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2010年全市农业战线认真落实“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总体要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争得九江市农业的应有地位。
面对年初低温久雨和6、7月份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日益严峻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技人员发扬“四个特别”精神,迅速行动,科学指导,不失时机抓好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推进、名闻全国,两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11月中旬全国现场会在九江隆重召开,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九江会议”。农业系统机构改革平稳过渡,市水产局、市农垦办并入市农业局后,实现无缝对接、有序运转。国有农业企业改制圆满完成,市本级庐山水产场“两案”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全票通过。市农机工程公司改制扫尾工作全面完成。
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3.62亿元,同比增长15.3%;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按期全面建成,达到功能齐全、质量优良、设施先进,填补九江没有农产品检测机构的空白,达到全省设区市领先水平;市测土配方实验室被农业部认定为标准化实验室;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建设力度空前,面貌焕然一新;农业机械化、农村沼气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粮食总产实现七连增,播种面积26.67万公顷,同比增4200公顷;总产预计150.1万吨,同比增2.5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2.15万公顷,油菜籽总产18.7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生产保持稳定,播种面积6.13万公顷,总产8.95万吨,总产值同比增长九成,为农民人平增收300元以上。生猪出栏达到217万头,同比增长14.8%;家禽出笼1717万羽,增长7%;水产品总产36.9万吨,增长5.7%。同时,种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葡萄、杨梅、吊瓜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方兴未艾,茶叶、蔬菜、蚕桑等区域特色经济作物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进一步提高。由于主要农产品增产丰收,农民仅种养业即可增收500元左右,增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
全市农业部门规范操作,强化监管,各项惠农补贴全面及时落实到位,全年共发放四项补贴2.77亿元,其中农机购置2946万元,惠及全市17345农户,带动农户投入5360万元,全市农机总动力同比增长12%。以高产创建活动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全市办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粮棉油高产示范点达80多个,示范面积2.67万公顷,其中稻棉油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各11、3、8个,继2009年创全国高产纪录后,2010年棉花高产创建扩大战果,彭泽县1600公顷连片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650公斤;建立果、茶、菜标准园22个,标准化健康养殖场77个。高产优质动植物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科技全面普及,超级稻、机械化育插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畜禽清洁生产等新科技推广步伐加快。紧抓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增强发展后劲。推进油菜下水田,2010年春季水田油菜达到了6.93万公顷,占油菜面积的57%。全市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发展至近11万头,比2005年翻了一倍多。水产品出口取得新突破,全年水产品出口1080吨,创汇830万美元,同比增长146%。农业规模化进程加速,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4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1%;种粮大户数量和种植规模增加,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已达681户,同比增24户,承包租种水田8733公顷;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273个,增加22个,规模养殖比例近70%。
现代渔业项目建设全省领先,2010年初6个项目县(区)完成了460公顷池塘改造工程,在全省26个项目县的绩效考评中全部进入第一方阵,其中都昌县名列全省第一,8月份全省现代农业水产项目现场会在都昌召开;争取了7个项目县,资金总额2550万元,占全省1/3强。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资金达6360万,同比增长两倍多。新建户用沼气池1.1万座,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均提前超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永修、都昌、共青列入了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外资项目35个,实际进资12.9亿元,其中外资2975万美元。局本级招商实际进资1个多亿,完成了市里考核任务。
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采取联合行动与部门监管,重点抽检和日常巡查,建立台帐和明码标价等措施,扎实推进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以“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种子执法年等活动为抓手,组织农资专项整治执法检查29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59家,出动执法人员6565人次,查处22起,立案10件,查获不合格农资2370公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860批次。认真实施春季禁渔行动,实现“江湖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江(湖)鱼”的禁渔目标,同时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有效养护了天然渔业水域鱼类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农作物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示范工作,“全国水稻新品种观摩暨试验培训会”在九江召开。2010年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2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目前已有无公害农产品98个,绿色食品47个,有机食品7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新申报了8个江西名牌农产品,其中5个进入复评复审。特别是以大闸蟹为突破口,大力宣传推介了“九江鄱阳湖”水产品牌,在11月份中国渔业协会、省农业厅主办的第九届鄱阳湖螃蟹节上,湖口县选送的“九江鄱阳湖大闸蟹”荣获第一名。
2010年全市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和为民实事,纳入“三农”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年终全面检查验收的工作机制,使改革与建设呈现全面推进、高位推进、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各地创先争优,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达到群众满意、政府称心、农技人员安心、上级肯定的预期效果。全市13个涉农县(市、区)所有乡镇已基本建成农技推广综合站,定编1585人,已定员1560人。11月中旬,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在九江召开,九江经验在全国推介。以此为契机,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员充实、保障增强。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300家,农户成员总数达3.5万余户,出资总额近9亿元,带动农户超过10万户,创建省级示范社44家。农业企业改制迎难而上,进展顺利。县级共有11家国企参加此次改制,涉及职工2264人。市本级企业庐山水产场改制工作责任明确、操作到位、进展顺利,可圆满完成改制任务。农垦系统企业改革按照市里的部署,正在深入调研,积极推进。据统计,全市落实油菜、绿肥、秋冬蔬菜等冬种面积17.87万公顷(计划16.67万公顷),其中油菜12.27万公顷(计划12万公顷),绿肥2.67万公顷,实现“县有万亩片,乡有千亩片,村有百亩点”,油菜免耕直播机开沟面积达到了2.67万公顷,全省冬种生产现场会在瑞昌召开。(聂训兵)
附:2010年九江市农业局领导名录
局长、党委副书记:魏立平
党委书记:潘宝山
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效虎
副局长:王晓霓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金国强
党委委员、副局长:范方军 刘礼强 钱晓林
党委委员、渔业局局长:孙维钢
党委委员、总经济师:胡家贵
党委委员、农垦办主任:毕诗文
党委委员、农垦办书记:张垂昊
党委委员、渔业局书记:张百忠
党委委员、种子局局长:刘小梅
调研员:宋为民 董正兴 付卫东 邹 宁(任至3月)
正处级:郑成敏
副调研员:汤善西 卢象贤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所长:沈新乐
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所长:黄金球
市种子局书记:钟孝梅
市植保植检局局长:陈齐信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盛广杰
种 植 业
粮 油
【概 况】 2010年全市战胜年初低温久雨和6、7月份洪涝灾害,全市粮油生产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粮食总产实现连续7年增产,油菜籽总产实现连续8年增产,均再刷历史新高。
全年粮食总播面266753公顷,比2009年增加4220公顷,增长1.6%;播面单产5670公斤/公顷,同比基本持平;粮食总产151.26万吨,同比增产2.49 万吨,增1.6%。其中水稻播面211733公顷,增2333公顷,播面单产6151公斤/公顷,稻谷总产130.23万吨,单产、总产因灾同比略减。但旱粮面积增1953公顷,旱粮总产21.03万吨,比同比增3.18万吨,增17.8%。
全年油料作物播面135113公顷,同比增3120公顷,增2.3%,播面单产1568公斤/公顷,同比持平,油料总产21.19万吨,增产0.3万吨,增1.4%。其中油菜生产继2009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突破”后,2010年全市油菜面积121426公顷,同比增2700公顷,增3.1%。油菜单产1545公斤/公顷,同比增1%,油菜籽总产18.7万吨,增0.5万吨,增2.7%,再创历史新高。
【认真落实粮油生产发展政策】 市、县先后召开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出台201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将粮油生产进行重点部署和安排,制定奖惩办法和工作措施,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及时落实和兑现农民各种粮食生产补贴,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支持晚稻和秋粮生产政策,确保中央财政安排九江市1100万元补贴资金全部用于晚稻增产措施上。
【狠抓粮油生产措施落实和抗灾救灾】 市政府就2010年粮油生产工作,下发生产意见和进行3次情况通报,并将粮油生产任务纳入对各县(市、区)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市县农业部门将粮油生产任务作为重点进行部署和安排。6、7月份洪涝灾害发生后,市县加强灾后粮食生产领导,加大投入,及时补种改种, 全市灾后扩种二晚等秋粮面积1.3万公顷,其中改扩种二晚7330公顷,改扩种玉米等秋杂粮6660公顷。
【认真组织实施粮油生产项目】 都昌等4个万亩水稻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县,按照省要求和实施方案组织施工,按时完成任务并通过验收。国家大型优质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单位都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2010年度实施的5个标粮项目县和10个大户标粮建设项目县(市、区),正按要求抓紧招投标工作,抓紧组织实施。
【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2010年全市共抓都昌、修水等11个农业部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彭泽、瑞昌等14个(其中农业部级8个)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经测产,14个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141.3公斤,高出非示范区单产水平30%~40%,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189.8公斤,部分田块达到250公斤。
【着力开展粮油生产科技服务】 围绕粮油生产,开展一系列农业科技服务,重点推广增加水稻播种量、抛秧、双季抛秧、免少耕抛秧、水稻直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水田油菜突破6.7万公顷,其中直播4万公顷。继续做好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面积核实工作。
【继续大抓冬种油菜生产】 2010年冬种全市继续把发展油菜生产作为重点,确保油菜种植面积12万公顷,通过全市各级共同努力,全市完成油菜面积12.09万公顷,普遍长势较好。 (黄功应)
经 济 作 物
【概 况】 2010年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公顷(不含油料),同比增2000公顷,其中棉花6.13万公顷,同比增700公顷;茶叶0.76万公顷,同比增600公顷;果树面积2.8万公顷,同比持平;蔬菜4.67万公顷,同比年增700公顷;药材、苎麻、桑园等同比基本持平。
【棉花面积稳中有增】 2010年棉花价格持续上涨,棉农植棉积极性充分调动。全市棉花种植面积6.13公顷, 同比增加700公顷;总产89500吨,同比增加5500吨;每公斤籽棉平均单价11元,同比增加4.8;折皮棉每公斤28.2元,同比增加12.4元;总产值25.24亿元,同比增加11.89亿元。
【市场价格持续上扬】 2010年,受气候条件、经济复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棉花每公斤籽棉最高达到14.4元;茶叶价格同比上涨20%。春茧平均收到32元/公斤,最高达35.6元/公斤,平均茧价为30.5元/公斤, 最高茧价和平均茧价双双创历史新高。蔬菜批发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同比增长20%左右。
【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2010年全市紧紧抓住棉花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科学增密、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实用技术。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点平均亩产都在1200公斤以上,彭泽县1600公顷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650公斤。在农业部3个标准园创建点基础上,在永修白槎龙井村创建早熟梨标准园,九江开发区永安乡新民村创建蔬菜标准园。
【生产基地规模发展】 集中体现在茶叶、蔬菜、果园集中连片开发上,改变以往零星散户开发现象。完成市政府新扩蔬菜基地200公顷以上工作任务,基地集中在九江县和九江开发区永安乡。修水县对新开垦规模茶园实行补贴,使茶园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千亩以上茶场有10个,33.3公顷以上的有12个,百亩以上茶场有100多户。湖口县吸引返乡农民工、工商及外资资本注入和引入,发展蔬菜生产,成立绿维源马影蔬菜专业合作社、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133.3公顷,并在产地建基地,市场设窗口,仅春季一季,每亩大棚蔬菜收入超万元。
【打造品牌提升形象】 在第三届江西绿茶博览会上,九江市取得三金二银好成绩。庐山区赛阳镇茶场、星子县庐山东南茶场、修水县大椿绿茗茶厂参评品种茶获“江西绿茶杯”优质茶金奖;修水县东谷潭有机茶茶场、修水县大椿茶厂参评品种茶获“江西绿茶杯”优质茶银奖。在此次博览会上,九江市通过摄影作品展示、现场品茶、设置绿茶专区等形式重点打造“庐山云雾”和“双井绿”两大江西绿茶品牌,进一步提升“庐山云雾”和“双井绿”品牌形象,增强九江茶叶品牌竞争力。 (吕凤琴)
林 业
【概 况】 2010年,全市林业工作围绕年初工作思路,抓关键,求突破,促质变,实现五个方面的新发展,为“十一五”九江林业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也为“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林业改革全面推进 2010年,全市发生林权交易8669宗,交易面积18万亩,交易金额6988万元;新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组织累计559个,新增经营面积20.5万亩;除公益林全面投保外,新增商品林保险面积329万亩;新增林权抵押贷款金额7605元,新增抵押林地面积3.17万亩。第一批584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启动。市属森工企业的402名身份置换人员和185名退休人员职工个人档案和党团组织已移交社区管理, 企业资产移交工作已经完成,资产管理处筹建工作正在进行,多方筹资145万元,解决一批改制遗留问题。
资源管理保护成效突出 2010年,全市林地办证199宗、面积达800公顷、上缴规费5250万元,市本级完成收入167万元。成功调处县与县之间纠纷4起,协调处理县内纠纷8起。全市新建生物防火林带长度331.76千米。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通过达标化建设,乡镇半专业队建设基本达标。森林火灾“四率”得到较好控制。九江市荣获全省“2009—2010年森林防火目标考核二等奖”,星子等5县荣获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荣誉称号。全市森防四率全面达标。全面完成2009~2010年度除治任务,清除疫木近17万株。通过专项严打和重点会战,全市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2457起,其中立森林刑事案件293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834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19万元,治理治安混乱林区8个、木材经营加工场所86处、非法征占用林地142处。
林业龙头产业发展壮大。2010年,市林业局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江西东正木业年产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是市林业局2009年招商实际进资额的3.5倍,现已正式投产见效。
争资争项工作大幅提升 2010年,全市争取中央和省级林业建设投资达到3.08亿元。2010年获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达302万元,同比增加19%。
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停工6年之久的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一期建设得以重新启动,并列入市城建重点工程。仅用时6个月,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竣工。
林业普法工作扎实有力。市林业局进一步规范学法用法工作,该局荣获全省第一批“学法用法示范机关”荣誉称号。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市林业局被市普法办推荐为唯一接受省检的市直和驻市单位,并已被省普法办上报全国普法办初定为全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已被省林业厅上报初定为全国林业系统“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同时,林业法制建设体系进一步健全,林业行政复议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市林业局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表彰为“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林业局局长张林生被表彰为“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市林业局是全国林业系统、全市唯一同时获得“五五”普法全国“双先进”单位。
林业技术推广取得实效 林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共培训林农3万余人。参与市发改委“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调研课题组”,撰写“九江鄱阳湖区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方案”,开展国家湿地陆生动物调查试点。积极做好科研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由市林科所承担的“天花井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和“杜鹃属植物的繁育推广”顺利通过验收,“乐东拟单性木兰九江大花项目”已经九江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珍稀库管护。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调查和内业数据整理汇总工作。
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 2010年,省政府批准九江市设立了3个木材检查站。争取到德安车桥工作站国家级达标站补助20万元,另有3个新建站获省达标站每站10万元补助经费。都昌县林业产业办已经县编办批复。全市新建9个县级保护区,新晋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另有2个已完成资料报送工作。庐山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材料已报国家林业局。另外,新增4个省级森林公园。九江林业志修编工作收集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九江林业发展的写实资料,尤其是一手整理1991年以来史志资料,初稿已基本成型。同时,完成“修河志”林业部分编纂工作。在新的“三定”方案中,市林业局不仅保留原有机构编制,而且实现法规科单列和防火办升格。全面规范市、县森林公安局机构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市林业局获2007—2009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曾庆红视察昌九高速公路绿化工程】 2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视察昌九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强调要举全线之力,打造昌九绿色走廊。市委常委、副市长、农工部长魏宏彬,九江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柳国发,昌九沿线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林业局局长张林生、副局长赵平南陪同。
【“巾帼纪念林”揭牌暨“十佳造林绿化女状元”颁奖仪式】 3月9日上午,在德安县河东乡后田村仓下刘家山场,九江市“巾帼纪念林”揭牌暨“十佳造林绿化女状元”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农工部长魏宏彬出席并讲话,市林业局局长张林生、市妇联主席胡爱武及德安县四套子领导出席仪式。九江市“十佳造林绿化女状元”,德安县副科级以上妇女干部,省级以上“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春蕾妈妈”及在各行业中有突出贡献和号召力的女性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仪式并进行现场植树。
【徐刚到武宁县采访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5月19~20日,着名报告文学家、诗人、“环保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徐刚,到武宁县采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深入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与村民采访座谈。
【省林业厅支持共青城发展现场办公会召开】 6月10日,省林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到共青城,就支持共青城发展现场办公。市委副书记张学军,市委常委、共青城开发区党委书记李晓刚陪同考察。
【市城建重点工程天花井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开工】 7月31日,市城建重点工程天花井森林公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宏彬出席工程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市林业局局长、天花井森林公园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工程建设项目部主任张林生在开工仪式上讲话。
【吴坚调研庐山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8月29~30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率队到浔调研庐山区域松材线虫防治工作。市政协副主席魏改生,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省林防局局长熊起明、书记吴宗仁,市林业局局长张林生、副局长陆主生,庐山区域有关县(区、山)分管领导、林业局局长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
【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召开】 10月12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总结上年10月以来全市森林防火工作,表彰2009~2010年度全市森林防火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研究部署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宏彬出席并讲话。各县(市、区、山)行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林业局局长,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附:2010年九江市林业局领导名录
局 长:张林生
书 记:孙丽敏
副局长:高 浔 赵平南 陆主生 徐爱源
纪委书记:陈石记
副调研员:陈义前
森林公安局
局长:严知波
总工程师:陈细国
副调研员:刘 毅
森工局局长:吴从建
林科所所长:冯玉宝
森林公安局政委:戚堂亮
防火指挥部常委副指挥:胡生彬
畜 牧 业
【概 况】 2010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九江实际,围绕“稳定发展扩总量、保障供给促增收,加强监管保安全、深化改革强基础,找准定位出亮点、服务中心做贡献”工作思路,在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全市畜牧业生产呈现较快发展良好势头,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畜牧兽医各项工作长足发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有效供给。
【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 2010年全市畜牧业取得较快发展,总量大幅增加,生产水平显着提高,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98.9万头,同比增长8%;家禽出笼1701万羽,同比增长7%;禽蛋产量超过6.4万吨,同比增长3%;肉类总产19.1万吨,同比增长8%;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5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农民人均牧业增收20元以上。
【动物疫情形势稳定】 2010年全市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纳入农业工作综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市畜牧兽医局以体系改革和队伍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加强疫病监测,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以督查为手段,实行通报整改制度;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免疫密度和质量,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
【畜产品市场秩序规范】 以上海世博会展示和广州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积极开展省际边检站规范化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九江市动物检疫票证管理办法》,与供沪生猪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场签订责任承诺书,组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和养殖企业突击抽查。
【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2010年全市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饲料产品标签大检查和非法制售使用皮革粉蛋清理整顿工作,并正在组织实施兽药GSP各项工作。抽检饲料样品1000多份、兽药200多种,规模养殖场“瘦肉精”猪尿样抽检1000多份,兽药残留检测猪肉样品300份、鸡肉样品200份。针对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加强奶业生产环节和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指导饲料生产厂家完善采购、使用及产品留样记录,建立完善畜禽养殖档案,规范生产环节卫生管理和免疫工作,着力解决动物源性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严防有害畜产品上市销售流通。
【饲料工业随着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 2010年,全市已注册饲料加工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超过60万吨,实际饲料总产在55万吨左右。全市有饲料经营单位近300个,饲料产品市场流通量100万吨以上,配合饲料入户率达到75%。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开展与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联合专项查处工作,整饬饲料市场,保护了畜禽养殖户利益。 (邓双喜)
水 产 业
【概 况】 2010年,全市渔业生产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完成放养面积7.97万公顷,同比增长2.38%;完成水产品产量36.93万吨,同比增长5.78%;实现渔业产值40.92亿元,同比增长11.89%;渔民人均收入8033.36元,同比增长21.63%;农民人均来自渔业增收达到48.72元。市渔业局获全省渔业工作目标管理第二名,并获得“全省渔业资源增值放流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渔业船舶检验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水产局长会召开】 3月19日,全市水产局长会在浔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工作,表彰先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宝山作工作报告,部署2010年工作。
【渔业协会正式成立】 9月10日,九江市渔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浔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宏彬出席会议并给渔业协会授牌。大会讨论并通过协会章程和经费管理办法,选举产生渔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现代渔业项目全省领先】 2010年现代渔业项目县增加到7个,建设标准化鱼池1130公顷,争取上级投资2700万元,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均占全省的1/3以上。8月20日全省现代农业水产项目现场会在都昌召开,在全省26个项目县的绩效考评中,全市6个县全部进入第一方阵,其中都昌县名列全省第一。
【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积极开展水产品品牌创建,主打“九江鄱阳湖大闸蟹”品牌。先后组织“九江鄱阳湖大闸蟹”参加了“四会一节”,其中湖口县造湖水产场选送的“九江鄱阳湖大闸蟹”在2010“军山湖杯”第九届鄱阳湖螃蟹节上,荣获优质蟹第一名。同时,全面推进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全市已有72个水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其中2010年新增无公害水产品13个。
【抗洪救灾全力应对】 6月,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江河湖库水位急剧上涨,九江市渔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九江市渔业局及时组织制订《九江市渔业灾后恢复生产主要措施》,提出“拉拦网,防鱼逃;抢时间,修设施;补种苗,精饲养;调水质,防病害”24个字技术措施,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改革改制平稳推进】 4月19日,市水产局正式并入市农业局,成立九江市渔业局,县区渔业系统机构改革基本到位。8月9日,国有水产企业庐山水产场改制正式启动,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全票通过,完成改制任务。
【科技下乡扎实展开】 2月26日,全市水产送科技下乡启动仪式在共青开发区江益镇展开。水产专家科技服务小组为50余户养殖渔民赠送技术资料,举办技术讲座。据统计,全年共举办各种水产养殖培训班80期,培训10000多人(次),编发各类水产技术资料22000份。
【资源养护扎实有效】 实施春季禁渔,强化长江、鄱阳湖巡查和监管。6月6日,九江市2010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江畔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宏彬,省渔业局副局长、省鄱阳湖渔政局局长张利民和市直有关单位、浔阳区、庐山区、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有关干部职工近百人参加。2010年,全市在长江、鄱阳湖等天然水域投放经济鱼类夏花7144万尾、珍稀水生生物(胭脂鱼)20万尾、中华鳖幼鳖0.2万只。(施 赋)
农 垦 事 业
【概 况】 2010年,九江农垦有17家垦殖场(厂、公司、企业集团),分布在全市9个县(市、区、山)。全系统共有人口21.13万人,从业人员9.7万人;土地面积8.71万公顷,其中:耕地9370公顷,水面1.74万公顷,山林3.8万公顷,茶果园4274公顷。现有农业企业74家,工业企业427家,商贸服务业224家。
2010年全垦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5.6亿元,同比增长21%;工农业总产值99.8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税金3亿元,同比增长40%;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纯收入5991元,同比增长10.7%。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2010年全系统共签约项目48个(其中亿元项目32个),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其中外资4500万美元。市农垦办争取到宇龙公司将总部中心移到九江,该企业二期技改扩能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产值达7200万元。上十岭垦殖场新上5000吨陶令酒业和汇森木业2个亿元项目,茅山头企业集团引进电子生产线和房地产项目总投资1.3亿元。2010年,市农垦办共争取工业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血防项目、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等共有14个,总金额达2363万元。
【农业产业化日趋壮大】 2010年全市农垦有龙头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8个。云山鄱阳湖甲鱼良种场争取国家产业化资金225万元,被上级批准为甲鱼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创建单位;上十岭垦殖场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3000立方米沼气项目和20000平方米栏舍改造,2010年出栏生猪18万头;“彭蠡”牌生猪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成为九江第一个畜禽类绿色食品品牌。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庐山好汉坡登山公园新建广场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云山集团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桃花节,并投资600万元完善桃花园和燕山龙源峡景区基础设施,2010年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万元。上十岭垦殖场被省环保厅评为“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2010年全市农垦系统被列为新农村试点村48个,1412户,5800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改水1400户,改厕1290个,改房100多户,“三绿一处理”工作全面完成,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
【防汛抗洪取得胜利】 2010年汛期,九江雨情、汛情持续危急,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八角岭垦殖场遭受罕见龙卷风袭击,各沿江滨湖农垦场面临着长江、鄱阳湖长时间超警戒水位考验,新洲、芙蓉、云山、恒丰等场防汛压力大,辖区严重内涝,芙蓉农场堤坝出现8次较大险情。各农垦企业及时组织开展抗洪减灾工作,先后战胜14次强降雨袭击以及鄱阳湖和长江多次洪峰,夺取防汛抗洪全面胜利。
【国企改革全面启动】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4月启动农垦系统企业改革。市农垦办加强宣传,开展调研摸底,召开全市农垦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创办农垦改革简报,两次赴外省市考察学习兄弟农垦改革情况。
【民生工作顺利推进】 云山、庐山、赛湖、恒丰、永丰、八角岭等垦殖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强,血防、自来水、道路等农垦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农垦危房改造规划基本完成,“农家书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农垦居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达2亿元。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业专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2000多户受灾户领取自然灾害救济款。 (王叙军)
农业机械化
【概 况】 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化继续高速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61.88万千瓦,同比增长12%;拖拉机(不含变形机)拥有量达2355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68台,同比增长50.87%;小型拖拉机22890台,同比增长14.45%;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3223台,同比增长11.9%;水稻插秧机325台,增长10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尤其水稻机械化水平提高显着,水稻机耕率达80%,机插率7.5%,机收率达71%,水稻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继续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和国家级新项目】 2010年全市共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4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805.6万元,省级资金140.9万元,市级资金20万元。惠及全市17345户农户。都昌、永修2县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共增产3.6亿公斤任务。都昌县是首批实施单位,2010年落实到农机项目资金300万元。
【乡镇基层农机站体制理顺】 通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原乡(镇)农机站与其他4站整合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全市农机推广体系完全理顺,责任明确,力量加强。
【双季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市农机化管理局积极参加全省双季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成功,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单位二等奖,吴小安、张吉军获个人二等奖。
【举办全省油菜机直播现场会】 3月25日,全市机插技术培训暨机插现场演示会在瑞昌举行,省农机局、市农业局、瑞昌市政府领导和全市种粮大户、农机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100多人参加会议。
【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2010年超额完成“新增插秧机150台,完成水稻机插面积21.5万,水稻机插水平达到7%”的任务。继续推广油菜免耕直播配机开沟覆盖轻型栽培技术,市级财政补贴开沟机近400台套,油菜免耕直播机械化生产面积已经超过年初制定2.7万公顷的目标任务,全市油菜种植达10.7万公顷。【积极组织协调农机参加“三大战役”】 按照上级要求,各县(市、区)联动,大力开展“百万农机闹春耕”和 “赣机西征”以及秋收冬种大会战等“三大战役”活动。9月10日, 2010年江西省“赣机西征”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出征仪式在九江县举行。全省机手100余人参加出征仪式。 据统计,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组织联合收割机外省跨区作业达120余台。 (张吉军)
农业综合开发
【概 况】 2010年,新增武宁县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县达到9个,分别为永修、德安、星子、九江、修水、彭泽、都昌、湖口、武宁县。全市共安排土地治理项目12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1个,高标准农田1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7个。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811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885万元, 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231.5万元。同时还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支持共青开发区发展战略,积极争取省办专门切块140 万财政资金扶持共青开发区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九江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
【土地治理项目】 全市9个开发县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2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新建和改建拦河坝13座,排灌站60座,开挖机电井1眼,新建输变电线路8.2千米,开挖疏浚渠道231.88千米,衬砌渠道332.31千米,建设各种渠系建
筑物3776座,埋设管道4.5千米,新建和加固小型蓄排水工程95座,改良土壤32800亩,建设机耕路147.69千米,建良种晒场1800平方米,购买良种2000公斤,新建田间干道33.5千米,支路71.5千米。营造农田防护林0.55万亩,建苗圃30亩,进行技术培训11200人次,示范推广1.68万亩,购置仪器设备10台(件)。
【产业化经营项目】 实施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5个:分别是德安县九江市海杰实业有限公司万吨蛋粉加工扩建项目、永修县江西省鄱阳湖甲鱼良种场2000吨中华鳖良繁基地改扩建项目、彭泽县松源水产供销有限公司5000吨彭泽鲫加工新建项目、星子县山南庐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200吨优质茶加工扩建项目、九江县九江市还林油茶专业合作社100万株高产油茶育苗新建项目;产业化信贷担保试点项目2个:分别是九江县九江博莱农业集团生猪专项信贷担保补助项目、九江县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专项信贷担保补助项目;贷款贴息项目10个:分别是都昌县九江春妙米业有限公司40000吨大米精加工项目、都昌县九江市三兴纺织实业有限公司4996吨棉花深加工扩建项目、修水县裕发食品有限公司25000吨稻谷加工项目、湖口县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200吨中药材粗加工项目、德安县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籽棉收购、加工项目、德安县九江鸿立食品有限公司万吨有机胖姜深加工扩建项目、星子县江西省嘉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面粉制品加工网络升级改造、彭泽县银海纺织有限责任公司3000万公斤籽棉收购加工项目、彭泽县银海纺织有限公司3200万公斤籽棉收购加工项目、九江县新洲长发棉花工贸有限公司籽棉收购加工项目。
【开发效益】 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后,项目区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新增灌溉面积2.9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8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9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4万亩,年节约水量316.4万立方米,增加机耕面积2.77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3.45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4.39平方千米,扶持农技服务站10个,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3.72万亩。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16.19万公斤(其中优质粮食1381.19万公斤)、棉花生产能力44.9万公斤、油料生产能力226.7万公斤、蔬菜生产能力2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4159.89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2724.93万元。通过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全市年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1.5万公斤,新增干鲜果加工项目生产能力1000万公斤,新增肉生产能力1400万公斤,新增食用菌种植400万公斤,加工转化农产品214533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91714万元,年新增增加值12207万元,年新增利税12957万元,直接受益农户75301户,直接收益农业人口数228850人,直接直接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22611万元,年新增就业8603人。
【新农村建设试点】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主题。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主动跟进,加强项目衔接,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程、亮点工程来抓。全市9个县在项目区内安排63个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衔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561万元,对试点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生态环境建设及产业发展进行立项扶持,为九江市新农村建设增添新亮点。
【夯实管理基础】 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化,规范化要求,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全面推行项目(区)竞争立项制、专家评审制、贷款贴息项目银行函证制、初步设计(产业化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和建后管护制度为重点的项目管理制度。各开发县都把农业综合开发财政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保证项目配套资金足额落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县级报账制,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全面推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制度,把项目资金年度审计作为项目验收重要内容,审计不过关,项目不予验收,保证了资金安全。市农发办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做到督促检查经常化。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创新开发机制】 创新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方式,开展产业发展信贷担保补助试点工作。九江县在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指导下,成立产业发展信贷担保基金,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工作引起上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省政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专程前来调研。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将九江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信贷担保补助试点县,安排资金450万元(中央300万元,省级配套150万元)用于扶持该县生猪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新土地流转新模式,开展土地先流转后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都昌县农发办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土地,使土地向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有效地提高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近两年,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先流转土地后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在实现项目区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有效地破解项目建设调田难、纠纷调处难,项目建后工程管护难的难题。
【表彰先进】 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九江市2010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市级先进单位称号;授予都昌县、九江县、永修县2010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县级先进单位称号;魏宏彬、石和平、刘小强、汪红蕾、曹建华、余松、彭初华、吴爱华、李东南、石腊庆、郑少东、卢雁平、熊宏武、刘卫文、孙友云15人荣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汪 莉)
农 业 科 技
【概 况】 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工作,重点是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其次是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此外还着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13个涉农县(市、区)已建立195个农技推广综合站,核定编制1585个,实际到位1337人,其中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181个,定编1452个,到位1211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全部到位。2010年省下达九江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为29500人,全市12个项目县(市、区)55家培训基地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9584人,其中涉农专业12092人,地方特色职业农民17492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2010年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攻关年,按照计划,要完成100个乡镇综合站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高位推进,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市委书记钟利贵多次专门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作出批示;市长曾庆红经常过问,并亲自担任此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魏宏彬具体安排部署阶段工作,逢会必讲,下乡必问。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基本思路,全市建立市县两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农业主管部门全力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年终全面检查验收”工作机制。3月中旬,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九江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市政府1号文件下发《实施意见》。4月14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8月下旬在修水召开现场会。
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呈现高位推进、全面推进、平稳推进态势,实现政府、服务对象(农民群众)、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四方基本满意。
【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 11月10~11日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九江市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等领导亲临现场,九江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将在全国推广,九江会议被誉为里程碑式会议。
【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顺利实施】 2010年是阳光工程转型年。全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农业厅《江西省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农民工就业形势发生变化,组织13个项目县(市、区)55个培训基地,围绕涉农专业和地方特色职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及时向省农业厅申报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调整充实九江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与此同时,加强阳光工程监管,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规范操作,坚决执行公示、“三堂课”、月报、台账、检查验收等“五项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阳光工程实施效果和质量。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储备农村实用人才,为全市“三农”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全力推进】 2月28日,在德安县丰林镇举行了全市2010年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暨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3月上旬到4月下旬,进行春耕备耕专项科技服务;8月上旬至9月上旬,开展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科技服务工作;10~12月,实施秋冬种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江 斌)
扶贫与移民
【概 况】 2010年,全市扶贫和移民系统进一步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在制定新一轮扶贫和移民工作规划,落实整村推进、搬迁扶贫、“雨露计划”三项民生工程任务,加大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力度,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拓展社会扶贫工作渠道等方面下工夫、出重手,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契机,精心谋划扶贫和移民项目上报国务院、省办争取支持。2010年省、市安排财政扶贫和水库移民资金总量29507万元,比上年增加8648万元,增长8.1%。市扶贫和移民办获得全省绩效考评A类先进单位,修水和都昌两个参评县分别被评为A、B类先进单位。
制定新一轮扶贫和移民工作规划 重点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谋划扶贫和移民工作科学发展,以探索大湖流域生态扶贫新模式为基本思路,完成《九江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项目库》编制。同时,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拟订全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两个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就“十二五”时期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移民扶贫搬迁、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科技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扶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小型水库发展等方面工作拟订专项规划。
落实三项民生工程任务 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共7583万元,加大“十一五”35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扶持力度,全面完成“十一五”整村推进规划任务。实施项目1520个,修路893千米,桥梁24座,维修水利98处、建饮水工程14处,修建学校11所、村级卫生所14所。
加大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力度 围绕新阶段帮助贫困农户和水库移民解决温饱并脱贫致富首要任务,加大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力度,促进扶贫和移民区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转型发展。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和移民产业规划项目库。当年安排贴息资金104万元,支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当年新增扶持6个扶贫重点村建立贫困农户发展产业“互助资金”组织,扶持资金90万元;安排资金60万元扶持实施科技扶贫产业项3个,通过争取国务院科技综合试点项目100万元落户修水。11月份,在九江县开展“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为主题的科技扶贫系列活动。
推进水库移民工作 2010年,省财政厅共下达九江市后扶项目、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资金、应急补助结余资金共计1.16亿元,批复项目2800多个。截止11月底,项目全部完工。在项目实施和监管过程中,做到四个及时:及时签订施工合同;及时下拨资金;及时组织验收;及时建立项目档案。确保项目建设真实性和项目质量可靠性。根据省办要求,1月份对移民直补人口进行一次核查,对“死亡、出嫁到非移民、农转非移民、大中专毕业生”等7类人员进行核减,在核减工作中,做到公平、公开,对核减人员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公示,确保核减人员没有意见,全市共核减移民直补人口5403人。投入686.7万元,抓好32个移民示范村建设,其中重点打造13个亮点移民示范村。在移民低保危房改造中,投入145万,改造移民低保危房97户。
拓展社会扶贫工作渠道 省、市共有213个党政机关、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当年已投入帮扶资金物资3582万元,引进整合各类资金3678万元;对接香港嘉里集团在修水建立扶贫基地,每年预计投资500~1000万元,持续15年;年初,对69个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和51个定点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媒体对典型人物进行专题报道。共有9000名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户9000户,帮扶资金和物资达500余万元。积极参与组织开展“爱行2010—爱心包裹”公益活动,募集善款21万元。其中,上好佳集团捐赠10万元,为全省单笔捐款额度之首;通过加大构建“大扶贫”格局工作力度,全市争取各类社会投入超过7000万元,比上年增幅10%以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产业项目规划编制完成】 根据省办的统一部署,市扶贫和移民办在认真总结分析“十一五”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和全市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库的基础上,已编制完成九江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产业项目规划。扶贫产业规划按照坚持扶贫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结合、坚持长短结合、远近结合、坚持科学和动态管理等五项原则进行编制。规划入库的项目有13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8406万元,其中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帮扶63079万元,项目覆盖126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30个)、10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万)。项目共分为六大类,其中龙头企业24个、产业基地71个、合作组织20个、科技扶贫9个、市场营销1个、其他7个。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3月25日上午,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钟利贵,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书面批示,市委副书记朱荣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农工部长魏宏彬作工作报告,市政协副主席魏改生,九江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柳国发,九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汪开华出席。参加会议有各县(市)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各县(市)扶贫办主任和市直(驻市)定点扶贫单位负责人。会上,有3个先进单位代表和1个先进个人代表发言,表彰7个综合先进单位、7个单项工作先进单位、69个市直(驻市)定点扶贫先进单位、51个市直(驻市)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修水县全面完成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 修水县自4月被确定为全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县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按照省部署和要求,统筹规划,周密安排,有序推进,目前已全面完成两种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并全面启动帮扶到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时共识别农村低保对象34081人、扶贫开发对象58157人,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4.8%和8.2%。在农村低保对象中具有劳动能力可进行扶贫开发的对象有18244人,占农村低保对象总数的53.5%。两种对象识别后,县扶贫和移民办、民政局分别将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电子档案,并实行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所有识别农村低保对象都已领到民政部门发放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都已享受财政资金代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开发对象,根据修水县实际制订到户扶持规划,整合资金69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203万元,分别从产业发展、提高能力和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进行扶持。
【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在修水县建立扶贫基地】 5月4日至6日,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高级顾问彭对喜、人力资源部主任冯洁莲率基金会主管卫生、教育、产业、监控与合规、水利基建等项目科目主管,就扶贫基地建设和项目实施到修水县考察,并组建成立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修水扶贫基地工作团队,修水县正式成为该基金会在中国大陆第8个扶贫基地,也是该基金会在江西省唯一的扶贫基地县。今后15年间,该基金会将围绕农村卫生、教育、产业发展、水利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修水开展长期纵向跟踪扶贫。
【龙头企业向灾区儿童捐赠“爱心包裹”】 为帮助全国贫困地区和灾区学生过一个平安幸福的“六一”儿童节,九江市扶贫和移民部门积极组织当地扶贫龙头企业参加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基金会及中国邮政总局组织的“帮助灾区学生尽快复学”为主题“爱心包裹项目六一关爱行动”募捐活动。这些龙头企业已在当地工商联、红十字会以及慈善总会捐款近60万元的情况下,又纷纷慷慨解囊。截至5月10日,九江扶贫龙头企业已为灾区儿童捐赠爱心包裹1870个计人民币18.7万元。参加捐款活动的企业有江西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郑文凯到浔调研】 6月9~11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到浔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修水、星子扶贫开发重点村了解企业帮扶情况。郑文凯强调,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扶贫资金是有限的,但社会参与扶贫潜力无限,大有文章可做。
【小型水库移民安置区五年规划编制工作】 7月中旬,省扶贫和移民办下发《关于做好江西省小型水库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涉及全市10个县(市)和庐山区、共青城、庐山管理局,资金额度为821万元。为认真做好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编制工作,市扶贫和移民办召集各县(市、区)分管领导进行以会带训。此次规划项目编制,按照“先生存后发展”原则,重点解决小(一)型,统筹兼顾小(二)型及其他分散居住小型水库移民区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五难”问题,通过项目覆盖,帮助移民安置点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使更多移民早日走上致富路。
【永修县获2009年三峡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8月,省扶贫和移民办专门召开由6个设区市分管主任参加的“三峡移民工作座谈会”。永修县获2009年三峡移民工作先进单位。永修县多方筹措资金116.3万元,帮助移民安置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和维修水库、塘、灌渠等水利工程12个,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10亩,新建和改造移民村组路6条,新建桥梁1座,改造低压线路1.5千米、更换变压器1台。
【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 按照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市扶贫和移民办结合全市实际,在深入调查摸底基础上,于10月上旬,与市发改委联合编制《九江市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呈报上级审批。
【“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主题科技扶贫活动】
11月9日,由省扶贫和移民办、市政府、省农科院、省林科院联合举办“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主题科技扶贫活动在九江县体育馆拉开序幕。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对活动发来贺信。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永思、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宏彬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这次活动,共举办两场培训班,分别是扶贫科技培训班100人,经纪人培训班100人;两个专家咨询点,省农科院8名专家学者,分别参与培训和现场专家咨询服务,发放科技资料10000余份;并向困难群众及种养能手赠送DVD等物品;有四大展示区,体育馆综合展示区、仙客来生物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九江美佳食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江西博莱集团产品展示区。九江市各县(市)扶贫办人员、菇农、果农及九江县县农协会、各乡镇农技人员、种养能手、重点村贫困群众、技校学生等600余人参与活动。
【争取移民产业扶持示范项目】 产业扶持,为各地移民增加收入重要途径。九江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向省扶贫和移民办汇报,争取省办的支持。2010年争取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移民产业扶持示范项目3个,即武宁县低产茶园改造与茗茶加工等项目,面积2100亩;共青城市标准果园及果品加工项目,面积200亩;云山垦殖场大棚蔬菜种植项目,面积达300亩,项目资金共120多万元。
【修水县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 在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关心帮助下,修水县被确定为2010年全省4个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之一。项目试点期限为3年,第一年为试点启动期,第二年为规划实施期,第三年为评估验收期。编制三年规划,分三年实施。中央财政对试点县试点补助资金控制数为1200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500万元,第二年补助500万元,第三年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补助限额为200万元。用3年时间,以国家安排试点财政扶贫补助资金为粘合剂,以试点规划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开展试点。通过试点,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新路子,使试点区域内扶贫产业快速发展、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修水县“连片开发”项目试点区域覆盖了17个乡镇48个行政村,其中扶贫开发重点村34个,人口104539人。项目总投资1.3445亿元,其中申请试点补助资金12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330万元,企业资金4000万元,生产户自筹2915万元。 (查修彭)
附:2010年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领导名录
主任、党组书记:冯孔茂
党组成员:林显莲
副主任:王 生 易洪慧 王义先 朱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