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赶超记
九江,这个经济实力曾长期雄踞江西11个设区市第二的城市,近年来却渐渐地落伍了。主要经济指标一再下滑,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中,在长江沿岸和兄弟城市万舟竞发的态势中,九江黯然失色。
在2008年,九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全省倒数第一,财政总收入增幅跌入全省后三;2009年1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开门黑”,GDP增长负13.8%。人心不振,干群情绪低落。
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钟立贵和市长曾庆红坐到了省委书记的面前。省里做了决定,2008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倒数第一的市领导,由省委书记亲自谈话。
那一次谈话让九江市领导刻骨铭心。九江理清思路,奋起赶超。
“强工”驱动赶超
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狠抓新型工业化
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偏低,是九江新一届领导必须面对的现实。2009年1月10日九江市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如期召开,钟利贵代表市委提出了目标:进位赶超,争得九江应有地位。
“‘两区互动’(城区、工业园区),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九江人提出了思路。抓项目、抓投入,强工兴市的大幕徐徐拉开。
2009年12月20日,共青城集中开工36个重大项目,投资额67.5亿元;12月25日,城东港区有3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12月27日,湖口引进一个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项目;
2010年4月27日,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生产无丝电极恒温式节能灯的香港普照光明科技项目落户共青城;
……
说起一年多来九江如井喷般落户的项目,市长曾庆红如数家珍。
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九江围绕产业布局注重形成产业集群:九江开发区着力打造汽车、光伏、玻纤、电子四大产业;湖口县依托沿江优势,大力发展冶金、化工两大产业链;永修县以星火有机硅厂为龙头,围绕有机硅深度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有机硅循环产业园,产业关联度达70%以上;武宁县发挥当地水、电资源优势,独辟蹊径,落户节能灯企业4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3亿只以上,占据全国市场份额近1/10。
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是九江的重要潜在优势。江西省委、省政府把沿江开发上升到了全省的战略,出台《关于促进九江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沿江开发倾力支持。
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九江市一方面主攻大工业,打造城西、城东、湖口金砂湾等沿江六大工业板块;另一方面按照建设长江中游重要枢纽港的目标,加快九江港的建设,力争5年内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标箱。
同时,坚持沿江、昌九(南昌—九江)工业带联动发展,加快了昌九沿线的共青、星火、德安、沙河等开发区、园区建设,推进共青城与德安县城相向发展、融为一体,力争3至5年内使共青城形成3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成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
发展工业,九江重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注意传统工业的改造与提升。2009年,总投资80亿元的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原油加工800万至1000万吨项目相继落户。
除了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九江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业,新型空调制造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手机制造业等呈现集聚之势;引进国际一流的城市建设理念,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建设已在共青城启动。
“九江拥有沿江、庐山、鄱阳湖、共青城这4张闪光的名片,这是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发展,这才是奋起赶超、争得应有地位的唯一选择。”九江的决策层思路清晰。
兴城撬动赶超
扭住城市化这只“牛鼻子”,由“两湖(南湖、甘棠湖)”向八里湖时代迈进,拉开大九江的城市框架
“壮大实力必须强工,改变面貌必须兴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加快九江发展的‘两翼’,必须互动共进,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工业化;通过拉大城市框架,努力把九江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市委主要领导如是说。
的确,九江急剧膨胀的人口让中心城区不堪重负,功能性、公益性设施捉襟见肘,难以满足现有城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与新增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不相适应。开辟新城区的需求日益迫切。
八里湖地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2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的面积,周边有6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滩涂、汊港,地势平整,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开拓新城区的首选之地。
对八里湖新区的开发,九江市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水面,三分之一的森林和树木,三分之一的建筑)的规划布局,营造观湖、观江、观山、观城的“四观”生态效果,充分展现水之灵秀、文之厚重、景之靓丽,打造成水乡名城、生态绿岛、文化乐园、人居胜地。
为加快推进八里湖新区的开发,2009年九江市共分3批启动了长虹西大道、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综合整治、濂溪大道、九码沿江快速通道、八里湖跨湖大桥、八里湖新区学校、八里湖新区医院、兴城大道及体育中心周边路网建设等10个城建项目。
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区面积扩大一倍。中心城区形成50亿元投入规模,政府直接投入比前5年的总和还多1个亿,实现了城市建设投资总额、项目数量和工程总量“三个超历史”。
中心城市正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迈进八里湖时代,几代人的梦想、几届领导班子的规划和设想正在变成生动的实践!
大九江的格局也呼之欲出,以现在的中心城市为依托,通过建设九江至瑞昌一级公路,把瑞昌市与九江中心城市紧密连在一起;建设前进西路,把九江县与九江中心城市连在一起;建设绕城高速,把星子县与九江中心城市连在一起;建设滨江大道延伸到鄱阳湖口,把湖口县与九江中心城市连在一起。
通过以上举措,将瑞昌、湖口、星子、九江四个大的组团和城东港区、城西港区等连在一起,形成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的规模。
心齐推动赶超
广大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九江巨变。
行走九江大地,处处感受到一股逼人的赶超气氛。广大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是“5+2”、“白+黑”,九江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奋起赶超的伟业之中,流传着一段段佳话……
在大工地一样火热的共青城,九江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委书记李小刚告诉记者,为引进台湾出口欧美的环保节能空调项目,需要填一个深坑和洼地,10天之内填50万方土,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坚持“领导带班,每天深夜12时工地查看进度”;“干部轮班”;“工作人员增加台班”;“日夜加班”,超常规完成平时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
湖口县跟踪引进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项目多年,一次,县委书记汪泽宇在医院输液,当听说远在外地的客商晚上11时以后有空,他马上拔掉挂针连夜赶往。就是那个晚上的促膝交谈,对这一项目的引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9年9月,修水启动了良塘新区开发,决定120天建成良塘新区主路网。良塘新区开发办为确保春节前路网建设完工,倒排工期,战严寒斗雨雪。工程最紧张的时候,开发办主任余昌满6天6夜没回家,把棉被放在车上,困了上车打个盹继续干,就是凭着这种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3个月拉开了良塘新区框架。
今年5月1日是值得九江人民铭记的日子。当天,九江市隆重举行九瑞快速通道竣工、十里河综合整治工程竣工仪式。
九瑞快速通道是一条连接市区和瑞昌的一级公路。它的建设,对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促进九江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相向发展,构建大九江格局,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十里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九江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性投入最多、工程最复杂、拆迁量最大、涉及面最广、工程进度最快的城建工程。整治工程于2009年3月26日开工,共投入资金9亿多元。整个工程由河道整治、截污、景观3部分组成。经过整治的十里河一改旧容,十里清流,十里画廊,成为城市防洪、环境治理、生态景观、市民休闲的一道亮丽风景。
长虹西大道是九江老城区连接八里湖新城区最直接的主轴,一期工程全长4.7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管线、照明、绿化等,总投资约5.1亿元,其中工程投资1.5亿元。
2009年,九江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42.8%,由上一年的全省倒数第一进入前三位;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主营业收入、利税总额等3大指标全部实现进位,总量重归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6.49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财政总收入25.33亿元,同比增长42.8%。
“强工兴城”成效显着 赶超发展态势良好
“十一五”九江市经济发展完美收官
“十一五”即将过去,“十二五”就要来临。在这承前启后的日子里,回首过去五年,一路风雨,一路艰辛,我们战胜了冰雪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妥善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获得累累硕果。尤其是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我市按照“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全市上下扎实工作,奋起赶超,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跃上百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7%。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7.3:49.7:33调整为2010年的10.2:54.1:35.7,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格局更加明显。中心城区发展到80平方公里、73万人口,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6.5%,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日益明显
“十一五”前三年,九江经济社会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全省其他设区市相比,速度偏慢。2008年,我市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并不理想,位次偏后。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的召开,给九江经济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城区,一条条宽阔的新路迅速建成,沉寂的八里湖畔逐渐热闹起来,城市框架日益拉大,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在园区,一个个大项目先后落户,旭阳雷迪、巨石玻纤、星火有机硅发展迅速,武宁节能灯产业、共青城手机产业聚集成型。
2009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全部摆脱后三进入中三,部分指标达到前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全省倒数第一跃居全省顺数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全省第三重回第二;财政收入总量由全省前四进到第三,增幅居全省第二。
2010年,我市继续保持加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年经济指标将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这一年里,全省工业、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开放型经济、国企改革、闲置用地清理等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
加速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近两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全市共开工、在建、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4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2个。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也让九江的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好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后劲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并配合推进了一批能源、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2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工程,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市电网建设两年投资21.9亿元,是前三年的总和,投资15亿元的矶山湖、长岭、大岭项目建成运营,中电投投资1000亿元的彭泽核电和再投资35亿元的环鄱阳湖风电项目、国电投资40亿元的九江电厂四期以及西气东输等项目有序推进,九江作为中部地区能源基地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昌九城际铁路、武九铁路(改造)和武吉高速、彭湖高速、杭瑞高速、永武高速、长江二桥等一批快速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九江的交通枢纽地位。
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看到了这一点,我市相继引进了中石化投资100亿元的油品质量升级、共晶公司投资8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九钢投资75亿元的“以新代旧、综合利用”技改、江铜投资50亿元的新上铅锌冶炼等一大批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沿江六大工业板块及钢铁、有机硅、玻纤、电子信息、节能电器等产业集群。前不久,我市召开了九江工业工作暨“产业集聚、企业做大”推进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十大重点产业,为我市赶超发展进一步增添了后劲
在城市建设方面,2009年,市本级新上41个城建项目,投资达50多亿元,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2010年又确定了中心城区市本级城建三年投入200亿元,目前全市新建、续建、启动城建项目803个,总投资704亿元。长虹西大道、滨江大道、长江大道、长虹北路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的新建改造,使我市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大九江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干部操作能力越来越强
来九江的客商都说:“以前是客商推着政府办事,现在是政府推着项目前进。”近两年来,九江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市通过“两场”整治,使官场风清气正、机关效能明显提升;使市场公平竞争、创业环境明显优化。通过创业服务年活动,形成了浓厚创业氛围。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经济发展激励机制、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环境优化促进机制等,各级干部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蔚然成风。通过“强工兴城”的实践,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各级干部群众的操作能力、破解难题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竞相赶超的浓厚氛围。在寒风凛冽的夜里、在烈日当空酷暑中,城市建设的工地上、工业发展的第一线随时可以见到忙碌的干部,他们是九江未来快速发展的保证。
九 江 听 涛
——全市县域经济考察综述
九江听涛,一路澎湃。
连续5天,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一百多人的阵容,马不停蹄,深入14个县(市、区)考察170多个工业、城建项目。
大规划、大手笔、大工地、大变化……大家一次次为之感染、为之震撼,思路更加明晰,精神更加振奋,意志更加坚定。
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将诞生中国光伏产业的“巨无霸”到永修县着力推进世界级的大项目,从庐山区大力打造百亿产业园到武宁县节能灯产业集聚发展,从湖口大项目扎堆到彭泽聚力沿江服务核电;从武宁大气魄拉开县城框架到修水决战良塘新区,从湖口大手笔推进“新城东移”实现园区、城区互动到庐山区全面启动170万平方米“整区推进、整体提升”旧城改造工程,从都昌不甘落后挺进鄱阳湖时代到星子、瑞昌、九江县与九江主城区相向发展,构建大九江格局,从县县有新区到浔阳区提升老城区……九江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用“如火如荼”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的确,全市县域经济考察活动,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九江赶超发展的态势,照出了各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浪潮。短短五天的现场察看,大家感受到了九江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蓬勃之势,更感受到了全市上下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
项目之多、投入之大、推进之快、质量之高、效果之好,令人震撼、令人鼓舞、令人振奋
一路走来,大家认真看、实在学、仔细想,看到了九江加快赶超的势头、看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看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令人深受鼓舞、耳目一新。
一是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好。2010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500亿元,其中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完成280亿元,增长23%。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园区达到4个,九江开发区、金砂湾工业园突破200亿元,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瑞昌工业园突破100亿元。2010年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在30%以上。2009年全市14个县(市、区)在全省平均进位4位以上,预计2010年县域经济在全省的位次将再次大幅前移。共青城、星子县、九江开发区、湖口县和都昌县财政收入增幅有望进入全省增幅前10位,占了一半。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6.7亿元,增量、增幅、质量均创15年来新高,主要得益于县级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93.18亿元,同比增收28.11亿元,平均增幅43.3%,有9个县区的财政增幅超过40%,其中共青、湖口、星子、九江开发区的财政增幅均超过50%。全市14个县(市、区)收入总量全部过3亿元,4个过4亿(德安、都昌、星子、彭泽)、2个过5亿(武宁、九江县)、1个过6亿(永修县),3个过7亿(庐山区、开发区、修水县),1个过9亿(瑞昌市)、2个过10亿(浔阳区、湖口县)。
二是工业项目大、新、高。这次考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各县(市、区)新上工业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聚集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不少县(市、区)的产业项目,投资额都在亿元以上,有些项目甚至是十几亿、几十亿、上百亿、几百亿。核电、有机硅、江铜、镍粒合金、赛龙手机、中粮产业园、旭阳雷迪,这些大项目将会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有些县(市)在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新突破,瑞昌的理文造纸项目、都昌的奥普新塑业项目,都是本地前所未有的大项目。德安县去年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竣工投产27个。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多,共青城高标准规划建设赛龙手机产业园,引进了手机产品研发、测试、生产、组装等一批手机上下游项目,手机产业显现出集群发展之势,该项目7月份签约,9月份投产,当年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九江开发区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4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旭阳雷迪项目的规模大、推进速度快,在我市项目建设中是不多见的,将会对九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期已经建成,二期开始投产,三期正在建设,用两年时间走完了赛维五年的历程,今年销售收入可以超百亿,明年可超360亿元。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多,湖口县以九江钢厂为龙头,引进了30多家钢铁产业关联企业和项目,形成了钢铁产业集群,被评为“全省优质钢铁产业基地”。永修县以星火有机硅厂为龙头,引进了一批有机硅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关联度超过70%。武宁目前节能灯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效应正在显现,节能灯生产企业达107家,主营业务收入达35.3亿元,节能灯毛管产量占全国市场的15%。
三是城建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越做越有钱、越做越和谐。一路走来,感觉县县就像个大工地,框架在拉大、功能在完善、精品在增多、品位在提升,面貌焕然一新,确实是大手笔、大气魄、大场面,看了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2010年全市各地启动城建项目685个,投资总额达377.46亿元,开工项目569个,完工152个,完成投资128.11亿元。建设速度快,修水柯龙线改造全长60多公里,投资6.2个亿,施工难度不亚于建一条高速,三年的任务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新建良塘新区,3天征地800多亩,15天拆迁房屋6万多平方米,一年内实施城建项目99个,已竣工项目63个。庐山区推进“整区改造、整体提升”,在短短14天时间里,五里片区拆迁房屋400多户;短短几个月,南山公园已具雏形。都昌县在短短9个多月时间里,拉开了城南新区和滨水西区的发展框架。武宁这两年的城建投入超过前15年的总和。
修水县的马家洲公园、武宁的朝阳湖治理、都昌的东湖整治、彭泽的狄公湖公园、永修的湿地公园、星子的东林大佛和东篱公园、湖口的文博中心和规划展馆、庐山区的南山公园、开发区的赛城湖公园、瑞昌的安定湖公园等都各有特色。九江县围绕对接“大九江”,新上了一批城建项目。共青城市与德安县相向发展、融为一体快速推进,共安大道短短几个月建成。浔阳区大中路改造,将成为老城区吸引商机、聚集人气的亮点,正着手“分片推进、整体提升”。
四是各级干部的操作力明显提升、敢想敢试敢干。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中,每个县(市、区)的四套班子成员不分一线二线,都是“火线”、“战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人领一个项目、负责一项重要工作,承担一份责任。各级干部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在项目一线比干劲、比作风、比成效,操作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很多同志说,一年来,虽然干得辛苦、干得劳累,但干得愉快、干得值得。
九江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奥秘
通过考察发现,九江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速度快、气魄大、后劲足,在短短两年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实现快速进位、赶超发展,关键在于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实施了符合九江当地水土的发展战略、抓住了强工兴城这个重中之重,具体从操作层面入手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推进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思路、好方法、好措施,找到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新路子。
突出强工兴城这个重点,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共进。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争得应有地位,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确定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为:“两区”互动(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文件,提出重点打造10大超百亿、10大超50亿的骨干企业,重点培育10大产业集群。各县(市、区)精心抓好产业规划、产业招商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板块”,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使园区成为了优势产业的聚集地、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如今,湖口县的钢厂、九江开发区的旭阳雷迪、永修的有机硅、彭泽的核电等大项目,正在改变各县区的经济结构、财源结构、产业结构。在城市建设上,各地都学会了经营城市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变卖地筹资为收地融资,先做环境再卖地,政府做环境在开发商之前”等在实践中得到灵活应用。过去几十万一亩的土地还无人问津,现在土地的收益牢牢地掌控在政府手中。可以说是项目像滚雪球样的越做越多、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有钱赚。强工兴城在各县(市、区)的实践证明,这个重点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抓下去,不动摇、不松劲、不偏离。
转变观念,操作有力有效。通过这两年来的实践,各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项目推进中,善于生成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出现了项目多、推进快、效果好的局面。在难题破解上,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破解了城建缺钱、征地拆迁、国企改革等难题。过去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甚至有钱还不敢办事,现在是有多少事筹多少钱。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湖口县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投入,做好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先收储土地后合理投放,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服务性项目建设。在新城建设上,政府主导投资10多亿元打造城市功能,已经撬动客商投资30亿元参与城市开发。随着新城进一步拓展,还将带动30亿元的开发投入。目前1个五星级大酒店、2个四星级酒店、3个大型百货超市和8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盘等12个服务性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星子加快城市建设,通过做优环境带动土地升值。去年投入资金、建设力度前所未有,共投入城建各类资金达23亿元,较2009年增长4倍,一年之内再造了半个星子县城。修水县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变卖地筹资为储地融资、先做环境后卖地,充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去年全县储备土地4000余亩,其中良塘新区3000多亩;土地出让收益达8个多亿,超过前6年之和。为拓宽园区发展空间,九江县把赤湖产业区规划调整为东至城西港区、西至赤湖、南至望夫山、北至长江的区域范围,面积约40平方公里,目标是与港口集镇相向发展,建成九江市最大的临江产业区,现已修通了港湖大道,通向港口街镇,连接九码快线。
推进机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充分调动各级各方的积极性。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采取“配强县级班子、建立激励机制、下放有关权力、促进平衡发展”四项举措,建立了先说好再干的决策机制、“六个一”推进机制、环境优化促进机制、督查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机制,调整市县(区)利益分配格局,最大限度兼顾县区的利益,为县区谋求更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充分调动了市县(区)两级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为工作落实、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九江开发区实行目标管理和领导挂点,对签约的项目实行目标约束管理,将项目建设进度、投产时限、经济效益等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倒逼投资方按期履约。实行每个区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至少挂点联系一个项目,将目标、责任、时间、进度全面公开,要求挂点领导每周到挂点项目工作半天以上,并将服务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兑现奖惩。武宁县实行“书记抓督查、县长抓调度”,县委书记、县长每月至少到园区督查调度一次,高位推进。德安县将全年的工作目标尤其是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分解到县四家班子成员、县直部门、每个乡镇,严格工作标准,明确时间节点,做到不分岗位一线二线、不论台上前排后排,部门单位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并对没有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书面通报、电视曝光、诫勉谈话。
一级带着一级干,干部作风在项目一线锤炼改进。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深入一线推动工作,以自己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带着下级干、做给下级看,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为了推进项目建设,很多同志把工程当作自己的事、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为项目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有的同志吃住在工地上,白天上门做工作,晚上打地铺睡地板,十天半月不回家;有的同志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工地;有的同志天天跑工地,半年没有穿过皮鞋;有的同志累病了,拔掉针头又回到工地。金淞电器(九江)有限公司是共青城2009年从东莞引进的台资项目,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到试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他们仅用10天就完成了50万方填土工程,被台商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共青速度”。自去年9月开始,随着香港理文集团投资100亿的造纸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瑞昌市从各机关单位和乡镇抽调300多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码头工业城集中攻坚,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征地5000余亩、拆迁房屋600多户,并实现了和谐拆迁。为了服务彭泽核电,彭泽县各级干部头尾仅仅利用7天的时间,就动员拆迁户完成了过渡搬迁任务,如期向核电公司交付净地,创造了全国核电搬迁史上奇迹。在旧城综合改造拆迁过程中,庐山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有情操作。今年可完成5个片区的拆迁工作。
面对各地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面对各地徐徐展开的美好画卷,大家心里都奔涌着一股热流。回望这五天所走过的热土,各地建设大平台、大产业的战略,推进大项目建设时那热气腾腾的景象,让人至今都激情澎湃。“十二五”开局,九江伴着耀眼的朝霞,再一次踏上新的征途。(《九江日报》2011年1月11日第1、2版记者 杨鸿敏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