三城九镇”(一核:城市核心区;二带:昌九工业走廊、沿江产业带;三卫星城:瑞昌、湖口、星子;九镇:姑塘、海会、温泉、马回岭、岷山、赛阳、港口、城子、码头)的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美丽浔阳、环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城市区域发展新格局。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1024日,先后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和九届市委第16次常委会议,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111日,市委又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九发[2007]13号),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市委要求,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具体做到“四个三”:一是“三个到位”,即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二是“三个紧密联系”,即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三是领导干部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四是始终保持 “三个好”,即始终保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保持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保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干事好氛围。市委强调,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扎实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在五个方面实现重点推进:一是强力推进沿江开发战略,二是强力推进以庐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强力推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强力推进以乡村经济为突破口的县域经济发展,五是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市委要求,要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32日,市委发出《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1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务必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加强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做好社团统战工作,切实照顾同盟者利益,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统战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自身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工作】 3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的全市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九发[2007]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国家安全工作。

 

【推进和谐九江建设】 522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九发[2007]4号)。文件分为七个部分三十六条:一、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九江建设;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六、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7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九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九发[2007]5号)。文件决定,全面实施《九江市2006-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建设创新型九江作为未来十五年的大事抓紧抓好,力争到2020年使九江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文件确定,今后15年全市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现代农业以推广应用农业综合技术为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先进制造业围绕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汽车工业、船舶制造、纺织服装、玻璃纤维等支柱产业,重点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若干关键技术;人口科学、生态建设和环境安全方面,解决一批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技术嫁接、引进与应用研究要结合我市已有较多积累的优势,着重开展以实用性为主的研究,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搭建具有公益性、带动性、前瞻性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此,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着力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大力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增强自主创新物质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经济保障;高度重视科普和基层科技工作,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626日,市委发出《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6号)。73日,市委又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进一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711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九发[2007]7号),要求进一步增强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标准,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以“把握重点、突出特色、稳步推进”为原则,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以“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为目标,夯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强化林改工作责任,为林改顺利推进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 719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9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推动全市信访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平安九江营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 为全面提高全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推进武装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921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九发[2007]11号),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武装机关要自觉强化党管武装意识,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坚持完善党管武装制度,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 108日,市委发出《中共九江市委转发〈中共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九发[2007]12号)。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代表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代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全市人大代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办公厅工作

 

[概括]2007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市委办公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超前谋划、及时跟进,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机关建设,着力提升执政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市委的“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竭立为市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协助推进全市“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先后获全省密码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保密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党委系统督查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

[求精务实,加强文字综合,文稿精品率不断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组建写作班子,文稿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写作班子尽职尽责,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共完成各类文字材料130篇计80多万字。其中草拟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上的讲话、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市委主要领导讲稿72篇,“借鉴天津经验,实现跨越发展”等以及市委有关报告、汇报材料28篇。另外,还收集市外新思想、新观点、新措施编发《新视点》9期,整理420多份计130多万字外情资料,供领导参阅。这些文稿,观点新、内容实,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或启发领导思路,或进入市委决策。

[围绕中心,深入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市委办公厅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分析、提炼观点、研究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呈报领导决策参考。先后对如何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如何加快沿江开发以及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等课题开展了前瞻性调查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关调研文章。特别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调研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其观点对策直接或间接被领导采纳、实施,有效促进了两地合作,推进了沿江开发。我们起草的市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科学发展六个着力点》在《求是》杂志主办的《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发表。

[拓宽视野,创新信息采编,信息优质率不断提高]按照书记提出 “突出重点、关注热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 的要求,积极创新信息采编机制,全年共编报各类信息1300余期。一是信息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在已有6份刊物基础上创新信息工作载体,创办了《信息汇集》,主要收集网上重要新闻、媒体涉浔报道、市外工作要情、有关参阅信息以及重要情况反映等,专报市委主要领导。不少信息得到了领导批示,推动了工作。去年7月,《南风窗》刊登了反映瑞昌地震赈灾黑幕文章,第一时间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当即批示调查核实。通过查处,挽回了影响,教育了干部。特别是增办了《紧急信访信息》刊物,做到30分钟之内,让市领导及时掌握信访、急访事态,及时处置实发事件。二是信息实用性进一步增强。为扩大实用信息源,通过经常性召开信息交流会以及主动加强与市安全、公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等途径,改被动等为主动约、改单方面收为多方面找的信息收集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收集渠道。2007年《市委信息》编发了20余期,比上年有较大的增幅,其中最大信息源就来自安全部门。三是信息时效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创新报送途径,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一般信息一天一期,重要信息及时采集、即时上报,《紧急信访信息》、《民生通道信息》等保证第一时间上报。2007年,还根据领导的要求,对于特别紧急特别重大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报告领导,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部分越战退役人员酝酿群访”紧急信息及时呈报领导,推动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

[决策督查有条不紊]继续办好《九江督查专报》,及时向省委督查室上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情况。特别是及时将省市委组织宣讲十七大精神、省委书记到九江视察落实情况向省委办公厅进行了报告。收集汇总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全市领导干部赴外省市考察情况、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贯彻落实情况1500多份,编发《九江督查》普刊12期。协同市经贸委对全市12个县(市、区)落实市委“四个对接”发展思路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整理转发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85条,办理回复省、市行风政风评议复函17份。专项查办规范有力,2007,接收省批办件15件,办结13件,在办2件。接收市委书记批示件393件,全部进行了转办督办,做到了件件有答复。完善了市委书记批示件的建档和保管工作,设立《市委书记批办件办理情况查询系统》;规范了转办流程,设立《书记批示件分流办理签字认领单》;完善了办结反馈形式,及时编发《市委书记批示件督办情况综合报告》。会风督查务实严肃,全年开展会风督查1315次。

[提案办理优质高效]全年分两次共办理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提案57件。加大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催促、督查、沟通协调的力度,对少数提案人有异议的办理件要求承办单位进行了重办和再办,直至提案人满意。针对提案办理情况,两次发出《关于市直党群口单位办理市政协会议提案的情况通报》。

[文件办理,规范有序] 一是提高办文效率。收文工作力求做到“三统一”,即市委、市委办文件由秘书一处统一签收、统一转呈(转送)、统一送签,并遵循对一般文件的流转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重要文件重点跟踪,紧急文件即时办理的原则,使收文工作更加规范,办文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收、呈各类文件3.5万多件。二是提高发文质量。从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入手,建立了严格的发文程序和内容审核制度,凡以市委、市委办公厅名义发文的,文件起草承办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办文依据,严格审查、把关,不成熟的文件坚决不发,确保了发文质量。全年市本级发文209次。三是加强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公文办理、文件阅读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筹建了市委档案室。整理了19862006年市委文件资料,完成了所有档案的登记、标签、归类、文字查询目录等工作,电子文档查询系统已初步建成,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了市委收文、发文、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市委办公厅机要保密制度、阅文室工作制度、收发室工作制度、月例会制度、值班制度,建立了市委、市委办公章和介绍信使用请示、登记制度,创新了文件微机管理制度。制度的规范和机制的创新,保证了办文的质量,提高了办文的效率。

[会议服务,优质高效拟制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主持词、领导讲话等各类文稿100余篇。整理落实、督办书记信件600多封,提出拟办意见300多条,落实、督办书记批示240多件。及时编印《内部通讯手册》、《市委办公厅电话号码表》、《市委大事记》以及《九江年鉴》有关内容(市委重要会议、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拟稿工作。保质保量做好了在本办办公的市委及市委办领导办公室卫生、茶水供应及市委办管理的大小办公楼内各类会议室的服务工作。在克服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发扬能吃苦、能干事的精神,提倡快乐工作,挖掘内生潜力,在服务理念上追求主动,在服务质量上追求完美,在服务手段上追求创新,做到了人多人少工作质量一个样,人前人后工作作风一个样。全年共承办、筹办、协调、衔接市委全委会、常委会、中心组学习各类会议230多次,筹办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各套班子活动128次,承办、协办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内外领导等302批次,筹办、协办市委领导会见上港集团总裁等来宾26批次。

[保密管理,切实有效] 20077月份,市委对市委保密委领导及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全市绝大多数县(区)保密委也进行了调整充实,市委、市委保密委及全市各地党委、保密委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力度明显加大,重视程度明显增强。联合公安网监、电信、工商等部门,对全市五起涉嫌泄密事件进行了认真查处。3月中旬,联合公安、政府信息办等单位,对各地、各单位的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涉密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联合安全部门对市领导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会议室等重点部门部位进行了保密环境检测。同时,积极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司法考试等专项保密管理工作。20079月份,全市各级保密工作部门齐心协力,认真开展了保密法宣传月活动,印制并发放警示标签“市国家保密局敬告: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一万份,免费为机关干部发放印有保密警示标语的鼠标垫。联合市委党校首次安排了2课时的保密教育课,使120名县处、科级干部受到了系统的保密安全法制教育。同时,积极做好《保密工作》杂志通联发行工作。采取申报单位拟定、县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核、市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批三个步骤,认真开展县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管理工作,并全部实行挂牌管理。目前挂牌管理单位246,另有90个单位,将在实地调查审批后实施挂牌管理。

[机要通信,安全畅通]一是密码通信,安全畅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密码通信网络安全的支持,制定了《九江市密码通信网络管理规定》。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市机要部门成立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小组,制定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请示报告制度及来电预告制度,对密码通信设备、备用密码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移动密码通信全天候待机,确保了非常时期密码通信不中断,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召开期间的密码通信任务。全年全市密码通信没有发生一起人为网络中断事故,确保了密码通信安全畅通目标的实现。二是译传办理,快速高效。在电报译传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保密、及时、准确”的原则,树立电报“特提”意识、“精品”意识,做到了报面清晰、整洁,杜绝了“压、误、漏”现象,全年密码发电152份;密码收电345份;明传发电833份;明传收电1312份。去年还根据《关于进行密码电报清退和登记备案的通知》要求,对市直各单位密码电报分管领导及经办人重新进行了登记,对受电单位的密码电报进行了集中清退、销毁。三是拓宽领域,创新服务。对36家中央部委延伸到我市普通密码使用单位的密码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分别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全市各级机要部门根据省密码管理局《全省县乡党政机关计算机加密通信网建设总体方案》,立即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组网任务。目前,大部分县区设备已安装到位,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去年底,报经中办批准,共青开发区党办开通了传真密码通信系统。四是机要值班,运转有序。按照及时报告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总体要求,机要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总值班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礼貌接听电话,耐心做好解答,详细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反馈,未出现迟报、漏报、误报现象。

 

 

 

组织工作

 

【概况】 2007年,中共九江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从上到下抓落实、从点到面抓深化、从软到硬抓巩固、从优到强抓提高”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创新机制为载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以深入推进“三项创建”为主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升;以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能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推进;以“两项建设”为载体,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组织工作在新时期为加快建设新九江、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完成党的十七大精神第一阶段轮训]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举办10期培训班,第一期培训230人左右,其他各期培训100人左右。培训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举办了3期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由市委书记作《领会党的十七大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报告;由市长王萍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九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报告;由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报告。第一阶段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班,共培训450余名县以上领导干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干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全年共举办6期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284人;选派8名厅级、31名县级、29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培训, 141人次参加国家部委及省直单位组织的有关培训;组织90名干部报考省委党校研究生;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全市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科级女干部培训班、公务员精神培训班等,培训366人;组织全市县、科级干部共8500人参加人机对话考试;选派50多名后备干部参与沿江开发规划、国有资产清查、接待群众上访等工作。拓展国外培训渠道,继续选派7名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到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学习培训半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经济与公共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20人;选派5名领导干部到法国、新西兰培训学习。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行在永修和星子两县探索试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让权力运行于阳光之下,实现了从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星子县采取“两公开、四差额”的办法选拔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和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局长人选,并成功选拔任用2名正科、4名副科干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九江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暂行规定》、《关于安置改制成功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属国有企业党政一把手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和《干部工作程序运作图》;共完成市、县六大机关和乡镇机关公务员登记7364人,分两批对参照管理单位进行了审核、汇总和申报,有序开展了公务员定职定级和工次套改,顺利完成123名公务员录用和在592名优秀村干部中考录18名公务员工作。认真把关、积极指导做好了县、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县(市、区)政协换届等工作,实现市委提名候选人高票当选和组织意图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干部监督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对15个县(市、区、山)和20个市直单位贯彻落实《条例》情况的检查,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中审计试点工作,加强了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与纪检、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工作联系沟通机制,形成党内外结合、上下贯通、左右配合的监督网络。

[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提高] 进一步深化了21世纪农民党员科普致富示范工程,成立“中国农函大九江农村党员科普致富培训中心,举办首届百名科普致富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宣传十七大,建设新九江”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建立党建移动信息平台,编发信息11期,通过“三联、三查、三知”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13800多份。完善了流动党员“四级网络”管理模式。结合省委开展的“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等活动,立足九江的实际,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推行党员岗位承诺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新九江、创业当先锋、党员展风采”主题实践活动,推荐了向东、钱茶花参加全省“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电视晚会,推荐武宁县果业协会党支部的典型事迹在省电视台播出,摄制的《真爱如山》、《护鹿人》等8部党员教育专题片在省台《井冈先锋》栏目播出,专题片《走近向东》被党建出版社《十七大代表风采录》录用。市电视台开办的《风采》栏目共播出24期,有效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艰苦创业,在建设新九江和经济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先进性。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按照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三项创建”为总抓手,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受到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检查组的好评;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党工工共建”新模式,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力度,并在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领导抓点责任制、部门包村工作问责制、“一县一团、一村一队”村建管理制度,部署实施209个贫困村“一村一名中专生暨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计划”,全市共组建11个农村工作团,129个农村工作队,巩固和推广农村“两重两轮”票决制成果,部署开展“党旗引领合作社”工作,全市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合作组织632家,党建覆盖率100%。全面推广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151”工作模式,实施昌九沿线、环庐山地区和环庐山西海农村党建“百里示范长廊”建设,试点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六联六互”工作新模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探索人才工作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科技人才项目暨院校所对接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加快九江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开展全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表彰了7名“突出贡献人才”、 30名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0名全市首届优秀专利发明人,其中,突出贡献人才每人奖励5万元、优秀专利发明人每人奖励1万元,奖励力度之大为全省同类奖项所未有。着眼于人才结构的改善,制定出台《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启动第一批285名“乡镇公务员”的招录工作。基本完成九江市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继续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组织全市14名高级专家赴外休养考察。其中,永修县邹有云同志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北戴河暑期专家疗养。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了专题摸底调查,基本完成九江市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全市二级库共入库各类人才6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80 0人、高技能人才200人、农村实用人才1843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61人、非公有制经营管理人才170人。

[深化部门自身建设]初步探索建立“开门评部”机制和干部工作“零差错”责任追究机制,在全市组织系统内完善和实行组织工作成果评价体系和淘汰机制等工作机制。在全市深入开展年度“十佳学习型组工干部”评选活动, 20余名进入了科级岗位任职。为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积极组织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组织部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和“建设新九江,迎接十七大,组织部门怎么干”三大活动。在年初一个多月时间里,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37场,上门走访基层群众781人,直接收集意见建议1336条,当面答复群众疑问256个,现场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95个。913日中组部《组工信息》头条刊发了《新风扑面迎盛会——九江市委组织部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活动侧记》,被中组部组工信息“迎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专刊头条采用,是全省唯一入选中组部“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稿件。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头条新闻《全国组织系统迎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综述》开篇采用了九江市委组织部的典型做法,市党政领导对此都做了专门批示,市委书记同志批示把这条信息“列为市委常委会议专题材料发各常委会成员”。在十七大召开前日,《人民网》登载了市委组织部报送的《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江西省武宁县长水村党支部书记余锦冰》,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就此批示:“各级党组织要像市委组织部这样,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进一步深化‘三项创建’活动中,不断发现新的典型,推出新的典型”。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争一流”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全市组织工作“十大创新成果”和部机关“十大特色工作”评选活动,健全了“重点工作评分制、常项工作扣分制、创新工作加分制”的考核机制。完善了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科室年度工作考评办法,组工信息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组工信息综合、设区市本级和县(市、区)三个第一;干部监督进社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测试、易地交流提拔以及疏通干部“下”的渠道等许多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党代表“绿色通道”工程、农村便民惠民服务网络以及城市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农村村落社区党建“一会六站”、“两新”组织党建和“三培两推”、民企党建“三同三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诸多创新做法,都受到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宣传工作

 

【概况】2007年,九江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喜迎十七大、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圆满完成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

理论武装工作重点突出,兴起新高潮。一是理论学习彰显品牌。坚持和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每月一课”制度;组织收看“学习胡总书记6·25讲话重要精神”等4场专题报告;举办专题讲座10场,推动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班子创建向纵深发展;举办学习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短信答题、书面竞赛和团体竞赛等系列活动,全市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10万,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才9岁。荣获全省学习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1113日《人民日报》以《江西九江县农民争购十七大读本》为题,报道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学习十七大热情。二是理论宣传频显亮点。认真做好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省委宣讲团、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宣讲团下基层宣讲十七大精神的相关组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范围内,各级宣讲团共宣讲1000多场次,直接受众10万余人。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轮训班,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授课;举办全市学习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400余人参加培训;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不同方式对十七大精神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开展基层党校“创先争优”评选和党课评比活动,推荐的党课教案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举办党员培训,各级基层党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人数10万以上。三是理论研究初显成效。精心组织“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推出五场高层论坛、一场专题理论研讨会,开展征文和建言献策活动,收到理论文章和意见建议万条以上,择优整理成册,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承办了全省讲师团系统第十三次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配合省社科院组织开展了“各阶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及社情民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调研;与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百城赋》研讨会暨白鹿讲坛开讲活动。全国知名学者云集九江,热议盛世美文;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着力点》等一批理论文章在《红旗文稿》等报刊杂志发表;入选“全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2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8项。

新闻舆论宣传引导有力,创造新记录。一是系列宣传有声有色。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全委会、市“两会”等重要会议宣传做到了既浓墨重彩,又准确规范;香港经贸考察团来浔考察、“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三批经济实用房公开摇号、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纪念周敦颐诞辰990周年、第二届中国(九江)国际龙狮精英赛、庐山西海国际超模大赛、庐山温泉旅游节、沿江开发总规发布、“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机关效能建设”、“市树市花”评选和城市精神征集等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做到既声势浩大,又扎扎实实;“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和沿江开发、发展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举措的宣传报道,做到了既主题突出,又广泛深入。二是新闻上稿创历史新记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向上向外发稿,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在中央三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用稿178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个,一版和版面头条用稿10篇;《光明日报》头版头条4篇;《经济日报》头版头条2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稿48条,头条3个(其中综合2个),《焦点访谈》、《特别报道》各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42条,其中《新闻与报纸摘要》30条,头条2条(其中综合头条1个)。《江西日报》发头条40个;江西电视台《江西卫视新闻》头条45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新闻》头条42个。省以上新闻单位用稿近5000篇,无论上稿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极大提升,为宣传九江、宣传江西作出了贡献。三是对外宣传卓有成效。围绕香港特首来浔考察、赴新加坡和香港招商引资、召开经贸合作研讨会等全市对外大型经贸活动,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4套》、《香港文汇报》等境外媒体用稿750余篇;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文汇报》等境外主流媒体推出9个专版,组织并刊发市委书记、市长专访4次;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专题节目,在香港有线电视23台推出直通世界“九江”专题节目,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江西时间》推出九江专集《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九江》。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合作拍摄录制了七集大型宣传片《走遍中国·九江》。三是网络宣传健康发展。召开了全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建立网络宣传管理机制,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了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改革了九江新闻网运行机制,网络宣传和事业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精神文明创建捷报频传,实现新突破。一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结出硕果。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摆在全市发展的战略位置,成立由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市长王萍任第一副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以及30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调度;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督导;召开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举办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培训班;开展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创建文明城市“百千万”宣传工程,组织编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手册》20万册,发放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单、倡议书30万份,编发创建简报、督查通报40多期;在中小学中开展 “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参与人数10万;动员文明单位在城区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近100块,宣传条幅近1000条;团市委举办“人人出份力,共创文明城”青年志愿者大型系列活动;市妇联开展“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共创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巾帼志愿者大行动;各区分别开展“春风拂万家,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同行”,“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区”等系列活动;电信、移动、联通还开辟手机通道,广发短信,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浔阳区、庐山区和九江开发区以及市规划、城建、交通、公安、执法、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市里统一行动,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整个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领导重视力度大、宣传发动声势大、城市建设投入大、扎实创建成效大四个特点。二是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创诚信行业,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开展诚实守信我先行、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一条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信用示范行动等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严格标准,认真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措施有力。以“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推广由浔阳区发起的“用好清洁袋,美化我浔城”等系列实践活动;组织收看中国教育台播出的形势教育课;组织中小学“六亿宝贝”反黄助学系统日常操作培训班,有效净化了全市中小学网络环境。湖口县被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批准为全国12个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实验基地之一(江西省唯一)。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重点,开展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累计检查网吧2000余次,查处违规行为100余起,实行“一次性死亡”网吧27家。在中小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月”活动,推出“十大师德标兵”、“十大学习标兵”、“十大教学岗位能手”。全市教育界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10个;荣获国家级竞赛奖项8个,荣获省级竞赛奖项近800个。

文化建设健康繁荣,迈上新台阶。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组织开展“激情放歌新江西,和谐文化乐万家”迎新春文化活动月,推出“九江春节民俗历史文化展”、“万幅春联送万家”、“茶艺表演暨茶俗文化讲座”、“中国和文化讲座”、“中华精品诗文吟诵会”、“新春音乐会”等十大系列活动;举行纪念建党86周年大型音乐话剧专场演出;组织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勋章展”、“八一起义——叶挺九江指挥部旧址展”等系列纪念活动;协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了中国九江庐山西海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九江迎新春红歌大赛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都昌县以农民参与、农民创造、农民享受、城乡互动为主旨,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唱响了都昌本土文化品牌。认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2007年,送图书下乡13640册、送戏下乡1500多场、送电影下乡12247场,帮助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67个、培训农村文化骨干2250多名,组织各村自行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532次,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二是文艺精品创作喜获丰收。由九江长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组织拍摄的主旋律电影《东京审判》,先后荣获第12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九江市冲刺“五个一工程”奖的空白;《庐山恋2》在上海影城举行剧本征集仪式,仅《晋江原创网》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900多部;九江市作者编剧的《婆家娘家》在各地电视台热播;由市影视艺术中心改编的百集电视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开机播出后,市民反响强烈。《后土》、《落日低悬》等一批作品在《收获》、《中国作家》等权威刊物发表,激发和带动了一大批文坛新秀的创作热情。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积极策应全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主动作为,有力推进。组织参加了深圳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推介九江文化项目。文化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精品剧目《浔阳神韵》、《天音赐福》,已完成前期创作;“浔阳古城”项目正在洽谈,共青开发区的西游记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

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取得新成效。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市委书记、市长王萍亲自作主题报告,为主题教育活动吹响了嘹亮号角;近万名市民参与了大型主题实践活动,3000多人签定了用工协议;邀请张家港原市委书记秦振华来浔宣讲,掀起学浙江和张家港的热潮;精选了7个创业典型组成九江市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各地巡回报告11场,直接听众近万人。全市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卓有成效的推进主题教育活动。都昌掀起返乡创业热潮,永修掀起向本土浙江人学习热潮,武宁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传授创业经验,德安县主题教育活动声势大、活动多、效果好,被评为全省主题教育先进县。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九江市也因此获得2007年全省主题教育先进市。二是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召开纪念建军80周年座谈会,举办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组织“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暨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开幕式”,举行九江红色之旅旅行社踩线活动首发式和九江红色(绿色)旅游精品线路及运营机制研讨会。修水县开展了红色之旅、知名作家采风、成就摄影展、学术座谈会、元勋子女红色修水行等系列活动。三是重大典型宣传成绩斐然。王晓声、柳向阳分别被评为2007年“江西十大创业先锋”、“江西十大服务创业标兵”;黄萍、黄振波被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和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黄萍还被评选为“感动江西十大人物”;向东同志事迹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共青团江西省委在全省推广,并作出《关于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宣部将向东同志列为《劳动者之歌》宣传典型,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组织“喜迎十七大,党旗更鲜艳”主题宣传,展现全市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风采,在市新闻媒体开辟“党旗更鲜艳”专栏,对永修县易家河村等一批先进党组织和星子县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钱茶花等一批先进党员进行集中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十大创业先锋”、“十大服务创业标兵”评选活动。三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组织召开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联系会第三次会议、市思想政治工作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组织各大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对各自的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对各自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有益探索。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维护稳定的经验。九江县和九江开发区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为重大建设和维护稳定营造了良好环境。

舆情调研及时跟进,开创新局面。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召开全市舆情信息工作会和宣传信息现场调度会,下发《九江市2007年宣传信息需求要点》。制定并完善信息考核、信息通报、重点信息预约、舆情信息分析报告以及信息员培训制度。永修、湖口等县将信息工作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范围,武宁县完善了与县直机关单位及乡镇场信息协调沟通工作机制,都昌、彭泽、瑞昌、庐山管理局等地健全信息工作激励机制,重奖信息上稿者,极大地调动了信息员的积极性。二是信息网络不断健全。围绕“网络履盖广泛、层次清晰、反应快捷、渠道畅通”这一目标,年初下发《2007年宣传信息网络成员单位任务表》,启动了在部分县(市、区)乡镇场设立信息直报点的摸底工作。将市直宣教口、大专院校、重点骨干企业及市直有关单位纳入宣传信息考核体系。同时,加强了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信息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吸纳了公安、信访、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部门加入,拓展了“横向”网络外延。三是质量数量不断提高。部刊《宣传工作》共编发27期,编发信息100多条。中宣部各类刊物单篇用稿5篇,省委宣传部《江西宣传》采用33条,其中工作思考、经验交流类重点稿件13条。中宣部单篇用稿和省委宣传部《江西宣传》重点稿件上稿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收到各地舆情信息7389条,采用上报省委宣传部1337条;市本级共上报省委宣传部宣传信息1481条,报送数量与质量呈现快速增长和稳步提高的良好势头,用稿数位列全省前列。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对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更加注重推介各地各部门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不断加强业务指导。庐山区和谐文化,修水、九江等县新农村建设,武宁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浔阳区“校园美丽清洁袋”等做法和经验及时得到了反映。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呈现新活力。一是干部管理不断规范。召开干部工作例会,明确干部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规范干部管理工作。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备案、职数审核科以上干部271人次。在部机关干部中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面向全市公务员单位考选了6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了机关队伍。二是干部培训不断加强。举办全市舆情信息员、政工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闻干部、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参加人数逾1000人次。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各类工作短训班学习。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和干部讲课制度。鼓励学历教育,对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同志给予奖励。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部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提质、提速、提效”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议、财务、接待、车辆等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工作,完善优秀新闻、文艺、理论成果的评选制度,开展九江市第一届优秀新闻奖、优秀文艺奖、优秀理论成果奖评选,并报经市委常委会同意和市政府批准,共有52件作品获奖。

【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迅速掀起热潮】九江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先后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市委常委扩大会、全市宣传部长会等会议,专题学习十七大精神。举办各种培训班,市、县、乡、村四级理论骨干全部得到培训,全市所有县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轮训一遍。从115日开始,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宣讲37场,市委宣讲团宣讲95场,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宣讲600多场,各县及部分乡镇、街道也成立宣讲团,宣讲1500多次,直接受众80000余人。各新闻单位开设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专栏,刊发理论专版,推出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类竞赛和演出等群众性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推动了理论学习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

【“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轰轰烈烈】2007年上半年,九江市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积极开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活动办公室,编发专门简报,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媒体造势。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全市通过各类新闻媒体上稿1000余篇,电视台《市民议事厅》栏目制作了4期大讨论活动专题节目,重要活动采取电台、电视台、网站现场直播。刊发《工作简报》18期,及时通报全市大讨论活动动态,交流各地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经验和成效,刊登有价值的建言献策。通过电子信箱、手机短信平台、建言献策平台等形式,在市本级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万余条,并编辑建言献策选编4集。共举办各类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论坛等2000余场次,参与座谈人数达30多万人次。确定了五个重点专题在全市理论界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共收到论文80余篇,有20篇优秀论文参加研讨交流,并汇编成册,供领导决策参考。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暨“四个打造”高层论坛,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决策科学研究中心高宏鹏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乔然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论坛嘉宾,5场高层论坛直接和间接受众达50万人次,为推进“四个打造”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整个“大讨论”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一命题,广泛发动、正确引导,取得了进一步搅动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和增强信心、理清思路、形成合力的良好效果。

【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和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征集提炼和评选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和九江市树、市花活动,并作为2007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来抓。精心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并在九江电视台、电台、九江日报、九江新闻网等媒体公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先后9次组织召开由市树、市花评选组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和征集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座谈会。全市新闻媒体对两项活动跟踪报道,并通过开辟专版(专栏)、市民议事厅等节目形式对两项活动开展的背景、意义作专题报道,采访知名专家和部分市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广大市民以及关心九江发展的外地人士纷纷参与。历时三个月,共征集到城市精神应征稿1000余件,市树、市花应征稿800余件。收到城市精神主题词市民公推的有效选票23940张、市树候选物种有效选票25980张、市花候选物种有效选票24660张。9月份,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为“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九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九江市“市树、市花”的议案》,决定命名“樟树”为九江市市树、“荷花”为九江市市花。市委宣传部随即制定并下发《关于加强“九江城市精神”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宣传倡导、学习展示、弘扬实践等环节,大力宣传、阐述和实践九江“城市精神”。并举办了五场九江“城市精神”主题报告会,受听观众达万余人次;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九江新闻网等市各新闻单位充分发掘媒体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策划,开辟《九江城市精神与九江历史》、《九江城市精神与百姓故事》等专栏专题;市文化局、教育局联合开展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演讲、摄影、书画竞赛活动;市群艺馆、歌舞团创作《城市精神大家唱》等一批精神产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艺等形式加强宣传;市各学校、厂矿、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还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画廊等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文娱活动,并举行岗位竞赛,用实际行动来实践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主题词和市树市花的出炉,很好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充分激发了全市人民爱九江、兴九江的热情,为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

【百城赋研讨会影响深远】200778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共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百城赋》研讨会在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围绕《百城赋》展开研讨,共同交流创作心得和鉴赏体会,探讨文明与城市的密切联系。这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准的文化交流盛会。《光明日报》总编辑苟天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以及知名学者魏明伦、刘斯奋、张家声等出席。借助“百城赋”研讨会,不仅让50多名着名专家学者亲身感受了九江历史文积淀,而且让众多的媒体对九江的旅游文化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九江作用。710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以《群贤云集白鹿洞,名流纵论“百城赋”》为题,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江西日报、江西电台、江西电视台等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多达20余篇(条)。九江与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和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拓宽了九江宣传思想工作的渠道。人民大学与庐山管理局合作,把白鹿洞定为国学教育的基地。在百城赋研讨会的影响和带动下,我省乃至全国掀起了写名城赋、名镇赋的热潮。九江市抓住这一机会,在九江日报推出了“名城赋”征文、在《浔阳晚报》开辟了“名镇赋”专栏,用赋的形式逐一介绍九江名城名镇,先后刊出30余篇,很好地进行了一场弘扬九江历史文化、增强爱国爱家情感的思想教育活动,使“百城赋”研讨的效果得到了延伸,也为九江市抓好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一个新的空间。

【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活动隆重热烈】为隆重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弘扬秋收起义的伟大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投身创新创业,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九江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2007年秋重点开展了“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暨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系列活动”。依据“月月有活动,九月掀高潮”的工作思路,系列纪念活动共由11个部分组成,主体活动分别在九江市区和修水县两地展开。纪念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呈现出了“增添红色文化生命力、增加革命文化感召力、增强文化旅游竞争力”等三大特点。一是突出主题,注重挖掘内涵,增添红色文化生命力。在九江市区和修水县城先后召开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在九江的纪念大会上还举办了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的开幕式);在北京举行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首映式;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修水县红色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摄影展”;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二是延伸功能,发挥教育作用,增加革命文化感召力。开办宣传网站,加强文化传播,增强历史教育功能;修复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秋收起义旧址、山口整编会议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革命遗址遗迹,对展馆进行重新改版、布展,增强红色文化观赏性;充分利用驻港步兵旅一个分支的前身就是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修水部队渊源,邀请驻港部队步兵旅回访修水开展联谊活动,增强历史认同感。三是规范运作,打响红色品牌,增强文化旅游竞争力。举行九江红色之旅旅行社踩线活动首发式,推出“南昌起义九江策源地主题游”和“秋收起义(修水)主题游”等两条红色题材旅游线路,举办九江红色(绿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经营机制研讨会,组织开展大型“红色主题旅游系列活动”和“红色之旅包机游船专列游活动”,组织开展“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蓝色之恋”主题游活动,大力开展旅游商品贸易活动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洽谈活动。

【“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九江市抓发动、定措施、快行动,“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荣获全省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整个进程呈现出四大鲜明特点。一是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自选动作丰富、广场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好戏连台,组织群众活动多、群众热情参与多、群众获得实惠多。4月份举办“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和谐”活动周,开办5期创业培训班,发放40余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发放创业、维权等资料8000余份;5月份组织主题教育大型广场实践活动,3000余名市民通过现场招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10000多名市民冒着酷暑参与了现场互动活动;8月份举办主题教育大型文艺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演出10余场。与此同时,各县区都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开展了风格各异的活动。二是注重不断丰富主题内涵。举办“新九江新青年”电脑作品创意大赛,通过科技大会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宣传科技创新标兵、激发市民创新意识。在全市率先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专题报告会,市委、市政府两办发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组织开展了“十大创业先锋”和“为创业服务十大典型”等系列典型评选活动;9月份组织全市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巡回宣讲11场,直接听众近万人;在全市组织开展大规模“和谐基层创建年”活动,集中组织“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公交”等系列和谐创评活动。三是注重全面助推和谐发展。主题思想凝聚升华成“九江城市精神”,民生改善,和谐大局显现。创造就业岗位38.5万人,提供再就业岗位14.1万个;为城区住房困难户提供了3000余套经济适用房,为400户“双困户”(住房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户)解决住房困难;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达618882人,下达资金359.6万元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家庭,731.28万元资助大学贫困学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农合直补试点。四是建立促进发展长效机制。成立新机构,出台新措施,提出新要求。在全市开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诫免教育和效能告诫的暂行办法》和《九江市机关效能建设基本制度》等制度。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一举成功】依托坚实的创建基础,九江市启动了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在创建中,九江市积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遵循“文明城市大家建、文明成果大家享”的原则,紧扣和谐与民生脉搏,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大踏步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呈现出务实、高效、全民参与的良好势头。一是高位组织推进。市委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了3次常委会,专题研究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以及30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动员,亲自策划,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问题。各责任单位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定考评、定奖惩)。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督查网络,形成了党政齐抓、市区联动、群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保证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报纸天天有文”。宣传覆盖面广、密度强,创建知晓率高。刊发新闻稿件1000多篇,编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手册》20万册,发放宣传单30万份,编发创建简报、督查通报40多期,悬挂横幅标语500多条,设立公益广告牌1万多平方米。九江日报开设“身边陋习知多少”、九江电视台开办“文明新风在身边”等栏目,一反一正,产生良好社会效果。举办“文明创建知多少”知识问答、组织创建文明城市“百千万”宣传工程(聘请1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督查员,下派1000名干部进社区宣传),动员10万名大中小学生参与“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两年来共有六十多万人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使创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全员动手,全民参与。三是深入共创共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融资30多亿元,对4条重点道路进行整治和改造,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畅通工程二等城市”;实施“五绿”工程(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拆房造绿、见缝插绿、租地植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突破10平方米;拉开城市框架,建设了和中广场、白水明珠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彬彬有礼过马路”等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整治活动,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思想道德建设。先后开展了文明九江大讨论活动、“感动九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征集评选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市民文明意识和素质。2007年底,经检查验收,九江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举成功,既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重大典型宣传取得新突破】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典型的树立宣传推广,组织开展了“九江市十大创业先锋”、“九江市十大服务创业标兵”、“喜迎十七大,党旗更鲜艳”、“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巡回宣讲报告团”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向上向外推荐先进典型,尤其是推出了向东等重大典型。九江市电信职工向东,以“用户称心、群众满意”为目标,倾心尽力为民服务。2007年,中宣部将向东同志列为《劳动者之歌》宣传典型,组织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共青团江西省委联合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黄萍、黄振波被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和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黄萍还被评选为“感动江西十大人物”。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南司社区被评为全省“十大和谐社区”,并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大文化社区”;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上畈村被评为全省“十大和谐村庄”。

【文化旅游产业喷薄而出】2007年是九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九江长江影视公司组织拍摄的主旋律电影《东京审判》,先后荣获国家级最高奖项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中国九江·庐山西海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八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中国总决赛、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浔阳古韵》、《天音赐福》等精品剧目完成初步策划;共青西游记文化产业园被省级重点项目;浔阳古城、星子庐山国际葡萄酒旅游度假村、庐山西海浪琴岛——桃花源旅游度假村、威家旅游商贸中心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或洽谈中。全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大思路已经理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机制已经建立(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旅游形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成为九江沿江开发战略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在建设经济中心城市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新闻宣传刷新历史】2007年,九江市宣传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向上对外发稿,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在中央三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用稿178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篇,一版和版面头条10篇;光明日报头版头条4篇;经济日报头版头条2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稿48条,头条3个,《焦点访谈》、《特别报道》各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42条,其中“新闻与报纸摘要”30条,头条2条。江西日报发头条40个;江西电视台“江西卫视新闻”头条45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新闻”头条42个。无论上稿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极大提升,在全省各设区市名列前茅。特别是九江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的相关新闻报道,在全国各大媒体发稿600多条,兴起了一股影响广泛的“林改”宣传热。整个新闻宣传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宣传九江、宣传江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延芳、吕晓芬)

 

 

统一战线工作

 

[概况]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打造”和“五大战略”的要求,自觉地融入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全市统战工作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创新中有提高、在实干中有实效。在全省统战工作考评中再次荣获全省综合先进。一是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把重视和加强统战工作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市委统战部的重要文件基本上是有文必批,重大活动基本上是有请必到,具体需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陈书记还亲自走访县级统战部机关,并在《九江日报》发表了《让法宝熠熠生辉,为发展凝心聚力》的署名文章,这在九江统战史上还是第一次。市政府对统战工作非常支持,在经费、人员等方面重点倾斜。市委还把统战工作纳入市委的中心工作,列入年度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写进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统战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有了新突破。2007年全市统一战线共完成调研课题18个,在《中国政协报》、《江西日报》等国家、省、市重要媒体发表信息80多条,全市统战宣传信息工作继续在全省保持先进。二是服务经济建设的力度明显增强。围绕市委工作大局,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完成调研课题14个,其中7个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精心承办了第三届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签约项目11个,签约总额39.2亿元,已启动的有6个,资金总额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777名非公人士的评价工作,九江市的做法被省委统战部工作简报和“心桥网”全文刊发。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工共建”活动,指导台湾东盟集团、江西新太子餐饮公司、九江先达实业等5家民营企业成立了党支部,有力促进了全市“两新”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74户会员企业与260个自然村达成村企对接,实施了20个带动项目,项目投入资金1.76亿元。积极开展“温暧工程李兆基基金农民培训”活动,培训了一大批农民工、乡村医生和农村无技术人员,争取中央统战部“李兆基培训基金”200多万元。三是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了“凝聚力工程”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五大关系和谐,激发了党外人士参与全市政治和经济建设的热情。圆满完成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工作,各党派正副主委、工商联正副会长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各县(市、区)党派基层组织、工商联及宗教团体换届也都非常成功。积极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外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创新了聘请特约人员工作,将特约人员由八员拓展为十员,得到省委统战部和社会各界好评。积极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办公条件,为六个党派换届及党派大楼争取维修专拨经费近100万元。妥善处理了宗教场所的矛盾和纠纷,成立了云居山国际禅修中心筹建领导小组,协助东林大佛重新选址并举行了开工仪式。四是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加大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力度,目前,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安排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588名。积极推进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县(市、区)政协党外副主席与上届比净增14人,增加了67%36名党外县级后备干部中已有20人得到了提拔使用,全市新增党外科级干部48名,其中正职6人。五是统一战线的生机与活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进一步提质、提速、提效。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有7个县(市)的统战部长由县(市)委常委担任,比上一届增加了3名。基层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各乡镇、街道均配备了统战委员。

[市领导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29日,市委书记走访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并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举行迎春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市政协主席程来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秘书长华金国等陪同。座谈会上,代表中共九江市委,向多年来为九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广大成员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并希望全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始终坚持“参政谋发展,履职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在促进和谐中多出力,在加快发展中多献策,在决策落实中多监督,在对外开放中多作为。

[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召开] 319日,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在浔召开。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同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各县(市、区、山)党委书记、统战部长,市委有关部门及市直有关单位,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党委负责同志、统战部长约220余人参会。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我市统战工作经验,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努力开创全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聘请特约人员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特约人员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开展聘请特约人员工作,健全和发展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在 “特约八员”的基础上延伸到“特约十员”。通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联会推荐、召开聘请特约人员协调会、聘请单位反馈意见、对受聘人员在报纸公示、颁发聘书等程序,为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教育、审计、监察等10个部门共聘请“特约十员”70人。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口联系、民主协商、情况通报、交友联谊、双月座谈等工作制度,扩大了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畅通的建言渠道。全年召开双月座谈会、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达12次,特别是1226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均参加,市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作情况通报,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是我市近年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

[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按照中央统战部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在统一战线中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市委对该项活动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先后2次专题研究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统一战线中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为组长,统战、组织、宣传、文化、旅游、外事、财政、民政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凝聚力工程”领导小组,开展了“强素质、献良策、作贡献”、“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和谐、平安”建设、“对口支援谋发展、携手共进奔小康”、“情系家乡九江行”等五大主题活动。为使“凝聚力工程”落到实处, 93日,在共青城举行了“凝聚力工程”项目奠基仪式,首批就调度了10个项目,共计资金4000余万元 。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林森出席并讲话,市委书记出席,并分别为出资100万元建设共青城信华敬老院和出资26万元建设双塘村赣基路的九江信华集团董事长王华林、赣基集团董事长沈泽民颁发了荣誉匾牌。

[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   913日~15日,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承办,九江市委统战部牵头落实的’2007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召开。来自22个国家和国内18个省市,分别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业200强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126人参加了会议。市领导、王萍、刘德意、华金国、赵东亮、刘智、李伟出席恳谈会,市委书记致欢迎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介绍了市情。活动期间,共有11个项目签约,其中外资项目4个,总投资44亿美元;内资项目7个,总投资59亿元人民币。

[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3月份起,在全市范围内由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成立了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刘德意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市政府副市长熊永强,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翔担任,市委统战部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7部门为协评单位。在市委的重视下,各参评协评单位密切配合,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全市777名非公人士的评价全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综合评价成果将作为非公人士政治安排、评选表彰、资质评定的依据。

[协助各民主党派、指导工商联换届] 518日至62日,全市六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分别召开换届大会,按照“换届和谐、和谐换届”的要求,坚持把政治引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事调整的全过程,既发扬民主,又坚持标准,使进的优秀、退的舒畅、留的高兴,所有换届大会隆重热烈,换届工作圆满成功,各党派正副主委均全票当选,工商联正副会长均高票当选,王际民、陶春元、李军、卢天锡、卢志鹏、纪岗昌、王翔均高票分别当选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工商联主委(会长),达到了中共九江市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派成员(会员)三满意效果。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着眼于新老交替上的政治交接,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该活动从20077月开始至2008年年底,共分动员摸底、学习教育、查找差距、总结经验四个阶段,旨在推动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实现新老交替的同时,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人士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品质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政策 研 究

 

[概况] 2007年,中共九江市委政研室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牢固树立“把调研作为第一职责,把文稿作为第一形象,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干事作为第一追求”的工作理念,搞调研、写文稿、编刊物、抓队伍,服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在全室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四大亮点成绩:在全市“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典型,并到全市巡回报告事迹;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对全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承办了高规格的“九江市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九江党刊》再次荣膺“全国十佳党刊”称号。

调查研究有新成果。坚持“三结合原则”,即专题性调研与经常性调研相结合、超前性调研与跟踪性调研相结合,问题性调研与典型性调研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了20多项课题的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2篇。其中,《建设经济中心城市 实现发展大跨越》、《我市县域经济与上饶市对比分析与建议》、《关于九镇建设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比照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研究报告》、《关于市委2007年工作要点》等调研报告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为市委决策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服务水平有新提高。一是认真完成市委重要文稿的起草。全年共完成各类文稿102篇,其中市委主要领导讲话、领导署名文章及向中央、省领导汇报材料22篇,起草市委文件4个,牵头修改有关部门报送材料30余篇。多数材料得到了领导认可,其中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的汇报材料得到了省委书记孟建柱的批示;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四次全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县(市、区)委书记会上的讲话等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二是成功举办了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全市建立了“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例会制度,聘请了60名研究员,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决策咨询会议,由市委主要领导主持,政研室具体承办。决策咨询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通过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建言献策,为推动九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刊物编辑有新成绩。市委政研室始终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党刊,《九江党刊》已形成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品牌刊物。全年出刊12期,刊发稿件360余篇,处理稿件文字约360余万字。在广东清远市召开的全国城市党委系统政研联席会第四届年会暨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上,《九江党刊》在一百多家城市机关刊物中脱颖而出,以总得票居第四的好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党刊”,为九江争得了荣誉。按照市委书记提出把握“上情、外情、下情”的要求,《政研信息》不断改版扩版,增加栏目,丰富内容,全年编发16期供领导参阅。书记在第1期上批示:办得很好,望继续保持。《决策参考》作为调研成果的重要转化途径,今年编发了13期。新办了《四个打造研究》专刊,共刊登调研文章12篇,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队伍建设有新面貌。市委政研室始终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严管理、抓学习、正室风,激发了全室干部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内在动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市委交办的其它任务,为驻点村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捐资2000元,该村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室逐步形成了一种勤学习、重实干、讲团结、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四个打造”课题调研]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四个打造”的战略目标,把全室干部分成四个专题调研组,一个组研究一个方面,定期上报调研成果。首批4篇系列调研文章就得到市委书记的高度赞扬,并作了批示,称赞政研室行动早、行动快,工作有主动性、创造性。

 [关于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调研]围绕如何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开展了调研,调研报告《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实现发展大跨越》改为市委书记的署名文章,在《人民论坛》和省委内部刊物《情况交流》上发表。

 [经济发展战略取向调研]分析形势,把握动态,跟踪发展,开展超前调研。年初报送的《关于市委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了6个大方面19点具体建议;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政研室领导进行了大会发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底又对全市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分析,为市委2008年工作提出了建议。

 

 

政法工作 

 

[概况] 2007年,全市政法综治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围绕构建和谐平安九江的目标,全面加强政法综治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全市政法综治工作取得了“六个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了新进步,驾驭治安局势的水平有了新进步,服务改革发展的成效有了新进步,综合治理工作的氛围有了新进步,政法队伍的执法素质有了新进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了新进步;确保了“六个没有发生”: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群体性纠纷械斗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恶性案件,没有发生敌对势力滋事捣乱事件,没有发生特大交通火灾事故,没有发生法轮功人员进京和其他人员进京集体访事件。全市政法综治工作呈现良好的态势。

[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2007年,全市上下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5414件,已成功调处14643件,调处成功率95%。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56件,全部实行督办处理,督办问题办结率达85.5%。二是全面加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完善开门接访、联合接访、定期约访、带头接访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息事宁人、定纷止争的意识和能力。2007年,市委政法委及市政法各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82125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54%1182件来信来访均按要求办结,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总量持续下降,无恶性信访事件发生。三是加大对突发性事件处置力度。认真分析研究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规律特点,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全市政法综治维稳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处置了50余起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四是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市国家安全机关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全市没有发生敌对势力滋事捣乱事件。另外,全市上下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管控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国、全省“两会”期间,“五一”、“十一”以及党的十七大期间的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法律保障和服务的水平明显增强]全市政法综治系统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要求,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和有效的法律服务。市委政法委围绕市委、市政府城西港区建设工作出台了《加强城西港区建设维稳工作意见》,组织力量搞好港区社会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城西港区建设顺利进行。全市审判机关审结民商事案件11613件,审结数同比上升49.4%;执结案件3991件,执结率达91.8%,执结标的9.76亿元。全市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共批准逮捕47人,起诉23人;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立案侦查了一批有影响的窝案串案。全市公安机关破获经济案件1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人,挽回经济损失3500万余元。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57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5366人次,为受援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15万余元。全市民政系统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28万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932.55万元;为2100名中小学生发放慈善助学款136.8万元;同时还开展助医、助老、助孤、助困和扶贫等慈善捐赠活动,共发放救助金129.6万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有效的服务。

[致力于建设平安九江,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成效明显增强]一是加大打击力度,2007年,全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030起,较去年上升20.64%。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483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71个,抓获团伙成员314人。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857人,起诉1913人。审结刑事案件1442件,判处罪犯1950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209人。二是加强防范工作。市、县两级在城区进出口处设立59个治安卡口岗亭,在主要街道、集中场所设立1687个电子监控探头,成立1612188人的义务巡逻队,965人的看楼护院(护厂)队,400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30%的农村乡镇已建成电子防控体系,227个乡镇建立了矛盾纠纷排调中心,1785个村建立了矛盾纠纷排调分中心。全市上下开展“五区同创”活动,全力打造平安湖区、零案景区、和睦边区、安宁林区、祥和社区,取得了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三下降”和景区零投诉、零事故、零隐患、零发案“四个零”的可喜成绩,边区秩序稳定,是历史上最为平稳的时期。我市“五区同创”活动经验在中央政法委主持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政法委书记座谈议作了介绍,《江西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推介。

[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法干警的执法素质明显增强]2007年,全面落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政法干警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政法队伍的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市政法系统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推行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市法院开展“争创优秀法院,争当优秀法官”活动,市检察院开展“转变执法理念,构建和谐检察机关”活动,市公安局开展“思想练兵,法律练兵,战术练兵”活动,市司法局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29项政风、行风长效机制等等,强化政法干警的思想建设,市委政法委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教育情况和政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把教育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大规模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正规化培训和岗位练兵,使各类专家、标兵和业务能手脱颖而出,一批业务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市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大调研活动中,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在全省公安系统实战演练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市政法系统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90余人,市法院网络建设、浔阳区“三级联调”模式、修水县“两会”建设等工作亮点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三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具有政法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查处一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令的违法违纪行为,全面落实从严治警要求,确保全市政法干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市公安机关投入6000多万元,强化“三基”建设,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三基”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市法院审判大楼、18个基层人民法庭竣工并投入使用;市检察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市司法行政机关投入136万元用于136个司法所建设。从而确保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有效进行。

(罗来兴)

 

 

农村工作

【概况】2007年,全市农村工作围绕“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繁荣农村经济为要务,以农民增收致富为主线,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自然灾害严重、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全市农村呈现了经济发展、产业兴旺、面貌改观、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林权制度改革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农民群众普遍反映:2007年是全市对农村投入最大、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4.21亿元,同比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7元,同比增长10.9%。市委农工部获得全省农工部系统综合先进单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突出特色”的工作路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07年全市共安排180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省级点1180个、市县共建点621个,做到了每个行政村有一个试点村。整合筹集各类资金4.27亿元,全市1801个试点村高标准地完成整治建设任务,完成改路2598.8公里,改水6.7万户,改厕5.9万户,普及沼气12458户,电话54416万户,有线电视49051万户,太阳能7126户。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与市委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结合有了良好开局。市委农工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先进作法,为市委、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发展环庐山区域暨昌九永武沿线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并进行强力推动。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强劲,环庐山暨昌九永武沿线环境整治收效明显,完成坡屋顶改造5000多户,新增农家乐旅游景点172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瓦粉墙、美丽花园、游客乐园、和谐家园”,形成了一道展示九江新农村建设特色和魅力的亮丽风景线。“五新一好”整体推进,建成了一批体现乡村特色、具有产业支撑、留住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的美丽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使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乡风民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市按照“突出水产、水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三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产业格局”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方案,并进行强势推动。200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74万亩,总产量135.2万吨,同比增加0.45万吨,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油菜籽总产量11.4万吨,同比增长0.68万吨,皮棉总产稳定在156万担;水产品总产量达31.5万吨,同比增长5.78%,实现渔业产值30亿元;九江水梨增加5万亩,发展到23万亩,总产达4.25万吨,省委提出的“北梨”构想正在变为现实;蚕桑种植面积新增1万亩,达到11万亩,产茧10万担,总产值首次超亿元,已成为东桑西移的主承接区;新扩城郊蔬菜基地5000余亩,建立供港蔬菜基地面积4000亩,总面积为全省第二;茶叶、花卉苗木、工业原料林等高效经济作物也呈现面积扩大、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按照市委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委农工部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实施 “1121”工程(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10个过亿元、20个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和10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07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增加20家,达到140,1000万元以上的增加10家,达到88,亿元以上的增加3家,达到10家;全市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达3亿多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全市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9家,建成2个农业部示范点、3个省农业厅示范点;培育农村经纪人351人,同比增加110人;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全省位列第二。

【开放型农业有了新突破】按照市委把发展落实在项目上的要求,市委农工部牵头成立了农口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并成功举办了九江(厦门、香港)农业招商项目推介会。2007年全市共引进农业项目115个,实际进资10.3亿元,同比增长50%。“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庐山茶果花卉示范园”等一批大型生产、加工、出口型基地和企业相继落户建设,农业和外部市场的关联度得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得以增强,全年农业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

(帅锦耀)

 

 

 

市直机关工委

 

[概况] 2007年,市直机关工委以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服从服务于“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目标为着力点,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党员队伍先进性为落脚点,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是新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3月份,组织了市直单位45岁以下领导干部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考学。十七大召开后,举办了十七大精神理论培训班、“商行杯”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全面完成市直单位200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征订任务。

[两个大讨论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和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两个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 3月份,举办了“千秋伟业在于创,九江巨变在于干”演讲比赛,全市8个县区、30多个市直单位的选手参加了比赛。7月份,组织两场全市“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市领导刘德意、尧希平、华金国、冯静及市直党政机关1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出席报告会并聆听了报告。

[长效机制] 结合市直机关单位实际,制定和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市直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推进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上半年,集中精力对市直单位党组织换届改选情况进行普查,共指导了19个市直单位党组织进行了换届选举。

[基础建设] 举办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460余人,确保了一支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共为720名流动党员颁发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市直各单位党组织中开展了推广使用党内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工作,初步建立了市直单位党建工作信息库;认真完成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任务,组建面达到100%

[“十面红旗”创建活动]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和要求,在机关单位中开展了深化“十面红旗”的创建活动,涌现了电信“向东班”党支部、九江外国语学校党支部等一批立得起、叫得响、过得硬,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的典型。

[救助特困党员活动] 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市直单位广大党员奉献爱心,为救助特困党员捐款40万元。采取重点救助和普遍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共救助了48名特困党员子女上大学,“七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特困党员活动,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机关效能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的重大决策,围绕“提质、提速、提效”,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10月份,协同市效能办对市直单位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工作督查。

[普法宣传] 积极做好“五五”普法工作,举办市直机关法制宣传骨干培训班、《物权法》知识讲座、“法律六进”座谈会,编印江西省2007年重点普法专辑。汇同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治办举办“12.4供电杯”全市法律知识竞赛。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对“法轮功”分子的防控布控工作。

[严查违纪案件] 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案件审理工作,共受理群众上访信件5起,其中4起得到较好的解决,1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共审理15名党员违纪案件,审结率100%,其中开除党籍3名、留党察看4名、严重警告2名、警告6名。

[群团活动] 发挥群团作用,举办了市直机关第八届“联通杯”乒乓球比赛、第五届处级领导干部围棋比赛,“电信杯”电脑网络作品大赛,推动机关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

 

                                    (黄国华)

 

 

老干部工作

 

【概况】2007年,市老干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老干部局和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部署,以落实好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充分发挥老干部在九江“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建设中的作用为主要任务,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年初制定的老干部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老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坚持老干部形势通报会制度】29日,市委、市政府在九江宾馆召开全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情况通报会,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以及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向全市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通报了全市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情况。210日市老干部局还组织全市各县区及市直离退休干部代表在本地集中收看收听了全省经济形势报告会,市直单位70多名离退休干部参加。1025日,组织市直单位老干部收听收看省委王宪魁副书记传达贯彻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报告。

【坚持老干部参加重大会议和重要活动制度】126日,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分别为市直单位400多名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传达贯彻全省第十二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28日,邀请部分老干部代表参加全市新春文艺晚会。1019日,会同九江电视台组织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开展庆“十七大”、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乔迁一周年庆典和迎重阳 “千叟宴”活动。1030日,组织副厅级以上老干部参加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发布会暨城西港口一期工程奠基和沿江开发21个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328日,召开了全市离退休党员红旗支部、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会上对全市67个红旗支部、68名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并向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推荐了12个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8名优秀党员参加全省表彰。76日,举办了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00多名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参加培训,4个支部书记在会上作交流发言。1116日,举办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专题培训班,为每位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免费配发一部小灵通。

【免费为部分离退休干部订阅《浔阳晚报》】在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市老干部局继续免费为抗日老干部、老红军和市直正县级以上离退休干部500余人订阅了《浔阳晚报》,此项措施己坚持了三年,深受老干部欢迎。

【抓好“三个机制”运行的完善】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7年起,市直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标准由每人每年7500元调至12000元。全市“三个机制”运行平稳,服务管理较为规范,财政支持资金到位。时老干部局正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特困企业的界定工作和离休干部医药费超支情况审核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三个机制”实施细则。

【对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时老干部局由局领导带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全市在上海、辽宁、河南、浙江、湖南、江苏、福建等省(市)易地安置32名离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询问生活情况,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并给每位老同志送上1000元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心中。对老同志反映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并把每一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向原所在单位和县区进行了反馈,要求尽快尽可能地解决好老同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加强老干部工作的舆论宣传】全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弘扬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现实贡献,努力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凡是组织老同志开展大的活动,都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扩大影响。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被采用300余 篇(条),配合九江日报社及九江电视台及时报道了修水县委老干部局、九江港口集团及李德光、夏凤英、董菊莲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在省《老友》杂志刊登人物通讯《情系夕阳、爱处无声》。

【解决离休干部的实际困难】。一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市干休所整体改造己列为2007年全市十大惠民工程。二是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为市直特困企业老干部解决特困补助金5万元。三是与市城建局、市液化气公司协商,为离休干部每月供应一瓶优惠价液化气。

【抓好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有关工作】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全市老干部活动内容。棋牌室、阅览室、台球室、书画室、乒乓球馆、排练厅、歌舞厅、门球场等一应俱全。多年困扰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水电费问题全部由市财政帮助解决。二是服务功能逐渐加强。3月份开通了到达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公交专线车,方便了老同志和中心工作人员;服务人员队伍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进行人事改革、开展竟聘上岗,加强职业责任教育,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三是活动方式不断创新。与九江电信分公司、长途运输总公司、建设宾馆、大连社康、珍奥集团、浔阳区口腔医院联合举办“金秋重阳大型文艺演出”、戏曲专场等活动,九江电视台参与同期录制,并在重阳节之夜播出。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

【推进老年教育事业】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老年大学迁入新建老年活动中心,书画、电脑、电子琴、音乐、排练厅、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教学面积达1000万平米,购置了电脑、钢琴、书画桌、数码相机、传真机、打印机、投影仪、二胡、课桌椅等教学器材及设备。二是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教师人才库,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来校任教。以实用性教学为主,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感情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展第二课堂。9月份市老年大学成立编辑室,创办老年大学校刊,及时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媒积极宣传,扩大老年大学的影响。每月定期举办书画讲座两次,先后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10周年书画笔会、庆十七大全市老年书画展等活动。编辑出版了《浔江夕照情》诗词选集。

 

(朱巨耀)

 

 

档案工作

[概况] 2007年,九江市档案局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提高档案服务工作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各项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绩。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档案服务工作] 一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都昌县24个乡镇中有18家晋升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三级以上单位;浔阳区有1家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晋升为省三级单位。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1625个行政村建立了档案工作,建档率达96%以上。二是社区档案工作稳步推进。浔阳区选取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向阳闸社区、甘棠街道办事处六角石社区2家社区为试点单位,建成了全市首批规范化管理社区档案室。截止2007年底,全市245个社区建档率达100%。三是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稳步深入。认真贯彻执行《九江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市出口加工区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档案工作,并参与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环庐山南山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四是国企改制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市粮食局、市物资集团总公司下属的近10户改制或破产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深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调研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确保档案的齐全与完整。五是为创建省文明城市服务。为完成《九江市创建江西省文明城市材料审核、实地考察任务分解表》中“市、区档案馆达到省二级馆以上标准及市、区档案馆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馆藏档案信息信息作用,及时提供第一手佐证材料,为九江市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档案法制建设] 一是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按照《九江市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以《档案法》列入2007年全市重点宣传普及“八法”之一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标语、展览、以会代训等形式,继续加大《档案法》和《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九江市档案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力度。全年累计在《中国档案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各类通讯20余篇。二是档案登记工作进展顺利。将贯彻实施《登记办法》作为2007年档案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档案登记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保证全市档案登记工作顺利进行。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110家单位的档案登记工作,应登记单位率达96.7%。三是档案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成人员重点对16个市直单位进行了执法抽查,并针对2个有问题的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其整改。

[档案业务建设]一是建立档案工作管理长效机制。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建立档案工作联系制度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深入调研,在农村、城市社区、民营企业、经济开发区中选择并建立了8个能够反映本地工作特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档案工作联系点。二是扎实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市共有14个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通过了规范化管理等级认定,其中达到省一级单位有11家,达到省二级单位有3家。三的是机关单位档案工作基础巩固。以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抓手,加大业务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各单位文件立卷归档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工作,按时完成年度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任务。截止2007年底,通过裱糊、复制等方式抢救保护重点档案1064卷。

[档案馆功能建设] 一是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九江市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抓住《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信息规定》颁布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市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在一楼大厅安装了触摸式电脑和电子显示屏,通过与九江档案信息网链接,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府及各部门己公开信息,为利用者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务。截止2007年底,全市1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均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档案馆基础工作扎实开展。把凸现地方特色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作为征集工作的重点,先后征集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九江、同文中学140周年校庆、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暨九江市第十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档案以及梁义隆“中华老字号”等地方特色档案资料1000余件(张)。同时,将安全保管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和健全档案安全保管长效机制,制定了档案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了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的能力。2007年,共接收档案3196卷(件),开放档案九批26093卷,接待1087人次、查阅档案资料1689卷。

[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数字档案馆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数字九江”规划暨九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建成了20余万条机读档案目录数据库,启动了馆藏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建成了依托互联网的档案信息网站、依托政务网的现行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管理的局域网。二是档案信息网站卓有成效。围绕档案的宣传和服务,对九江档案信息网站进行了改版,重点办好网站现行文件和工作动态栏目,网站访问量超过了12万人次。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局认真开展了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和“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同时,按照市效能办的要求,通过采取考勤智能化管理、签订责任状、整章建制等举措,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统一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

 

 

党史编研

 

 

[概况] 2007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领导和关怀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九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较好地发挥了资政育人的作用,开创了全市党史工作新局面。

[党史创新一是创刊执政实录型刊物《九江大事记》。每月一期,全年已编印12期。《九江大事记》的创刊发行,及时记录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和谐九江的历程,为市领导提供资政参考,开创了各地、各部门了解全局工作的新渠道。二是创建“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开辟城区第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为贯彻市委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战略,市委党史研究室与解放军171医院联合,把叶挺指挥部旧址开发成“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三是对全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为及时保护和修缮九江的红色文化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了条件。

[党史编研]   一是组织编写《九江红色记忆》。本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记录了九江从“五四”运动到2005年九江“11·26”地震近百年间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着名的革命烈士,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九江的活动,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九江地方党史和革命史的普及读本。二是编纂《中共九江市历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此书现已完成资料的收集。三是撰写了《潮涌赣鄱——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九江篇》。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了九江市的概述和三篇典型材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间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党史宣教]  一是举办纪念收回九江英租界80周年系列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史委、市港务局、浔阳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了纪念九江收回英租界80周年座谈会。在《九江日报》开辟了“纪念收回英租界80周年”专版。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还应邀在市委办公厅、政研室讲授“收回九江英租界始末”的党史知识讲座。二是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九江军分区联合主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座谈会。并与九江电视台合作拍摄《八一起义与九江》7集电视片。三是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与省委党史研究室,修水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及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史编修馆、中国军事科学院、省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5篇。四是参与红博会九江分会场系列活动。为配合省组织的红博会,市委党史研究室按要求起草了红色旅游路线活动方案,进行了九江市红色旅游资源介绍。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辟的九江城区第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八一起义策源地

纪念馆”,被列为此次红博会精品线路的第一个推介景点。

[党史会议] 举办两期党史业务培训班,对全市党史信息联络员队伍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全市党史办主任半年工作情况交流制度,市县之间、县与县之间加强了情况沟通和互相支持。

[队伍建设] 创建了全市党史信息网络,各县(市、区、山)和市直129个单位配备了党史信息联络员。积极争取庐山管理局党委和共青开发区分别决定在本地设立党史工作机构。

 [党史活动] 第一次举办“迎新春红歌大赛”。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九江城市精神和活跃全市人民的文化氛围,与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2008迎新春红歌大赛”。全市各县、市、区单位约1000余人报名参加了比赛。二是参加济南市“五·三”惨案纪念堂开馆仪式,抓住山东济南“五三”惨案纪念馆开馆契机,建议并受市领导委派以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蔡公时纪念馆赠送了一对石雕雄狮,并派员参加了53日蔡公时纪念馆的开馆仪式。

[提供资料]为中央电视台“永远丰碑”栏目提供:“收回九江英租界”、“北伐战争在九江”等图文资料;为省党史室提供“曾山同志在九江”的活动的图书和文字资料;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作大型油画——“九江会议”提供素材;为省党史委《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提供反映人民公社的修水太阳升公社专题《江南第一社》。

[制度建设按要求制定本室规章制度和各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了全室的财务、财产及办公用品、车辆、资料室、文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工作汇报、会议、谈心和考评制度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健全,强化了管理,调动和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创建“三型”机关]结合开展构建“学习型、和谐型、效率型”机关活动,主动营造党史工作新环境,开创党史发展新局面。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抓队伍建设,在强化学习、激发信心上抓业务建设,在建章立制奖励、激励上抓作风建设,在构建和谐、开拓创新上抓思想建设。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机关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心工作一是围绕市委“一个中心、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为主题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我们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二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参加各级组织活动,我们在开创发展党史发展新局面的同时,还注重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各级组织的活动,努力完成市直机关、市妇联、市总工会等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做好包村帮扶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帮扶修水复原乡中,2007年按要求进行了走访慰问,赠送了一台电脑和党史书刊60余册。到乡敬老院走访慰问,赠送了大米、食用油、水果等,并赠送慰问金200元;四是奉献爱心,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年全室共参加自愿捐款32860元。在此次抗雪救灾活动中又捐款500元救灾,全室个人捐献救灾现金1430元,毛衣棉被共16件。

 [友好往来]  2007年,是与外地党史部门交流最多的一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利用研讨会和全国党史会议等时机积极推介九江、宣传九江,热情接待中央党史室龙新民副主任一行对全市党史工作的调研考察;同时还接待了国史编修馆、军事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室杂志社》专家、学者,吉林、福建、贵州等省党史室主任及赣州地区党史办主任,相互交流如何搞好新时期党史工作。

 

                                                                  (朱琪琳)

 

对台工作

 

【概况】2007年,市台办在认真贯彻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台办在开放型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以发展当地经济为己任,克服困难,主动融入,不断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引进台资。2007年,全市共批准台资企业14家,投资总额7173.9万美元。在华厦经纬网用稿867篇(幅),在涉台新闻媒体采用稿件326篇(幅)。举办开展台情报告会等涉台教育活动25场(次),受众4400人次。

【参与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承办浔台经贸合作洽谈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作为加强浔台交流,广交台湾朋友,大力宣传九江,扩大对台招商的重要平台,做到早发动、早筹划、早准备、早对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客商邀请和签约项目均排在全省前列,达到客商感觉好,在全省形象好的效果。为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赣台会后,我们又邀请了200余名客商在市远洲国际大酒店举办了’2007浔台经贸合作洽谈会。“两会”上,全市共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6.19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17个,合同金额1.8亿美元。

【搭建招商平台】 为抢抓机遇,促进更多的台资项目落户九江,市台办积极协调,努力搭建招商平台。727日在深圳召开“浔粤台商经贸合作洽谈会”,通过市县联动,共邀请了120余名有产业转移意向的客商参会。会上,县(区)的招商人员积极对接,洽谈了一批新项目。会议期间,市政府领导利用座谈、餐叙、茶叙等多种形式广泛对接客商,推介九江。89日,市台办与商务局在江苏昆山召开了台商座谈会,各县()的招商单位积极参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市台办成立了招商小分队,常年在外招商。

【涉台案件协调处理】全市几起被省台办督办的涉台案件多为陈年积案,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处理难度大。为确保案件的彻底息诉,2007年,市台办始终站在讲政治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不畏艰难,积极协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配合,6起案件,已结案5起,另1起也在协调处理中。

【台湾新闻记者来浔采访】

一月中旬,台湾东森新闻台《中国大体验》摄制组应邀来星子、庐山、都昌等地采访拍摄风光名胜、民俗文化电视专题片。4月下旬,经中台办立项批准,“台湾高雄新闻记者公会江西参访团”一行20余人在庐山、星子、市区进行了两天的参观采访活动。并在台湾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岛内掀起了一股“江西热”,九江更加成为台湾同胞的热门话题。

【涉台教育】市台办领导在全市共举办台情报告会9场,受众1200人次;另外,全市开展各项涉台教育活动16场,受众3200人次。

【明德小学项目建设】 2007年接受台湾台塑集团捐赠270万元兴建6所明德小学(另外,九江市配套270万元)。2006年台塑集团捐赠的8所明德小学也在2007年竣工投入使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台办接受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后,克服困难,想方设法,6月初为德安县高塘乡大垅村大屋万家送去了50吨水泥,价值15000元,解决了他们新农村建设燃眉之急,受到广大村民的称赞。

【自身建设】 2007年,市委、市政府新一届班子在全市开展“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市台办及时部署并制订《实施方案》,并3次召开专题会,听取干群、台胞台属意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台办,苦练自身内功;创建效能型台办,营造安商的环境;创造文明型台办,树立窗口形象。并建立了涉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台办领导和干部联系台企制度;建立台商协会和台联会制度;建立现场办公制度,请市领导不定期听取台胞台属的意义和建议。

(秘书科)

 

 

信访工作

【概况】 2007年,信访工作全面推进,大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一好转三提高三下降”,一好转即: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三提高即:信访办结率、停访息诉率、群众满意率三提高;通过领导接访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突出信访问题。三下降即:越级信访量、重复访、异常信访行为三下降。1-11月份赴京访99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7%,赴京非正常访1-11月份通报20人次,对照省目标占控制数的36.4%1-11月份赴省访1030人次,同比下降30.5%112月市信访局共接待来访136410015人次,比去年同期9274人次上升7.9%;共受理群众来信2313件,同比上升了41.7%

200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多次研究信访工作,解决重大信访问题。严格执行了每周四一位市领导接待群众上访制度,把每一次领导接待日办成领导现场办公会。共开展了市领导接待日47次,协调处理了108件信访问题。坚持律师参与接访制度,通过市长热线、“民声通道”、市长信箱、市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信访网站扩大受理信访渠道。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3次下发文件,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市领导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党政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63件。建立了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县(市、区、山)信访工作制度。2007年,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3次到联系县督查调处信访问题。

加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开展了多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坚持市级季度排查、县级每月排查、乡镇不定期排查制度,确保问题发现早、处理早、稳控早。2007年,市信访局共排查交办信访问题299件,共督促职能部门处理市领导批示交办件142件。共督办国家和省信访局交办信访件28件,已按期办结28件,按期办结率100%

强化责任,狠抓机制创新。一是实行部门联合调处机制。市信访局多次召开多个部门参加的疑难信访问题协调会,并先后6次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维稳办等部门对事前掌握的信访信息、对全市突出信访问题包案落实情况以及市领导批示的信访问题上门了解、督办。二是积极进行信访调研。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保障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办理历史遗留的房产证、土地证问题、劳动服务公司家属工生活困难问题等9个专项问题调研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2007年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先后4次对信访工作责任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在全市进行通报,有10个单位受到通报批评。四是在全市推广浔阳区三级矛盾问题排查调处中心等做法。修水县在全县36个乡镇成立了综治联动中心。永修县八角岭垦殖场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为依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大力构建“信访直通车”。市公安局在坚持每周县区公安(分)局长信访接待日的基础上,推行基层派出所所领导日接待来访群众制度。

加大信访宣传力度,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广“网上信访”,所有的县(市、区、山)开通了“网上信访”。专门成立了市“网上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市信访局从着力把“网上信访”办成第二信访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网上信访”来反映问题。921日,在信华城市广场举办了大型“网上信访”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资料和网上信访实用指导卡片3000余份。此举,得到了省信访局的充分肯定。自“网上信访”现场宣传咨询活动以来,市信访局共受理“网上信访”问题192件,及时进行了交办,呈批市领导批阅的有16件,提交市领导接待日协调处理的有5件。截止目前,共办结了108件,其中群众满意的有89件。《九江日报》和《浔阳晚报》多次进行了“网上信访”工作宣传。2007年全市信访系统在市以上报、刊、台发表文章217篇,在省以上报、刊、台发表文章62篇。其中,《人民信访》3篇、《江西信访》23篇、省信访局《情况交流》2篇、省信访网站23篇、省电视台1篇、省广播电台10篇,《江西信访》用稿列十一个地市之首。

坚持以“民声通道”为主要载体,与市邮政局联合在全省首家开通了绿色邮政,在邮政局设立了人民来信专用信箱,群众在寄信时,不用贴邮票,由邮政局免费邮递。设立了书记信箱,开通了市长热线电话、市长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信访渠道。加大人民群众建议征集的办理。2007年,共处理群众给市长来信537件,市长信箱共受理168件信访件。

狠抓稳控劝返,实现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全市赴京访零登记。及早部署。在重大活动前,市委、市政府就及时下发文件,要求超前部署,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全力做好赴京控访工作。为切实做好党的十七大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市委书记、市政府王萍市长以个人名义署名《致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做好稳定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化解矛盾,将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部门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了北京劝返工作力量。全国“两会”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共派出了20人的驻京劝返工作组,全力做好控制赴京访工作。共成功拦截并劝回九江21人。党的十七大期间,全市从相关部门和单位抽调35名精兵强将,组成了信访工作组,到京包点值班,全力做好劝返工作。实现了“十七大”期间全市赴京访零登记的目标。加强稳控工作。对重点信访人、老上访户,实行“几盯一”、“多包一”的方式,将信访人稳控在当地。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基层信访工作。坚持抓领导责任不放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健全了基层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包案处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坚持抓健全信访网络不放松。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信访网络的基础上,把信访网络延伸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居民小区),配备了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调解员。坚持抓渠道畅通不放松。全市所有县(市、区)开通了县(市、区)长热线电话、市、县(市、区)长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信访渠道。坚持抓机制创新不放松。各地在借鉴浔阳区三级矛盾问题排查调处中心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修水县对出现越级访等5种信访问题的单位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德安县将信访工作纳入公务员绩效考核。瑞昌市建立健全末位警示机制。坚持抓部门建设不放松。全市所有县(市、区、山)信访局局长绝大多数兼任了党政办副主任职务,配齐配强了信访干部。加大信访干部提拔、交流力度。信访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了信访专项经费和信访稳定资金。

信访部门和信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深入开展“创学习型机关、建高素质队伍”活动为契机,结合“学习张云泉、陈淳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人民满意信访干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的 “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等活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召开了全市信访系统“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加大对中发〔20075号文件和《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举办了县乡和市直单位信访干部培训班,宣讲,170余人参加了培训。实行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接访值班制度,对值班人员上榜公示。实行信访工作监督岗制度和全员挂牌上岗。制作了全体工作人员工作证和工作牌,设立了监督岗,张贴了全局所有人员的相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手机号码等,所有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方便了群众。推行“三心”工作方法。在全市信访系统内全面积极推行“三心”(热心、耐心、细心)工作方法,争做“四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信访干部,着力提高五种能力(协调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机关,按照“务实、团结、开拓、廉洁、高效”的要求创建一支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干实事、干好事、干净干事的信访干部队伍。通过努力改善了全市信访干部的年龄结构,使之更加年轻化,提高了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全市信访工作会议】720日,召开了“全市规范信访秩序暨信访工作推进会议”,应对来市集体上访现场处置指挥部成员、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信访局长,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分管领导、信访局长(主任),各县(市、区)和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部分市委部门和部分市直及驻市相关单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市领导华金国、赵东亮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对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华金国同志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16日,召开了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华金国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市委常委会研究信访工作】76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信访工作,原则同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9个文件。决定市信访局按副局长的职数21设置正处级信访督查员,按干部职数101配备副处级信访督查员。由市委组织部选派新任副县级干部到市信访局担任信访督查专员。

 

【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电视电话会议】829日下午,召开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华金国,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叶国兵等出席了会议。市联席会议成员、部分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县(市、区、山)设立了分会场。

 

【信访问题分析调度会议】98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会议。市委政法委、市委维稳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国企改制办、市房产局、市机电集团、市纺织集团、九江发电厂、柘林水电公司、九江化纤厂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市信访局当前信访问题的汇报,调度了有关单位信访问题处理情况,分析了形势,研究了措施,提出了要求。

  

【包干推进会】91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召开了全市落实信访突出问题责任包干推进会。当前一些突出信访问题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市信访局排出来的一批重点突出信访问题实行了领导包案处理,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检查指导和交流】共接待国家信访局、中央联席办省信访局、省联席会议来九江市检查指导工作10128人次,接待北京公安部门、其他省市信访部门来九江学习考察12145人次。

 

 

 

保密工作

 

[概况] 2007年全市保密工作在中共九江市委保密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保密系统年终考评中,九江市国家保密局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保密工作领导调整加强]因中共九江市委换届,7月份市委对市委保密委员会领导及成员和保密局长(保密办主任)进行了调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任市委保密委主任;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柳国发,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黄大明,市委副秘书长沈阳等任市委保密委副主任。914日,市委保密委主任华金国专门作出批示:“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保和谐。保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保密工作的责任,大力支持保密工作部门依法开展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积极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市国家保密局本着为军工企业多办实事的原则,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生产军品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试点工作。如九江恒胜船舶通导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省生产武器装备保密资格认证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审。二是积极为军工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与保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      

[保密宣传教育措施扎实有效] 一是抓好学习贯彻省委孟书记接受《保密工作》杂志社记者访谈录精神,并在九江“保密工作”内刊连续反馈各地学习贯彻情况,极大地推动了全市保密工作开展。二是利用市委党校培训领导干部这一基地,对领导干部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市委党校确定每期县处和科级干部培训班,都安排2个课时进行保密知识教育。三是积极争取市信息办大力支持,从81日起,在市委、市政府网站上进行保密工作宣传,打上“敬告: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游动广告,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四是科学设计印制黄底红字不干胶的警示标签“市国家保密局敬告: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一万份,陆续分发到市直机关单位粘贴到联接互联网的办公计算机上,每机一贴。通过此举,一方面是加强对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宣传,另一方面是警示上网人员:禁止涉密信息上网,让保密警钟长鸣。

[努力提高全市保密队伍素质] 立足“管用、有效”的原则,对全市保密人员进行多途径、多方式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一是积极组织市、县保密局长和部分市直单位保密办主任共17人参加全省保密培训班,系统学习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加强电子政务管理、网上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保密知识。二是选派人员参加国家保密科技研究所举办现代科技保密知识培训班。三是通过召开全市保密局长会、全市保密工作座谈会等以会代训形式,讲解保密法律法规及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同时还注重在县、区保密局间开展工作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四是为企业保密人员举办小型培训班。联系实际授课,深受企业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保密检查一是按照中央保密委和省保密委的要求,开展集中清理取缔涉密文件资料交易行动,并多次对有关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是按照国家和省保密局的要求,深入县、市、区和市直机关单位及军工企业,对我市涉密文件资料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情况开展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并整改了不少的问题,消除了一些可能产生泄密的隐患。三是请省、市安全部门对市委、市政府领导办公室、会议室安全保密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测,为市领导工作提供保密安全服务。四是不定期到市党政机关单位和一些军工企业开展保密工作督查调研。

[继续推进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在全市党政机关、军工企业等单位中已确定并挂牌管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200余个,其中市保密局确定并挂牌管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125个。

 

 

 

 

接待工作

 

【概况】2007年,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把九江建设成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七个着力点”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关于接待工作“服务热情、接待精细、开明开放”的要求,及时调整接待策略,充分挖掘新时期接待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接待工作,不断提升接待层次和水平,着力推进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做到创一流接待服务、树一流接待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配合省接待办,完成上级赋予任务突出】2007年,在省接待办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完成接待任务711批,接待13974人次。其中三级以上警卫任务10批,省部级来宾125批次。综合检查组115批次,招商团队114批次,党政代表团17批次,省办下达任务57批次。对省接待办下达的任务均积极配合,不打折扣,并按要求,多次上报九江市区及周边景区多个景点相关资料及相关景点路线,同时附上多处景点清晰照片以供参考。

【围绕九江市中心工作,发挥接待职能作用显着】接待工作是城市的名片,是桥梁和纽带,这些观念早就深深刻在每一个接待人员的脑海中。首先从大局出发,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为首要目的,针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结合接待工作的规格高、要求严、时间紧、战线长的特点,抽调出从事接待工作时间长、责任心强、保密观念强、应急应变能力强的接待人员参加重大接待活动。充分发挥接待部门特有宣传九江、推介九江的职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沟通上下、联系内外,争取支持、优化环境,为加快九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为进一步提升九江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供了良好契机。

【完善自身建设,接待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始终把坚持和完善以往正确发展思路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自身建设及完善长效机制上,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办发[2006]3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接待工作紧贴中心工作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思想上树立“接待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既要以大观小,即从大局着眼,策划运筹接待工作;又以小见大,即从细节入手,周到细致,精益求精。在行动上强化“精品”意识,将每次接待任务当作精品工程来实施。每项接待工作从研究制定方案到统筹协调运作,都强调一个“细”字,想得细,想得全,通过细节体现接待水平,无论是高级别高规格的任务还是大型活动,既强调重点,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以关注细微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接待任务而深受领导的好评。
 
【打造一流接待团队,接待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夯实】每次接待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始终坚持接待以人为本,不但要求接待人员以客人的实际需要而服务,也是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接待层次与水平。一是狠抓接待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接待人员对接待工作的认识,树立胸怀全局,服务全局的大局意识,及完成新时期接待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狠抓接待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接待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良性循环,力求使每一位接待人员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党校工作

 

 [概况]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是市委领导下培训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校园面积2.2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内设科室16个,现有在职职工7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2007年市委党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一流党校这一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根据党校的实际情况,市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做到“研讨无禁区,讲课有纪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省市委保持一致,主体班课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设置专题组织教学。2007年结合机关党建和工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校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 2007年市委党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我校教学水平、科研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学方面:市委党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党校的立校之本来抓。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007年共举办各类班次10期,共培训干部700余人次。一是主体班办学规范。根据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2007年年初市委党校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制定了年度训干计划,全年严格按照训干计划精心组织教学。2007年共举办3期县处班、3期科干班,学制为2个月,全年共培训干部282人。二是专题研讨班有序进行。2007年年初就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制定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计划。12 11日至13 日,举办了第一期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市、区、山)党政一把手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00余人进行培训,由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亲自授课,培训规模大,培训规格高。另外,市委党校于1226日至30日与统战部一起举办了一期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主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有关统战理论知识,共培训82人。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市委党校通过选派部分教师到江西省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组织全校教职工到德安县、星子县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开展听课、评课、公开教学等活动,使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四是函授教育再创佳绩。2007年继续加大函授工作的力度,狠抓教学质量,严格考风考纪和学员管理。通过定任务,加大奖惩力度,2007年全区函授招生946人,其中市直410人,占整个全区招生人数接近一半。科研方面:2007年全校教员共发表论文140 篇,其中省级以上51篇,国家级 2篇,主持完成全省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2项,有4 篇科研论文获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奖励。一是继续加大市情调研力度,组织教员先后深入县(市、区)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调研成果。通过加大市情调研力度,教员在《九江内参》、《九江日报》、《九江经济》、《九江党刊》等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70多篇,充分发挥了党校理论宣传主阵地的作用。二是积极组织文章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和市有关部门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三是组织召开了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编印校刊《九江论坛》,2007年全年出版6期。同时,根据教学需要,编印教研参考资料3期。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改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学员生活条件和校园环境]2007年,主要做了以下10件实事:一是配合供电部门为党校单独安装一台变压器,基本上解决了学校教学楼空调、电梯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正常运行。二是增加了报告厅照明灯,更换了报告厅坐椅套。三是维修了教学楼二至七楼走廊和部分教室墙面。四是对校园环境绿化进行了改造。五是对学员宿舍大门进行改造。六是对食堂厨房烟道进行了改造并增加了两台消毒柜。七是新建了一个篮球场,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运动场所。八是组织全校职工外出学习考察。九是安排部分职工赴新、马、泰参观考察。十是组织离退休职工赴杭州参观考察。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党校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学员生活条件、校园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全校职工的积极性。

[坚持开拓创新的思路,大力拓宽办学渠道] 2007年,市委党校在认真办好主体班次和函授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广开创收渠道,增强了办学实力。一是继续与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联合办学,2007年已招收函授新学员450人,其中学校本部410人。二是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班,录取20人,已经在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江南大学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班目前正在进行有关招生工作。三是邀请了内蒙古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海南海口市委党校、广东揭阳市委党校、安徽阜阳市委组织部等兄弟单位合作办班,共培训300多人次。四是深化远方旅行社改革,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旅行社全年共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 2007年,在全校职工中认真开展了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党风党纪和普法教育;开展了“慈善一日捐”;在党校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帮扶点瑞昌市高丰镇青丰村送去1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并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帮助帮扶点解决5万元修路资金;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党建、综治、老干部、计生、妇女和工会工作;2007年度经过市文明委评审推荐,市委党校成为江西省第十一届(20062007年度)省级文明候选单位。

[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委党校的业务指导] 一是对县级党校进行工作检查指导。1225日—27日组织党校工作考评组,分别由市委党校四位校领导带队,对全市12个县(市、区)委党校进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检查、评比,并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二是召开全市党校系统教学、科研、函授工作会议。三是举办了十七大精神师资培训班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对县区党校师资力量进行培训。四是编辑《九江党校工作通讯》。2007年编辑业务指导交流刊物《九江党校工作通讯》(全年4期),对加强党校工作情况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五是组织县(市、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外出学习考察。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九江 > 九江年鉴 > 九江年鉴(2008)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2008-11-05 17:46:00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综述

 

    2007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基础上,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勇创实干,团结拼博,全市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开创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步入了新一轮的又好又快发展时期。

   一、坚持把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优化发展思路,营造勇创实干氛围

    党的十七大是2007年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九江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极好机遇。在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谋划部署全年工作时,市委明确提出,要把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优化发展思路,营造勇创实干氛围,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市委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解放思想同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开创性,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着眼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尊重实际、尊重历史,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把九江建设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文化旅游兴市、特色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并在工作实践中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五个切入点。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检验,这一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九江的实际,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来浔专家的充分肯定,其中沿江开发战略还上升为全省的发展战略。围绕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规划领先,启动了沿江开发、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港口物流、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一系列规划。“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确定了“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城市建设确定了“美丽浔阳、怀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总体构想和“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发展格局。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了九江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国企改革。

    为使思路和决策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市委注重从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入手,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特别是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转化力,把解放思想落实在抢抓机遇上、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发展上。在全市开展了“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等三项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树立“千秋伟业在于创、九江巨变在于干”、“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富民惠民论能力,以项目建设定水平,以争先进位定实绩”等观念,促使党政机关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促使全市上下思干、思变、思进,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集中精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伟业的氛围。

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确定为首要任务,迅速掀起新热潮。及时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十七大会议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贯彻。及时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市四套班子成员下基层宣讲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十七大精神宣讲提纲》,在全市倡导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始终保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好势头,关注民生、心齐气顺、稳定和谐的好局面,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干事好氛围。全市三位十七大代表以不同方式在基层作宣讲报告20多场次,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和党员、群众中,宣讲十七大精神,组成了专家宣讲团下到各县(市、区)专题宣讲十七大精神,1800个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组和村建工作组就地转为十七大精神宣讲组,使十七大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全市呈现出行动快、发动广、结合紧、贯彻实、示范好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科学发展,狠抓第一要务,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各类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紧紧抓住主要矛盾,把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统揽全局、统筹兼顾,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592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6%,实现利税52亿元,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分别比上年净增1912元和385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7.5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3.2%。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成立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能放则放,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首次实现了所有县(市、区、山)财政收入过亿元,修水县财政收入过5亿元。实行市、县、乡、村“四轮驱动”,既重视发展市、县经济,又着力抓好乡镇特别是村一级经济发展。贯彻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要求,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整合筹集各类资金,高标准完成1801个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走产业富民道路,在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上做文章,制定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方案并强力推动,重点培育水产、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农产品生产增产增收。首次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实施“1121”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放型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深化以乡镇机构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林改工作由全省第三名上升为第一名。

    把发展落实在项目上,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和总量、实力的扩张。以观念对接为先导,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企业对接为主体,做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院校所对接、大型企业对接等“四个对接”工作,先后组织赴上海、浙江、广东、香港等地进行产业对接活动,力求做大做强已建成一批、投产一批、手中抓一批、眼睛盯一批、心里想一批,一批又一批,永远不停顿。统筹兼顾抓项目,既抓“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又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提高项目建设的储备率、线索率、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贡献率和满意率。实施集中调度、责任包干、联审联动、严格奖惩、督查督办、项目进度周报制等六大推进机制。坚持规划引领上项目、以商招商上项目、改制重组上项目、技改扩能上项目、返乡创业上项目、产业集聚上项目、产业对接上项目、靠大联强上项目,采取各种形式推进项目建设。

    把沿江开发作为第一战略高位推进,努力构建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临港大产业的发展大格局,使沿江开发尽快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注重高标准编制规划,确定了“一核、两轴、六板块”的空间架构;以城西港区为主战场和突破口,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实施整体推动、板块互动、开放拉动,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着眼确保稳定、维护民利、和谐开发,制定了《城西港区重点工程建设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等22个实施方案,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地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把好土地、环保、准入三道关,做到土地不违规、环保不出问题、防洪不受影响、进项目不搞恶性竞争;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快沿江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完成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进上港集团参与九江沿江开发及港口集团改制,沿江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征地、折迁、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进展顺利。在九江沿江开发历史上,集中拆迁面最大,安置失地农民最多,项目上得最多,开发速度最快。

    把培育集群作为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科学规划,重点培育龙头,努力打造品牌,推进科技创新,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思路,突出大项目、大产业、大循环,不断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项目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约。一产在巩固建设好粮棉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水产、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二产特别是工业方面,重点培育化工、冶金、机械、车船、纺织、电子、建材、食品等产业集群;三产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着力发展六个“800-1000”产业:800-1000万吨石油化工,800-10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800-1000万吨新型材料,800-1000万吨钢铁冶炼,800-1000亿元机械制造,800-1000亿元纺织服装。

    三、坚持统筹发展,注重改善民生,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做到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四个方面倾斜。强化目标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成立“民生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九江市“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和综合推进措施,设立10个专项目标考核督查工作小组,建立每月调度、每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把“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考核目标。完善配套政策,促进规范运作,制定《关于认真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使“民生工程”八大类八十多项工作具有操作性。加强工作督导,力求工作实效,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民生工程”有关工作,每月对各县(市、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一次督导。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启动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率先设立20个“限时早市”,“零就业家庭”安置率在全省排名第一。

    建设绿色生态九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实施绿色生态和谐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九江的城市第一品牌,推进绿色生态九江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重点开展污染物减排等四项环保工程,老鹳塘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对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入园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大力开展河流源头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九江环境质量等四项指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由2006年的全省第六名跃居第二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结束了连续五年徘徊在三级标准的历史。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坚持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社会和谐,做到抓发展毫不动摇、抓稳定毫不放松,切实把富一方百姓与保一方平安统一起来。成立市维稳领导小组,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现行案件破案率和命案破案率均居全省前列,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实施意见》及9个配套文件,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服务、变硬性要求为硬性机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重大突出信访问题等制度,在全省率先推广“网上信访”,排查并成功调处一大批各类矛盾纠纷,信访工作处于全省前列。与上年比,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治安案件、火灾、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没有发生进京上访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治安案件和暴力恐怖事件。

四、坚持加强和改进宣传文化工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注重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着力提升九江的文化软实力。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着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报道十七大会议精神、全市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进展情况。紧紧抓住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林改工作的契机,积极组织宣传我市林改工作经验,全国所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精心策划了“四个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收回九江英租界80周年)、“两个创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新闻宣传,做到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兴起一个高潮。网络宣传和管理不断加强,涉浔信息监测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环境。编辑制作了《魅力九江》画册,拍摄了市情片《走进九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录制了七集大型对外宣传片《走遍中国?九江》。与光明日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百城赋》研讨会,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四套、凤凰卫视、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海外媒体用稿750余篇,推出九江专版、专栏9个,新闻上稿刷新历史。

把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整合力量发展大庐山,集中打响大庐山品牌,加快推进环庐山旅游文化景观带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弘扬山水文化、田园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隐逸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的“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大力挖掘和开发山水、文化、休闲、红色、宗教等旅游项目。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完善以九江为城市旅游目的地、以大庐山为区域旅游中心、以各旅游景点景区为节点、以乡村旅游休闲区为策应的市县联动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先后成功举办了国际文化旅游节暨世界超模大赛等三个大型赛事活动,投资37.9亿元的18个文化旅游项目已对外开放或完工,环庐山旅游休闲文化景观带等文化旅游十大项目有序推进,确立180个省级试点村为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重点,形成了一批农家乐旅游景点。

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和“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等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荣获“三连冠”,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已通过验收。开展了“市树”、“市花”、九江“城市精神”征集评选,充分激发了全市人民爱九江、兴九江的热情。组织了“创新创业报告团”赴各地巡回演讲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十大创业先锋”等系列典型评选活动,开展志愿者送温暖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乡、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在农村开展“美德在农家”、争创“五好”新女性等创评活动。全市涌现出黄振波、黄萍等道德模范,青年教师徐斌、电信职工向东等先进典型。九江选送的电影《东京审判》获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军旗》已经开拍,电视连续剧《婆家娘家2》在全国各地热播,九江首部百集方言电视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深受市民喜爱,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和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区联合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

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改进市委常委会的领导。为适应地方党委领导职数配置改革的新情况,市委常委会健全了新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完善了市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了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作用。市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注意规范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市委把人大、政协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经常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市政重大项目的视察、参与规划决策,安排市政协主要领导具体主抓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市四套班子和衷共济、和谐共事,班子整体功能和每个成员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认真落实双重领导、党委议军、党管武装等一系列制度,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军事机关和国动委的作用。

注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民主协商制度,健全市委班子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作制度,加强经常性地沟通和联系,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制订了《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五侨联动”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换届和谐、和谐换届”的要求,指导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大力开展 “凝聚力工程”活动,把广大统战成员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到“一个中心、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上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和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强素质、献良策、作贡献”等主题活动,聘请70名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特约人员,受到省委统战部和社会各界好评。积极维护宗教稳定,弘扬宗教文化旅游事业,成立云居山国际禅修中心筹建领导小组,大力开展宗教友好交流。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为实现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新一届市领导班子向全市人民发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倡导各级干部奋力干事、为民办事、和谐共事、干净成事。组织12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举办了市四套班子领导、县区、部门一把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结合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调整,着眼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举办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6期,参训人数284人;选派8名厅级、31名县级、29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培训,选派141人次参加国家部委及省直单位组织的有关培训学习。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表彰了七名突出贡献人才和第四批3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探索开展了科技—人才—项目“三对接”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有序开展了公务员定职定级和工资套改,顺利完成公务员录用和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工作。认真做好县、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县(市、区)政协换届等工作,实现了市委提名候选人高票当选和组织意图实现两个“百分之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市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县(市、区)委和市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深入推进“三项创建”活动,在“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创建方面,重点抓发展思路、目标管理、权力运行、领导作风“四个转变”;在“三民”乡镇好班子创建方面,突出“支部+合作社”、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两重两轮投票制、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民心工程等“五项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创建方面,在农村、国企、非公有制企业等十大领域创新载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社区党建“六联六互”取得初步成效。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广泛开展“党旗引领合作社”为主题的农村党建活动,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党建“三引三同”模式“三个五”工作机制;以“农村乡土人才”为主体,着力培育农村当前急需的党员经纪人队伍;实施21世纪农民党员科普致富示范工程,开展创“星级社区”活动、党员双重管理进社区和干部监督进社区等工作,总结形成了村落社区党建工作“一会五站”模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全面部署和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市、县、乡三级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启动了“廉政文化月”、廉政文化 “六进”和 “五廉”等活动。开展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专项治理工作,共清查违纪款23.68余万元。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出台信访举报案件督办、“两规”陪护和医护人员储备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专项治理,开展效能建设明察暗访、现场征询意见等活动,开播“政风行风热线”。深入开展非税收入清理检查和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党政机关楼堂馆所清理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用创新和发展的手段全面落实和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九江特点的“三建三抓三治理”工作模式。全面推行“入户听诉”、“开门接访”、“集中办访”、“温情回访”、“交心恳谈”、“百姓评村官”等一系列活动,“入户听诉”在全省推广。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新立案件660件,处分66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2人,其中县级干部3人。

2007年,全市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市委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存在差距;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仍然存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这些问题,市委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重要会议

 

【市委全委会】 120日,中共九江市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九江市酝酿推荐江西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

428日,市委召开九届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九江市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一线代表人选名单。

58日,中共九江市委第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47人,候补委员8人,符合有关规定。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的要求和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全力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全市呈现了经济提速提质、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推进“四个打造”、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重点实现“七个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具体工作上求突破;谋求科学发展,从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扩大改革开放,从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从壮大县域经济上求突破;践行执政为民,从解决民生民富上求突破;注重规划领先,从实施全面规划上求突破;加强党的建设,从提高执行能力上求突破。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为动力,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进一步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列席会议的有市纪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的市四套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的党员负责同志。

 

【市委常委会】 113日,市委召开九届3次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关于拓展城市框架,推进港口旅游城市建设的意见,通报“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方案和“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方案(送审稿),研究《关于发展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实施决定》,研究《关于举全市之力促进九江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研究《关于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预期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管理的决定》,研究《关于各县(市、区)、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主要指标体系的意见》,研究拟通报表彰的2006年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及其他事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产业化支撑城市现代化,以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凸显城市个性化,重点实施“一核二带三城九镇”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美丽浔阳、环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城市区域发展新格局。

119日,市委召开九届4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是酝酿推荐江西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人选名单。

2月1日,市委召开九届5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议题(①关于召开市纪委二次全会的请示,②中纪委七次全会和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③中共九江市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送审稿),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⑤关于开展2007年巡视工作的请示,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送审稿),⑦市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设立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和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行政投诉中心)的请示》);审定市四套班子联系县(市、区)安排意见(送审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工作方案的请示;研究贯彻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听取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讨论市委一号文件;其它事项。

227日,市委召开九届6次常委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市委常委会班子和市委常委自身作风建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省纪委常委、干部室主任李建发等到会指导。

228日,市委召开九届7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市政府呈报的十个文件(①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的意见(送审稿),②进一步完善城区九江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办法(送审稿),③城区土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④城市建设规费一体化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⑤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⑥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⑦会议、车辆、出国等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⑧税务普通发票“双奖”活动管理办法(送审稿),⑨九江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办法(送审稿),⑩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研究市政府关于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请示;传达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并研究贯彻意见,听取关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传达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

321日,市委召开九届8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有关干部推荐问题。

44日,市委召开九届9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召开市人大、市政协“两会”有关事项;研究市人大关于全国二十城市人大工作座谈会有关问题;研究市政协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的建议;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共青开发区申报设立共青市的请示、关于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请示、关于九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请示、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的请示、关于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的请示;研究市编委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请示;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送审稿)》;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428日,市委召开九届10次常委会议。受市委书记委托,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九江市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一线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58日,市委召开九届11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九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送审稿)》;研究《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九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港口管理局(港口集团公司)政企分开意见的请示;听取市委宣传部关于九江市“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评选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市委办、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送审稿)》;讨论同志在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讨论稿);研究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届中增补市人大、市政协常委工作程序的请示;研究人事问题。

62日,市委召开九届12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616日,市委召开九届13次常委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全省贯彻实施《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就全市近期如何贯彻落实《规定》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研究市区甘棠湖—南湖“两湖”地区规划建设问题和丽景湾项目问题。在浔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四套班子秘书长、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76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4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听取城西港区开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有关问题;传达学习全国、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学习全省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传达学习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研究关于市侨联换届的请示;研究人事问题。

914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5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中共九江市委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讨论稿)》;研究市政府党组关于组建九江市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开招聘公司经理、九江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主任的报告;讨论《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送审稿)》;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送审稿)》;讨论《九江市2007-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的决定(送审稿)》;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讨论《中共九江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研究市委宣传部关于确定九江市“市树”、“市花”和“城市精神”主题词的请示;研究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推荐江西省勤廉兼优先进典型的请示;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案件;研究有关人事问题。

1024日下午,市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九届16次常委会议),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贯彻。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完全赞同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完全赞同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完全赞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完全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指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魏宏彬、程利民、刘智、刘建平等市四套班子成员和九江军分区党委常委,市法、检两长,市委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1031日,市委召开九届17次常委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主持会议。省纪委副书记胡波等到会指导。

1110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8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市政府党组关于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市贯彻意见的汇报;讨论有关人事问题。

1128日下午,市委召开九届19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研究市人大、市政协召开“两会”有关问题的请示;讨论《关于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加快九江经济发展的意见(送审稿)》;讨论《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九江市突出贡献人才的决定》;听取九江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拨尖人才评选情况的报告;讨论《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送审稿)》;研究其他有关事项。

1212日,市委召开九届20次常委会议。市委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传达贯彻全省设区市党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九江市提名推荐的全国、全省人大代表人选名单和全国、全省政协委员人选名单;听取市委宣传部关于全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讨论干部问题;研究市纪委呈报的有关案件。

 

【全市领导干部会】 4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200742021日在九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要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要求,继续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新农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关注民生,保护好青山绿水,精心描绘出农村“山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的美丽画卷,把全市农业、农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向深入推向高潮。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不放松,落实项目不放松,紧盯事情不放松,把当前各项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具体工作中,要加快推进沿江开发,让“黄金水道”真正产出“黄金效益”;要高起点规划,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并传达温总理视察九江的总体情况,就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作了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传达温总理在听取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程来安、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629日,市委在白水明珠会议中心举行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报告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76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做“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忠实践行者,推进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四个坚定不移”忠实践行者》的主题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掀起“学浙江、促发展”,“创新创业、共建和谐”新高潮;学讲话、见行动,真抓实干创大业。强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争创大业,自觉站在创新创业第一线,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组织者和保护神,激励人民群众在创新创业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努力在全市形成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市四套班子领导;市法、检两长;九江军分区党委常委、市纪委常委;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市政协内设机构,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群团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及科级干部代表;大专院校领导班子成员,重点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党政负责同志及科级干部代表;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开发区副处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代表等共1400余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山)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乡(镇、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928日,举行全市领导干部报告会,邀请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龚培兴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20076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作专题辅导报告。、刘德意、程来安、朱建国、冯静、刘智、刘建平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报告会。各县(市、区)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了报告。

1024日上午,市委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市委书记就全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作了动员部署。会议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全市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思想实际,做到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做到十七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社区。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始终保持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始终保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好氛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主持会议。市领导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冯静、魏宏彬等出席会议。会上,十七大代表钱茶花、向东作了发言,畅谈了参加十七大、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市区设立主会场,各县(市、区、山)均设立了分会场。

1212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把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来履行;要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当务之急乃至任何时候都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市领导、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赵东亮、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张玉生、陈和民等出席了会议。

 

【中心组学习】 44日,市委举行中心组学习。会议听取了市党政代表团赴芜湖、安庆学习考察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党政代表团赴江阴、张家港学习考察情况的汇报;研究了全市沿江开发实施意见。市委书记主持学习并讲话。强调,要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实现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解放思想,把着力点落实在实际工作上;科学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项目建设上;改革开放,把着力点落实在体制机制上;执政为民,把着力点落实在民生民富上;规划领先,把着力点落实在全面规划上;改进工作,把着力点落实在执政能力上。王萍、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周念生、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市四套班子会议】 518日,市委召开市四套班子会议。会议传达贯彻省党代表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取浙江之长,补九江之短;取浙江之经,创九江之新。特别是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强与“长三角”的主动对接与合作,强化崛起意识,树立信心、雄心,推动建设新九江的伟业不断向前。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结合九江实际,深入学习转化浙江经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走思想变革推动发展提速之路;要进一步对内搞活,走富民优先、全民创业之路;要进一步崇尚实干,走顺应时势、苦练内功之路;要进一步开拓创新,走政府创环境、民众创财富之路。学习浙江经验,要大力实施好“五大战略”;学习浙江经验,要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王萍、刘德意、张远秀、尧希平、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张华、魏宏彬、陈和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87日,市委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市党政代表团赴萍乡、长沙、株洲、宜春四市考察学习情况。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学习贯彻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开放先进地区的经验,关键要在大氛围和大环境、大项目和大产业、大手笔和大发展、大统筹、大和谐上认真思考,用世界的眼光、改革开放的思维、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市场运作的手段去攻坚克难。市领导王萍、张远秀、程来安等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作了发言。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冯静、张华、魏宏彬、陈和民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11718日,市委、市政府在远洲大酒店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确定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四个打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狠抓项目,争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市委书记在指出,要围绕建设新九江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面对机遇,要立足于“抢”,落实于“干”,着力于“创”,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工作,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要坚持以“四个打造”为主旋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要务,以科学发展为方针。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产业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城市建设,拉开“大九江”城市框架;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必须抓住关键措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加大开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扩张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总结了2006年全市经济工作,并对2007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刘德意、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叶国兵、赵东亮、周念生、冯静、张华、程利民等市各套班子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全市“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 我们怎么干”活动千人动员大会】 1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千人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在会上作了讲话。指出,要着眼于“赶”,落实于“干”,致力于“效”,体现于“先”。全市党政机关及广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效能,真抓实干,争先进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上,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郑重承诺:“从我干起,向我看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作动员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张远秀、程来安、朱建国、叶国兵、冯静、张华、魏宏彬、程利民等市四套班子成员,在职副厅级以上干部,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市政协内设机构,市直及驻市各单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市属及驻市中央、省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及浙江、福建、广东商会代表;市直及驻市行政执法部门、公共服务行业干部及工作人员共计1400余人参加会议。

 

【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 1129日上午,市委在九江宾馆召开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听取各地各有关部门“四个对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四个对接”工作。市委书记在会上强调,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坚定不移、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抓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大企业对接、院校所对接,以大投入拉动经济总量的大增长,带动民生条件的大改善,加速城市面貌的大变化,促进社会建设的大和谐,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的大提升。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市领导张远秀、程来安、尧希平、朱建国、华金国、赵东亮、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陈和民等出席会议。

 

【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29日下午,市委在九江宾馆召开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市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建设中心城市,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必须强调理性,讲科学;强调民主,讲方法;强调规范,讲制度;强调探索,讲实效,以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争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就《关于建立“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制度的暂行方案》作了说明。市领导尧希平、朱建国、叶国兵、赵东亮、张华、魏宏彬、程利民、刘智等出席了会议。会上,12位同志围绕九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了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制度的暂行方案》。

 

【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 710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会议前阶段,市党政班子成员,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山)、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实地察看了各县(市、区)、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的70多个项目建设现场。会议后阶段,举行总结大会。市委书记在会上强调,要虚心学、用心想、实心赶、同心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保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抓好引进、跟进;二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园区唱“工业戏”、发挥优势打“特色牌”、立足统筹建“新农村”;三是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重鼓励、重支持、重扶助;四是要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努力把九江建设成全省和中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要求,要坚持解放思想,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要坚持求真务实,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一手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三是一手抓民生、一手抓民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总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下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市四套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庐山管理局、九江和共青开发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十百千亿”工程项目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后阶段的总结大会。

1010日,市委、市政府在翠竹山庄召开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分析会。市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创”与“干”仍然是今后工作的主题词。面对九江当前好的发展形势,务必明势树信心、顺势抓机遇、借势增后劲,乘势而上,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我省实现在中部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有更大的作为。要抓住增长极,构建大平台;盯牢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造优大环境,实现大和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对当前经济工作作了部署。

 

【党的十七大代表、向东、钱茶花赴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12日至23日,九江市党的十七大代表——市委书记、九江电信公司职工向东、星子县温泉镇中心小学教师钱茶花,随江西省代表团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七个新突破”】  58日,中共九江市委第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推进“四个打造”、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重点实现“七个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具体工作上求突破;谋求科学发展,从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扩大改革开放,从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从壮大县域经济上求突破;践行执政为民,从解决民生问题上求突破;注重规划领先,从实施全面规划上求突破;加强党的建设,从提高执行能力上求突破。

 

【实施“四个对接”,推进项目建设】  1129日,市委召开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会议强调,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坚定不移、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抓好重大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大企业对接、院校所对接,以大投入拉动经济总量的大增长,带动民生条件的大改善,加速城市面貌的大变化,促进社会建设的大和谐,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的大提升。

 

【实施“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城市协调发展战略】  113日,市委召开九届3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要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产业化支撑城市现代化,以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凸显城市个性化,重点实施“一核二带三城九镇”(一核:城市核心区;二带:昌九工业走廊、沿江产业带;三卫星城:瑞昌、湖口、星子;九镇:姑塘、海会、温泉、马回岭、岷山、赛阳、港口、城子、码头)的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美丽浔阳、环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城市区域发展新格局。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1024日,先后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和九届市委第16次常委会议,学习传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111日,市委又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九发[2007]13号),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市委要求,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具体做到“四个三”:一是“三个到位”,即理论武装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二是“三个紧密联系”,即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三是领导干部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传宣讲,带头贯彻落实;四是始终保持 “三个好”,即始终保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保持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生、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保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的干事好氛围。市委强调,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扎实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在五个方面实现重点推进:一是强力推进沿江开发战略,二是强力推进以庐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强力推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强力推进以乡村经济为突破口的县域经济发展,五是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市委要求,要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32日,市委发出《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1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务必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加强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做好社团统战工作,切实照顾同盟者利益,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统战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自身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工作】 3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的全市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九发[2007]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国家安全工作。

 

【推进和谐九江建设】 522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九发[2007]4号)。文件分为七个部分三十六条:一、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九江建设;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六、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7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九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九发[2007]5号)。文件决定,全面实施《九江市2006-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建设创新型九江作为未来十五年的大事抓紧抓好,力争到2020年使九江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文件确定,今后15年全市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现代农业以推广应用农业综合技术为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先进制造业围绕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汽车工业、船舶制造、纺织服装、玻璃纤维等支柱产业,重点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若干关键技术;人口科学、生态建设和环境安全方面,解决一批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技术嫁接、引进与应用研究要结合我市已有较多积累的优势,着重开展以实用性为主的研究,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搭建具有公益性、带动性、前瞻性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此,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着力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大力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增强自主创新物质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经济保障;高度重视科普和基层科技工作,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626日,市委发出《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6号)。73日,市委又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进一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711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九发[2007]7号),要求进一步增强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标准,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以“把握重点、突出特色、稳步推进”为原则,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以“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为目标,夯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强化林改工作责任,为林改顺利推进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 719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九发[2007]9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推动全市信访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平安九江营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 为全面提高全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推进武装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921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九发[2007]11号),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武装机关要自觉强化党管武装意识,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坚持完善党管武装制度,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 108日,市委发出《中共九江市委转发〈中共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九发[2007]12号)。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代表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代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全市人大代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办公厅工作

 

[概括]2007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市委办公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超前谋划、及时跟进,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机关建设,着力提升执政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市委的“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竭立为市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协助推进全市“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先后获全省密码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保密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党委系统督查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

[求精务实,加强文字综合,文稿精品率不断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组建写作班子,文稿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写作班子尽职尽责,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共完成各类文字材料130篇计80多万字。其中草拟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经济工作现场调度会上的讲话、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市委主要领导讲稿72篇,“借鉴天津经验,实现跨越发展”等以及市委有关报告、汇报材料28篇。另外,还收集市外新思想、新观点、新措施编发《新视点》9期,整理420多份计130多万字外情资料,供领导参阅。这些文稿,观点新、内容实,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或启发领导思路,或进入市委决策。

[围绕中心,深入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市委办公厅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分析、提炼观点、研究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呈报领导决策参考。先后对如何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如何加快沿江开发以及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等课题开展了前瞻性调查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关调研文章。特别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九江与上港集团合作的战略意义”调研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其观点对策直接或间接被领导采纳、实施,有效促进了两地合作,推进了沿江开发。我们起草的市委主要领导署名文章《科学发展六个着力点》在《求是》杂志主办的《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发表。

[拓宽视野,创新信息采编,信息优质率不断提高]按照书记提出 “突出重点、关注热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 的要求,积极创新信息采编机制,全年共编报各类信息1300余期。一是信息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在已有6份刊物基础上创新信息工作载体,创办了《信息汇集》,主要收集网上重要新闻、媒体涉浔报道、市外工作要情、有关参阅信息以及重要情况反映等,专报市委主要领导。不少信息得到了领导批示,推动了工作。去年7月,《南风窗》刊登了反映瑞昌地震赈灾黑幕文章,第一时间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当即批示调查核实。通过查处,挽回了影响,教育了干部。特别是增办了《紧急信访信息》刊物,做到30分钟之内,让市领导及时掌握信访、急访事态,及时处置实发事件。二是信息实用性进一步增强。为扩大实用信息源,通过经常性召开信息交流会以及主动加强与市安全、公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等途径,改被动等为主动约、改单方面收为多方面找的信息收集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收集渠道。2007年《市委信息》编发了20余期,比上年有较大的增幅,其中最大信息源就来自安全部门。三是信息时效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创新报送途径,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一般信息一天一期,重要信息及时采集、即时上报,《紧急信访信息》、《民生通道信息》等保证第一时间上报。2007年,还根据领导的要求,对于特别紧急特别重大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报告领导,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部分越战退役人员酝酿群访”紧急信息及时呈报领导,推动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

[决策督查有条不紊]继续办好《九江督查专报》,及时向省委督查室上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情况。特别是及时将省市委组织宣讲十七大精神、省委书记到九江视察落实情况向省委办公厅进行了报告。收集汇总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全市领导干部赴外省市考察情况、全市“四个对接”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贯彻落实情况1500多份,编发《九江督查》普刊12期。协同市经贸委对全市12个县(市、区)落实市委“四个对接”发展思路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整理转发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85条,办理回复省、市行风政风评议复函17份。专项查办规范有力,2007,接收省批办件15件,办结13件,在办2件。接收市委书记批示件393件,全部进行了转办督办,做到了件件有答复。完善了市委书记批示件的建档和保管工作,设立《市委书记批办件办理情况查询系统》;规范了转办流程,设立《书记批示件分流办理签字认领单》;完善了办结反馈形式,及时编发《市委书记批示件督办情况综合报告》。会风督查务实严肃,全年开展会风督查1315次。

[提案办理优质高效]全年分两次共办理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提案57件。加大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催促、督查、沟通协调的力度,对少数提案人有异议的办理件要求承办单位进行了重办和再办,直至提案人满意。针对提案办理情况,两次发出《关于市直党群口单位办理市政协会议提案的情况通报》。

[文件办理,规范有序] 一是提高办文效率。收文工作力求做到“三统一”,即市委、市委办文件由秘书一处统一签收、统一转呈(转送)、统一送签,并遵循对一般文件的流转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重要文件重点跟踪,紧急文件即时办理的原则,使收文工作更加规范,办文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收、呈各类文件3.5万多件。二是提高发文质量。从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入手,建立了严格的发文程序和内容审核制度,凡以市委、市委办公厅名义发文的,文件起草承办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办文依据,严格审查、把关,不成熟的文件坚决不发,确保了发文质量。全年市本级发文209次。三是加强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公文办理、文件阅读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筹建了市委档案室。整理了19862006年市委文件资料,完成了所有档案的登记、标签、归类、文字查询目录等工作,电子文档查询系统已初步建成,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了市委收文、发文、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市委办公厅机要保密制度、阅文室工作制度、收发室工作制度、月例会制度、值班制度,建立了市委、市委办公章和介绍信使用请示、登记制度,创新了文件微机管理制度。制度的规范和机制的创新,保证了办文的质量,提高了办文的效率。

[会议服务,优质高效拟制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主持词、领导讲话等各类文稿100余篇。整理落实、督办书记信件600多封,提出拟办意见300多条,落实、督办书记批示240多件。及时编印《内部通讯手册》、《市委办公厅电话号码表》、《市委大事记》以及《九江年鉴》有关内容(市委重要会议、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拟稿工作。保质保量做好了在本办办公的市委及市委办领导办公室卫生、茶水供应及市委办管理的大小办公楼内各类会议室的服务工作。在克服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发扬能吃苦、能干事的精神,提倡快乐工作,挖掘内生潜力,在服务理念上追求主动,在服务质量上追求完美,在服务手段上追求创新,做到了人多人少工作质量一个样,人前人后工作作风一个样。全年共承办、筹办、协调、衔接市委全委会、常委会、中心组学习各类会议230多次,筹办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各套班子活动128次,承办、协办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内外领导等302批次,筹办、协办市委领导会见上港集团总裁等来宾26批次。

[保密管理,切实有效] 20077月份,市委对市委保密委领导及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全市绝大多数县(区)保密委也进行了调整充实,市委、市委保密委及全市各地党委、保密委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力度明显加大,重视程度明显增强。联合公安网监、电信、工商等部门,对全市五起涉嫌泄密事件进行了认真查处。3月中旬,联合公安、政府信息办等单位,对各地、各单位的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涉密文件资料的保密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联合安全部门对市领导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会议室等重点部门部位进行了保密环境检测。同时,积极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司法考试等专项保密管理工作。20079月份,全市各级保密工作部门齐心协力,认真开展了保密法宣传月活动,印制并发放警示标签“市国家保密局敬告: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一万份,免费为机关干部发放印有保密警示标语的鼠标垫。联合市委党校首次安排了2课时的保密教育课,使120名县处、科级干部受到了系统的保密安全法制教育。同时,积极做好《保密工作》杂志通联发行工作。采取申报单位拟定、县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核、市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批三个步骤,认真开展县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管理工作,并全部实行挂牌管理。目前挂牌管理单位246,另有90个单位,将在实地调查审批后实施挂牌管理。

[机要通信,安全畅通]一是密码通信,安全畅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密码通信网络安全的支持,制定了《九江市密码通信网络管理规定》。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市机要部门成立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小组,制定了密码通信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请示报告制度及来电预告制度,对密码通信设备、备用密码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移动密码通信全天候待机,确保了非常时期密码通信不中断,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召开期间的密码通信任务。全年全市密码通信没有发生一起人为网络中断事故,确保了密码通信安全畅通目标的实现。二是译传办理,快速高效。在电报译传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保密、及时、准确”的原则,树立电报“特提”意识、“精品”意识,做到了报面清晰、整洁,杜绝了“压、误、漏”现象,全年密码发电152份;密码收电345份;明传发电833份;明传收电1312份。去年还根据《关于进行密码电报清退和登记备案的通知》要求,对市直各单位密码电报分管领导及经办人重新进行了登记,对受电单位的密码电报进行了集中清退、销毁。三是拓宽领域,创新服务。对36家中央部委延伸到我市普通密码使用单位的密码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分别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全市各级机要部门根据省密码管理局《全省县乡党政机关计算机加密通信网建设总体方案》,立即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组网任务。目前,大部分县区设备已安装到位,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去年底,报经中办批准,共青开发区党办开通了传真密码通信系统。四是机要值班,运转有序。按照及时报告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总体要求,机要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总值班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礼貌接听电话,耐心做好解答,详细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反馈,未出现迟报、漏报、误报现象。

 

 

 

组织工作

 

【概况】 2007年,中共九江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从上到下抓落实、从点到面抓深化、从软到硬抓巩固、从优到强抓提高”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创新机制为载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以深入推进“三项创建”为主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升;以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能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推进;以“两项建设”为载体,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组织工作在新时期为加快建设新九江、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完成党的十七大精神第一阶段轮训]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举办10期培训班,第一期培训230人左右,其他各期培训100人左右。培训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举办了3期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由市委书记作《领会党的十七大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报告;由市长王萍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九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报告;由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报告。第一阶段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班,共培训450余名县以上领导干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干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 全年共举办6期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284人;选派8名厅级、31名县级、29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培训, 141人次参加国家部委及省直单位组织的有关培训;组织90名干部报考省委党校研究生;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全市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科级女干部培训班、公务员精神培训班等,培训366人;组织全市县、科级干部共8500人参加人机对话考试;选派50多名后备干部参与沿江开发规划、国有资产清查、接待群众上访等工作。拓展国外培训渠道,继续选派7名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到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学习培训半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经济与公共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20人;选派5名领导干部到法国、新西兰培训学习。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行在永修和星子两县探索试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让权力运行于阳光之下,实现了从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星子县采取“两公开、四差额”的办法选拔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和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局长人选,并成功选拔任用2名正科、4名副科干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九江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暂行规定》、《关于安置改制成功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属国有企业党政一把手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和《干部工作程序运作图》;共完成市、县六大机关和乡镇机关公务员登记7364人,分两批对参照管理单位进行了审核、汇总和申报,有序开展了公务员定职定级和工次套改,顺利完成123名公务员录用和在592名优秀村干部中考录18名公务员工作。认真把关、积极指导做好了县、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县(市、区)政协换届等工作,实现市委提名候选人高票当选和组织意图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干部监督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对15个县(市、区、山)和20个市直单位贯彻落实《条例》情况的检查,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中审计试点工作,加强了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与纪检、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工作联系沟通机制,形成党内外结合、上下贯通、左右配合的监督网络。

[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提高] 进一步深化了21世纪农民党员科普致富示范工程,成立“中国农函大九江农村党员科普致富培训中心,举办首届百名科普致富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举办“宣传十七大,建设新九江”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建立党建移动信息平台,编发信息11期,通过“三联、三查、三知”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13800多份。完善了流动党员“四级网络”管理模式。结合省委开展的“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等活动,立足九江的实际,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推行党员岗位承诺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新九江、创业当先锋、党员展风采”主题实践活动,推荐了向东、钱茶花参加全省“和谐创业展风采,崛起路上当先锋”电视晚会,推荐武宁县果业协会党支部的典型事迹在省电视台播出,摄制的《真爱如山》、《护鹿人》等8部党员教育专题片在省台《井冈先锋》栏目播出,专题片《走近向东》被党建出版社《十七大代表风采录》录用。市电视台开办的《风采》栏目共播出24期,有效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艰苦创业,在建设新九江和经济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先进性。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按照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三项创建”为总抓手,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受到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检查组的好评;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党工工共建”新模式,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力度,并在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领导抓点责任制、部门包村工作问责制、“一县一团、一村一队”村建管理制度,部署实施209个贫困村“一村一名中专生暨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计划”,全市共组建11个农村工作团,129个农村工作队,巩固和推广农村“两重两轮”票决制成果,部署开展“党旗引领合作社”工作,全市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合作组织632家,党建覆盖率100%。全面推广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151”工作模式,实施昌九沿线、环庐山地区和环庐山西海农村党建“百里示范长廊”建设,试点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六联六互”工作新模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探索人才工作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科技人才项目暨院校所对接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加快九江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开展全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表彰了7名“突出贡献人才”、 30名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0名全市首届优秀专利发明人,其中,突出贡献人才每人奖励5万元、优秀专利发明人每人奖励1万元,奖励力度之大为全省同类奖项所未有。着眼于人才结构的改善,制定出台《九江市考试录用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启动第一批285名“乡镇公务员”的招录工作。基本完成九江市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继续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组织全市14名高级专家赴外休养考察。其中,永修县邹有云同志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北戴河暑期专家疗养。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了专题摸底调查,基本完成九江市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全市二级库共入库各类人才6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80 0人、高技能人才200人、农村实用人才1843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61人、非公有制经营管理人才170人。

[深化部门自身建设]初步探索建立“开门评部”机制和干部工作“零差错”责任追究机制,在全市组织系统内完善和实行组织工作成果评价体系和淘汰机制等工作机制。在全市深入开展年度“十佳学习型组工干部”评选活动, 20余名进入了科级岗位任职。为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积极组织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组织部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和“建设新九江,迎接十七大,组织部门怎么干”三大活动。在年初一个多月时间里,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37场,上门走访基层群众781人,直接收集意见建议1336条,当面答复群众疑问256个,现场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95个。913日中组部《组工信息》头条刊发了《新风扑面迎盛会——九江市委组织部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活动侧记》,被中组部组工信息“迎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专刊头条采用,是全省唯一入选中组部“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稿件。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头条新闻《全国组织系统迎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综述》开篇采用了九江市委组织部的典型做法,市党政领导对此都做了专门批示,市委书记同志批示把这条信息“列为市委常委会议专题材料发各常委会成员”。在十七大召开前日,《人民网》登载了市委组织部报送的《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江西省武宁县长水村党支部书记余锦冰》,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就此批示:“各级党组织要像市委组织部这样,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进一步深化‘三项创建’活动中,不断发现新的典型,推出新的典型”。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争一流”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全市组织工作“十大创新成果”和部机关“十大特色工作”评选活动,健全了“重点工作评分制、常项工作扣分制、创新工作加分制”的考核机制。完善了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科室年度工作考评办法,组工信息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组工信息综合、设区市本级和县(市、区)三个第一;干部监督进社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测试、易地交流提拔以及疏通干部“下”的渠道等许多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党代表“绿色通道”工程、农村便民惠民服务网络以及城市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农村村落社区党建“一会六站”、“两新”组织党建和“三培两推”、民企党建“三同三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诸多创新做法,都受到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宣传工作

 

【概况】2007年,九江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喜迎十七大、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圆满完成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

理论武装工作重点突出,兴起新高潮。一是理论学习彰显品牌。坚持和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每月一课”制度;组织收看“学习胡总书记6·25讲话重要精神”等4场专题报告;举办专题讲座10场,推动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班子创建向纵深发展;举办学习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短信答题、书面竞赛和团体竞赛等系列活动,全市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10万,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才9岁。荣获全省学习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1113日《人民日报》以《江西九江县农民争购十七大读本》为题,报道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学习十七大热情。二是理论宣传频显亮点。认真做好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省委宣讲团、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宣讲团下基层宣讲十七大精神的相关组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范围内,各级宣讲团共宣讲1000多场次,直接受众10万余人。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轮训班,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授课;举办全市学习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400余人参加培训;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不同方式对十七大精神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开展基层党校“创先争优”评选和党课评比活动,推荐的党课教案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举办党员培训,各级基层党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人数10万以上。三是理论研究初显成效。精心组织“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推出五场高层论坛、一场专题理论研讨会,开展征文和建言献策活动,收到理论文章和意见建议万条以上,择优整理成册,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承办了全省讲师团系统第十三次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配合省社科院组织开展了“各阶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及社情民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调研;与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百城赋》研讨会暨白鹿讲坛开讲活动。全国知名学者云集九江,热议盛世美文;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着力点》等一批理论文章在《红旗文稿》等报刊杂志发表;入选“全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2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8项。

新闻舆论宣传引导有力,创造新记录。一是系列宣传有声有色。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全委会、市“两会”等重要会议宣传做到了既浓墨重彩,又准确规范;香港经贸考察团来浔考察、“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三批经济实用房公开摇号、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纪念周敦颐诞辰990周年、第二届中国(九江)国际龙狮精英赛、庐山西海国际超模大赛、庐山温泉旅游节、沿江开发总规发布、“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机关效能建设”、“市树市花”评选和城市精神征集等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做到既声势浩大,又扎扎实实;“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和沿江开发、发展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举措的宣传报道,做到了既主题突出,又广泛深入。二是新闻上稿创历史新记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向上向外发稿,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在中央三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用稿178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个,一版和版面头条用稿10篇;《光明日报》头版头条4篇;《经济日报》头版头条2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稿48条,头条3个(其中综合2个),《焦点访谈》、《特别报道》各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42条,其中《新闻与报纸摘要》30条,头条2条(其中综合头条1个)。《江西日报》发头条40个;江西电视台《江西卫视新闻》头条45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新闻》头条42个。省以上新闻单位用稿近5000篇,无论上稿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极大提升,为宣传九江、宣传江西作出了贡献。三是对外宣传卓有成效。围绕香港特首来浔考察、赴新加坡和香港招商引资、召开经贸合作研讨会等全市对外大型经贸活动,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4套》、《香港文汇报》等境外媒体用稿750余篇;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文汇报》等境外主流媒体推出9个专版,组织并刊发市委书记、市长专访4次;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专题节目,在香港有线电视23台推出直通世界“九江”专题节目,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江西时间》推出九江专集《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九江》。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合作拍摄录制了七集大型宣传片《走遍中国·九江》。三是网络宣传健康发展。召开了全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建立网络宣传管理机制,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了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改革了九江新闻网运行机制,网络宣传和事业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精神文明创建捷报频传,实现新突破。一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结出硕果。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摆在全市发展的战略位置,成立由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市长王萍任第一副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以及30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调度;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督导;召开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举办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培训班;开展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创建文明城市“百千万”宣传工程,组织编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手册》20万册,发放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单、倡议书30万份,编发创建简报、督查通报40多期;在中小学中开展 “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参与人数10万;动员文明单位在城区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近100块,宣传条幅近1000条;团市委举办“人人出份力,共创文明城”青年志愿者大型系列活动;市妇联开展“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共创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巾帼志愿者大行动;各区分别开展“春风拂万家,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同行”,“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区”等系列活动;电信、移动、联通还开辟手机通道,广发短信,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浔阳区、庐山区和九江开发区以及市规划、城建、交通、公安、执法、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市里统一行动,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整个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领导重视力度大、宣传发动声势大、城市建设投入大、扎实创建成效大四个特点。二是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创诚信行业,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开展诚实守信我先行、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一条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信用示范行动等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严格标准,认真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措施有力。以“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推广由浔阳区发起的“用好清洁袋,美化我浔城”等系列实践活动;组织收看中国教育台播出的形势教育课;组织中小学“六亿宝贝”反黄助学系统日常操作培训班,有效净化了全市中小学网络环境。湖口县被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批准为全国12个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实验基地之一(江西省唯一)。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重点,开展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累计检查网吧2000余次,查处违规行为100余起,实行“一次性死亡”网吧27家。在中小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月”活动,推出“十大师德标兵”、“十大学习标兵”、“十大教学岗位能手”。全市教育界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10个;荣获国家级竞赛奖项8个,荣获省级竞赛奖项近800个。

文化建设健康繁荣,迈上新台阶。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组织开展“激情放歌新江西,和谐文化乐万家”迎新春文化活动月,推出“九江春节民俗历史文化展”、“万幅春联送万家”、“茶艺表演暨茶俗文化讲座”、“中国和文化讲座”、“中华精品诗文吟诵会”、“新春音乐会”等十大系列活动;举行纪念建党86周年大型音乐话剧专场演出;组织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勋章展”、“八一起义——叶挺九江指挥部旧址展”等系列纪念活动;协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了中国九江庐山西海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九江迎新春红歌大赛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都昌县以农民参与、农民创造、农民享受、城乡互动为主旨,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唱响了都昌本土文化品牌。认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2007年,送图书下乡13640册、送戏下乡1500多场、送电影下乡12247场,帮助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67个、培训农村文化骨干2250多名,组织各村自行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532次,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二是文艺精品创作喜获丰收。由九江长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组织拍摄的主旋律电影《东京审判》,先后荣获第12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九江市冲刺“五个一工程”奖的空白;《庐山恋2》在上海影城举行剧本征集仪式,仅《晋江原创网》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900多部;九江市作者编剧的《婆家娘家》在各地电视台热播;由市影视艺术中心改编的百集电视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开机播出后,市民反响强烈。《后土》、《落日低悬》等一批作品在《收获》、《中国作家》等权威刊物发表,激发和带动了一大批文坛新秀的创作热情。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积极策应全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主动作为,有力推进。组织参加了深圳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推介九江文化项目。文化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精品剧目《浔阳神韵》、《天音赐福》,已完成前期创作;“浔阳古城”项目正在洽谈,共青开发区的西游记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

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取得新成效。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市委书记、市长王萍亲自作主题报告,为主题教育活动吹响了嘹亮号角;近万名市民参与了大型主题实践活动,3000多人签定了用工协议;邀请张家港原市委书记秦振华来浔宣讲,掀起学浙江和张家港的热潮;精选了7个创业典型组成九江市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各地巡回报告11场,直接听众近万人。全市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卓有成效的推进主题教育活动。都昌掀起返乡创业热潮,永修掀起向本土浙江人学习热潮,武宁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传授创业经验,德安县主题教育活动声势大、活动多、效果好,被评为全省主题教育先进县。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九江市也因此获得2007年全省主题教育先进市。二是三个“80周年”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召开纪念建军80周年座谈会,举办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组织“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暨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开幕式”,举行九江红色之旅旅行社踩线活动首发式和九江红色(绿色)旅游精品线路及运营机制研讨会。修水县开展了红色之旅、知名作家采风、成就摄影展、学术座谈会、元勋子女红色修水行等系列活动。三是重大典型宣传成绩斐然。王晓声、柳向阳分别被评为2007年“江西十大创业先锋”、“江西十大服务创业标兵”;黄萍、黄振波被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和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黄萍还被评选为“感动江西十大人物”;向东同志事迹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共青团江西省委在全省推广,并作出《关于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宣部将向东同志列为《劳动者之歌》宣传典型,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组织“喜迎十七大,党旗更鲜艳”主题宣传,展现全市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风采,在市新闻媒体开辟“党旗更鲜艳”专栏,对永修县易家河村等一批先进党组织和星子县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钱茶花等一批先进党员进行集中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十大创业先锋”、“十大服务创业标兵”评选活动。三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组织召开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联系会第三次会议、市思想政治工作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组织各大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对各自的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对各自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有益探索。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维护稳定的经验。九江县和九江开发区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为重大建设和维护稳定营造了良好环境。

舆情调研及时跟进,开创新局面。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召开全市舆情信息工作会和宣传信息现场调度会,下发《九江市2007年宣传信息需求要点》。制定并完善信息考核、信息通报、重点信息预约、舆情信息分析报告以及信息员培训制度。永修、湖口等县将信息工作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范围,武宁县完善了与县直机关单位及乡镇场信息协调沟通工作机制,都昌、彭泽、瑞昌、庐山管理局等地健全信息工作激励机制,重奖信息上稿者,极大地调动了信息员的积极性。二是信息网络不断健全。围绕“网络履盖广泛、层次清晰、反应快捷、渠道畅通”这一目标,年初下发《2007年宣传信息网络成员单位任务表》,启动了在部分县(市、区)乡镇场设立信息直报点的摸底工作。将市直宣教口、大专院校、重点骨干企业及市直有关单位纳入宣传信息考核体系。同时,加强了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信息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吸纳了公安、信访、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部门加入,拓展了“横向”网络外延。三是质量数量不断提高。部刊《宣传工作》共编发27期,编发信息100多条。中宣部各类刊物单篇用稿5篇,省委宣传部《江西宣传》采用33条,其中工作思考、经验交流类重点稿件13条。中宣部单篇用稿和省委宣传部《江西宣传》重点稿件上稿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收到各地舆情信息7389条,采用上报省委宣传部1337条;市本级共上报省委宣传部宣传信息1481条,报送数量与质量呈现快速增长和稳步提高的良好势头,用稿数位列全省前列。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对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更加注重推介各地各部门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不断加强业务指导。庐山区和谐文化,修水、九江等县新农村建设,武宁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浔阳区“校园美丽清洁袋”等做法和经验及时得到了反映。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呈现新活力。一是干部管理不断规范。召开干部工作例会,明确干部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规范干部管理工作。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备案、职数审核科以上干部271人次。在部机关干部中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面向全市公务员单位考选了6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了机关队伍。二是干部培训不断加强。举办全市舆情信息员、政工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闻干部、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参加人数逾1000人次。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省、市各类工作短训班学习。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和干部讲课制度。鼓励学历教育,对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同志给予奖励。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部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提质、提速、提效”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议、财务、接待、车辆等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工作,完善优秀新闻、文艺、理论成果的评选制度,开展九江市第一届优秀新闻奖、优秀文艺奖、优秀理论成果奖评选,并报经市委常委会同意和市政府批准,共有52件作品获奖。

【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迅速掀起热潮】九江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先后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市委常委扩大会、全市宣传部长会等会议,专题学习十七大精神。举办各种培训班,市、县、乡、村四级理论骨干全部得到培训,全市所有县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轮训一遍。从115日开始,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宣讲37场,市委宣讲团宣讲95场,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宣讲600多场,各县及部分乡镇、街道也成立宣讲团,宣讲1500多次,直接受众80000余人。各新闻单位开设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专栏,刊发理论专版,推出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类竞赛和演出等群众性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推动了理论学习到位、舆论引导到位、氛围营造到位,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

【“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轰轰烈烈】2007年上半年,九江市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积极开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活动办公室,编发专门简报,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媒体造势。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全市通过各类新闻媒体上稿1000余篇,电视台《市民议事厅》栏目制作了4期大讨论活动专题节目,重要活动采取电台、电视台、网站现场直播。刊发《工作简报》18期,及时通报全市大讨论活动动态,交流各地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经验和成效,刊登有价值的建言献策。通过电子信箱、手机短信平台、建言献策平台等形式,在市本级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万余条,并编辑建言献策选编4集。共举办各类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论坛等2000余场次,参与座谈人数达30多万人次。确定了五个重点专题在全市理论界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共收到论文80余篇,有20篇优秀论文参加研讨交流,并汇编成册,供领导决策参考。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暨“四个打造”高层论坛,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决策科学研究中心高宏鹏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乔然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论坛嘉宾,5场高层论坛直接和间接受众达50万人次,为推进“四个打造”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整个“大讨论”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一命题,广泛发动、正确引导,取得了进一步搅动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和增强信心、理清思路、形成合力的良好效果。

【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和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征集提炼和评选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和九江市树、市花活动,并作为2007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来抓。精心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并在九江电视台、电台、九江日报、九江新闻网等媒体公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先后9次组织召开由市树、市花评选组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和征集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座谈会。全市新闻媒体对两项活动跟踪报道,并通过开辟专版(专栏)、市民议事厅等节目形式对两项活动开展的背景、意义作专题报道,采访知名专家和部分市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广大市民以及关心九江发展的外地人士纷纷参与。历时三个月,共征集到城市精神应征稿1000余件,市树、市花应征稿800余件。收到城市精神主题词市民公推的有效选票23940张、市树候选物种有效选票25980张、市花候选物种有效选票24660张。9月份,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九江城市精神主题词为“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九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九江市“市树、市花”的议案》,决定命名“樟树”为九江市市树、“荷花”为九江市市花。市委宣传部随即制定并下发《关于加强“九江城市精神”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宣传倡导、学习展示、弘扬实践等环节,大力宣传、阐述和实践九江“城市精神”。并举办了五场九江“城市精神”主题报告会,受听观众达万余人次;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九江新闻网等市各新闻单位充分发掘媒体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策划,开辟《九江城市精神与九江历史》、《九江城市精神与百姓故事》等专栏专题;市文化局、教育局联合开展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演讲、摄影、书画竞赛活动;市群艺馆、歌舞团创作《城市精神大家唱》等一批精神产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艺等形式加强宣传;市各学校、厂矿、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还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画廊等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文娱活动,并举行岗位竞赛,用实际行动来实践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主题词和市树市花的出炉,很好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充分激发了全市人民爱九江、兴九江的热情,为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

【百城赋研讨会影响深远】200778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共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百城赋》研讨会在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围绕《百城赋》展开研讨,共同交流创作心得和鉴赏体会,探讨文明与城市的密切联系。这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准的文化交流盛会。《光明日报》总编辑苟天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以及知名学者魏明伦、刘斯奋、张家声等出席。借助“百城赋”研讨会,不仅让50多名着名专家学者亲身感受了九江历史文积淀,而且让众多的媒体对九江的旅游文化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九江作用。710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以《群贤云集白鹿洞,名流纵论“百城赋”》为题,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江西日报、江西电台、江西电视台等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多达20余篇(条)。九江与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和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拓宽了九江宣传思想工作的渠道。人民大学与庐山管理局合作,把白鹿洞定为国学教育的基地。在百城赋研讨会的影响和带动下,我省乃至全国掀起了写名城赋、名镇赋的热潮。九江市抓住这一机会,在九江日报推出了“名城赋”征文、在《浔阳晚报》开辟了“名镇赋”专栏,用赋的形式逐一介绍九江名城名镇,先后刊出30余篇,很好地进行了一场弘扬九江历史文化、增强爱国爱家情感的思想教育活动,使“百城赋”研讨的效果得到了延伸,也为九江市抓好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一个新的空间。

【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活动隆重热烈】为隆重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弘扬秋收起义的伟大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投身创新创业,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九江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2007年秋重点开展了“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暨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系列活动”。依据“月月有活动,九月掀高潮”的工作思路,系列纪念活动共由11个部分组成,主体活动分别在九江市区和修水县两地展开。纪念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呈现出了“增添红色文化生命力、增加革命文化感召力、增强文化旅游竞争力”等三大特点。一是突出主题,注重挖掘内涵,增添红色文化生命力。在九江市区和修水县城先后召开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在九江的纪念大会上还举办了200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九江分会场的开幕式);在北京举行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首映式;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修水县红色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摄影展”;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二是延伸功能,发挥教育作用,增加革命文化感召力。开办宣传网站,加强文化传播,增强历史教育功能;修复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秋收起义旧址、山口整编会议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革命遗址遗迹,对展馆进行重新改版、布展,增强红色文化观赏性;充分利用驻港步兵旅一个分支的前身就是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修水部队渊源,邀请驻港部队步兵旅回访修水开展联谊活动,增强历史认同感。三是规范运作,打响红色品牌,增强文化旅游竞争力。举行九江红色之旅旅行社踩线活动首发式,推出“南昌起义九江策源地主题游”和“秋收起义(修水)主题游”等两条红色题材旅游线路,举办九江红色(绿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经营机制研讨会,组织开展大型“红色主题旅游系列活动”和“红色之旅包机游船专列游活动”,组织开展“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蓝色之恋”主题游活动,大力开展旅游商品贸易活动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洽谈活动。

【“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九江市抓发动、定措施、快行动,“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成效显着,荣获全省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整个进程呈现出四大鲜明特点。一是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自选动作丰富、广场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好戏连台,组织群众活动多、群众热情参与多、群众获得实惠多。4月份举办“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和谐”活动周,开办5期创业培训班,发放40余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发放创业、维权等资料8000余份;5月份组织主题教育大型广场实践活动,3000余名市民通过现场招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10000多名市民冒着酷暑参与了现场互动活动;8月份举办主题教育大型文艺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演出10余场。与此同时,各县区都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开展了风格各异的活动。二是注重不断丰富主题内涵。举办“新九江新青年”电脑作品创意大赛,通过科技大会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宣传科技创新标兵、激发市民创新意识。在全市率先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专题报告会,市委、市政府两办发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组织开展了“十大创业先锋”和“为创业服务十大典型”等系列典型评选活动;9月份组织全市创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巡回宣讲11场,直接听众近万人;在全市组织开展大规模“和谐基层创建年”活动,集中组织“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公交”等系列和谐创评活动。三是注重全面助推和谐发展。主题思想凝聚升华成“九江城市精神”,民生改善,和谐大局显现。创造就业岗位38.5万人,提供再就业岗位14.1万个;为城区住房困难户提供了3000余套经济适用房,为400户“双困户”(住房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户)解决住房困难;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达618882人,下达资金359.6万元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家庭,731.28万元资助大学贫困学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农合直补试点。四是建立促进发展长效机制。成立新机构,出台新措施,提出新要求。在全市开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诫免教育和效能告诫的暂行办法》和《九江市机关效能建设基本制度》等制度。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一举成功】依托坚实的创建基础,九江市启动了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在创建中,九江市积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遵循“文明城市大家建、文明成果大家享”的原则,紧扣和谐与民生脉搏,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大踏步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呈现出务实、高效、全民参与的良好势头。一是高位组织推进。市委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了3次常委会,专题研究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以及30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动员,亲自策划,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问题。各责任单位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定考评、定奖惩)。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督查网络,形成了党政齐抓、市区联动、群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保证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报纸天天有文”。宣传覆盖面广、密度强,创建知晓率高。刊发新闻稿件1000多篇,编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手册》20万册,发放宣传单30万份,编发创建简报、督查通报40多期,悬挂横幅标语500多条,设立公益广告牌1万多平方米。九江日报开设“身边陋习知多少”、九江电视台开办“文明新风在身边”等栏目,一反一正,产生良好社会效果。举办“文明创建知多少”知识问答、组织创建文明城市“百千万”宣传工程(聘请1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督查员,下派1000名干部进社区宣传),动员10万名大中小学生参与“文明城市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大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两年来共有六十多万人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使创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全员动手,全民参与。三是深入共创共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融资30多亿元,对4条重点道路进行整治和改造,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畅通工程二等城市”;实施“五绿”工程(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拆房造绿、见缝插绿、租地植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突破10平方米;拉开城市框架,建设了和中广场、白水明珠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彬彬有礼过马路”等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整治活动,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思想道德建设。先后开展了文明九江大讨论活动、“感动九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九江城市精神”和市树市花征集评选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市民文明意识和素质。2007年底,经检查验收,九江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举成功,既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重大典型宣传取得新突破】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典型的树立宣传推广,组织开展了“九江市十大创业先锋”、“九江市十大服务创业标兵”、“喜迎十七大,党旗更鲜艳”、“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巡回宣讲报告团”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向上向外推荐先进典型,尤其是推出了向东等重大典型。九江市电信职工向东,以“用户称心、群众满意”为目标,倾心尽力为民服务。2007年,中宣部将向东同志列为《劳动者之歌》宣传典型,组织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共青团江西省委联合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向东同志学习的决定》。黄萍、黄振波被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和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黄萍还被评选为“感动江西十大人物”。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南司社区被评为全省“十大和谐社区”,并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大文化社区”;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上畈村被评为全省“十大和谐村庄”。

【文化旅游产业喷薄而出】2007年是九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九江长江影视公司组织拍摄的主旋律电影《东京审判》,先后荣获国家级最高奖项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中国九江·庐山西海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八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中国总决赛、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浔阳古韵》、《天音赐福》等精品剧目完成初步策划;共青西游记文化产业园被省级重点项目;浔阳古城、星子庐山国际葡萄酒旅游度假村、庐山西海浪琴岛——桃花源旅游度假村、威家旅游商贸中心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或洽谈中。全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大思路已经理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机制已经建立(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旅游形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成为九江沿江开发战略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在建设经济中心城市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新闻宣传刷新历史】2007年,九江市宣传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向上对外发稿,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在中央三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用稿178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篇,一版和版面头条10篇;光明日报头版头条4篇;经济日报头版头条2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稿48条,头条3个,《焦点访谈》、《特别报道》各1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42条,其中“新闻与报纸摘要”30条,头条2条。江西日报发头条40个;江西电视台“江西卫视新闻”头条45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新闻”头条42个。无论上稿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极大提升,在全省各设区市名列前茅。特别是九江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的相关新闻报道,在全国各大媒体发稿600多条,兴起了一股影响广泛的“林改”宣传热。整个新闻宣传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宣传九江、宣传江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延芳、吕晓芬)

 

 

统一战线工作

 

[概况]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打造”和“五大战略”的要求,自觉地融入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全市统战工作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创新中有提高、在实干中有实效。在全省统战工作考评中再次荣获全省综合先进。一是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把重视和加强统战工作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市委统战部的重要文件基本上是有文必批,重大活动基本上是有请必到,具体需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陈书记还亲自走访县级统战部机关,并在《九江日报》发表了《让法宝熠熠生辉,为发展凝心聚力》的署名文章,这在九江统战史上还是第一次。市政府对统战工作非常支持,在经费、人员等方面重点倾斜。市委还把统战工作纳入市委的中心工作,列入年度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写进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统战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有了新突破。2007年全市统一战线共完成调研课题18个,在《中国政协报》、《江西日报》等国家、省、市重要媒体发表信息80多条,全市统战宣传信息工作继续在全省保持先进。二是服务经济建设的力度明显增强。围绕市委工作大局,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完成调研课题14个,其中7个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精心承办了第三届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签约项目11个,签约总额39.2亿元,已启动的有6个,资金总额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777名非公人士的评价工作,九江市的做法被省委统战部工作简报和“心桥网”全文刊发。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工共建”活动,指导台湾东盟集团、江西新太子餐饮公司、九江先达实业等5家民营企业成立了党支部,有力促进了全市“两新”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74户会员企业与260个自然村达成村企对接,实施了20个带动项目,项目投入资金1.76亿元。积极开展“温暧工程李兆基基金农民培训”活动,培训了一大批农民工、乡村医生和农村无技术人员,争取中央统战部“李兆基培训基金”200多万元。三是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了“凝聚力工程”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五大关系和谐,激发了党外人士参与全市政治和经济建设的热情。圆满完成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工作,各党派正副主委、工商联正副会长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各县(市、区)党派基层组织、工商联及宗教团体换届也都非常成功。积极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外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创新了聘请特约人员工作,将特约人员由八员拓展为十员,得到省委统战部和社会各界好评。积极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办公条件,为六个党派换届及党派大楼争取维修专拨经费近100万元。妥善处理了宗教场所的矛盾和纠纷,成立了云居山国际禅修中心筹建领导小组,协助东林大佛重新选址并举行了开工仪式。四是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加大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力度,目前,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安排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588名。积极推进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县(市、区)政协党外副主席与上届比净增14人,增加了67%36名党外县级后备干部中已有20人得到了提拔使用,全市新增党外科级干部48名,其中正职6人。五是统一战线的生机与活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进一步提质、提速、提效。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有7个县(市)的统战部长由县(市)委常委担任,比上一届增加了3名。基层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各乡镇、街道均配备了统战委员。

[市领导走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29日,市委书记走访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并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举行迎春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市政协主席程来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秘书长华金国等陪同。座谈会上,代表中共九江市委,向多年来为九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广大成员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并希望全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始终坚持“参政谋发展,履职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在促进和谐中多出力,在加快发展中多献策,在决策落实中多监督,在对外开放中多作为。

[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召开] 319日,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在浔召开。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同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各县(市、区、山)党委书记、统战部长,市委有关部门及市直有关单位,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党委负责同志、统战部长约220余人参会。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我市统战工作经验,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努力开创全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聘请特约人员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特约人员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开展聘请特约人员工作,健全和发展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在 “特约八员”的基础上延伸到“特约十员”。通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联会推荐、召开聘请特约人员协调会、聘请单位反馈意见、对受聘人员在报纸公示、颁发聘书等程序,为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教育、审计、监察等10个部门共聘请“特约十员”70人。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口联系、民主协商、情况通报、交友联谊、双月座谈等工作制度,扩大了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畅通的建言渠道。全年召开双月座谈会、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达12次,特别是1226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均参加,市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作情况通报,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主持,是我市近年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

[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按照中央统战部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在统一战线中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市委对该项活动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先后2次专题研究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统一战线中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为组长,统战、组织、宣传、文化、旅游、外事、财政、民政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凝聚力工程”领导小组,开展了“强素质、献良策、作贡献”、“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和谐、平安”建设、“对口支援谋发展、携手共进奔小康”、“情系家乡九江行”等五大主题活动。为使“凝聚力工程”落到实处, 93日,在共青城举行了“凝聚力工程”项目奠基仪式,首批就调度了10个项目,共计资金4000余万元 。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林森出席并讲话,市委书记出席,并分别为出资100万元建设共青城信华敬老院和出资26万元建设双塘村赣基路的九江信华集团董事长王华林、赣基集团董事长沈泽民颁发了荣誉匾牌。

[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   913日~15日,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承办,九江市委统战部牵头落实的’2007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召开。来自22个国家和国内18个省市,分别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业200强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126人参加了会议。市领导、王萍、刘德意、华金国、赵东亮、刘智、李伟出席恳谈会,市委书记致欢迎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介绍了市情。活动期间,共有11个项目签约,其中外资项目4个,总投资44亿美元;内资项目7个,总投资59亿元人民币。

[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3月份起,在全市范围内由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成立了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刘德意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市政府副市长熊永强,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翔担任,市委统战部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7部门为协评单位。在市委的重视下,各参评协评单位密切配合,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全市777名非公人士的评价全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综合评价成果将作为非公人士政治安排、评选表彰、资质评定的依据。

[协助各民主党派、指导工商联换届] 518日至62日,全市六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分别召开换届大会,按照“换届和谐、和谐换届”的要求,坚持把政治引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事调整的全过程,既发扬民主,又坚持标准,使进的优秀、退的舒畅、留的高兴,所有换届大会隆重热烈,换届工作圆满成功,各党派正副主委均全票当选,工商联正副会长均高票当选,王际民、陶春元、李军、卢天锡、卢志鹏、纪岗昌、王翔均高票分别当选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工商联主委(会长),达到了中共九江市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派成员(会员)三满意效果。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着眼于新老交替上的政治交接,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该活动从20077月开始至2008年年底,共分动员摸底、学习教育、查找差距、总结经验四个阶段,旨在推动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实现新老交替的同时,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人士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品质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政策 研 究

 

[概况] 2007年,中共九江市委政研室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牢固树立“把调研作为第一职责,把文稿作为第一形象,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干事作为第一追求”的工作理念,搞调研、写文稿、编刊物、抓队伍,服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在全室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四大亮点成绩:在全市“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典型,并到全市巡回报告事迹;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对全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承办了高规格的“九江市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九江党刊》再次荣膺“全国十佳党刊”称号。

调查研究有新成果。坚持“三结合原则”,即专题性调研与经常性调研相结合、超前性调研与跟踪性调研相结合,问题性调研与典型性调研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了20多项课题的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2篇。其中,《建设经济中心城市 实现发展大跨越》、《我市县域经济与上饶市对比分析与建议》、《关于九镇建设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我市比照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研究报告》、《关于市委2007年工作要点》等调研报告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为市委决策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服务水平有新提高。一是认真完成市委重要文稿的起草。全年共完成各类文稿102篇,其中市委主要领导讲话、领导署名文章及向中央、省领导汇报材料22篇,起草市委文件4个,牵头修改有关部门报送材料30余篇。多数材料得到了领导认可,其中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的汇报材料得到了省委书记孟建柱的批示;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四次全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县(市、区)委书记会上的讲话等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二是成功举办了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全市建立了“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例会制度,聘请了60名研究员,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决策咨询会议,由市委主要领导主持,政研室具体承办。决策咨询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通过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建言献策,为推动九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刊物编辑有新成绩。市委政研室始终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党刊,《九江党刊》已形成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品牌刊物。全年出刊12期,刊发稿件360余篇,处理稿件文字约360余万字。在广东清远市召开的全国城市党委系统政研联席会第四届年会暨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上,《九江党刊》在一百多家城市机关刊物中脱颖而出,以总得票居第四的好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党刊”,为九江争得了荣誉。按照市委书记提出把握“上情、外情、下情”的要求,《政研信息》不断改版扩版,增加栏目,丰富内容,全年编发16期供领导参阅。书记在第1期上批示:办得很好,望继续保持。《决策参考》作为调研成果的重要转化途径,今年编发了13期。新办了《四个打造研究》专刊,共刊登调研文章12篇,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队伍建设有新面貌。市委政研室始终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严管理、抓学习、正室风,激发了全室干部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内在动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市委交办的其它任务,为驻点村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捐资2000元,该村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室逐步形成了一种勤学习、重实干、讲团结、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四个打造”课题调研]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四个打造”的战略目标,把全室干部分成四个专题调研组,一个组研究一个方面,定期上报调研成果。首批4篇系列调研文章就得到市委书记的高度赞扬,并作了批示,称赞政研室行动早、行动快,工作有主动性、创造性。

 [关于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调研]围绕如何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开展了调研,调研报告《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实现发展大跨越》改为市委书记的署名文章,在《人民论坛》和省委内部刊物《情况交流》上发表。

 [经济发展战略取向调研]分析形势,把握动态,跟踪发展,开展超前调研。年初报送的《关于市委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了6个大方面19点具体建议;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政研室领导进行了大会发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底又对全市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分析,为市委2008年工作提出了建议。

 

 

政法工作 

 

[概况] 2007年,全市政法综治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围绕构建和谐平安九江的目标,全面加强政法综治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全市政法综治工作取得了“六个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了新进步,驾驭治安局势的水平有了新进步,服务改革发展的成效有了新进步,综合治理工作的氛围有了新进步,政法队伍的执法素质有了新进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了新进步;确保了“六个没有发生”: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群体性纠纷械斗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恶性案件,没有发生敌对势力滋事捣乱事件,没有发生特大交通火灾事故,没有发生法轮功人员进京和其他人员进京集体访事件。全市政法综治工作呈现良好的态势。

[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2007年,全市上下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5414件,已成功调处14643件,调处成功率95%。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56件,全部实行督办处理,督办问题办结率达85.5%。二是全面加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完善开门接访、联合接访、定期约访、带头接访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息事宁人、定纷止争的意识和能力。2007年,市委政法委及市政法各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82125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54%1182件来信来访均按要求办结,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总量持续下降,无恶性信访事件发生。三是加大对突发性事件处置力度。认真分析研究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规律特点,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全市政法综治维稳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处置了50余起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四是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市国家安全机关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全市没有发生敌对势力滋事捣乱事件。另外,全市上下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管控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国、全省“两会”期间,“五一”、“十一”以及党的十七大期间的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法律保障和服务的水平明显增强]全市政法综治系统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要求,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和有效的法律服务。市委政法委围绕市委、市政府城西港区建设工作出台了《加强城西港区建设维稳工作意见》,组织力量搞好港区社会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城西港区建设顺利进行。全市审判机关审结民商事案件11613件,审结数同比上升49.4%;执结案件3991件,执结率达91.8%,执结标的9.76亿元。全市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共批准逮捕47人,起诉23人;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立案侦查了一批有影响的窝案串案。全市公安机关破获经济案件1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人,挽回经济损失3500万余元。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57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5366人次,为受援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15万余元。全市民政系统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28万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932.55万元;为2100名中小学生发放慈善助学款136.8万元;同时还开展助医、助老、助孤、助困和扶贫等慈善捐赠活动,共发放救助金129.6万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有效的服务。

[致力于建设平安九江,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成效明显增强]一是加大打击力度,2007年,全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030起,较去年上升20.64%。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483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71个,抓获团伙成员314人。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857人,起诉1913人。审结刑事案件1442件,判处罪犯1950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209人。二是加强防范工作。市、县两级在城区进出口处设立59个治安卡口岗亭,在主要街道、集中场所设立1687个电子监控探头,成立1612188人的义务巡逻队,965人的看楼护院(护厂)队,400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30%的农村乡镇已建成电子防控体系,227个乡镇建立了矛盾纠纷排调中心,1785个村建立了矛盾纠纷排调分中心。全市上下开展“五区同创”活动,全力打造平安湖区、零案景区、和睦边区、安宁林区、祥和社区,取得了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三下降”和景区零投诉、零事故、零隐患、零发案“四个零”的可喜成绩,边区秩序稳定,是历史上最为平稳的时期。我市“五区同创”活动经验在中央政法委主持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政法委书记座谈议作了介绍,《江西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推介。

[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法干警的执法素质明显增强]2007年,全面落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政法干警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政法队伍的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市政法系统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推行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市法院开展“争创优秀法院,争当优秀法官”活动,市检察院开展“转变执法理念,构建和谐检察机关”活动,市公安局开展“思想练兵,法律练兵,战术练兵”活动,市司法局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29项政风、行风长效机制等等,强化政法干警的思想建设,市委政法委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教育情况和政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把教育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大规模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正规化培训和岗位练兵,使各类专家、标兵和业务能手脱颖而出,一批业务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市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大调研活动中,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在全省公安系统实战演练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市政法系统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90余人,市法院网络建设、浔阳区“三级联调”模式、修水县“两会”建设等工作亮点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三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具有政法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查处一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令的违法违纪行为,全面落实从严治警要求,确保全市政法干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市公安机关投入6000多万元,强化“三基”建设,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三基”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市法院审判大楼、18个基层人民法庭竣工并投入使用;市检察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市司法行政机关投入136万元用于136个司法所建设。从而确保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有效进行。

(罗来兴)

 

 

农村工作

【概况】2007年,全市农村工作围绕“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繁荣农村经济为要务,以农民增收致富为主线,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自然灾害严重、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全市农村呈现了经济发展、产业兴旺、面貌改观、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林权制度改革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温家宝总理视察九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农民群众普遍反映:2007年是全市对农村投入最大、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4.21亿元,同比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7元,同比增长10.9%。市委农工部获得全省农工部系统综合先进单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突出特色”的工作路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07年全市共安排180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省级点1180个、市县共建点621个,做到了每个行政村有一个试点村。整合筹集各类资金4.27亿元,全市1801个试点村高标准地完成整治建设任务,完成改路2598.8公里,改水6.7万户,改厕5.9万户,普及沼气12458户,电话54416万户,有线电视49051万户,太阳能7126户。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与市委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结合有了良好开局。市委农工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先进作法,为市委、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发展环庐山区域暨昌九永武沿线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并进行强力推动。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强劲,环庐山暨昌九永武沿线环境整治收效明显,完成坡屋顶改造5000多户,新增农家乐旅游景点172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瓦粉墙、美丽花园、游客乐园、和谐家园”,形成了一道展示九江新农村建设特色和魅力的亮丽风景线。“五新一好”整体推进,建成了一批体现乡村特色、具有产业支撑、留住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的美丽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使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乡风民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市按照“突出水产、水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三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产业格局”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方案,并进行强势推动。200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74万亩,总产量135.2万吨,同比增加0.45万吨,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油菜籽总产量11.4万吨,同比增长0.68万吨,皮棉总产稳定在156万担;水产品总产量达31.5万吨,同比增长5.78%,实现渔业产值30亿元;九江水梨增加5万亩,发展到23万亩,总产达4.25万吨,省委提出的“北梨”构想正在变为现实;蚕桑种植面积新增1万亩,达到11万亩,产茧10万担,总产值首次超亿元,已成为东桑西移的主承接区;新扩城郊蔬菜基地5000余亩,建立供港蔬菜基地面积4000亩,总面积为全省第二;茶叶、花卉苗木、工业原料林等高效经济作物也呈现面积扩大、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按照市委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委农工部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实施 “1121”工程(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10个过亿元、20个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和10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07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增加20家,达到140,1000万元以上的增加10家,达到88,亿元以上的增加3家,达到10家;全市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达3亿多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全市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9家,建成2个农业部示范点、3个省农业厅示范点;培育农村经纪人351人,同比增加110人;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全省位列第二。

【开放型农业有了新突破】按照市委把发展落实在项目上的要求,市委农工部牵头成立了农口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并成功举办了九江(厦门、香港)农业招商项目推介会。2007年全市共引进农业项目115个,实际进资10.3亿元,同比增长50%。“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庐山茶果花卉示范园”等一批大型生产、加工、出口型基地和企业相继落户建设,农业和外部市场的关联度得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得以增强,全年农业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

(帅锦耀)

 

 

 

市直机关工委

 

[概况] 2007年,市直机关工委以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服从服务于“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目标为着力点,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党员队伍先进性为落脚点,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是新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3月份,组织了市直单位45岁以下领导干部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考学。十七大召开后,举办了十七大精神理论培训班、“商行杯”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全面完成市直单位200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征订任务。

[两个大讨论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和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两个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 3月份,举办了“千秋伟业在于创,九江巨变在于干”演讲比赛,全市8个县区、30多个市直单位的选手参加了比赛。7月份,组织两场全市“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市领导刘德意、尧希平、华金国、冯静及市直党政机关1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出席报告会并聆听了报告。

[长效机制] 结合市直机关单位实际,制定和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市直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推进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上半年,集中精力对市直单位党组织换届改选情况进行普查,共指导了19个市直单位党组织进行了换届选举。

[基础建设] 举办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460余人,确保了一支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共为720名流动党员颁发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市直各单位党组织中开展了推广使用党内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工作,初步建立了市直单位党建工作信息库;认真完成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任务,组建面达到100%

[“十面红旗”创建活动]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和要求,在机关单位中开展了深化“十面红旗”的创建活动,涌现了电信“向东班”党支部、九江外国语学校党支部等一批立得起、叫得响、过得硬,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的典型。

[救助特困党员活动] 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市直单位广大党员奉献爱心,为救助特困党员捐款40万元。采取重点救助和普遍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共救助了48名特困党员子女上大学,“七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特困党员活动,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机关效能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的重大决策,围绕“提质、提速、提效”,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10月份,协同市效能办对市直单位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工作督查。

[普法宣传] 积极做好“五五”普法工作,举办市直机关法制宣传骨干培训班、《物权法》知识讲座、“法律六进”座谈会,编印江西省2007年重点普法专辑。汇同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治办举办“12.4供电杯”全市法律知识竞赛。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对“法轮功”分子的防控布控工作。

[严查违纪案件] 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案件审理工作,共受理群众上访信件5起,其中4起得到较好的解决,1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共审理15名党员违纪案件,审结率100%,其中开除党籍3名、留党察看4名、严重警告2名、警告6名。

[群团活动] 发挥群团作用,举办了市直机关第八届“联通杯”乒乓球比赛、第五届处级领导干部围棋比赛,“电信杯”电脑网络作品大赛,推动机关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

 

                                    (黄国华)

 

 

老干部工作

 

【概况】2007年,市老干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老干部局和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部署,以落实好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充分发挥老干部在九江“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建设中的作用为主要任务,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年初制定的老干部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老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坚持老干部形势通报会制度】29日,市委、市政府在九江宾馆召开全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情况通报会,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以及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向全市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通报了全市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情况。210日市老干部局还组织全市各县区及市直离退休干部代表在本地集中收看收听了全省经济形势报告会,市直单位70多名离退休干部参加。1025日,组织市直单位老干部收听收看省委王宪魁副书记传达贯彻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报告。

【坚持老干部参加重大会议和重要活动制度】126日,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尧希平分别为市直单位400多名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传达贯彻全省第十二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28日,邀请部分老干部代表参加全市新春文艺晚会。1019日,会同九江电视台组织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开展庆“十七大”、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乔迁一周年庆典和迎重阳 “千叟宴”活动。1030日,组织副厅级以上老干部参加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发布会暨城西港口一期工程奠基和沿江开发21个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328日,召开了全市离退休党员红旗支部、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会上对全市67个红旗支部、68名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并向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推荐了12个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8名优秀党员参加全省表彰。76日,举办了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00多名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参加培训,4个支部书记在会上作交流发言。1116日,举办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专题培训班,为每位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免费配发一部小灵通。

【免费为部分离退休干部订阅《浔阳晚报》】在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市老干部局继续免费为抗日老干部、老红军和市直正县级以上离退休干部500余人订阅了《浔阳晚报》,此项措施己坚持了三年,深受老干部欢迎。

【抓好“三个机制”运行的完善】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7年起,市直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标准由每人每年7500元调至12000元。全市“三个机制”运行平稳,服务管理较为规范,财政支持资金到位。时老干部局正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特困企业的界定工作和离休干部医药费超支情况审核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三个机制”实施细则。

【对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时老干部局由局领导带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全市在上海、辽宁、河南、浙江、湖南、江苏、福建等省(市)易地安置32名离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询问生活情况,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并给每位老同志送上1000元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心中。对老同志反映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并把每一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向原所在单位和县区进行了反馈,要求尽快尽可能地解决好老同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加强老干部工作的舆论宣传】全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弘扬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现实贡献,努力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凡是组织老同志开展大的活动,都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扩大影响。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被采用300余 篇(条),配合九江日报社及九江电视台及时报道了修水县委老干部局、九江港口集团及李德光、夏凤英、董菊莲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在省《老友》杂志刊登人物通讯《情系夕阳、爱处无声》。

【解决离休干部的实际困难】。一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市干休所整体改造己列为2007年全市十大惠民工程。二是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为市直特困企业老干部解决特困补助金5万元。三是与市城建局、市液化气公司协商,为离休干部每月供应一瓶优惠价液化气。

【抓好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有关工作】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全市老干部活动内容。棋牌室、阅览室、台球室、书画室、乒乓球馆、排练厅、歌舞厅、门球场等一应俱全。多年困扰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水电费问题全部由市财政帮助解决。二是服务功能逐渐加强。3月份开通了到达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公交专线车,方便了老同志和中心工作人员;服务人员队伍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进行人事改革、开展竟聘上岗,加强职业责任教育,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三是活动方式不断创新。与九江电信分公司、长途运输总公司、建设宾馆、大连社康、珍奥集团、浔阳区口腔医院联合举办“金秋重阳大型文艺演出”、戏曲专场等活动,九江电视台参与同期录制,并在重阳节之夜播出。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

【推进老年教育事业】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老年大学迁入新建老年活动中心,书画、电脑、电子琴、音乐、排练厅、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教学面积达1000万平米,购置了电脑、钢琴、书画桌、数码相机、传真机、打印机、投影仪、二胡、课桌椅等教学器材及设备。二是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教师人才库,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来校任教。以实用性教学为主,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感情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展第二课堂。9月份市老年大学成立编辑室,创办老年大学校刊,及时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媒积极宣传,扩大老年大学的影响。每月定期举办书画讲座两次,先后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10周年书画笔会、庆十七大全市老年书画展等活动。编辑出版了《浔江夕照情》诗词选集。

 

(朱巨耀)

 

 

档案工作

[概况] 2007年,九江市档案局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提高档案服务工作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各项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绩。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档案服务工作] 一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都昌县24个乡镇中有18家晋升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三级以上单位;浔阳区有1家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晋升为省三级单位。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1625个行政村建立了档案工作,建档率达96%以上。二是社区档案工作稳步推进。浔阳区选取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向阳闸社区、甘棠街道办事处六角石社区2家社区为试点单位,建成了全市首批规范化管理社区档案室。截止2007年底,全市245个社区建档率达100%。三是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稳步深入。认真贯彻执行《九江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市出口加工区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档案工作,并参与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环庐山南山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四是国企改制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市粮食局、市物资集团总公司下属的近10户改制或破产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深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调研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确保档案的齐全与完整。五是为创建省文明城市服务。为完成《九江市创建江西省文明城市材料审核、实地考察任务分解表》中“市、区档案馆达到省二级馆以上标准及市、区档案馆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馆藏档案信息信息作用,及时提供第一手佐证材料,为九江市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档案法制建设] 一是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按照《九江市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以《档案法》列入2007年全市重点宣传普及“八法”之一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标语、展览、以会代训等形式,继续加大《档案法》和《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九江市档案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力度。全年累计在《中国档案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各类通讯20余篇。二是档案登记工作进展顺利。将贯彻实施《登记办法》作为2007年档案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档案登记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保证全市档案登记工作顺利进行。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110家单位的档案登记工作,应登记单位率达96.7%。三是档案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成人员重点对16个市直单位进行了执法抽查,并针对2个有问题的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其整改。

[档案业务建设]一是建立档案工作管理长效机制。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建立档案工作联系制度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深入调研,在农村、城市社区、民营企业、经济开发区中选择并建立了8个能够反映本地工作特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档案工作联系点。二是扎实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市共有14个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通过了规范化管理等级认定,其中达到省一级单位有11家,达到省二级单位有3家。三的是机关单位档案工作基础巩固。以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抓手,加大业务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各单位文件立卷归档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工作,按时完成年度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任务。截止2007年底,通过裱糊、复制等方式抢救保护重点档案1064卷。

[档案馆功能建设] 一是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九江市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抓住《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信息规定》颁布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市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在一楼大厅安装了触摸式电脑和电子显示屏,通过与九江档案信息网链接,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府及各部门己公开信息,为利用者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务。截止2007年底,全市1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均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档案馆基础工作扎实开展。把凸现地方特色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作为征集工作的重点,先后征集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九江、同文中学140周年校庆、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暨九江市第十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档案以及梁义隆“中华老字号”等地方特色档案资料1000余件(张)。同时,将安全保管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和健全档案安全保管长效机制,制定了档案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了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的能力。2007年,共接收档案3196卷(件),开放档案九批26093卷,接待1087人次、查阅档案资料1689卷。

[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数字档案馆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数字九江”规划暨九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建成了20余万条机读档案目录数据库,启动了馆藏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建成了依托互联网的档案信息网站、依托政务网的现行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管理的局域网。二是档案信息网站卓有成效。围绕档案的宣传和服务,对九江档案信息网站进行了改版,重点办好网站现行文件和工作动态栏目,网站访问量超过了12万人次。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局认真开展了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和“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同时,按照市效能办的要求,通过采取考勤智能化管理、签订责任状、整章建制等举措,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统一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

 

 

党史编研

 

 

[概况] 2007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领导和关怀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九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较好地发挥了资政育人的作用,开创了全市党史工作新局面。

[党史创新一是创刊执政实录型刊物《九江大事记》。每月一期,全年已编印12期。《九江大事记》的创刊发行,及时记录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和谐九江的历程,为市领导提供资政参考,开创了各地、各部门了解全局工作的新渠道。二是创建“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开辟城区第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为贯彻市委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战略,市委党史研究室与解放军171医院联合,把叶挺指挥部旧址开发成“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三是对全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为及时保护和修缮九江的红色文化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了条件。

[党史编研]   一是组织编写《九江红色记忆》。本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记录了九江从“五四”运动到2005年九江“11·26”地震近百年间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着名的革命烈士,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九江的活动,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九江地方党史和革命史的普及读本。二是编纂《中共九江市历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此书现已完成资料的收集。三是撰写了《潮涌赣鄱——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九江篇》。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了九江市的概述和三篇典型材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间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党史宣教]  一是举办纪念收回九江英租界80周年系列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史委、市港务局、浔阳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了纪念九江收回英租界80周年座谈会。在《九江日报》开辟了“纪念收回英租界80周年”专版。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还应邀在市委办公厅、政研室讲授“收回九江英租界始末”的党史知识讲座。二是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九江军分区联合主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座谈会。并与九江电视台合作拍摄《八一起义与九江》7集电视片。三是举办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与省委党史研究室,修水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学术座谈会。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及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史编修馆、中国军事科学院、省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5篇。四是参与红博会九江分会场系列活动。为配合省组织的红博会,市委党史研究室按要求起草了红色旅游路线活动方案,进行了九江市红色旅游资源介绍。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辟的九江城区第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八一起义策源地

纪念馆”,被列为此次红博会精品线路的第一个推介景点。

[党史会议] 举办两期党史业务培训班,对全市党史信息联络员队伍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全市党史办主任半年工作情况交流制度,市县之间、县与县之间加强了情况沟通和互相支持。

[队伍建设] 创建了全市党史信息网络,各县(市、区、山)和市直129个单位配备了党史信息联络员。积极争取庐山管理局党委和共青开发区分别决定在本地设立党史工作机构。

 [党史活动] 第一次举办“迎新春红歌大赛”。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九江城市精神和活跃全市人民的文化氛围,与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2008迎新春红歌大赛”。全市各县、市、区单位约1000余人报名参加了比赛。二是参加济南市“五·三”惨案纪念堂开馆仪式,抓住山东济南“五三”惨案纪念馆开馆契机,建议并受市领导委派以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蔡公时纪念馆赠送了一对石雕雄狮,并派员参加了53日蔡公时纪念馆的开馆仪式。

[提供资料]为中央电视台“永远丰碑”栏目提供:“收回九江英租界”、“北伐战争在九江”等图文资料;为省党史室提供“曾山同志在九江”的活动的图书和文字资料;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作大型油画——“九江会议”提供素材;为省党史委《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提供反映人民公社的修水太阳升公社专题《江南第一社》。

[制度建设按要求制定本室规章制度和各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了全室的财务、财产及办公用品、车辆、资料室、文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工作汇报、会议、谈心和考评制度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健全,强化了管理,调动和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创建“三型”机关]结合开展构建“学习型、和谐型、效率型”机关活动,主动营造党史工作新环境,开创党史发展新局面。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抓队伍建设,在强化学习、激发信心上抓业务建设,在建章立制奖励、激励上抓作风建设,在构建和谐、开拓创新上抓思想建设。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机关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心工作一是围绕市委“一个中心、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为主题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我们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二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参加各级组织活动,我们在开创发展党史发展新局面的同时,还注重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各级组织的活动,努力完成市直机关、市妇联、市总工会等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做好包村帮扶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帮扶修水复原乡中,2007年按要求进行了走访慰问,赠送了一台电脑和党史书刊60余册。到乡敬老院走访慰问,赠送了大米、食用油、水果等,并赠送慰问金200元;四是奉献爱心,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年全室共参加自愿捐款32860元。在此次抗雪救灾活动中又捐款500元救灾,全室个人捐献救灾现金1430元,毛衣棉被共16件。

 [友好往来]  2007年,是与外地党史部门交流最多的一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利用研讨会和全国党史会议等时机积极推介九江、宣传九江,热情接待中央党史室龙新民副主任一行对全市党史工作的调研考察;同时还接待了国史编修馆、军事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室杂志社》专家、学者,吉林、福建、贵州等省党史室主任及赣州地区党史办主任,相互交流如何搞好新时期党史工作。

 

                                                                  (朱琪琳)

 

对台工作

 

【概况】2007年,市台办在认真贯彻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台办在开放型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以发展当地经济为己任,克服困难,主动融入,不断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引进台资。2007年,全市共批准台资企业14家,投资总额7173.9万美元。在华厦经纬网用稿867篇(幅),在涉台新闻媒体采用稿件326篇(幅)。举办开展台情报告会等涉台教育活动25场(次),受众4400人次。

【参与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承办浔台经贸合作洽谈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作为加强浔台交流,广交台湾朋友,大力宣传九江,扩大对台招商的重要平台,做到早发动、早筹划、早准备、早对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客商邀请和签约项目均排在全省前列,达到客商感觉好,在全省形象好的效果。为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赣台会后,我们又邀请了200余名客商在市远洲国际大酒店举办了’2007浔台经贸合作洽谈会。“两会”上,全市共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6.19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17个,合同金额1.8亿美元。

【搭建招商平台】 为抢抓机遇,促进更多的台资项目落户九江,市台办积极协调,努力搭建招商平台。727日在深圳召开“浔粤台商经贸合作洽谈会”,通过市县联动,共邀请了120余名有产业转移意向的客商参会。会上,县(区)的招商人员积极对接,洽谈了一批新项目。会议期间,市政府领导利用座谈、餐叙、茶叙等多种形式广泛对接客商,推介九江。89日,市台办与商务局在江苏昆山召开了台商座谈会,各县()的招商单位积极参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市台办成立了招商小分队,常年在外招商。

【涉台案件协调处理】全市几起被省台办督办的涉台案件多为陈年积案,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处理难度大。为确保案件的彻底息诉,2007年,市台办始终站在讲政治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不畏艰难,积极协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配合,6起案件,已结案5起,另1起也在协调处理中。

【台湾新闻记者来浔采访】

一月中旬,台湾东森新闻台《中国大体验》摄制组应邀来星子、庐山、都昌等地采访拍摄风光名胜、民俗文化电视专题片。4月下旬,经中台办立项批准,“台湾高雄新闻记者公会江西参访团”一行20余人在庐山、星子、市区进行了两天的参观采访活动。并在台湾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岛内掀起了一股“江西热”,九江更加成为台湾同胞的热门话题。

【涉台教育】市台办领导在全市共举办台情报告会9场,受众1200人次;另外,全市开展各项涉台教育活动16场,受众3200人次。

【明德小学项目建设】 2007年接受台湾台塑集团捐赠270万元兴建6所明德小学(另外,九江市配套270万元)。2006年台塑集团捐赠的8所明德小学也在2007年竣工投入使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台办接受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后,克服困难,想方设法,6月初为德安县高塘乡大垅村大屋万家送去了50吨水泥,价值15000元,解决了他们新农村建设燃眉之急,受到广大村民的称赞。

【自身建设】 2007年,市委、市政府新一届班子在全市开展“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活动。市台办及时部署并制订《实施方案》,并3次召开专题会,听取干群、台胞台属意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台办,苦练自身内功;创建效能型台办,营造安商的环境;创造文明型台办,树立窗口形象。并建立了涉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台办领导和干部联系台企制度;建立台商协会和台联会制度;建立现场办公制度,请市领导不定期听取台胞台属的意义和建议。

(秘书科)

 

 

信访工作

【概况】 2007年,信访工作全面推进,大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一好转三提高三下降”,一好转即: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三提高即:信访办结率、停访息诉率、群众满意率三提高;通过领导接访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突出信访问题。三下降即:越级信访量、重复访、异常信访行为三下降。1-11月份赴京访99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7%,赴京非正常访1-11月份通报20人次,对照省目标占控制数的36.4%1-11月份赴省访1030人次,同比下降30.5%112月市信访局共接待来访136410015人次,比去年同期9274人次上升7.9%;共受理群众来信2313件,同比上升了41.7%

200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多次研究信访工作,解决重大信访问题。严格执行了每周四一位市领导接待群众上访制度,把每一次领导接待日办成领导现场办公会。共开展了市领导接待日47次,协调处理了108件信访问题。坚持律师参与接访制度,通过市长热线、“民声通道”、市长信箱、市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信访网站扩大受理信访渠道。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3次下发文件,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市领导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市党政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63件。建立了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县(市、区、山)信访工作制度。2007年,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3次到联系县督查调处信访问题。

加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开展了多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坚持市级季度排查、县级每月排查、乡镇不定期排查制度,确保问题发现早、处理早、稳控早。2007年,市信访局共排查交办信访问题299件,共督促职能部门处理市领导批示交办件142件。共督办国家和省信访局交办信访件28件,已按期办结28件,按期办结率100%

强化责任,狠抓机制创新。一是实行部门联合调处机制。市信访局多次召开多个部门参加的疑难信访问题协调会,并先后6次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维稳办等部门对事前掌握的信访信息、对全市突出信访问题包案落实情况以及市领导批示的信访问题上门了解、督办。二是积极进行信访调研。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保障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办理历史遗留的房产证、土地证问题、劳动服务公司家属工生活困难问题等9个专项问题调研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2007年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先后4次对信访工作责任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在全市进行通报,有10个单位受到通报批评。四是在全市推广浔阳区三级矛盾问题排查调处中心等做法。修水县在全县36个乡镇成立了综治联动中心。永修县八角岭垦殖场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为依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大力构建“信访直通车”。市公安局在坚持每周县区公安(分)局长信访接待日的基础上,推行基层派出所所领导日接待来访群众制度。

加大信访宣传力度,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广“网上信访”,所有的县(市、区、山)开通了“网上信访”。专门成立了市“网上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市信访局从着力把“网上信访”办成第二信访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网上信访”来反映问题。921日,在信华城市广场举办了大型“网上信访”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宣传资料和网上信访实用指导卡片3000余份。此举,得到了省信访局的充分肯定。自“网上信访”现场宣传咨询活动以来,市信访局共受理“网上信访”问题192件,及时进行了交办,呈批市领导批阅的有16件,提交市领导接待日协调处理的有5件。截止目前,共办结了108件,其中群众满意的有89件。《九江日报》和《浔阳晚报》多次进行了“网上信访”工作宣传。2007年全市信访系统在市以上报、刊、台发表文章217篇,在省以上报、刊、台发表文章62篇。其中,《人民信访》3篇、《江西信访》23篇、省信访局《情况交流》2篇、省信访网站23篇、省电视台1篇、省广播电台10篇,《江西信访》用稿列十一个地市之首。

坚持以“民声通道”为主要载体,与市邮政局联合在全省首家开通了绿色邮政,在邮政局设立了人民来信专用信箱,群众在寄信时,不用贴邮票,由邮政局免费邮递。设立了书记信箱,开通了市长热线电话、市长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信访渠道。加大人民群众建议征集的办理。2007年,共处理群众给市长来信537件,市长信箱共受理168件信访件。

狠抓稳控劝返,实现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全市赴京访零登记。及早部署。在重大活动前,市委、市政府就及时下发文件,要求超前部署,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全力做好赴京控访工作。为切实做好党的十七大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市委书记、市政府王萍市长以个人名义署名《致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做好稳定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化解矛盾,将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部门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了北京劝返工作力量。全国“两会”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共派出了20人的驻京劝返工作组,全力做好控制赴京访工作。共成功拦截并劝回九江21人。党的十七大期间,全市从相关部门和单位抽调35名精兵强将,组成了信访工作组,到京包点值班,全力做好劝返工作。实现了“十七大”期间全市赴京访零登记的目标。加强稳控工作。对重点信访人、老上访户,实行“几盯一”、“多包一”的方式,将信访人稳控在当地。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基层信访工作。坚持抓领导责任不放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健全了基层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包案处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坚持抓健全信访网络不放松。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信访网络的基础上,把信访网络延伸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居民小区),配备了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调解员。坚持抓渠道畅通不放松。全市所有县(市、区)开通了县(市、区)长热线电话、市、县(市、区)长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畅通信访渠道。坚持抓机制创新不放松。各地在借鉴浔阳区三级矛盾问题排查调处中心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修水县对出现越级访等5种信访问题的单位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德安县将信访工作纳入公务员绩效考核。瑞昌市建立健全末位警示机制。坚持抓部门建设不放松。全市所有县(市、区、山)信访局局长绝大多数兼任了党政办副主任职务,配齐配强了信访干部。加大信访干部提拔、交流力度。信访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了信访专项经费和信访稳定资金。

信访部门和信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深入开展“创学习型机关、建高素质队伍”活动为契机,结合“学习张云泉、陈淳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人民满意信访干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的 “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等活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召开了全市信访系统“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暨“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加大对中发〔20075号文件和《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举办了县乡和市直单位信访干部培训班,宣讲,170余人参加了培训。实行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接访值班制度,对值班人员上榜公示。实行信访工作监督岗制度和全员挂牌上岗。制作了全体工作人员工作证和工作牌,设立了监督岗,张贴了全局所有人员的相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手机号码等,所有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方便了群众。推行“三心”工作方法。在全市信访系统内全面积极推行“三心”(热心、耐心、细心)工作方法,争做“四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信访干部,着力提高五种能力(协调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机关,按照“务实、团结、开拓、廉洁、高效”的要求创建一支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干实事、干好事、干净干事的信访干部队伍。通过努力改善了全市信访干部的年龄结构,使之更加年轻化,提高了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全市信访工作会议】720日,召开了“全市规范信访秩序暨信访工作推进会议”,应对来市集体上访现场处置指挥部成员、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信访局长,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分管领导、信访局长(主任),各县(市、区)和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部分市委部门和部分市直及驻市相关单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市领导华金国、赵东亮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对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华金国同志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16日,召开了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华金国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市委常委会研究信访工作】76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信访工作,原则同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9个文件。决定市信访局按副局长的职数21设置正处级信访督查员,按干部职数101配备副处级信访督查员。由市委组织部选派新任副县级干部到市信访局担任信访督查专员。

 

【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电视电话会议】829日下午,召开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华金国,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叶国兵等出席了会议。市联席会议成员、部分市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县(市、区、山)设立了分会场。

 

【信访问题分析调度会议】98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会议。市委政法委、市委维稳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国企改制办、市房产局、市机电集团、市纺织集团、九江发电厂、柘林水电公司、九江化纤厂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市信访局当前信访问题的汇报,调度了有关单位信访问题处理情况,分析了形势,研究了措施,提出了要求。

  

【包干推进会】91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主持召开了全市落实信访突出问题责任包干推进会。当前一些突出信访问题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市信访局排出来的一批重点突出信访问题实行了领导包案处理,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检查指导和交流】共接待国家信访局、中央联席办省信访局、省联席会议来九江市检查指导工作10128人次,接待北京公安部门、其他省市信访部门来九江学习考察12145人次。

 

 

 

保密工作

 

[概况] 2007年全市保密工作在中共九江市委保密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保密系统年终考评中,九江市国家保密局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保密工作领导调整加强]因中共九江市委换届,7月份市委对市委保密委员会领导及成员和保密局长(保密办主任)进行了调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华金国任市委保密委主任;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柳国发,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黄大明,市委副秘书长沈阳等任市委保密委副主任。914日,市委保密委主任华金国专门作出批示:“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保和谐。保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保密工作的责任,大力支持保密工作部门依法开展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积极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市国家保密局本着为军工企业多办实事的原则,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生产军品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试点工作。如九江恒胜船舶通导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省生产武器装备保密资格认证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审。二是积极为军工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与保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      

[保密宣传教育措施扎实有效] 一是抓好学习贯彻省委孟书记接受《保密工作》杂志社记者访谈录精神,并在九江“保密工作”内刊连续反馈各地学习贯彻情况,极大地推动了全市保密工作开展。二是利用市委党校培训领导干部这一基地,对领导干部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市委党校确定每期县处和科级干部培训班,都安排2个课时进行保密知识教育。三是积极争取市信息办大力支持,从81日起,在市委、市政府网站上进行保密工作宣传,打上“敬告: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游动广告,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四是科学设计印制黄底红字不干胶的警示标签“市国家保密局敬告:严禁涉密信息上网”一万份,陆续分发到市直机关单位粘贴到联接互联网的办公计算机上,每机一贴。通过此举,一方面是加强对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宣传,另一方面是警示上网人员:禁止涉密信息上网,让保密警钟长鸣。

[努力提高全市保密队伍素质] 立足“管用、有效”的原则,对全市保密人员进行多途径、多方式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一是积极组织市、县保密局长和部分市直单位保密办主任共17人参加全省保密培训班,系统学习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加强电子政务管理、网上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保密知识。二是选派人员参加国家保密科技研究所举办现代科技保密知识培训班。三是通过召开全市保密局长会、全市保密工作座谈会等以会代训形式,讲解保密法律法规及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同时还注重在县、区保密局间开展工作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四是为企业保密人员举办小型培训班。联系实际授课,深受企业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保密检查一是按照中央保密委和省保密委的要求,开展集中清理取缔涉密文件资料交易行动,并多次对有关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是按照国家和省保密局的要求,深入县、市、区和市直机关单位及军工企业,对我市涉密文件资料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情况开展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并整改了不少的问题,消除了一些可能产生泄密的隐患。三是请省、市安全部门对市委、市政府领导办公室、会议室安全保密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测,为市领导工作提供保密安全服务。四是不定期到市党政机关单位和一些军工企业开展保密工作督查调研。

[继续推进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在全市党政机关、军工企业等单位中已确定并挂牌管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200余个,其中市保密局确定并挂牌管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125个。

 

 

 

 

接待工作

 

【概况】2007年,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把九江建设成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七个着力点”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关于接待工作“服务热情、接待精细、开明开放”的要求,及时调整接待策略,充分挖掘新时期接待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接待工作,不断提升接待层次和水平,着力推进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做到创一流接待服务、树一流接待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配合省接待办,完成上级赋予任务突出】2007年,在省接待办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完成接待任务711批,接待13974人次。其中三级以上警卫任务10批,省部级来宾125批次。综合检查组115批次,招商团队114批次,党政代表团17批次,省办下达任务57批次。对省接待办下达的任务均积极配合,不打折扣,并按要求,多次上报九江市区及周边景区多个景点相关资料及相关景点路线,同时附上多处景点清晰照片以供参考。

【围绕九江市中心工作,发挥接待职能作用显着】接待工作是城市的名片,是桥梁和纽带,这些观念早就深深刻在每一个接待人员的脑海中。首先从大局出发,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为首要目的,针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结合接待工作的规格高、要求严、时间紧、战线长的特点,抽调出从事接待工作时间长、责任心强、保密观念强、应急应变能力强的接待人员参加重大接待活动。充分发挥接待部门特有宣传九江、推介九江的职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沟通上下、联系内外,争取支持、优化环境,为加快九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为进一步提升九江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供了良好契机。

【完善自身建设,接待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始终把坚持和完善以往正确发展思路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自身建设及完善长效机制上,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办发[2006]3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接待工作紧贴中心工作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思想上树立“接待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既要以大观小,即从大局着眼,策划运筹接待工作;又以小见大,即从细节入手,周到细致,精益求精。在行动上强化“精品”意识,将每次接待任务当作精品工程来实施。每项接待工作从研究制定方案到统筹协调运作,都强调一个“细”字,想得细,想得全,通过细节体现接待水平,无论是高级别高规格的任务还是大型活动,既强调重点,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以关注细微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接待任务而深受领导的好评。
 
【打造一流接待团队,接待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夯实】每次接待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始终坚持接待以人为本,不但要求接待人员以客人的实际需要而服务,也是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接待层次与水平。一是狠抓接待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接待人员对接待工作的认识,树立胸怀全局,服务全局的大局意识,及完成新时期接待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狠抓接待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接待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良性循环,力求使每一位接待人员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党校工作

 

 [概况]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是市委领导下培训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校园面积2.2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内设科室16个,现有在职职工7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2007年市委党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一流党校这一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根据党校的实际情况,市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做到“研讨无禁区,讲课有纪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省市委保持一致,主体班课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设置专题组织教学。2007年结合机关党建和工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校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 2007年市委党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我校教学水平、科研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学方面:市委党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党校的立校之本来抓。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007年共举办各类班次10期,共培训干部700余人次。一是主体班办学规范。根据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2007年年初市委党校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制定了年度训干计划,全年严格按照训干计划精心组织教学。2007年共举办3期县处班、3期科干班,学制为2个月,全年共培训干部282人。二是专题研讨班有序进行。2007年年初就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制定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计划。12 11日至13 日,举办了第一期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市、区、山)党政一把手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200余人进行培训,由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萍,市委副书记刘德意亲自授课,培训规模大,培训规格高。另外,市委党校于1226日至30日与统战部一起举办了一期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主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有关统战理论知识,共培训82人。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市委党校通过选派部分教师到江西省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组织全校教职工到德安县、星子县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开展听课、评课、公开教学等活动,使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四是函授教育再创佳绩。2007年继续加大函授工作的力度,狠抓教学质量,严格考风考纪和学员管理。通过定任务,加大奖惩力度,2007年全区函授招生946人,其中市直410人,占整个全区招生人数接近一半。科研方面:2007年全校教员共发表论文140 篇,其中省级以上51篇,国家级 2篇,主持完成全省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2项,有4 篇科研论文获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奖励。一是继续加大市情调研力度,组织教员先后深入县(市、区)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调研成果。通过加大市情调研力度,教员在《九江内参》、《九江日报》、《九江经济》、《九江党刊》等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70多篇,充分发挥了党校理论宣传主阵地的作用。二是积极组织文章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和市有关部门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三是组织召开了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编印校刊《九江论坛》,2007年全年出版6期。同时,根据教学需要,编印教研参考资料3期。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改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学员生活条件和校园环境]2007年,主要做了以下10件实事:一是配合供电部门为党校单独安装一台变压器,基本上解决了学校教学楼空调、电梯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正常运行。二是增加了报告厅照明灯,更换了报告厅坐椅套。三是维修了教学楼二至七楼走廊和部分教室墙面。四是对校园环境绿化进行了改造。五是对学员宿舍大门进行改造。六是对食堂厨房烟道进行了改造并增加了两台消毒柜。七是新建了一个篮球场,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运动场所。八是组织全校职工外出学习考察。九是安排部分职工赴新、马、泰参观考察。十是组织离退休职工赴杭州参观考察。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党校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学员生活条件、校园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全校职工的积极性。

[坚持开拓创新的思路,大力拓宽办学渠道] 2007年,市委党校在认真办好主体班次和函授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广开创收渠道,增强了办学实力。一是继续与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联合办学,2007年已招收函授新学员450人,其中学校本部410人。二是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举办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班,录取20人,已经在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江南大学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班目前正在进行有关招生工作。三是邀请了内蒙古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海南海口市委党校、广东揭阳市委党校、安徽阜阳市委组织部等兄弟单位合作办班,共培训300多人次。四是深化远方旅行社改革,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旅行社全年共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 2007年,在全校职工中认真开展了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党风党纪和普法教育;开展了“慈善一日捐”;在党校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帮扶点瑞昌市高丰镇青丰村送去1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并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帮助帮扶点解决5万元修路资金;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党建、综治、老干部、计生、妇女和工会工作;2007年度经过市文明委评审推荐,市委党校成为江西省第十一届(20062007年度)省级文明候选单位。

[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委党校的业务指导] 一是对县级党校进行工作检查指导。1225日—27日组织党校工作考评组,分别由市委党校四位校领导带队,对全市12个县(市、区)委党校进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检查、评比,并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二是召开全市党校系统教学、科研、函授工作会议。三是举办了十七大精神师资培训班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对县区党校师资力量进行培训。四是编辑《九江党校工作通讯》。2007年编辑业务指导交流刊物《九江党校工作通讯》(全年4期),对加强党校工作情况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五是组织县(市、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外出学习考察。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