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九江 > 九江年鉴 > 九江年鉴(2009)

特载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0-03-25 10:38:00 【字体: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 生成日期: 2010-03-25
  • 公开时限:
  • 公开范围:
  • 信息索取号:
  • 责任部门: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OO七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民生为第一事务,大力推进沿江开发、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稳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经济总量扩张。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57.5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增长2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3.2%;修水县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

   ——发展速度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0户,净增80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6%,实现利税52亿元,增长120%;全市工业用电量达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户,比上年增加4户。

   ——运行质量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三大主体税增加额占增收总量的87.1%,全年财政保持均衡增长、均衡入库;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增强。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4个,比上年净增1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13个。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1.8亿元,比年初增加59.8亿元;贷款余额308.3亿元,比年初增加36.8亿元。 ——民生有效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5.2亿元进行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改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分别比上年净增1912元和38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1.3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城镇和农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0.2平方米和37.4平方米,分别增加2.3方米和0.9平方米。

    一年来,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就:

   (一)不失时机启动沿江开发,在扬优发展上取得突破。

开发沿江、做强沿江,实行龙头带动,是九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抓住机遇作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升为全省发展战略。我们秉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以“以港兴城、港城互融、港贸互联、港工互动”为目标,于4月中旬同步启动了规划建设、征地拆迁、投融资平台建设、项目推介和引进,完成了“一核、两轴、六板块”的开发框架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成功引进上海港口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新的港口和物流园区建设。城西港区作为沿江开发的主板块,提出“决战600天,建设新港城”,新组建投资公司,融资近6亿元,快速推进疏港大道和商住区建设。沿江各县(市、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快项目推进,引进重大项目137个,金砂湾板块引进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4个,园区产业集聚逐步成势。10月底,省政府发布《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城西港口一期工程奠基及沿江20个重大项目隆重开工。沿江开发正在成为九江扬优发展的突破口,对外开放的第一形象,招商引资的第一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方阵。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的能量进一步积蓄。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积极开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大企业、项目和院校所对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九江石化Ⅰ套常减压装置开工建设,原油加工能力将提升到650万吨。九江钢厂以新代旧综合改造项目启动,炼钢能力提升到400万吨。同方江新、江洲、翔升等一批船台项目加速推进,新增造船能力70万吨。星火有机硅扩改、亚泥三期、汇源三期和凤竹纺织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赛得利二期、L乳酸、红鹰直升机、大唐氟化工、宝迪灯具和中粮集团油脂加工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全市工业园新增企业76户。重视矿业经济发展,启动采矿秩序整顿和矿产资源整合行动。积极做好西气东送、川气东输前期准备和九昌樟成品油管线建设。全省首家风电项目在都昌矶山湖破土动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星火工业园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九江电厂烟气脱硫、九江石化硫磺回收等环保减排装置投入使用。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8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下降5.2%,化学需氧量下降2.5%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城乡统筹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去年是我市对农村投入最大、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整合150多个部门力量,动员社会、企业、部队共建新农村。全市按照统一规划,高质量完成了1801个村庄的整治,规划有序、凸现田园自然风光的村落随处可见。筹集各类资金4.27亿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改路2600公里,改水6.7万户,改厕5.9万户,新建沼气池2.5万个,积极探索村落社区建设新路径,全市新农村建设跃入全省先进行列。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山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全市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新扩九江水梨5万亩,小龙虾、鱼回鱼等特种水产养殖迅速发展,新建成2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亿元以上的3家,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7家,重点扶持40家。建立万亩、万头(羽)以上的种养基地13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个,培育有机绿色食品品牌61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4个。开放型农业有了新突破,永修宏康、赣台农业示范园等115个生产、加工、出口型基地和企业相继落户建成。“万村千乡”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新建农村超市1000余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流通体系,活跃了农村市场。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建立了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年交易量达25亿公斤,资金流达8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稻米交易市场,九江昔日“四大米市”的辉煌正在重现。综合利用农业开发、扶贫、移民等项目资金,改造中低产田40.15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做法得到了中央和省里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县县进入全省林改先进行列。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活力进一步显现。

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建立改制周转金制度,多方筹集改制资金,破解国企改制难题。60户市属企业启动改制,江西制氧机厂等11户改制基本完成。靠大联强,成功引进上港集团参与九江港口集团改制,九江港政企分开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到位。10户企业政策性破产获得批准。采取盘活存量、打包回购债权等政策,处置债务16.74亿元,为下步推进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化财政管理,探索现代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机制,理顺市区两级事权财权,激发了多方面的积极性,九江经济开发区、庐山区和浔阳区活力释放,发展明显提速。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开业。推进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按期完成,首批62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完成产权划转,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担保公司。乡镇综合改革、国有水利工程、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机关后勤管理改革稳步实施。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全民创业日趋活跃。全市私营企业新增2039户,个体工商户日均新增83户。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149户中小民营企业与市内八家银行达成贷款协议近50亿元。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质量。赴欧洲、新加坡招商,赴香港、上海、佛山推介和浔台经贸洽谈会、中国“五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提振了九江的发展形象。对接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取得成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7家,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现汇进外资突破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9%。实际利用内资240亿元,增长14.3%。与上海产业对接引进企业82户,开辟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渠道。引进5家总部经济入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际高层论坛展示推介九江。新缔结2个国际友好城市,新签2个国际友城意向,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友城大会。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外贸出口完成2.5亿美元,增长71%,九江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8万标箱,净增1.5万标箱。口岸、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和外汇管理等进出口通关服务更加快捷便利。侨务、对台事务、驻外机构、商会等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挖掘九江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共融发展。

广集民智,尊重民意,积极构建城市软实力,确立“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九江城市精神和新的市树(香樟)、市花(荷花),倡导激发全市人民和谐创业的文化力量与热情。成立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及项目布设规划,组织制定庐山西海、环庐山文化旅游休闲景观带规划。庐山申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一举成功,同时与国旅成功开展战略合作,两个五星级酒店顺利开工。共青西游记文化产业园正式签约,东林大佛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推进顺利,西海温泉、天地温泉竣工开业。全年共引进文化旅游项目签约资金逾百亿元。结合新农村建设,环庐山景观带、庐山西海景观带、昌九沿线环境整治收效明显,新构了旅游城市新特色与大环境。积极推进“五城同创”,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通过评审。星子县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名县”和“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大县”称号。引入市场机制,成功举办国际龙狮精英赛、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市旅游商品研发大赛、首届金秋饮食文化节,推出了“浔阳鱼席”特色饮食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活动。开展旅游促销,包机游首临九江,游轮游、专列游、自驾游纷至沓来,“农家乐”等特色休闲游不断升温,九江正成为长江中下游休闲度假的热点城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15万人次,增长20.2%;接待入境游客15.2万人次,增长29.9%;旅游总收入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六)注重规划引领,着力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挥规划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与规制作用,按照“美丽浔阳、怀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发展构想和“一核、二带、三城、九镇”的城市架构,初步形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保护规划。全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相继完成,乡镇规划编制率达60%,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3.7%。全市产业规划、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相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沿江高速、庐山西海准高速公路规划全面启动。昌九城际高速铁路顺利开工,武吉高速、铜九铁路(九江段)建设加速推进,福银高速(九江段)改造按期完成。“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开局良好,德白线等县、乡公路改造完成,316国道改造工程开工。硬化农村公路1500公里,新增375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通畅率达6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耕地1.1万亩。争取上级水利建设资金2.7亿元,174座隐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鄱湖二期防洪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水利血防工程顺利实施,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增强。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滨江东路截污等续建工程顺利完工。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公用事业发展,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九江、湖口50万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启动。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村2225户村民用电,实现全市农民用电户户通。开展绿色生态建设七大专项行动,开展昌九绿色走廊建设,实施平原绿化、公路两旁绿化和村落、庭院绿化,城市绿化率达43%。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基本建成,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省政府下达的8大类52项民生工程81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同时狠抓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小额贷款支持创业工作,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100%就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量首次突破6亿;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亿元,比上年增长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近6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就业培训10.2万人。第四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为低保户发放物价补贴1044万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8个县,参合农民208万人,参合率达89%。在全省率先开展“邻近就医同等报销”、“市直医疗单位新农合直补”、“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标准。在全国物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下,政府积极干预监管,使全市的猪肉、煤气、蔬菜等价格涨幅全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启蔬菜早市20处,方便市民。加大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力度,市容更加整洁,市场繁荣有序。

   (八)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利申请达300件,实现两年翻番。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8个。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资金1.9亿元。改建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5万平方米。新扩建优质高中7所,建成寄宿制农村中小学55所。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中等职业学校,启动了龙门职教园区建设。开展了周敦颐诞辰990周年纪念活动。投入近千万元,广泛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新增30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拍摄、选送的影片《东京审判》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百集九江方言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受到市民欢迎。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县级疾控中心开始投入使用,争取上级血防补助项目11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9‰以内。我市选手参加世界特奥会获151铜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市运会,全民健身掀起热潮。住房公积金覆盖率提高11个百分点。慈善事业大步推进,募集冠名基金3900万元、慈善资金350万元,在助学、助医、助孤、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双拥”创建工作荣获全国三连冠。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档案、质监、药监、供销、气象、水文、烟草、地方志工作取得新成效,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免费为20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地质灾害“万村培训”。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土地、房产问题。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各类伤亡事故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治安形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九)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务环境有所改善。

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以“提质、提速、提效”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建设,政风行风评议扎实推进,机关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改进,破解难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善项目调度、季度分析通报、现场办公等工作推进机制,有效促进了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更加便捷有效。启动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投入使用。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畅通“民声通道”、“网上信访”,整合市长热线和手机信息平台,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直播,中国九江网进入全国地方政府网站40强。自觉推行依法行政,接受人大法律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全年提请人大决议案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提案537件,办结率达100%。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众听证制度,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审计监督和专项整治,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制度进一步建立,跻身“中部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之列。

    各位代表,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承诺全年办好10件惠民实事,目前有9件全面兑现,1件正在全力推进。城乡困难群众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如期实现,超计划帮助2969户“零就业”家庭就业,完成1142名残疾人就业。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受惠学生数比省下达指标多1.7万人,完成率103%,公开招聘2000名乡村教师顺利完成。廉租房制度进一步完善,853户“双困”家庭得到住房保障,建成经济适用房24.1万平方米,惠及3081户中低收入家庭。市区新建公厕22个,新建垃圾中转站7个,完成农贸市场设施改造4个,另有9座农贸市场建设正在推进。扩建蔬菜基地5000亩,储备生猪3000头,城区居民买菜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解决了10.46万人安全饮水。搬迁深山移民9400人。鹤问湖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启动。公路客运中心和公交总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挂牌运行。九江化工厂搬迁已经启动,正在积极推进。

    2007年,我们立足开好头、起好步,始终注重完善思路与真抓实干、立足当前与筹划长远、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中心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具体实践中,一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战略性。把九江置于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坚持规划引领,效益优先,追求高起点发展、集约发展。二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开创性。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承创新,优化思路,完善举措,力求扬优发展、加快发展。三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科学性。既着眼全局,通盘谋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和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以重点突破牵动全面提升,实现协调发展、为民谋发展。四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基础性。立足打基础、利长远,不搞短期行为,着力解决瓶颈问题,加强生态保育,促进永续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新步伐,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开创了和谐稳定的新局面。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浔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中央和省驻浔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九江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起支撑性作用的骨干项目和企业还不够多,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薄弱;掌握现代经济发展手段不多,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艰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现代农业推进力度及新农村建设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尚需加强;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二OO八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8年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一年。当前,省委、省政府对九江的发展更加重视和关注,长江沿岸和省内外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九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能量进一步凸现,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和期盼更加殷切。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发展的压力、挑战也进一步加大。挑战蕴含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突出项目建设,举全市之力推进沿江开发,繁荣发展文化旅游,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追求绿色生态和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690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66.1亿元,增长15%,力争跨越70亿元大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2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和市外资金分别增长10%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下降9.5%,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2%;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倍加注重好字优先、加快发展。认清发展不充分这一基本市情,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敢于发展、善于发展,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倍加注重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破解发展的难题,激活创业创造、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倍加注重以人为本、为民谋发展。把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为民谋利造福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保障群众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倍加注重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牢固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无价的理念,注重节能减排,追求环境友好,做到发展经济与保育环境并重,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沿江开发战略,举全市之力打造九江新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大格局定位、大产业支撑、大腹地依托、大投入带动、大手笔推进的要求,围绕“一核两轴六板块”的空间架构,着力实施好《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严守“土地不违规,环保不出问题,防洪不出漏洞”三条底线,矢志不渝地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尽快实现九江在长江沿岸和全省的恢复性占位。

    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从速构筑沿江两横三纵交通大格局,完成城西港区两个5000吨级泊位集装箱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启动两个5000吨级散杂件码头建设。加快推进铜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长江二桥、九瑞高速建设。完成九瑞大道(港区段)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沿江大道改扩建,贯通现代大道、浔阳西路,启动环城高速公路和彭泽沿江高速的前期工作。着力突破城西港区与城区交通瓶颈,构建疏港快速通道。积极做好赛城湖大堤、棉科所大堤的防洪提标,增强沿江园区的排涝能力。加强沿江园区路网、管线、水电气、治污、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城西港区环境监控和治污、排污设施,加快湖口、陆家垄、马回岭等输变电站建设,按适度超前的要求建设电网,力争“十一五”期末供电能力达到200万千瓦,为大工业发展准备条件。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

    狠抓沿江重大项目落户。实施核心区带动,沿江产业轴和昌九产业轴联动,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沿江率先发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岸线胜金”、“寸土寸金”的观念,严格执行准入规定,大力提高沿江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引进项目的产业层级,做到污染项目不进、低端项目不进。各板块按照产业规划的定位,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环境友好型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每个板块引进52亿元以上项目,25亿元以上项目,城西港区力争引进210亿元以上项目。突出抓好已开工的20个沿江重大项目建设,力促这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强化沿江战略实施保障。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争资争项,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多渠道融资。以公司化运作为主体,力争城西港区融资12亿元,推进42个项目建设,其它板块新增融资25亿元。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引进沿江开发急需的管理、物流、融资、招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争取上级对沿江开发重大项目用地和环保指标支持,全市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和环境容量指标向沿江重大项目倾斜。在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经济集聚发展。

    发展的支撑在于产业,产业的优势在于集约。强化主导产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围绕“六个8001000(未来510年原油加工能力及其油化工、精细化工达到8001000万吨;船舶、汽车、交通机械及家电机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1000亿元;钢铁冶炼及加工能力8001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力争达到8001000万千瓦;水泥及建材业生产能力再提升8001000万吨;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8001000亿元)及“三个30万吨”(2010年玻纤及其制品生产能力、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0万吨)的目标,形成多极支撑的产业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力推重大产业项目,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抓住九江石化技改,川气、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机遇,尽快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和化肥、化工发展能力;建立船舶制造业研发中心,再引进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促进江洲、同方江新、银星、翔升、东海等造船骨干企业万吨级船台建设;支持昌铃公司新发动机、新车型开发和市场开拓,大力推进汽配和船配产业的发展;实施以新带旧综合利用改造工程,争取金砂湾尽快形成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加快新上冷轧薄板和镀锌板项目;抓好亚东水泥四期建设和兰丰、三环、鑫山、鼎立公司的技改扩能,提升水泥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九江电厂四期“上大压小”项目,加快推进都昌、星子、庐山区等地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彭泽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促恒基太阳能热水器、红鹰直升机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加紧实施赛得利三期、龙达30万吨粘胶以及华孚、凤竹、立峰、锦兴、远东等项目,尽快形成化纤、棉纺、面料、服装专业市场齐头并进,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

    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增强衍生和带动能力。围绕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继续大力扶持九江石化、九江钢厂、九江电厂、香炉山钨业、蓝星星火、蓝星卡博特、赛得利化纤、巨石九江公司、昌铃集团九江分公司、赣北钼业、九江整流器厂、713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超50亿元、超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围绕核心企业,着力加强产业上下游、前后道延伸配套,吸引外来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进一步拉长、加宽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群跟进的格局。加强要素保障,促进资源、能源、土地、资金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倾斜,尽快形成一批新的骨干企业。

    提高产业科技支撑,实现“九江加工”向“九江制造、创造”跨越。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鼓励骨干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吸引他们来我市兴办中试基地,鼓励九江本地院所加大研发力度,为我市高新企业的技术孵化创造有利条件。瞄准前沿新兴产业,加强跟进追逐,重视IT产业,创意、动漫产业,外包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整合全市科研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科技体制创新,努力在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开新步伐。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要把抓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资源整合和精深加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规范矿产资源勘查规划,整顿资源开采秩序,杜绝无序勘探、低端采选和初级原料输出,着力解决采选企业布局不合理、“多小散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依法关闭规模效益低、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小型矿山企业。鼓励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提高采矿、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综合利用率,使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专业化企业集中,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形成以铜、钨、铅锌、硅、石灰石为主的矿业经济区,促使我市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的优势,进而成为经济优势。

   (三)拓展改革开放广度与深度,激活发展的动力和潜能。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注入发展的外源动力,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国企改革。着眼于盘活存量,激发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困难企业职工的基本生计,坚定三年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的目标不动摇。继续按照“全面启动、分口推进、一企一策、确保稳定”的原则,完成上年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的42户企业改制,推进并确保启动今年31户企业改制任务。大力破解资金筹措、债务化解、职工安置、土地运作等难题。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企业积极性,走靠大联强之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另一方面把稳定作为改制工作的根本,维护职工利益,千方百计安置职工继续就业和转移就业,让职工走出生活困境,让企业重焕生机。加快国有资产经营与监管体制建设,实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法人治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有效运营,保值增值。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改变依赖计划投资、财政拨款的单一投融资体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原则,加快市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担保公司建设步伐,组建九江市沿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路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银行贷款、项目融资、外来投资等融资渠道。完善“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园区、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各大银行包括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入驻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培育资本市场,增强市内融资能力。积极推动上市融资,探索股权换资本的路子,力争年内庐山旅游集团上市,加快九江商行增资扩股,组建九江银行并推进上市。激活用好民间资本,推进九江长运、共青鸭鸭、财兴卫浴、美庐乳业、博莱药业、民生集团等一批企业筹备上市。简化投资审批程序,降低门槛,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推进城市建设市场化,探索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按照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区域、对接院校所的要求,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开展以提高研究项目的决策水平、包装项目的政策水平、推进项目的操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紧盯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引进中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优化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更加注重招商项目的规模、效益及产业贡献度。围绕支柱产业,精心包装项目,不搞地价、优惠政策的恶性竞争,提高招商实效。改进招商方法,组织专门队伍、专业队伍,锁定目标,敲门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主动应对和积极做好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工作。强化招商服务,树立“环境招商”的理念,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项目调度与服务,继续坚持项目推进五项制度,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包干责任制,从项目引进落户到建成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建设好电子口岸,优化大通关环境。借助国际友城平台,发挥驻外办事处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各个领域特别是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力争全年新落户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

    促进民营经济跃升发展。大力培育九江的创业文化,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未禁止的即可准入,凡是对外资开放的对民营经济要全面开放,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重组,参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积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的融资担保,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理顺民营经济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好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政策上更优惠,环境上更宽松,管理上更科学,服务上更优质。

   (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崛起。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力争今年财政收入实现县县过两亿元,力争过5亿元的县4个,过4亿元的县2个,培育25个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

    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把加速园区建设和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在培育特色产业、做大核心企业、完善功能配套、创新管理体制,破解用地、招工、融资“三难”上实现新突破,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的活力板块,争取全市园区经济进入全省前三位,并培育出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力争每个园区形成12个主导产业,每个县(市、区)至少形成一个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立足本地比较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实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充分调动乡镇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大力扶持农村新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村能人积极创办企业。积极引导鼓励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表彰创业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重视县域城镇及镇村规划,加快宜居城镇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路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互促进,同步推进。

    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继续抓好自然村整治建设,做到力度不减、投入加大、标准不降。在确保完成省级建设点工作任务的同时,科学安排市县共建点,全市今年新增1436个自然村建设点。同时,切实把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推动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体推进。认真总结新农村工作经验,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探索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帮扶共建机制、协调推进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和村落社区管理长效机制,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走出一条具有九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按照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水产、林果、畜牧、蔬菜、茶叶、蚕桑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力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完成新扩九江水梨面积8万亩,力争5年内达到50万亩。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品牌兴农,努力培育“九江水梨”、“鄱阳湖水产”等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全市81座隐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5万亩圩堤整治加固的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增310个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建设砂石路500公里,水泥路1300公里,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93%80%。新建沼气池2万个。继续做好修水深山区的移民搬迁,启动都昌、德安两县移民搬迁工作。加大农业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动植物检验防疫体系、农村人才培育等新农村服务支撑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致富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发挥他们应用和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动林权有序流转。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工负担,激发农场发展活力。

   (五)强力推进文化旅游战略,打造魅力活力宜居城市。

    文化旅游既是发展经济的新兴产业,又是弘扬九江人文精神、彰显九江山水生态的载体,依托文化旅游战略推进,努力打造“山水体验之地、创业向往之城、生活品质之都”。

    彰显文化旅游特色,提升城市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资源、资本和服务的全面开放,将“九江十景”和“庐山十景”等文化旅游项目整合包装,推进统一规划,景区合作,整体融资。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开发建设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努力打造庐山国际旅游龙头板块,推动旅游景区合作,探索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容。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产业,促进形成旅游大产业格局。加大旅游促销,巩固近程市场,扩大远程市场,在知名的旅游企业和主要客源地设代办处。继续抓好环庐山和庐山西海景区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庐山西海准高速公路建设和105国道改造。加快推进庐山园门(威家)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开展“十强旅游乡镇”、“十佳特色旅游村”创建和评比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举办好重大节会。打响山水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隐逸文化品牌,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九江城市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造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树立和尊崇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以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提升生活为目标,不断加强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突出规划引领,组织对城市远景规划的深入研究和修编,高度重视各类规划的协调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突出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环庐山公路绿化二期、公交客运中心二期和公交总站二期工程,建成滨江东路延伸线、琴湖大道、金凤路延伸线、德化东路、两湖活化引水工程、陆家垄路南段。启动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庐山新城、老九瑞路、鹤问湖周边路网、濂溪大道、南山公园、十里广场和城市配套主干管网等城建项目的建设。创新城市功能项目运营机制,对白水明珠等项目进行管理主体招商。突出便民利民,完成10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完善农贸市场网点和早市点布设,科学布设配电设施,加大供电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力度,增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厕。突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成果,健全城市和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在严格执法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和谐城管新形象。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规范社区物业管理,逐步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关爱社区干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引进实力强、服务优的现代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抓紧华孚、华南医药等物流项目的对接,力争早日落户开工;尽快启动华东建材物流中心建设,力促华东三期和沃尔玛早日竣工开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文化、体育、保险、会计、法律、租赁、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加快推进公众信息网、社区信息网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六)全力抓好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广泛惠及民众。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出发,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坚持新增财力向社会事业、向基层、向群众倾斜,突出解决好教育、就业、养老、低保、医疗、住房、扶贫等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重点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就业率94%。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围绕全年培训14万人的目标,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方式,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培训和招标培训等机制,开展发放培训券试点,切实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全面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创业指导等各项扶持政策,力争新增小额贷款1亿元。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4050人员再就业5千人,扶持残疾人就业1千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新途径。鼓励、支持、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就近就地转移3万人。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农村居住,到工业园上班”。

    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力度,以工业园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大养老保险基金总量,努力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年完成养老保险基金征缴7亿元。探索推进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使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8%。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养老基金运行安全和及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保障功能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将新增农村低保户全部纳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将城市低保户全部纳入城市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对边缘户的救助,取消病种限定,提高救助标准,简化救助手续。继续抓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村卫生所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新增农村低保5万人,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加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继续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加快敬老院建设力度,力争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人民群众临时性、突发性的生活困难。继续加强猪肉、粮油、蔬菜等食品的价格监控和市场监管,强化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增强政府调控价格的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九江最优的品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启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

    加强资源节约。坚持“惜地如金”、“岸线胜金”,切实提高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努力做到低端产业不进,低档项目不进,确保沿江地区投资强度在150万元以上,工业园区在100万元以上。加强土地盘整清理,对圈而不用、浪费严重的依法依规收回。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全年完成任务1.8万亩,以造补占,持守耕地保有量,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创造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节能降耗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继续深入开展“绿色生态九江建设七个专项整治行动”,健全环境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严把环境准入关和环境容量关,严格保护景区、休闲地环境生态,努力建设生态环保型工业园。要按照“集中排污、集中治污、集中监测”的要求建设沿江园区,特别是高起点建设城西港区、金砂湾工业园的环保配套设施,努力把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绿色、环保、生态工业示范园。严格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达到国家控制标准。重视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加快设施建设改造,确保鹤问湖污水处理厂年底前投入使用。

    加强生态建养。坚持把农村的生态引入城市,把城市的文明导入农村。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开发建设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经济以环境容量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保护好山水资源和湿地,抓紧引进和实施鄱阳湖等湿地保护项目,继续开展“修河环保行”活动,加强庐山西海水质保护。加大生态补偿和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施“百矿披绿”工程,认真组织实施修水、星子两县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完成治理面积40万亩。继续推进平原绿化,农田林网、路旁、滩涂绿化,确保“十一五”期间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4.66%。加强森林“三防”,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确保庐山、星子温泉、庐山西海等旅游景点生态安全。

    培育生态理念。倡导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培育公众的生态伦理,营造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扩大绿色志愿者队伍,推行义务植树造林和环保义务劳动等公众参与活动,积极推进绿色创建工作,开展“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村落、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形成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楼宇披绿的生态时尚。

   (八)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三年时间,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录1200名公务员到乡镇、街道培养锻炼。招聘2000名医护人员充实乡镇卫生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突出抓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大“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持教育优先,重视支持九江学院、九江职大等大中专院校的建设发展。加大基础教育设施投入,推进中小学危房改造。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实施留守儿童寄宿制工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师生比。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大力提升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加快职业院校建设,结合九江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视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创三甲医院活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农村三级医疗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强化重大疾病防控,抓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做好“五五”普法。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推进老建扶贫工作,改善革命老区和深山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全国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文物普查工作。继续做好档案、地方志工作,启动第二轮市志修编。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实现安全发展。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全市应急信息报送、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突出抓好煤矿、危化品、公共聚集场所、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等专项整治,开展安全隐患长年排查并不停顿整改,继续加大监控力度,巩固小煤矿关闭的成果。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打造平安湖区、零案景区、和睦边区、安宁林区、祥和社区。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开展打击偷盗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企业、社区治安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群众和企业财产安全。重视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饱含真情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领导信访责任制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扎实开展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专项整治活动,更加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堵访为主动走访,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关心的问题。

   各位代表,为民办实事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广集民智、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做好十件实事:

    1.在城区新建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再解决不少于30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廉租房制度,对人均7平方米以下的“双困”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推进县域城镇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对人均6平方米以下“双困”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启动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完成700户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2.政府新购2000个就业岗位,其中市本级购买1000个,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3.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使15万农民群众使用自来水;完成深山搬迁移民8000人。 4.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加快体育中心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建设博物馆和3个市图书馆区级分馆,启动美术馆、有线电视数字播控中心、文化演艺中心、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大型游乐设施建设。

    5.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新扩建10000亩蔬菜基地;每个县建好一个食品检测检疫站。

    6.整合交通资源,完善城区公交和城郊线站体系,添置环保型公交车68辆;完成15个乡镇汽车站和200个农村候车亭建设;再完成45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7.整合城区教育卫生资源,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和卫生网点布局,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开发区、庐山区按三级标准各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支持660个社区、村卫生服务所(站)建设,免费培训1800名村卫生所人员。

    8.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实施九江市老干部休养所改造;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标准较高的老年公寓;再免费为2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9.扩大城区管道天然气供气范围,完善城区天然气管网,新增管网100公里、用户1万户。

    10.启动十里(濂溪)河改造工程,完成塔岭南北路、庾亮南北路人行通道设施建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以开明开放的工作理念、创新求进的工作思路、争先进位的工作意识、有效融通的工作举措、止于至善的工作追求、高效廉洁的工作纪律,立志有为,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树立“亲民为民、创新求进、诚信务实、高效廉洁”新形象。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和全体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民生第一事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落实意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遵循客观规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不计长远的“形象工程”,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运用现代经济手段,形成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动工作的方法、破解难题的路径、领导工作的本领。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其它,坚持从全局出发,集成思考,系统设计,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局部与全局、局部与局部最优互动;深入调查研究,求教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借智于专家,在集思广益中做出科学决策。重大决策尤其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集体决策、慎重决策和阳光操作,重大问题注重听取人大、政协意见,报党委审定,并接受多方监督。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和实施效果,倡导操作到位是真本领,落实到位是硬功夫。坚决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定下来的事情就雷厉风行、一抓到底,部署了的工作就紧盯不放、跟踪问效。改变作风,狠抓落实,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沉到基层,面向群众,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不断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

   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秉持“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理念,突出“为发展、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继续深入推进以“提质、提速、提效”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解放思想,融通办事,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就要视为己任,竭诚服务。对基层和客商的诉求,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和落实。对群众和企业的实际困难,要设身处地、带着感情设法解决。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坚决消除工作中的“中梗阻”现象。破除狭隘的部门利益观,不允许遇到利益“抢篮球”、碰到矛盾“传排球”、推诿责任“踢足球”的现象发生。继续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再添措施,强化力度,整治环境。对损害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努力营造同心、同向、同力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突出勤政为民,倾心竭力办好利民之事。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勤勉理政、执政为民。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加大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以民生为第一事务,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唯民所系,改革发展成果由民共享。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群众反映诉求的通畅渠道和回应机制,关注群众日常生活,从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问题入手,体现人民政府的真情和作为。在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施政环境。注重廉政和法制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做到敬畏事业,增强工作责任心;敬畏权力,用好人民赋予的公权;敬畏群众,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推行“阳光政务”,深入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办事公开,扩大群众有序参与。认真履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问责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大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加快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推进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运用到哪里,职能监督就到那里;公共服务提供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到那里,努力从制度上防止权力寻租,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从领导干部和机关做起,勤俭办事业,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纠风治乱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激励着我们,人民的重托千钧在肩,发展的使命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努力保持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把全部心智倾注到干事业上,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衷共济兴九江。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为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8年元月8日在九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远秀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九江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7年的主要工作

2007年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常委会在中共九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精神,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召开8次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项,对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积极开展工作视察和专题调研,先后作出9项决议、决定和 18 项专题审议意见,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了18项工作,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认真学习宣传监督法,切实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1.积极开展《监督法》学习宣传活动。在九江电视台开辟学习宣传《监督法》专题节目,常委会领导发表电视讲话,组织 “一府两院”8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走进电视畅谈学习体会;与浔阳区人大在烟水亭广场联合开展了《监督法》等法律咨询活动,促进“五五”普法,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召开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学习贯彻《监督法》座谈会,市委陈书记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效推进了《监督法》的学习和宣传。

2.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完善了监督工作制度,废止了与《监督法》精神不一致的监督司法机关具体案件和重大事项的办法、述职评议办法等文件,使常委会监督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3.严格按《监督法》要求开展工作。制定了贯彻《监督法》的实施办法和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工作流程图,无论是监督计划的确定,还是监督议题的拟定、调查、审议、督办、公开等环节都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操作。

4.开展了《监督法》实施情况的调研。1011月份,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正、副主任带队分赴12个县(市、区)人大,就贯彻《监督法》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基层人大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总体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为下一步更好地贯彻《监督法》、做好监督工作探索了经验。

二、服务全市大局,依法开展监督,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1.认真开展专项工作监督。

加强对计划、预算的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7项有关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审计工作等方面的报告,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分析全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30条意见、建议。在部门预算审查监督中,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06年教育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农业局2007年部门预算进行了重点审查,积极推进了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将提交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由26个扩大到50个,强化了部门预算的监督。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统一清查和经营管理、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管理、预算外资金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4项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分别作出了专题审议意见,共提出了22条意见建议。如针对宗地决算编制不及时、土地储备资金周转不畅、少数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及时编制宗地预决算、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的建议,市政府非常重视,迅速启动了20多宗土地结算手续。我们还组织了城西港区开发建设专题视察,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步伐、高起点布局产业、以人为本依法拆迁等意见建议。配合推进沿江开发战略,常委会组织了对岳阳、黄石、安庆、芜湖沿江四城市的考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要有坚定性、决策要保持连续性、工作要保持坚韧性、执行政策要有创造性等建议,积极为我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对城建、环保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城区市政公共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的报告,对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视察,实地察看了城区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针对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目前还存在规划滞后、重建轻管、有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先行、管理要加强、投入要加大、决策要民主科学、管理责任制要落实等5条意见建议。常委会还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继续开展了“环保修河行”活动,组织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深入修河流域部分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多次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深入环鄱阳湖6个县(区)、20多家企业,开展了“环保赣江行”专题采访活动和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能减排工作调研。

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房制度等3个专项工作报告。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调查中,协调市区周边5个县(区)人大联合行动,实地走访了24家超市及学校周边副食店,26家餐饮店,14个食品生产作坊,查找出了诸如殷家畈豆腐加工点、花果园米粉加工点等一批环境脏乱不堪、无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典型案例,督促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了一些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加工小作坊和假冒伪劣食品黑窝点。

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选择修水和都昌进行重点调研,先后深入13个乡镇、14个村、18个扶贫开发点进行实地察看,走访农户100余户,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产业扶贫、就业培训等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有关意见建议。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调研,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农机局的高度重视,省农机局将调研报告全文转发全省各地市参考借鉴。听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深入6个县20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开展了专题调研,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搞好规划、整合资金、完善管理、培训为先、整体推进等5条建议。常委会还深入武宁、德安、都昌、永修等县的6个少数民族村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市“一府两院”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对常委会作出的18项专题审议意见建议,都及时组织了整改,并在两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以文件的形式提交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已经向常委会回复了13件审议意见的整改结果,制定了61条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认真开展法律监督。

坚持市、县人大联动,采取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的方法,对《计量法》、《水污染防治法》、《义务教育法》、《公务员法》等4部法律在我市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深入市直及县(市、区)的37个部门单位,查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6条整改建议。在《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深入市区及彭泽县、九江县、浔阳区和瑞昌市,召开了28次座谈会,实地察看了2所市直中小学、11所城镇中小学和10所农村中小学,针对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结构配备不合理、城区学校网点布局和城市建设不同步等问题,提出了6条建议意见。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常委会结合开展“环保修河行”活动,先后三次组织人员深入修河流域的修水、武宁、永修三个县进行明查暗访,掌握了真实情况,提出了要严格禁止、坚决查处超标排污等5条意见建议,对这些建议,市政府及环保部门非常重视,及时采取行动,关闭了永修虎山造纸厂等修河沿线多家超标污染企业,并着手启动辖区内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积极开展司法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及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决定》情况的报告,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

3.依法行使决定权。

常委会按照依法行权和抓大事的原则,对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和涉及本行政区域内带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事项,及时审议并作出了决议决定,全年共作出了9项决议、决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促进全市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了《关于批准2006年市本级决算的决议》和关于《市人民政府报请审议批准向市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财政垫付性贷款3亿元的议案》的决议。针对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的《关于要求停止“丽景湾”工程项目建设的议案》,常委会非常慎重,组织代表进行了视察,及时将他们的视察意见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并聘请了10名专家进行了项目论证,作出了停止“丽景湾”项目建设的有关决议。作出了《关于命名九江市“市树、市花”的决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九江城市品位和形象。

4.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

常委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接访、转办和督办工作流程。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342件,接待群众来访 212537人次,对27个信访件进行了跟踪督办,督促解决了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常委会领导先后8次参与市信访局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处理信访问题23个。针对星子县11位出租车司机要求解除与九江金鹏公司挂靠关系的信访,常委会领导及时召开星子县政府和九江金鹏公司负责人协调会,明确提出了办理要求,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针对因部分商户拖欠电费,电力部门对市文化商业大厦全楼拉闸断电的信访问题,常委会领导及时与电力部门联系沟通,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拥护,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创造履职条件,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1.强化代表培训。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委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新一届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举办了代表小组组长培训班,组织全市40多名代表小组正、副组长系统地学习《代表法》、《组织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密切同代表联系。成立了代表联络处。为代表提供了《中国人大》、《时代主人》、《九江人大工作》以及《知情知政》等相关学习资料,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情况,畅通代表知情悉政渠道。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了35名代表。全年共安排了19名熟悉相关情况的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安排了60余名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安排了29名代表担任政府特邀效能监督员、人民监督员和政风行风监督员等职务。

3.积极组织代表活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代表小组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21个代表小组做到了 “十有”。全年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共组织了50多次集中视察。910月份,以代表团为单位,进行了年度集中视察,对代表在视察中提出的6条意见、建议,及时转交“一府两院”研究办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夕,常委会领导带领30多名省代表深入都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巨石集团九江公司等地和单位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撰写了9份议案提交省人代会,积极向省里反映九江人民的意见和呼声。代表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代表在各自工作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都昌县詹亚平代表、江显武代表除参加集体视察外,还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和社保工作进行持证视察。瑞昌市周青标代表经常深入企业、乡镇视察、调研,一年撰写意见建议10多项。德安县王文根代表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快更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内容详实,数据充分,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武宁县葛江明代表为村民无偿提供果业技术服务,带领村、组脱贫致富。

4.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继续坚持人大、政府、政协三家联合督办,推出常委会领导、相关委办和代表共同督办的新举措。将十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代表所提的217件建议意见,及时分类转交“一府两院”办理,深入14家重点单位,对其承办的86件意见建议进行了集中督办,选择了10件重点有关“民生”的建议,由常委会正副主任亲自督办。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市区居民用水水表计量检测的建议,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召集所提建议的代表与市政府、建设局、质监局、水务公司等多家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面对面交流协调,使建议得到落实。对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已经办结的42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对其中2件代表不满意的办理件,及时要求有关部门重办。

5.实行评比表彰。首次对代表小组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评比。对表现突出的6个先进代表小组、20名优秀代表进行了表彰。

四、严格依法办事,做好县乡人大换届指导和人事任免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常委会高度重视县乡人大换届指导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民主意识, 及时组织12个指导小组,由常委会正副主任带队深入12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进行调研指导,报请市委批转下发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九字〔20064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并指导纠正了一起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依法授权德安县和永修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协助共青开发区三个乡镇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从而确保了全市183个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全市95%的乡镇人大主席进入了同级党委班子,加强了乡镇人大班子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干部相统一,加强了同党委组织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严格坚持和完善了任前法律考试、考情通报、供职发言、宣誓就职和颁发任命书等制度,严格规范和把握了人事任免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保证了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一致性。全年共依法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0人,其中,决定任命副市长2人,任命政府组成人员33人,任命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8人,任命审判员、检察员17人,同时,还办理了33人的免职手续和3人的辞职手续。

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人大常委会的良好形象

1.加强理论学习。较好地坚持了常委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机关干部周末学习制度,举办了一期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班,举办了学习贯彻监督法、胡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6.25讲话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等8次辅导讲座。十七大召开后,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九江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的通知》,常委会正副主任分别赴德安县和湖口县开展十七大精神宣讲。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机关干部认真撰写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据不完全统计,机关干部全年共撰写50多篇理论调研和心得体会文章,其中有10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2.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建立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党组民主生活会以及常委会领导碰头会议制度。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全年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人大工作的重点,结合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题,开展了40次专题调研,促进了常委会议审议的深入和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先后组织开展了“创新型人大机关,做模范人大干部”活动和“建设新九江,人大怎么干”活动,并结合作风整顿活动,用作风整顿的成效来选人用人,有8位表现优秀的同志被提拔重用。积极参加市委安排的中心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常委会领导在德安、湖口两县联系了7个新农村建设点,先后两次组织召开联系点包挂单位工作协调会,17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据统计,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为包挂乡村和联系点协调解决资金175万元,硬化7条村级道路,共计14.1公里,帮助343户群众改水、311户改厕,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821亩,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所联系的7个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3.讲求制度规范。重新修订了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同“一府两院”工作联系办法以及公民旁听等6项工作制度。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公务接待等19项管理制度,使常委会及机关的各项工作都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改进宣传工作。制定了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开办了人大工作专题栏目,全年全市人大系统在市以上各类宣传媒体上稿385篇,人大宣传工作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5.注重联系交流。成功举办了全国二十城市人大工作联系会,密切了横向联系与交流,扩大了九江影响。加强了与上级人大的协调配合,配合上级人大开展了18项工作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注重了对县(市、区)以及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常委会开展的重要工作经常坚持市、县联动。举办了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全市187位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联络处)主任参加了培训,加强了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

各位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关键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一年来,我们认真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市委的领导,主动依靠市委的领导,人大常委会的重要会议都请市委领导出席讲话,重大事项都报请市委同意,重要文件都报经市委批准。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全体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市“一府两院”、县(市、区) 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人大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的工作与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还需积极探索;监督方式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代表意见建议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宣传工作和机关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加以改进。

 

2008年的工作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九江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认真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继续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献计出力,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要有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落实十七大,已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必须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坚持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联系人大工作实际,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激发为民履职的政治热情和内在动力,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科学发展上要有新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大常委会发挥优势、有所作为的基本经验。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坚持维护核心、服务中心,从人大自身职能出发,找准服务经济的切入点、结合点,通过听取和审议国有企业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以及计划、预算等相关工作情况报告以及开展《行政许可法》、《体育法》、《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提出意见建议,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对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积极推进市委中心工作的落实。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干部有机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好人事任免权,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心系人民,关注民生,在维护群众利益上要有新作为。

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宗旨,牢记人民性的原则,始终注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本质要求。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听取和审议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保险金征缴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落实民生工程十件实事以及监督检察等工作情况报告,对地震预防、城区拆迁补偿及失地农民保障、廉租房建设、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级公路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视察,督促解决一些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加强信访件的交办、转办和督办工作,尽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人大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加强联系,发挥作用,在代表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潜力在代表,发展靠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常委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拓宽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渠道,坚持经常走访代表,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向代表通报情况,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继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调查研究、执法检查、集中视察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不断创新代表小组活动方式,逐步推开代表异地视察、持证视察,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探索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的办法,试行代表述职工作。进一步强化代表建议、意见的督办力度,不断提高督办实效,激发代表为民履职的政治热情。

五、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在常委会自身建设上要有新面貌。

继续坚持各项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更好地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自觉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学广才,以学明识,以学立德,以学增干,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倡导务实高效、团结协作之风,焕发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使常委会的工作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上;继续加强制度化建设,使常委会及机关的各项工作自觉适应监督法的要求;继续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与新闻媒体合办好专版、专栏,办好人大机关刊物和信息网站,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继续加强上下级人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积极支持和指导好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及时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的新经验;继续加强横向联系,学习借鉴外地工作经验,把我市人大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一年。让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法律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积极推进“四个打造”、“五大战略”,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8年元月6日在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政协主席 程来安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二○○七年工作回顾

二○○七年是本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 “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实现了本届政协任期的良好开局。

  一、切实加强学习,推动理论研究。一年来,我们注意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一是学习宣传中共十七大精神。市政协领导带头到各县(市、区)宣讲十七大精神,市政协中心组、市政协常委会和市政协机关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座谈研讨、出宣传栏等形式,增强了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实效。二是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意见》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市政协党组提出的贯彻文件精神的建议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73日,市委隆重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市长王萍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上下发了《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入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我们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政协委员中开展“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使政协各项职能围绕大局履行,委员各项活动紧扣中心开展。四是成立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去年8月,我们在全省设区市率先成立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同级政协组织中走在前列。研究会的成立,为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搭建了新的理论研究平台,既是我市政协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学习研究的一项创新。

  二、不断推进创新,认真履行职能。我们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确保政协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一是创新会议形式。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协商讨论“弘扬九江文化”四个专题调研报告列入会议议程,受到了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市长王萍对大会发言做出的重要批示,成为全会的一大亮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常委会议增加了委员视察内容,与会人员亲历沿江开发区和星子县文化旅游建设现场。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到会并就县乡经济发展等内容听取了发言、畅谈了看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东亮在城西港区工程现场向常委们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大大增强了会议实效。二是创新专委会工作。换届之初,市政协主席会议就确定了积极推进创新、增强履职实效的工作思路。一年来,各专委会在保证日常工作质量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如,经科委就我市林改工作一年之中开展两次视察,既从面上了解情况,又从点上找准问题,积极为政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教文卫体委组织开展义务医疗服务活动,送医送药到乡村,得到了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社法委以情况通报会的形式对民营企业员工参保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使委员和党派由知情明政转变为参政出力,推动了我市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文史委为策应市政协“弘扬九江饮食文化”专题调研,编辑出版了我市第一部地方美食专辑《九江美食》,对宣传和推介九江饮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港澳台侨委通过接待港澳台侨知名人士和加强同侨领委员的联系,为招商引资、推介九江牵线搭桥;人资环委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世界环境日”和全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创新视察活动。去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委员视察活动从形式和方法上作了改进,使视察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增强了视察效果。如,去年7月,人资环委对我市建设系统公共服务行业的视察,既组织委员实地视察,也召开了由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社区群众代表一起参加的座谈会,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得到职能部门的现场答复,促成了一些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围绕发展大计,开展政治协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市长王萍先后参加了两次政协常委会议,就我市发展思路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重大问题与委员协商讨论。王萍市长带领市政府全体班子成员到市政协机关,就《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和市政府工作征求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意见。一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运用全会、常委会、主席会和专题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就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设、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文化旅游发展、沿江开发、庐山旅游发展思路、民生工程等重大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有益的智力支持。

四、精选调研课题,服务中心工作。我们注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部署,精

选课题,精心策划,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努力推动建言成果的决策转化。一是积极参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去年一季度开展的“弘扬九江文化”专题调研和形成的调研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适时转化为党政决策,高位推动了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4月份成立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政协领导、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组织实施和具体日常工作。全市文化旅游十大建设项目、六项主要工作得到整体推进,一些项目和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年来,我们通过直接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等中心工作,发挥政协组织的职能作用,体现出我们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用心和诚意。二是围绕县乡经济发展和国企改制等重大课题开展调研活动。我们把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县域经济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等四个专题作为第三季度专题调研的主要课题。从去年9月开始,四个组历时两个月,深入6个县(区)、8个市直单位、11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赴外地学习考察,分别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供党政有关部门参考。三是专题调研务求实效。各专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突出了少而精的特点,在出成果、求实效上下功夫,较好发挥了参政议政的基础作用。经科委开展了关于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就我市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情况开展调研,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规范建设提出了参考意见。教文卫体委组织开展我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情况的调研,就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保障普通群众的基本医疗等提出了建议。社法委通过调研修水、星子两地乡村纠纷排查与调处工作,为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积极建言献策。人资环委开展的关于我市人口计划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整治工作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专题调研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要求确立都昌县老爷庙风力发电项目,作为市政协“鄱阳湖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的一项重要建议,通过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层层呼吁,近期已被国家批准立项。

五、突出界别功能,发挥委员作用。我们注重发挥政协联系面广、团结面宽的独特优势,把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融入履职的全过程,凝聚各方力量,反映群众呼声,政协的界别功能和委员的主体地位愈见突出。一是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的重要作用。通过会议发言、开展调研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界代表人士提供参政议政平台。坚持市政协领导、各专委会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制度,加强了工作联系与信息沟通,积极反映和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的提案,专门制定了《政协九江市委员会关于做好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案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党派、团体提交的提案,均由市政协领导阅批,许多提案被确定为重点督办提案。二是以界别为纽带,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完善了市政协领导分工联系委员制度,以界别为基础,以委员为主体,在各县(市、区、山)和市直的委员中建立24个委员活动小组。各委员活动小组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各自职能,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三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充分发挥委员的典型带动作用。委员们在立足本职、履行职责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捐资助学等活动中积极献计出力,有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如,民生集团、信华集团、联盛集团带头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各1100万元,并分别认捐110万元,另捐赠创始基金各20万元;许多由委员创办、经营的民营企业,为其符合条件的公司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推动了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许多委员参与、赞助地方建设和发展,热心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六、强化提案工作,提高办理成效。政协提案始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两办”认真做好承办、转办和督办工作,一年内两次在政协常委会上通报提案办理情况。截止200710月底,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各类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通过提案的办理,一些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多年未决的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一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得以适时出台,对于推动党政部门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改进部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把加强和创新提案的办理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对两次全会征集到的提案,分别采取调研视察、上门走访、协商座谈、致函征询意见、会中办案等形式,在保持与提案人、承办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力求提案人与承办单位双方满意;对主席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由市政协领导带队、各专委会牵头,邀请市政府有关领导参与办理,跟踪问效,督促落实。如,《倡议市政协委员中的非公有制人士率先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提案,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得到许多民营企业家委员的积极响应,28位委员发出联名倡议书,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倡议书发出后一个月内,全市就有316家民营企业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险,较倡议书之前增长73%。去年6月,我们再次跟踪督办,11月又进行二次问效,使这份重点提案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截止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为员工办理社保人数已达35714人,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员工参保率达70%。我们把做好社情民意反映和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继续通过征稿、小灵通短信平台等形式征集社情民意,全年共编发《社情民意》简报17129条,向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一些较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和群众呼声,得到了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办理工作被党政督查机关纳入全市工作抓落实督查工作内容。如“龙开河公交线路亟待解决”、“开放庐山南路饮食一条街夜市”等不少社情民意,均得到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办理,促成一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七、重视宣传工作,提升政协影响。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大力宣传人民政协和政协工作。在“两会”和市政协重大活动期间,市政协在省政协《光华时报》开辟专版,在九江电视台开办“政协委员访谈”节目,在九江日报开辟“参政议政”栏目,及时报道政协工作。去年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市政协工作的报道和文章28篇,其中反映提案办理实效的《咬住民生工程提案不放松》的报道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刊发,这在我市政协宣传工作史上尚属首次。市政协与市交通银行联合举办了九江市第十一届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好新闻评选活动。二是认真办好《九江政协》刊物和《九江政协信息》简报,及时反映政协工作动态和委员风采。“九江政协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开通了网上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建立了网上政协论坛,开辟了委员短信联络渠道,以不断进步的电子政务建设为委员履行职能提供更好服务。三是编纂出版《九江政协志(19942006)》。全书80万字,集中记录了市政协13年的工作历程,起到了存史资政、继往开来的作用。

    八、注重联谊交流,扩大对外交往。一是加强横向联系。我们组织参加了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全国22个城市政协横向联系会和全国11个城市政协工作研讨会等,热情接待外地政协学习考察的同志200多批3000多人次。二是配合做好全国政协“京九绿色走廊建设”专题调研组来浔调研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配合省政协“国有土地调控和管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设”、“鄱阳湖综合整治”等调研组的在浔活动,认真参与调研过程,积极反映九江意愿。三是加强与县(市、区)政协和市政协庐山联络处的联系与指导。全市县(市、区、山)政协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瑞昌市、九江县召开,增进了市县政协组织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工作。为配合市委筹备开好全市政协工作会议,我们在武宁、德安、湖口县和庐山区分片区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了解基层政协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先后邀请了全国政协部门负责人、兄弟市政协领导以及本市的理论工作者在我市举办专题讲座和学习报告会,较好地指导和推动了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运行。

    九、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我们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市政协组织和机关的自身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重视组织建设。市政协党组坚持重大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了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和市政协专委会负责人。通过组织学习、为委员订阅报刊杂志和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委员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二是加强机关建设。坚持和完善市政协机关学习制度,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机关“创先评优”考评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市政协机关干部的成长,使干部进得来、出得去、长得高。三是参与全市中心工作。市政协领导在信访接待日期间,认真为市民办实事。抓好村建点和扶贫点的帮扶工作,帮助基层和贫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政治协商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民主监督在力度和形式上都有待于加强和改进,参政议政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委员联系的渠道还需要不断拓展,等等,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逐步改进、完善。

二○○八年主要任务

二○○八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把九江建成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工作思路上有新拓展。十七大报告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政协履行职能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政协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政协各项职能始终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来履行,使政协各项思路和部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推进全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推出精品”的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和探索政协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共振点和切入点,使政协履行职能与全市工作中心贴得更紧,与社会发展靠得更近,与群众冷暖息息相通;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政协特有的事情办得更好,把政协与党政部门共有的工作干得更能体现出政协的特色来。

二、要围绕全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在促进发展上有新作为。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相继提出的“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及围绕项目建设搞好“四个对接”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富民强市的宏图大略,是现在和今后我市科学发展的主题,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政协工作要恒于突出重点。不管是政治协商,还是参政议政,都要注意选择发展全局中具有综合性、决定性、前瞻性的课题,提出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政策法律、符合九江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建议意见。

更多地就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营造发展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召开例会、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履行职能、献计出力。今年重点要围绕重大项目的引进投产见效、打造沿江沿路沿湖产业集群、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精心选题,开展综合调研,努力推出精品力作,供党政决策参考。政协工作要勤于调查研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基层和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对哪些因素激励和促进发展、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发展最有发言权。要深入群众多倾听,立足界别勤收集,把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真知灼见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反映上去。要着力发挥专委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情况等课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力求使所建之言可信,所立之论可取,所建之策可用。政协工作要善于转化建言。我们的建议意见不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最终目的是要推动献策向党政决策转化,成为促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举措。因此,建言立论要有建设性,讲实在、实际的话;要有客观性、不唯书不唯上、不回避矛盾、不观点先行;要有协商性,力求说得对,不求说了算,即使不用不等于无用,即使今天不用不等于明天不用。这样的建言才能管用、才被看重、才易转化。

三、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在反映民意上有新举措。政协工作的领域很多,但重点应始终放在促进发展和关注民生两方面。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政协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履职的各个方面。要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今年要尽力组织委员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开展调研视察,更多地关注落后地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了解和反映他们的基本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市政府确定今年办理的十件惠民实事,要适时安排听取落实进展情况通报,支持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把实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通过组织开展界别活动、委员小组活动,动员每位市政协委员为解决民主问题提一条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联系一方(界别)群众、帮助一户困难家庭,为促进我市民生环境的根本改善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四、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民主监督上有新突破。民主监督是我市政协职能中比较薄弱的一环,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改进工作呼吁最多的一项。要切实增强监督的责任意识。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应当理直气壮地用起这项职能、用好这项职能。如果只挑“松土”挖,不啃“硬骨头”,政协的其它职能也会大打折扣。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敢”是态度,“善”是能力。“善于”而不“敢于”,可能使监督流于形式;“敢于”而不“善于”,会给监督带来乱子;只有既“敢于”又“善于”,才能确保监督职能的有效行使。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监督形式的同时,适时召开民主咨证会,安排政府职能部门在市政协常委会上通报工作,接受委员评议,听取委员对我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切实加大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的督办力度,对重要提案和领导批示的重要社情民意,要逐条开展督办落实、跟踪问效活动,确保办理质量和效果。要增强监督的换位思考。本着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对该肯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及时提醒,对发现的问题要直言不讳地批评,对影响到发展的困难要积极帮助呼吁,向党政及其有关部门反映。同时要尊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意见,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难为。不能专批毛病、求全责备,更不要道听途说,借题发挥。尽可能不因监督而发生矛盾、影响发展,真正体现政协工作“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初衷。

五、要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在凝心聚力上有新贡献。讲团结不讲民主,团结就不能巩固;讲民主不讲团结,民主就走向了绝路。要始终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作为政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努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团结和谐。进一步加强政协组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走访制度,坚持邀请他们参加政协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积极为他们搭建知情知政、参政议政的平台,在增进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中促进团结。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同非公经济领域、中介组织等新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的联系,把这些新生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广开言路、平等议事,求同存异、集思广益,积极支持各党派、各族各界人士就全市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开展协商讨论,使各方意见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各种要求愿望得到充分反映,各项真知灼见得到充分集中,形成增进共识、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

六、要突出委员的主体地位,在发挥作用上有新机制。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更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让委员多知情。通过政协例会、专题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途径,及时向委员通报全市经济发展重要情况,使委员掌握市情、了解政情,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动委员持证视察,推荐担任特约监督员,使委员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情况和群众意愿。要与委员多联系。市政协领导和各位常委要坚持走访所联系的委员,增强委员的政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协各参加单位要充分发挥委员活动小组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全市重大工作部署和市政协重大活动,组织好界别座谈、委员活动日等,使政协组织真正成为“委员之家”。要对委员多宣传。借助我市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协工作,广泛宣传政协委员。继续办好《政协委员访谈》节目和《参政议政》栏目,大力宣传委员的创业事迹和风采。编辑《名人咏九江》文史资料,策应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要靠委员多出力。委员应结合本职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对市政协组织的各类会议各项活动,委员要积极参加;开展优秀市政协委员、优秀提案和优秀社情民意反映等评选表彰活动,增进委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要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推进“五大战略”、实现“四个对接”、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七、要加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不仅关乎政协组织的形象,更直接影响政协履职的质量和水平。要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贯彻以往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出台和完善一些新制度、新规范。要协助市委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对各级党委贯彻落实全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的督查活动,努力把市委对加强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市政协理论研究会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活动,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要不断推进政协工作的创新。通过活跃政治协商形式、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拓宽参政议政领域,使政协工作的创新落到实处。适时举办常委、委员培训班,创新委员学习制度。完善“网上政协论坛”等栏目建设,开辟委员建言献策新途径。要不断推进机关工作上台阶。积极为各党派团体参政议政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优的工作条件。继续开展创先评优活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机关工作人员为委员履职和服务大局尽心尽责。认真做好联谊接待工作,举办好全国22城市政协横向联系会,展示九江魅力,扩大九江影响。

各位委员、同志们,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人民政协正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展望未来,前景似锦;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按照十七大指引的前进方向,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而共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九江 > 九江年鉴 > 九江年鉴(2009)

特载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2010-03-25 10:38:00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OO七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民生为第一事务,大力推进沿江开发、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稳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经济总量扩张。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57.5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增长2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3.2%;修水县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

   ——发展速度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0户,净增80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6%,实现利税52亿元,增长120%;全市工业用电量达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户,比上年增加4户。

   ——运行质量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三大主体税增加额占增收总量的87.1%,全年财政保持均衡增长、均衡入库;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增强。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4个,比上年净增1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13个。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1.8亿元,比年初增加59.8亿元;贷款余额308.3亿元,比年初增加36.8亿元。 ——民生有效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5.2亿元进行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改善。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分别比上年净增1912元和38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1.3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城镇和农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0.2平方米和37.4平方米,分别增加2.3方米和0.9平方米。

    一年来,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就:

   (一)不失时机启动沿江开发,在扬优发展上取得突破。

开发沿江、做强沿江,实行龙头带动,是九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抓住机遇作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升为全省发展战略。我们秉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以“以港兴城、港城互融、港贸互联、港工互动”为目标,于4月中旬同步启动了规划建设、征地拆迁、投融资平台建设、项目推介和引进,完成了“一核、两轴、六板块”的开发框架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成功引进上海港口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新的港口和物流园区建设。城西港区作为沿江开发的主板块,提出“决战600天,建设新港城”,新组建投资公司,融资近6亿元,快速推进疏港大道和商住区建设。沿江各县(市、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快项目推进,引进重大项目137个,金砂湾板块引进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4个,园区产业集聚逐步成势。10月底,省政府发布《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城西港口一期工程奠基及沿江20个重大项目隆重开工。沿江开发正在成为九江扬优发展的突破口,对外开放的第一形象,招商引资的第一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方阵。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的能量进一步积蓄。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积极开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大企业、项目和院校所对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九江石化Ⅰ套常减压装置开工建设,原油加工能力将提升到650万吨。九江钢厂以新代旧综合改造项目启动,炼钢能力提升到400万吨。同方江新、江洲、翔升等一批船台项目加速推进,新增造船能力70万吨。星火有机硅扩改、亚泥三期、汇源三期和凤竹纺织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赛得利二期、L乳酸、红鹰直升机、大唐氟化工、宝迪灯具和中粮集团油脂加工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全市工业园新增企业76户。重视矿业经济发展,启动采矿秩序整顿和矿产资源整合行动。积极做好西气东送、川气东输前期准备和九昌樟成品油管线建设。全省首家风电项目在都昌矶山湖破土动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星火工业园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九江电厂烟气脱硫、九江石化硫磺回收等环保减排装置投入使用。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8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下降5.2%,化学需氧量下降2.5%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城乡统筹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去年是我市对农村投入最大、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整合150多个部门力量,动员社会、企业、部队共建新农村。全市按照统一规划,高质量完成了1801个村庄的整治,规划有序、凸现田园自然风光的村落随处可见。筹集各类资金4.27亿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改路2600公里,改水6.7万户,改厕5.9万户,新建沼气池2.5万个,积极探索村落社区建设新路径,全市新农村建设跃入全省先进行列。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山花烂漫河鲜美,六畜兴旺桑茶香”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全市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新扩九江水梨5万亩,小龙虾、鱼回鱼等特种水产养殖迅速发展,新建成2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亿元以上的3家,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7家,重点扶持40家。建立万亩、万头(羽)以上的种养基地13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个,培育有机绿色食品品牌61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4个。开放型农业有了新突破,永修宏康、赣台农业示范园等115个生产、加工、出口型基地和企业相继落户建成。“万村千乡”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新建农村超市1000余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流通体系,活跃了农村市场。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建立了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年交易量达25亿公斤,资金流达8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稻米交易市场,九江昔日“四大米市”的辉煌正在重现。综合利用农业开发、扶贫、移民等项目资金,改造中低产田40.15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做法得到了中央和省里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县县进入全省林改先进行列。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活力进一步显现。

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建立改制周转金制度,多方筹集改制资金,破解国企改制难题。60户市属企业启动改制,江西制氧机厂等11户改制基本完成。靠大联强,成功引进上港集团参与九江港口集团改制,九江港政企分开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到位。10户企业政策性破产获得批准。采取盘活存量、打包回购债权等政策,处置债务16.74亿元,为下步推进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化财政管理,探索现代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机制,理顺市区两级事权财权,激发了多方面的积极性,九江经济开发区、庐山区和浔阳区活力释放,发展明显提速。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修水九银村镇银行开业。推进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按期完成,首批62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完成产权划转,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担保公司。乡镇综合改革、国有水利工程、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机关后勤管理改革稳步实施。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全民创业日趋活跃。全市私营企业新增2039户,个体工商户日均新增83户。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149户中小民营企业与市内八家银行达成贷款协议近50亿元。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质量。赴欧洲、新加坡招商,赴香港、上海、佛山推介和浔台经贸洽谈会、中国“五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提振了九江的发展形象。对接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取得成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7家,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现汇进外资突破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9%。实际利用内资240亿元,增长14.3%。与上海产业对接引进企业82户,开辟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渠道。引进5家总部经济入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际高层论坛展示推介九江。新缔结2个国际友好城市,新签2个国际友城意向,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友城大会。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外贸出口完成2.5亿美元,增长71%,九江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8万标箱,净增1.5万标箱。口岸、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和外汇管理等进出口通关服务更加快捷便利。侨务、对台事务、驻外机构、商会等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挖掘九江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共融发展。

广集民智,尊重民意,积极构建城市软实力,确立“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九江城市精神和新的市树(香樟)、市花(荷花),倡导激发全市人民和谐创业的文化力量与热情。成立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及项目布设规划,组织制定庐山西海、环庐山文化旅游休闲景观带规划。庐山申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一举成功,同时与国旅成功开展战略合作,两个五星级酒店顺利开工。共青西游记文化产业园正式签约,东林大佛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推进顺利,西海温泉、天地温泉竣工开业。全年共引进文化旅游项目签约资金逾百亿元。结合新农村建设,环庐山景观带、庐山西海景观带、昌九沿线环境整治收效明显,新构了旅游城市新特色与大环境。积极推进“五城同创”,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通过评审。星子县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名县”和“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大县”称号。引入市场机制,成功举办国际龙狮精英赛、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市旅游商品研发大赛、首届金秋饮食文化节,推出了“浔阳鱼席”特色饮食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活动。开展旅游促销,包机游首临九江,游轮游、专列游、自驾游纷至沓来,“农家乐”等特色休闲游不断升温,九江正成为长江中下游休闲度假的热点城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15万人次,增长20.2%;接待入境游客15.2万人次,增长29.9%;旅游总收入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六)注重规划引领,着力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挥规划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与规制作用,按照“美丽浔阳、怀抱庐山、东临鄱湖、北依长江、西拓港城、南接走廊”的发展构想和“一核、二带、三城、九镇”的城市架构,初步形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保护规划。全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相继完成,乡镇规划编制率达60%,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3.7%。全市产业规划、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相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沿江高速、庐山西海准高速公路规划全面启动。昌九城际高速铁路顺利开工,武吉高速、铜九铁路(九江段)建设加速推进,福银高速(九江段)改造按期完成。“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开局良好,德白线等县、乡公路改造完成,316国道改造工程开工。硬化农村公路1500公里,新增375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通畅率达6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耕地1.1万亩。争取上级水利建设资金2.7亿元,174座隐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鄱湖二期防洪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水利血防工程顺利实施,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增强。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滨江东路截污等续建工程顺利完工。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公用事业发展,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九江、湖口50万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启动。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村2225户村民用电,实现全市农民用电户户通。开展绿色生态建设七大专项行动,开展昌九绿色走廊建设,实施平原绿化、公路两旁绿化和村落、庭院绿化,城市绿化率达43%。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基本建成,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省政府下达的8大类52项民生工程81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同时狠抓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小额贷款支持创业工作,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100%就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量首次突破6亿;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亿元,比上年增长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近6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就业培训10.2万人。第四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为低保户发放物价补贴1044万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8个县,参合农民208万人,参合率达89%。在全省率先开展“邻近就医同等报销”、“市直医疗单位新农合直补”、“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标准。在全国物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下,政府积极干预监管,使全市的猪肉、煤气、蔬菜等价格涨幅全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启蔬菜早市20处,方便市民。加大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力度,市容更加整洁,市场繁荣有序。

   (八)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利申请达300件,实现两年翻番。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8个。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资金1.9亿元。改建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5万平方米。新扩建优质高中7所,建成寄宿制农村中小学55所。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中等职业学校,启动了龙门职教园区建设。开展了周敦颐诞辰990周年纪念活动。投入近千万元,广泛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新增30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拍摄、选送的影片《东京审判》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百集九江方言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受到市民欢迎。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县级疾控中心开始投入使用,争取上级血防补助项目11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9‰以内。我市选手参加世界特奥会获151铜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市运会,全民健身掀起热潮。住房公积金覆盖率提高11个百分点。慈善事业大步推进,募集冠名基金3900万元、慈善资金350万元,在助学、助医、助孤、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双拥”创建工作荣获全国三连冠。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档案、质监、药监、供销、气象、水文、烟草、地方志工作取得新成效,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免费为20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地质灾害“万村培训”。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土地、房产问题。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各类伤亡事故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治安形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九)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务环境有所改善。

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以“提质、提速、提效”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建设,政风行风评议扎实推进,机关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改进,破解难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善项目调度、季度分析通报、现场办公等工作推进机制,有效促进了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更加便捷有效。启动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投入使用。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畅通“民声通道”、“网上信访”,整合市长热线和手机信息平台,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直播,中国九江网进入全国地方政府网站40强。自觉推行依法行政,接受人大法律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全年提请人大决议案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提案537件,办结率达100%。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众听证制度,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审计监督和专项整治,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制度进一步建立,跻身“中部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之列。

    各位代表,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政府承诺全年办好10件惠民实事,目前有9件全面兑现,1件正在全力推进。城乡困难群众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如期实现,超计划帮助2969户“零就业”家庭就业,完成1142名残疾人就业。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受惠学生数比省下达指标多1.7万人,完成率103%,公开招聘2000名乡村教师顺利完成。廉租房制度进一步完善,853户“双困”家庭得到住房保障,建成经济适用房24.1万平方米,惠及3081户中低收入家庭。市区新建公厕22个,新建垃圾中转站7个,完成农贸市场设施改造4个,另有9座农贸市场建设正在推进。扩建蔬菜基地5000亩,储备生猪3000头,城区居民买菜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解决了10.46万人安全饮水。搬迁深山移民9400人。鹤问湖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启动。公路客运中心和公交总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挂牌运行。九江化工厂搬迁已经启动,正在积极推进。

    2007年,我们立足开好头、起好步,始终注重完善思路与真抓实干、立足当前与筹划长远、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中心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具体实践中,一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战略性。把九江置于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坚持规划引领,效益优先,追求高起点发展、集约发展。二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开创性。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承创新,优化思路,完善举措,力求扬优发展、加快发展。三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科学性。既着眼全局,通盘谋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和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以重点突破牵动全面提升,实现协调发展、为民谋发展。四是更加注意把握发展的基础性。立足打基础、利长远,不搞短期行为,着力解决瓶颈问题,加强生态保育,促进永续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新步伐,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开创了和谐稳定的新局面。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浔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中央和省驻浔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九江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起支撑性作用的骨干项目和企业还不够多,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薄弱;掌握现代经济发展手段不多,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艰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现代农业推进力度及新农村建设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尚需加强;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二OO八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8年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一年。当前,省委、省政府对九江的发展更加重视和关注,长江沿岸和省内外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九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能量进一步凸现,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和期盼更加殷切。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发展的压力、挑战也进一步加大。挑战蕴含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突出项目建设,举全市之力推进沿江开发,繁荣发展文化旅游,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追求绿色生态和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690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66.1亿元,增长15%,力争跨越70亿元大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2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和市外资金分别增长10%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下降9.5%,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2%;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倍加注重好字优先、加快发展。认清发展不充分这一基本市情,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敢于发展、善于发展,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倍加注重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破解发展的难题,激活创业创造、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倍加注重以人为本、为民谋发展。把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为民谋利造福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保障群众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倍加注重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牢固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无价的理念,注重节能减排,追求环境友好,做到发展经济与保育环境并重,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沿江开发战略,举全市之力打造九江新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大格局定位、大产业支撑、大腹地依托、大投入带动、大手笔推进的要求,围绕“一核两轴六板块”的空间架构,着力实施好《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严守“土地不违规,环保不出问题,防洪不出漏洞”三条底线,矢志不渝地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尽快实现九江在长江沿岸和全省的恢复性占位。

    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从速构筑沿江两横三纵交通大格局,完成城西港区两个5000吨级泊位集装箱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启动两个5000吨级散杂件码头建设。加快推进铜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长江二桥、九瑞高速建设。完成九瑞大道(港区段)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沿江大道改扩建,贯通现代大道、浔阳西路,启动环城高速公路和彭泽沿江高速的前期工作。着力突破城西港区与城区交通瓶颈,构建疏港快速通道。积极做好赛城湖大堤、棉科所大堤的防洪提标,增强沿江园区的排涝能力。加强沿江园区路网、管线、水电气、治污、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城西港区环境监控和治污、排污设施,加快湖口、陆家垄、马回岭等输变电站建设,按适度超前的要求建设电网,力争“十一五”期末供电能力达到200万千瓦,为大工业发展准备条件。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

    狠抓沿江重大项目落户。实施核心区带动,沿江产业轴和昌九产业轴联动,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沿江率先发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岸线胜金”、“寸土寸金”的观念,严格执行准入规定,大力提高沿江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引进项目的产业层级,做到污染项目不进、低端项目不进。各板块按照产业规划的定位,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环境友好型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每个板块引进52亿元以上项目,25亿元以上项目,城西港区力争引进210亿元以上项目。突出抓好已开工的20个沿江重大项目建设,力促这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强化沿江战略实施保障。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争资争项,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多渠道融资。以公司化运作为主体,力争城西港区融资12亿元,推进42个项目建设,其它板块新增融资25亿元。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引进沿江开发急需的管理、物流、融资、招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争取上级对沿江开发重大项目用地和环保指标支持,全市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和环境容量指标向沿江重大项目倾斜。在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经济集聚发展。

    发展的支撑在于产业,产业的优势在于集约。强化主导产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围绕“六个8001000(未来510年原油加工能力及其油化工、精细化工达到8001000万吨;船舶、汽车、交通机械及家电机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1000亿元;钢铁冶炼及加工能力8001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力争达到8001000万千瓦;水泥及建材业生产能力再提升8001000万吨;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8001000亿元)及“三个30万吨”(2010年玻纤及其制品生产能力、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0万吨)的目标,形成多极支撑的产业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力推重大产业项目,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抓住九江石化技改,川气、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机遇,尽快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和化肥、化工发展能力;建立船舶制造业研发中心,再引进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促进江洲、同方江新、银星、翔升、东海等造船骨干企业万吨级船台建设;支持昌铃公司新发动机、新车型开发和市场开拓,大力推进汽配和船配产业的发展;实施以新带旧综合利用改造工程,争取金砂湾尽快形成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加快新上冷轧薄板和镀锌板项目;抓好亚东水泥四期建设和兰丰、三环、鑫山、鼎立公司的技改扩能,提升水泥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九江电厂四期“上大压小”项目,加快推进都昌、星子、庐山区等地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彭泽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促恒基太阳能热水器、红鹰直升机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加紧实施赛得利三期、龙达30万吨粘胶以及华孚、凤竹、立峰、锦兴、远东等项目,尽快形成化纤、棉纺、面料、服装专业市场齐头并进,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

    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增强衍生和带动能力。围绕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继续大力扶持九江石化、九江钢厂、九江电厂、香炉山钨业、蓝星星火、蓝星卡博特、赛得利化纤、巨石九江公司、昌铃集团九江分公司、赣北钼业、九江整流器厂、713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超50亿元、超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围绕核心企业,着力加强产业上下游、前后道延伸配套,吸引外来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进一步拉长、加宽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群跟进的格局。加强要素保障,促进资源、能源、土地、资金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倾斜,尽快形成一批新的骨干企业。

    提高产业科技支撑,实现“九江加工”向“九江制造、创造”跨越。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鼓励骨干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吸引他们来我市兴办中试基地,鼓励九江本地院所加大研发力度,为我市高新企业的技术孵化创造有利条件。瞄准前沿新兴产业,加强跟进追逐,重视IT产业,创意、动漫产业,外包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整合全市科研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科技体制创新,努力在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开新步伐。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要把抓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资源整合和精深加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规范矿产资源勘查规划,整顿资源开采秩序,杜绝无序勘探、低端采选和初级原料输出,着力解决采选企业布局不合理、“多小散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依法关闭规模效益低、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小型矿山企业。鼓励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提高采矿、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综合利用率,使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专业化企业集中,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形成以铜、钨、铅锌、硅、石灰石为主的矿业经济区,促使我市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的优势,进而成为经济优势。

   (三)拓展改革开放广度与深度,激活发展的动力和潜能。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注入发展的外源动力,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国企改革。着眼于盘活存量,激发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困难企业职工的基本生计,坚定三年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的目标不动摇。继续按照“全面启动、分口推进、一企一策、确保稳定”的原则,完成上年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的42户企业改制,推进并确保启动今年31户企业改制任务。大力破解资金筹措、债务化解、职工安置、土地运作等难题。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企业积极性,走靠大联强之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另一方面把稳定作为改制工作的根本,维护职工利益,千方百计安置职工继续就业和转移就业,让职工走出生活困境,让企业重焕生机。加快国有资产经营与监管体制建设,实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法人治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有效运营,保值增值。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进一步改变依赖计划投资、财政拨款的单一投融资体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原则,加快市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担保公司建设步伐,组建九江市沿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路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银行贷款、项目融资、外来投资等融资渠道。完善“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园区、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各大银行包括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入驻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培育资本市场,增强市内融资能力。积极推动上市融资,探索股权换资本的路子,力争年内庐山旅游集团上市,加快九江商行增资扩股,组建九江银行并推进上市。激活用好民间资本,推进九江长运、共青鸭鸭、财兴卫浴、美庐乳业、博莱药业、民生集团等一批企业筹备上市。简化投资审批程序,降低门槛,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推进城市建设市场化,探索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按照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区域、对接院校所的要求,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开展以提高研究项目的决策水平、包装项目的政策水平、推进项目的操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紧盯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引进中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优化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更加注重招商项目的规模、效益及产业贡献度。围绕支柱产业,精心包装项目,不搞地价、优惠政策的恶性竞争,提高招商实效。改进招商方法,组织专门队伍、专业队伍,锁定目标,敲门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主动应对和积极做好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工作。强化招商服务,树立“环境招商”的理念,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项目调度与服务,继续坚持项目推进五项制度,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包干责任制,从项目引进落户到建成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建设好电子口岸,优化大通关环境。借助国际友城平台,发挥驻外办事处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各个领域特别是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力争全年新落户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

    促进民营经济跃升发展。大力培育九江的创业文化,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未禁止的即可准入,凡是对外资开放的对民营经济要全面开放,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重组,参与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积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的融资担保,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理顺民营经济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好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政策上更优惠,环境上更宽松,管理上更科学,服务上更优质。

   (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崛起。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力争今年财政收入实现县县过两亿元,力争过5亿元的县4个,过4亿元的县2个,培育25个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

    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把加速园区建设和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在培育特色产业、做大核心企业、完善功能配套、创新管理体制,破解用地、招工、融资“三难”上实现新突破,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的活力板块,争取全市园区经济进入全省前三位,并培育出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力争每个园区形成12个主导产业,每个县(市、区)至少形成一个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立足本地比较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实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充分调动乡镇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大力扶持农村新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村能人积极创办企业。积极引导鼓励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表彰创业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重视县域城镇及镇村规划,加快宜居城镇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路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互促进,同步推进。

    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要求,继续抓好自然村整治建设,做到力度不减、投入加大、标准不降。在确保完成省级建设点工作任务的同时,科学安排市县共建点,全市今年新增1436个自然村建设点。同时,切实把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推动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体推进。认真总结新农村工作经验,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探索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帮扶共建机制、协调推进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和村落社区管理长效机制,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走出一条具有九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按照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水产、林果、畜牧、蔬菜、茶叶、蚕桑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力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完成新扩九江水梨面积8万亩,力争5年内达到50万亩。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品牌兴农,努力培育“九江水梨”、“鄱阳湖水产”等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全市81座隐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5万亩圩堤整治加固的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增310个行政村通柏油(水泥)路,建设砂石路500公里,水泥路1300公里,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93%80%。新建沼气池2万个。继续做好修水深山区的移民搬迁,启动都昌、德安两县移民搬迁工作。加大农业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动植物检验防疫体系、农村人才培育等新农村服务支撑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标准化、机械化。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致富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发挥他们应用和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动林权有序流转。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工负担,激发农场发展活力。

   (五)强力推进文化旅游战略,打造魅力活力宜居城市。

    文化旅游既是发展经济的新兴产业,又是弘扬九江人文精神、彰显九江山水生态的载体,依托文化旅游战略推进,努力打造“山水体验之地、创业向往之城、生活品质之都”。

    彰显文化旅游特色,提升城市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资源、资本和服务的全面开放,将“九江十景”和“庐山十景”等文化旅游项目整合包装,推进统一规划,景区合作,整体融资。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开发建设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努力打造庐山国际旅游龙头板块,推动旅游景区合作,探索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容。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产业,促进形成旅游大产业格局。加大旅游促销,巩固近程市场,扩大远程市场,在知名的旅游企业和主要客源地设代办处。继续抓好环庐山和庐山西海景区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庐山西海准高速公路建设和105国道改造。加快推进庐山园门(威家)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开展“十强旅游乡镇”、“十佳特色旅游村”创建和评比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举办好重大节会。打响山水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隐逸文化品牌,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九江城市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造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树立和尊崇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以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提升生活为目标,不断加强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突出规划引领,组织对城市远景规划的深入研究和修编,高度重视各类规划的协调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突出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环庐山公路绿化二期、公交客运中心二期和公交总站二期工程,建成滨江东路延伸线、琴湖大道、金凤路延伸线、德化东路、两湖活化引水工程、陆家垄路南段。启动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庐山新城、老九瑞路、鹤问湖周边路网、濂溪大道、南山公园、十里广场和城市配套主干管网等城建项目的建设。创新城市功能项目运营机制,对白水明珠等项目进行管理主体招商。突出便民利民,完成10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完善农贸市场网点和早市点布设,科学布设配电设施,加大供电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力度,增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厕。突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成果,健全城市和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在严格执法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和谐城管新形象。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规范社区物业管理,逐步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关爱社区干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引进实力强、服务优的现代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抓紧华孚、华南医药等物流项目的对接,力争早日落户开工;尽快启动华东建材物流中心建设,力促华东三期和沃尔玛早日竣工开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文化、体育、保险、会计、法律、租赁、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加快推进公众信息网、社区信息网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六)全力抓好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广泛惠及民众。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出发,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坚持新增财力向社会事业、向基层、向群众倾斜,突出解决好教育、就业、养老、低保、医疗、住房、扶贫等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重点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就业率94%。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围绕全年培训14万人的目标,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方式,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培训和招标培训等机制,开展发放培训券试点,切实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全面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创业指导等各项扶持政策,力争新增小额贷款1亿元。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4050人员再就业5千人,扶持残疾人就业1千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新途径。鼓励、支持、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就近就地转移3万人。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农村居住,到工业园上班”。

    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力度,以工业园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大养老保险基金总量,努力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年完成养老保险基金征缴7亿元。探索推进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使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8%。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养老基金运行安全和及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保障功能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将新增农村低保户全部纳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将城市低保户全部纳入城市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对边缘户的救助,取消病种限定,提高救助标准,简化救助手续。继续抓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村卫生所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新增农村低保5万人,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加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继续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加快敬老院建设力度,力争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人民群众临时性、突发性的生活困难。继续加强猪肉、粮油、蔬菜等食品的价格监控和市场监管,强化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增强政府调控价格的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九江最优的品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启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

    加强资源节约。坚持“惜地如金”、“岸线胜金”,切实提高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努力做到低端产业不进,低档项目不进,确保沿江地区投资强度在150万元以上,工业园区在100万元以上。加强土地盘整清理,对圈而不用、浪费严重的依法依规收回。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全年完成任务1.8万亩,以造补占,持守耕地保有量,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创造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节能降耗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继续深入开展“绿色生态九江建设七个专项整治行动”,健全环境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严把环境准入关和环境容量关,严格保护景区、休闲地环境生态,努力建设生态环保型工业园。要按照“集中排污、集中治污、集中监测”的要求建设沿江园区,特别是高起点建设城西港区、金砂湾工业园的环保配套设施,努力把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绿色、环保、生态工业示范园。严格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达到国家控制标准。重视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加快设施建设改造,确保鹤问湖污水处理厂年底前投入使用。

    加强生态建养。坚持把农村的生态引入城市,把城市的文明导入农村。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开发建设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经济以环境容量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保护好山水资源和湿地,抓紧引进和实施鄱阳湖等湿地保护项目,继续开展“修河环保行”活动,加强庐山西海水质保护。加大生态补偿和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施“百矿披绿”工程,认真组织实施修水、星子两县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完成治理面积40万亩。继续推进平原绿化,农田林网、路旁、滩涂绿化,确保“十一五”期间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4.66%。加强森林“三防”,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确保庐山、星子温泉、庐山西海等旅游景点生态安全。

    培育生态理念。倡导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培育公众的生态伦理,营造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扩大绿色志愿者队伍,推行义务植树造林和环保义务劳动等公众参与活动,积极推进绿色创建工作,开展“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村落、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形成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楼宇披绿的生态时尚。

   (八)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三年时间,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录1200名公务员到乡镇、街道培养锻炼。招聘2000名医护人员充实乡镇卫生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突出抓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大“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持教育优先,重视支持九江学院、九江职大等大中专院校的建设发展。加大基础教育设施投入,推进中小学危房改造。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实施留守儿童寄宿制工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师生比。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大力提升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加快职业院校建设,结合九江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视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创三甲医院活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农村三级医疗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强化重大疾病防控,抓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做好“五五”普法。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推进老建扶贫工作,改善革命老区和深山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全国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文物普查工作。继续做好档案、地方志工作,启动第二轮市志修编。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实现安全发展。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全市应急信息报送、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突出抓好煤矿、危化品、公共聚集场所、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等专项整治,开展安全隐患长年排查并不停顿整改,继续加大监控力度,巩固小煤矿关闭的成果。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打造平安湖区、零案景区、和睦边区、安宁林区、祥和社区。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开展打击偷盗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企业、社区治安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群众和企业财产安全。重视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饱含真情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领导信访责任制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扎实开展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专项整治活动,更加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堵访为主动走访,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关心的问题。

   各位代表,为民办实事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广集民智、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做好十件实事:

    1.在城区新建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再解决不少于30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廉租房制度,对人均7平方米以下的“双困”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推进县域城镇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对人均6平方米以下“双困”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启动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完成700户农村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2.政府新购2000个就业岗位,其中市本级购买1000个,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3.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使15万农民群众使用自来水;完成深山搬迁移民8000人。 4.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加快体育中心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建设博物馆和3个市图书馆区级分馆,启动美术馆、有线电视数字播控中心、文化演艺中心、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大型游乐设施建设。

    5.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新扩建10000亩蔬菜基地;每个县建好一个食品检测检疫站。

    6.整合交通资源,完善城区公交和城郊线站体系,添置环保型公交车68辆;完成15个乡镇汽车站和200个农村候车亭建设;再完成45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7.整合城区教育卫生资源,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和卫生网点布局,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开发区、庐山区按三级标准各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支持660个社区、村卫生服务所(站)建设,免费培训1800名村卫生所人员。

    8.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实施九江市老干部休养所改造;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标准较高的老年公寓;再免费为2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9.扩大城区管道天然气供气范围,完善城区天然气管网,新增管网100公里、用户1万户。

    10.启动十里(濂溪)河改造工程,完成塔岭南北路、庾亮南北路人行通道设施建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以开明开放的工作理念、创新求进的工作思路、争先进位的工作意识、有效融通的工作举措、止于至善的工作追求、高效廉洁的工作纪律,立志有为,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树立“亲民为民、创新求进、诚信务实、高效廉洁”新形象。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和全体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民生第一事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落实意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遵循客观规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不计长远的“形象工程”,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运用现代经济手段,形成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动工作的方法、破解难题的路径、领导工作的本领。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其它,坚持从全局出发,集成思考,系统设计,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局部与全局、局部与局部最优互动;深入调查研究,求教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借智于专家,在集思广益中做出科学决策。重大决策尤其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集体决策、慎重决策和阳光操作,重大问题注重听取人大、政协意见,报党委审定,并接受多方监督。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和实施效果,倡导操作到位是真本领,落实到位是硬功夫。坚决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定下来的事情就雷厉风行、一抓到底,部署了的工作就紧盯不放、跟踪问效。改变作风,狠抓落实,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沉到基层,面向群众,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不断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

   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秉持“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理念,突出“为发展、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继续深入推进以“提质、提速、提效”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解放思想,融通办事,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就要视为己任,竭诚服务。对基层和客商的诉求,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和落实。对群众和企业的实际困难,要设身处地、带着感情设法解决。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坚决消除工作中的“中梗阻”现象。破除狭隘的部门利益观,不允许遇到利益“抢篮球”、碰到矛盾“传排球”、推诿责任“踢足球”的现象发生。继续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再添措施,强化力度,整治环境。对损害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努力营造同心、同向、同力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突出勤政为民,倾心竭力办好利民之事。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勤勉理政、执政为民。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加大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以民生为第一事务,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唯民所系,改革发展成果由民共享。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群众反映诉求的通畅渠道和回应机制,关注群众日常生活,从解决群众“最盼”、“最急”的问题入手,体现人民政府的真情和作为。在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施政环境。注重廉政和法制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做到敬畏事业,增强工作责任心;敬畏权力,用好人民赋予的公权;敬畏群众,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推行“阳光政务”,深入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办事公开,扩大群众有序参与。认真履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问责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大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加快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推进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运用到哪里,职能监督就到那里;公共服务提供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到那里,努力从制度上防止权力寻租,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从领导干部和机关做起,勤俭办事业,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纠风治乱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激励着我们,人民的重托千钧在肩,发展的使命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努力保持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把全部心智倾注到干事业上,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衷共济兴九江。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为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8年元月8日在九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远秀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九江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7年的主要工作

2007年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常委会在中共九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精神,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召开8次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项,对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积极开展工作视察和专题调研,先后作出9项决议、决定和 18 项专题审议意见,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了18项工作,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认真学习宣传监督法,切实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1.积极开展《监督法》学习宣传活动。在九江电视台开辟学习宣传《监督法》专题节目,常委会领导发表电视讲话,组织 “一府两院”8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走进电视畅谈学习体会;与浔阳区人大在烟水亭广场联合开展了《监督法》等法律咨询活动,促进“五五”普法,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召开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学习贯彻《监督法》座谈会,市委陈书记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效推进了《监督法》的学习和宣传。

2.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完善了监督工作制度,废止了与《监督法》精神不一致的监督司法机关具体案件和重大事项的办法、述职评议办法等文件,使常委会监督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3.严格按《监督法》要求开展工作。制定了贯彻《监督法》的实施办法和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工作流程图,无论是监督计划的确定,还是监督议题的拟定、调查、审议、督办、公开等环节都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操作。

4.开展了《监督法》实施情况的调研。1011月份,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正、副主任带队分赴12个县(市、区)人大,就贯彻《监督法》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基层人大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总体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为下一步更好地贯彻《监督法》、做好监督工作探索了经验。

二、服务全市大局,依法开展监督,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1.认真开展专项工作监督。

加强对计划、预算的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7项有关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审计工作等方面的报告,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分析全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30条意见、建议。在部门预算审查监督中,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06年教育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农业局2007年部门预算进行了重点审查,积极推进了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将提交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由26个扩大到50个,强化了部门预算的监督。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统一清查和经营管理、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管理、预算外资金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4项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分别作出了专题审议意见,共提出了22条意见建议。如针对宗地决算编制不及时、土地储备资金周转不畅、少数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及时编制宗地预决算、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的建议,市政府非常重视,迅速启动了20多宗土地结算手续。我们还组织了城西港区开发建设专题视察,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步伐、高起点布局产业、以人为本依法拆迁等意见建议。配合推进沿江开发战略,常委会组织了对岳阳、黄石、安庆、芜湖沿江四城市的考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要有坚定性、决策要保持连续性、工作要保持坚韧性、执行政策要有创造性等建议,积极为我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对城建、环保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城区市政公共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的报告,对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视察,实地察看了城区一些已建和在建工程,针对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目前还存在规划滞后、重建轻管、有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先行、管理要加强、投入要加大、决策要民主科学、管理责任制要落实等5条意见建议。常委会还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继续开展了“环保修河行”活动,组织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深入修河流域部分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多次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深入环鄱阳湖6个县(区)、20多家企业,开展了“环保赣江行”专题采访活动和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能减排工作调研。

加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房制度等3个专项工作报告。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调查中,协调市区周边5个县(区)人大联合行动,实地走访了24家超市及学校周边副食店,26家餐饮店,14个食品生产作坊,查找出了诸如殷家畈豆腐加工点、花果园米粉加工点等一批环境脏乱不堪、无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典型案例,督促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了一些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加工小作坊和假冒伪劣食品黑窝点。

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选择修水和都昌进行重点调研,先后深入13个乡镇、14个村、18个扶贫开发点进行实地察看,走访农户100余户,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产业扶贫、就业培训等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有关意见建议。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调研,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农机局的高度重视,省农机局将调研报告全文转发全省各地市参考借鉴。听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深入6个县20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开展了专题调研,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搞好规划、整合资金、完善管理、培训为先、整体推进等5条建议。常委会还深入武宁、德安、都昌、永修等县的6个少数民族村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市“一府两院”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对常委会作出的18项专题审议意见建议,都及时组织了整改,并在两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以文件的形式提交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已经向常委会回复了13件审议意见的整改结果,制定了61条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认真开展法律监督。

坚持市、县人大联动,采取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的方法,对《计量法》、《水污染防治法》、《义务教育法》、《公务员法》等4部法律在我市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深入市直及县(市、区)的37个部门单位,查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6条整改建议。在《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深入市区及彭泽县、九江县、浔阳区和瑞昌市,召开了28次座谈会,实地察看了2所市直中小学、11所城镇中小学和10所农村中小学,针对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结构配备不合理、城区学校网点布局和城市建设不同步等问题,提出了6条建议意见。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常委会结合开展“环保修河行”活动,先后三次组织人员深入修河流域的修水、武宁、永修三个县进行明查暗访,掌握了真实情况,提出了要严格禁止、坚决查处超标排污等5条意见建议,对这些建议,市政府及环保部门非常重视,及时采取行动,关闭了永修虎山造纸厂等修河沿线多家超标污染企业,并着手启动辖区内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积极开展司法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及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决定》情况的报告,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

3.依法行使决定权。

常委会按照依法行权和抓大事的原则,对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和涉及本行政区域内带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事项,及时审议并作出了决议决定,全年共作出了9项决议、决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促进全市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了《关于批准2006年市本级决算的决议》和关于《市人民政府报请审议批准向市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财政垫付性贷款3亿元的议案》的决议。针对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的《关于要求停止“丽景湾”工程项目建设的议案》,常委会非常慎重,组织代表进行了视察,及时将他们的视察意见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并聘请了10名专家进行了项目论证,作出了停止“丽景湾”项目建设的有关决议。作出了《关于命名九江市“市树、市花”的决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九江城市品位和形象。

4.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

常委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接访、转办和督办工作流程。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342件,接待群众来访 212537人次,对27个信访件进行了跟踪督办,督促解决了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常委会领导先后8次参与市信访局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处理信访问题23个。针对星子县11位出租车司机要求解除与九江金鹏公司挂靠关系的信访,常委会领导及时召开星子县政府和九江金鹏公司负责人协调会,明确提出了办理要求,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针对因部分商户拖欠电费,电力部门对市文化商业大厦全楼拉闸断电的信访问题,常委会领导及时与电力部门联系沟通,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拥护,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创造履职条件,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1.强化代表培训。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委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新一届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举办了代表小组组长培训班,组织全市40多名代表小组正、副组长系统地学习《代表法》、《组织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密切同代表联系。成立了代表联络处。为代表提供了《中国人大》、《时代主人》、《九江人大工作》以及《知情知政》等相关学习资料,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情况,畅通代表知情悉政渠道。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了35名代表。全年共安排了19名熟悉相关情况的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安排了60余名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安排了29名代表担任政府特邀效能监督员、人民监督员和政风行风监督员等职务。

3.积极组织代表活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代表小组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21个代表小组做到了 “十有”。全年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共组织了50多次集中视察。910月份,以代表团为单位,进行了年度集中视察,对代表在视察中提出的6条意见、建议,及时转交“一府两院”研究办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夕,常委会领导带领30多名省代表深入都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巨石集团九江公司等地和单位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撰写了9份议案提交省人代会,积极向省里反映九江人民的意见和呼声。代表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代表在各自工作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都昌县詹亚平代表、江显武代表除参加集体视察外,还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和社保工作进行持证视察。瑞昌市周青标代表经常深入企业、乡镇视察、调研,一年撰写意见建议10多项。德安县王文根代表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快更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内容详实,数据充分,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武宁县葛江明代表为村民无偿提供果业技术服务,带领村、组脱贫致富。

4.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继续坚持人大、政府、政协三家联合督办,推出常委会领导、相关委办和代表共同督办的新举措。将十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代表所提的217件建议意见,及时分类转交“一府两院”办理,深入14家重点单位,对其承办的86件意见建议进行了集中督办,选择了10件重点有关“民生”的建议,由常委会正副主任亲自督办。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市区居民用水水表计量检测的建议,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召集所提建议的代表与市政府、建设局、质监局、水务公司等多家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面对面交流协调,使建议得到落实。对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已经办结的42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对其中2件代表不满意的办理件,及时要求有关部门重办。

5.实行评比表彰。首次对代表小组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评比。对表现突出的6个先进代表小组、20名优秀代表进行了表彰。

四、严格依法办事,做好县乡人大换届指导和人事任免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常委会高度重视县乡人大换届指导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民主意识, 及时组织12个指导小组,由常委会正副主任带队深入12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进行调研指导,报请市委批转下发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九字〔20064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并指导纠正了一起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依法授权德安县和永修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协助共青开发区三个乡镇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从而确保了全市183个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全市95%的乡镇人大主席进入了同级党委班子,加强了乡镇人大班子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干部相统一,加强了同党委组织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严格坚持和完善了任前法律考试、考情通报、供职发言、宣誓就职和颁发任命书等制度,严格规范和把握了人事任免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保证了常委会依法任免干部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一致性。全年共依法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0人,其中,决定任命副市长2人,任命政府组成人员33人,任命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8人,任命审判员、检察员17人,同时,还办理了33人的免职手续和3人的辞职手续。

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人大常委会的良好形象

1.加强理论学习。较好地坚持了常委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机关干部周末学习制度,举办了一期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班,举办了学习贯彻监督法、胡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6.25讲话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等8次辅导讲座。十七大召开后,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九江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的通知》,常委会正副主任分别赴德安县和湖口县开展十七大精神宣讲。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机关干部认真撰写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据不完全统计,机关干部全年共撰写50多篇理论调研和心得体会文章,其中有10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2.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建立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党组民主生活会以及常委会领导碰头会议制度。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全年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人大工作的重点,结合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题,开展了40次专题调研,促进了常委会议审议的深入和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先后组织开展了“创新型人大机关,做模范人大干部”活动和“建设新九江,人大怎么干”活动,并结合作风整顿活动,用作风整顿的成效来选人用人,有8位表现优秀的同志被提拔重用。积极参加市委安排的中心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常委会领导在德安、湖口两县联系了7个新农村建设点,先后两次组织召开联系点包挂单位工作协调会,17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据统计,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为包挂乡村和联系点协调解决资金175万元,硬化7条村级道路,共计14.1公里,帮助343户群众改水、311户改厕,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821亩,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所联系的7个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3.讲求制度规范。重新修订了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同“一府两院”工作联系办法以及公民旁听等6项工作制度。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公务接待等19项管理制度,使常委会及机关的各项工作都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改进宣传工作。制定了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开办了人大工作专题栏目,全年全市人大系统在市以上各类宣传媒体上稿385篇,人大宣传工作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5.注重联系交流。成功举办了全国二十城市人大工作联系会,密切了横向联系与交流,扩大了九江影响。加强了与上级人大的协调配合,配合上级人大开展了18项工作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注重了对县(市、区)以及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常委会开展的重要工作经常坚持市、县联动。举办了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全市187位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联络处)主任参加了培训,加强了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

各位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关键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一年来,我们认真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市委的领导,主动依靠市委的领导,人大常委会的重要会议都请市委领导出席讲话,重大事项都报请市委同意,重要文件都报经市委批准。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全体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市“一府两院”、县(市、区) 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人大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的工作与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还需积极探索;监督方式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代表意见建议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宣传工作和机关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加以改进。

 

2008年的工作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九江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认真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继续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献计出力,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要有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落实十七大,已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必须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坚持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联系人大工作实际,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激发为民履职的政治热情和内在动力,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科学发展上要有新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人大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大常委会发挥优势、有所作为的基本经验。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坚持维护核心、服务中心,从人大自身职能出发,找准服务经济的切入点、结合点,通过听取和审议国有企业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以及计划、预算等相关工作情况报告以及开展《行政许可法》、《体育法》、《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提出意见建议,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对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上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积极推进市委中心工作的落实。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干部有机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好人事任免权,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心系人民,关注民生,在维护群众利益上要有新作为。

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宗旨,牢记人民性的原则,始终注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本质要求。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听取和审议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保险金征缴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落实民生工程十件实事以及监督检察等工作情况报告,对地震预防、城区拆迁补偿及失地农民保障、廉租房建设、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级公路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视察,督促解决一些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加强信访件的交办、转办和督办工作,尽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人大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加强联系,发挥作用,在代表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潜力在代表,发展靠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常委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拓宽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渠道,坚持经常走访代表,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向代表通报情况,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继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调查研究、执法检查、集中视察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不断创新代表小组活动方式,逐步推开代表异地视察、持证视察,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探索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的办法,试行代表述职工作。进一步强化代表建议、意见的督办力度,不断提高督办实效,激发代表为民履职的政治热情。

五、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在常委会自身建设上要有新面貌。

继续坚持各项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更好地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自觉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学广才,以学明识,以学立德,以学增干,努力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倡导务实高效、团结协作之风,焕发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使常委会的工作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上;继续加强制度化建设,使常委会及机关的各项工作自觉适应监督法的要求;继续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与新闻媒体合办好专版、专栏,办好人大机关刊物和信息网站,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效果;继续加强上下级人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积极支持和指导好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及时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的新经验;继续加强横向联系,学习借鉴外地工作经验,把我市人大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一年。让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法律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积极推进“四个打造”、“五大战略”,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8年元月6日在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政协主席 程来安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九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二○○七年工作回顾

二○○七年是本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 “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实现了本届政协任期的良好开局。

  一、切实加强学习,推动理论研究。一年来,我们注意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一是学习宣传中共十七大精神。市政协领导带头到各县(市、区)宣讲十七大精神,市政协中心组、市政协常委会和市政协机关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座谈研讨、出宣传栏等形式,增强了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实效。二是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意见》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市政协党组提出的贯彻文件精神的建议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73日,市委隆重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市长王萍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上下发了《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入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我们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政协委员中开展“创新创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使政协各项职能围绕大局履行,委员各项活动紧扣中心开展。四是成立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去年8月,我们在全省设区市率先成立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同级政协组织中走在前列。研究会的成立,为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搭建了新的理论研究平台,既是我市政协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学习研究的一项创新。

  二、不断推进创新,认真履行职能。我们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确保政协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一是创新会议形式。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协商讨论“弘扬九江文化”四个专题调研报告列入会议议程,受到了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市长王萍对大会发言做出的重要批示,成为全会的一大亮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常委会议增加了委员视察内容,与会人员亲历沿江开发区和星子县文化旅游建设现场。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到会并就县乡经济发展等内容听取了发言、畅谈了看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东亮在城西港区工程现场向常委们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大大增强了会议实效。二是创新专委会工作。换届之初,市政协主席会议就确定了积极推进创新、增强履职实效的工作思路。一年来,各专委会在保证日常工作质量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如,经科委就我市林改工作一年之中开展两次视察,既从面上了解情况,又从点上找准问题,积极为政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教文卫体委组织开展义务医疗服务活动,送医送药到乡村,得到了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社法委以情况通报会的形式对民营企业员工参保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使委员和党派由知情明政转变为参政出力,推动了我市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文史委为策应市政协“弘扬九江饮食文化”专题调研,编辑出版了我市第一部地方美食专辑《九江美食》,对宣传和推介九江饮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港澳台侨委通过接待港澳台侨知名人士和加强同侨领委员的联系,为招商引资、推介九江牵线搭桥;人资环委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世界环境日”和全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创新视察活动。去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委员视察活动从形式和方法上作了改进,使视察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增强了视察效果。如,去年7月,人资环委对我市建设系统公共服务行业的视察,既组织委员实地视察,也召开了由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社区群众代表一起参加的座谈会,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得到职能部门的现场答复,促成了一些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围绕发展大计,开展政治协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市长王萍先后参加了两次政协常委会议,就我市发展思路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重大问题与委员协商讨论。王萍市长带领市政府全体班子成员到市政协机关,就《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和市政府工作征求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意见。一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运用全会、常委会、主席会和专题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就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设、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文化旅游发展、沿江开发、庐山旅游发展思路、民生工程等重大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有益的智力支持。

四、精选调研课题,服务中心工作。我们注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部署,精

选课题,精心策划,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努力推动建言成果的决策转化。一是积极参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去年一季度开展的“弘扬九江文化”专题调研和形成的调研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适时转化为党政决策,高位推动了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4月份成立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政协领导、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组织实施和具体日常工作。全市文化旅游十大建设项目、六项主要工作得到整体推进,一些项目和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年来,我们通过直接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等中心工作,发挥政协组织的职能作用,体现出我们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用心和诚意。二是围绕县乡经济发展和国企改制等重大课题开展调研活动。我们把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县域经济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等四个专题作为第三季度专题调研的主要课题。从去年9月开始,四个组历时两个月,深入6个县(区)、8个市直单位、11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赴外地学习考察,分别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供党政有关部门参考。三是专题调研务求实效。各专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突出了少而精的特点,在出成果、求实效上下功夫,较好发挥了参政议政的基础作用。经科委开展了关于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就我市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情况开展调研,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规范建设提出了参考意见。教文卫体委组织开展我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情况的调研,就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保障普通群众的基本医疗等提出了建议。社法委通过调研修水、星子两地乡村纠纷排查与调处工作,为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积极建言献策。人资环委开展的关于我市人口计划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整治工作和城市污水处理等专题调研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要求确立都昌县老爷庙风力发电项目,作为市政协“鄱阳湖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的一项重要建议,通过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层层呼吁,近期已被国家批准立项。

五、突出界别功能,发挥委员作用。我们注重发挥政协联系面广、团结面宽的独特优势,把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融入履职的全过程,凝聚各方力量,反映群众呼声,政协的界别功能和委员的主体地位愈见突出。一是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的重要作用。通过会议发言、开展调研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界代表人士提供参政议政平台。坚持市政协领导、各专委会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制度,加强了工作联系与信息沟通,积极反映和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的提案,专门制定了《政协九江市委员会关于做好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案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党派、团体提交的提案,均由市政协领导阅批,许多提案被确定为重点督办提案。二是以界别为纽带,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完善了市政协领导分工联系委员制度,以界别为基础,以委员为主体,在各县(市、区、山)和市直的委员中建立24个委员活动小组。各委员活动小组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各自职能,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三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充分发挥委员的典型带动作用。委员们在立足本职、履行职责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捐资助学等活动中积极献计出力,有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如,民生集团、信华集团、联盛集团带头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各1100万元,并分别认捐110万元,另捐赠创始基金各20万元;许多由委员创办、经营的民营企业,为其符合条件的公司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推动了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许多委员参与、赞助地方建设和发展,热心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六、强化提案工作,提高办理成效。政协提案始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两办”认真做好承办、转办和督办工作,一年内两次在政协常委会上通报提案办理情况。截止200710月底,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各类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通过提案的办理,一些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多年未决的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一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得以适时出台,对于推动党政部门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改进部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把加强和创新提案的办理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对两次全会征集到的提案,分别采取调研视察、上门走访、协商座谈、致函征询意见、会中办案等形式,在保持与提案人、承办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力求提案人与承办单位双方满意;对主席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由市政协领导带队、各专委会牵头,邀请市政府有关领导参与办理,跟踪问效,督促落实。如,《倡议市政协委员中的非公有制人士率先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提案,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得到许多民营企业家委员的积极响应,28位委员发出联名倡议书,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倡议书发出后一个月内,全市就有316家民营企业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险,较倡议书之前增长73%。去年6月,我们再次跟踪督办,11月又进行二次问效,使这份重点提案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截止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为员工办理社保人数已达35714人,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员工参保率达70%。我们把做好社情民意反映和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继续通过征稿、小灵通短信平台等形式征集社情民意,全年共编发《社情民意》简报17129条,向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一些较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和群众呼声,得到了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办理工作被党政督查机关纳入全市工作抓落实督查工作内容。如“龙开河公交线路亟待解决”、“开放庐山南路饮食一条街夜市”等不少社情民意,均得到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办理,促成一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七、重视宣传工作,提升政协影响。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大力宣传人民政协和政协工作。在“两会”和市政协重大活动期间,市政协在省政协《光华时报》开辟专版,在九江电视台开办“政协委员访谈”节目,在九江日报开辟“参政议政”栏目,及时报道政协工作。去年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市政协工作的报道和文章28篇,其中反映提案办理实效的《咬住民生工程提案不放松》的报道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刊发,这在我市政协宣传工作史上尚属首次。市政协与市交通银行联合举办了九江市第十一届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好新闻评选活动。二是认真办好《九江政协》刊物和《九江政协信息》简报,及时反映政协工作动态和委员风采。“九江政协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开通了网上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建立了网上政协论坛,开辟了委员短信联络渠道,以不断进步的电子政务建设为委员履行职能提供更好服务。三是编纂出版《九江政协志(19942006)》。全书80万字,集中记录了市政协13年的工作历程,起到了存史资政、继往开来的作用。

    八、注重联谊交流,扩大对外交往。一是加强横向联系。我们组织参加了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全国22个城市政协横向联系会和全国11个城市政协工作研讨会等,热情接待外地政协学习考察的同志200多批3000多人次。二是配合做好全国政协“京九绿色走廊建设”专题调研组来浔调研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配合省政协“国有土地调控和管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设”、“鄱阳湖综合整治”等调研组的在浔活动,认真参与调研过程,积极反映九江意愿。三是加强与县(市、区)政协和市政协庐山联络处的联系与指导。全市县(市、区、山)政协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瑞昌市、九江县召开,增进了市县政协组织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工作。为配合市委筹备开好全市政协工作会议,我们在武宁、德安、湖口县和庐山区分片区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了解基层政协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先后邀请了全国政协部门负责人、兄弟市政协领导以及本市的理论工作者在我市举办专题讲座和学习报告会,较好地指导和推动了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运行。

    九、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我们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市政协组织和机关的自身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重视组织建设。市政协党组坚持重大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了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和市政协专委会负责人。通过组织学习、为委员订阅报刊杂志和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委员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二是加强机关建设。坚持和完善市政协机关学习制度,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机关“创先评优”考评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市政协机关干部的成长,使干部进得来、出得去、长得高。三是参与全市中心工作。市政协领导在信访接待日期间,认真为市民办实事。抓好村建点和扶贫点的帮扶工作,帮助基层和贫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政治协商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民主监督在力度和形式上都有待于加强和改进,参政议政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委员联系的渠道还需要不断拓展,等等,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逐步改进、完善。

二○○八年主要任务

二○○八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把九江建成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工作思路上有新拓展。十七大报告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政协履行职能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政协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政协各项职能始终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来履行,使政协各项思路和部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推进全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推出精品”的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和探索政协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共振点和切入点,使政协履行职能与全市工作中心贴得更紧,与社会发展靠得更近,与群众冷暖息息相通;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政协特有的事情办得更好,把政协与党政部门共有的工作干得更能体现出政协的特色来。

二、要围绕全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在促进发展上有新作为。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相继提出的“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及围绕项目建设搞好“四个对接”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富民强市的宏图大略,是现在和今后我市科学发展的主题,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政协工作要恒于突出重点。不管是政治协商,还是参政议政,都要注意选择发展全局中具有综合性、决定性、前瞻性的课题,提出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政策法律、符合九江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建议意见。

更多地就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营造发展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召开例会、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履行职能、献计出力。今年重点要围绕重大项目的引进投产见效、打造沿江沿路沿湖产业集群、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精心选题,开展综合调研,努力推出精品力作,供党政决策参考。政协工作要勤于调查研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基层和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对哪些因素激励和促进发展、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发展最有发言权。要深入群众多倾听,立足界别勤收集,把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真知灼见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反映上去。要着力发挥专委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情况等课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力求使所建之言可信,所立之论可取,所建之策可用。政协工作要善于转化建言。我们的建议意见不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最终目的是要推动献策向党政决策转化,成为促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举措。因此,建言立论要有建设性,讲实在、实际的话;要有客观性、不唯书不唯上、不回避矛盾、不观点先行;要有协商性,力求说得对,不求说了算,即使不用不等于无用,即使今天不用不等于明天不用。这样的建言才能管用、才被看重、才易转化。

三、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在反映民意上有新举措。政协工作的领域很多,但重点应始终放在促进发展和关注民生两方面。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政协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履职的各个方面。要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今年要尽力组织委员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开展调研视察,更多地关注落后地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了解和反映他们的基本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市政府确定今年办理的十件惠民实事,要适时安排听取落实进展情况通报,支持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把实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通过组织开展界别活动、委员小组活动,动员每位市政协委员为解决民主问题提一条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联系一方(界别)群众、帮助一户困难家庭,为促进我市民生环境的根本改善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四、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民主监督上有新突破。民主监督是我市政协职能中比较薄弱的一环,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改进工作呼吁最多的一项。要切实增强监督的责任意识。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应当理直气壮地用起这项职能、用好这项职能。如果只挑“松土”挖,不啃“硬骨头”,政协的其它职能也会大打折扣。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敢”是态度,“善”是能力。“善于”而不“敢于”,可能使监督流于形式;“敢于”而不“善于”,会给监督带来乱子;只有既“敢于”又“善于”,才能确保监督职能的有效行使。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监督形式的同时,适时召开民主咨证会,安排政府职能部门在市政协常委会上通报工作,接受委员评议,听取委员对我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切实加大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的督办力度,对重要提案和领导批示的重要社情民意,要逐条开展督办落实、跟踪问效活动,确保办理质量和效果。要增强监督的换位思考。本着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对该肯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及时提醒,对发现的问题要直言不讳地批评,对影响到发展的困难要积极帮助呼吁,向党政及其有关部门反映。同时要尊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意见,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难为。不能专批毛病、求全责备,更不要道听途说,借题发挥。尽可能不因监督而发生矛盾、影响发展,真正体现政协工作“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初衷。

五、要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在凝心聚力上有新贡献。讲团结不讲民主,团结就不能巩固;讲民主不讲团结,民主就走向了绝路。要始终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作为政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努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团结和谐。进一步加强政协组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走访制度,坚持邀请他们参加政协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积极为他们搭建知情知政、参政议政的平台,在增进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中促进团结。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同非公经济领域、中介组织等新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的联系,把这些新生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广开言路、平等议事,求同存异、集思广益,积极支持各党派、各族各界人士就全市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开展协商讨论,使各方意见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各种要求愿望得到充分反映,各项真知灼见得到充分集中,形成增进共识、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

六、要突出委员的主体地位,在发挥作用上有新机制。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更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让委员多知情。通过政协例会、专题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途径,及时向委员通报全市经济发展重要情况,使委员掌握市情、了解政情,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动委员持证视察,推荐担任特约监督员,使委员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情况和群众意愿。要与委员多联系。市政协领导和各位常委要坚持走访所联系的委员,增强委员的政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协各参加单位要充分发挥委员活动小组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全市重大工作部署和市政协重大活动,组织好界别座谈、委员活动日等,使政协组织真正成为“委员之家”。要对委员多宣传。借助我市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协工作,广泛宣传政协委员。继续办好《政协委员访谈》节目和《参政议政》栏目,大力宣传委员的创业事迹和风采。编辑《名人咏九江》文史资料,策应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要靠委员多出力。委员应结合本职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对市政协组织的各类会议各项活动,委员要积极参加;开展优秀市政协委员、优秀提案和优秀社情民意反映等评选表彰活动,增进委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要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推进“五大战略”、实现“四个对接”、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七、要加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不仅关乎政协组织的形象,更直接影响政协履职的质量和水平。要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贯彻以往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出台和完善一些新制度、新规范。要协助市委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对各级党委贯彻落实全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的督查活动,努力把市委对加强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市政协理论研究会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活动,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要不断推进政协工作的创新。通过活跃政治协商形式、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拓宽参政议政领域,使政协工作的创新落到实处。适时举办常委、委员培训班,创新委员学习制度。完善“网上政协论坛”等栏目建设,开辟委员建言献策新途径。要不断推进机关工作上台阶。积极为各党派团体参政议政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优的工作条件。继续开展创先评优活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机关工作人员为委员履职和服务大局尽心尽责。认真做好联谊接待工作,举办好全国22城市政协横向联系会,展示九江魅力,扩大九江影响。

各位委员、同志们,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人民政协正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展望未来,前景似锦;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按照十七大指引的前进方向,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而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