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2011年,九江市国内贸易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部署,以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各项民生工程为抓手,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方式不断壮大市场经济,保障供给。在各相关经济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生活消费品供给充足,市场繁荣稳定。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 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6亿元,同比增长19.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8亿元,同比增长16.7﹪。住宿业和餐饮业增长较快,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5.15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36.50亿元,同比增长22.2﹪;批发业同比增长15.6﹪,零售业同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12.78亿元,同比增长11.7﹪。
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长5.1﹪,其中食品类增长12.1﹪,烟酒类增长2.1﹪,衣着类增长1﹪,家庭设备用品增长1.2﹪,医疗保健及用品增长5.2﹪,教育娱乐文化用品增长1.5﹪,旅游增长10.1﹪,住房增长2﹪。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总收入19066元,同比增长14﹪,人均消费性支出11817元,同比增长9.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78元,同比增长21.3﹪。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911元,同比增长12.8﹪。
商品零售价格有升有降 全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4.3﹪。其中金银珠宝、食品涨幅较大,分别为18.9﹪和12.4﹪,饮料烟酒增长3.8﹪,服装鞋帽增长0.8﹪,纺织品增长8.1﹪,日用品增长15. ﹪,书报杂志增长0.6﹪,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增长4.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下降0.87﹪,交通通信用品下降0.3﹪,体育娱乐用品下降0.23﹪,家具下降0.49﹪,化妆品下降0.3﹪。(胡平国)
商业管理
【概 况】 2011年,九江市商业管理办公室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为切入点,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商务厅的部署,履行商贸管理职能,全市商品市场购销繁荣,消费活跃旺盛,获得江西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综合)奖、全市目标考评“争资金、争项目”奖、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奖、省商务厅农超对接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
【市场建设新增20多个项目】 市商管办以项目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亿元以上大商品市场,提高市城区商业网点建设水平。全年投资建设的项目有:九江现代综合大市场、九江市中天钢材交易大市场、九江市新雪域综合物流园、共青城纺织服装工贸城、都昌县珍珠交易大市场、德安陆路物流港、九江国际汽车城改造、香港宏大五金商贸城、喜徕乐国际商贸中心、世界500强零售企业台湾大润发广场等20余个。这些项目实际投资都超过预期,进展顺利。
【家电下乡】 市商管办根据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做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全年完成家电下乡总销售额15.3亿元,财政补贴1.47亿元,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共审批备案销售网点276家,回收网点229家。至年底累计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92622台(件),补贴金额5515.3万元,其成绩居全省前列。
【旺季促销】 10月10日至11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金秋消费月活动,各地、各商贸企业通过组织会展和利用节庆举行促销活动,采取多种让利惠民措施,引导消费观念,促进消费需求。全市15个县(市、区、山)1021家企业参与并组织460多场促销活动,组织促销商品共有35大类,13000多个品种。活动月期间销售总额达4.54亿元,较平时增长30﹪,惠民让利金额达1859万元。
【3家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 为改善购物环境,缓解买菜难问题,市政府决定对城区5家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由商管办进行业务指导,浔阳区、庐山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具体操作实施。其中,城西港区临江大市场、龙开河农贸市场、庐山区姑塘农贸市场均于年内建成或改造完毕并投入营业,另有两家农贸市场因土地问题暂停改造。
【2000亩蔬菜基地投入使用】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由商管办承担20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以解决市民买菜贵的问题。商管办考察多家企业和农贸专业合作社后,与湖北宜城万景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建设协议,在瑞昌市注册江西盛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与赛湖农场三分场签订为期15年的租赁种植蔬菜合同,基地面积2180亩。上半年,种植蔬菜面积1760亩,累计投资1524万元。从5月份起,基地蔬菜开始供应市城区。为解决销售渠道,商管办积极协调,成功推荐本市派拉蒙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西盛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对接,将基地蔬菜直接供应市区连锁超市。
【农超对接惠及农企、超市、百姓】 商管办加大农超对接工作力度,增加对接点,扩大对接范围,帮助引导农产品企业打开产品销路。截至年底,城区有32家农超对接点,联盛、派拉蒙、农工商、沃尔玛、洪客隆等多家连锁企业与本市26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成功对接。10月,举办全市农超对接洽谈会,通过这个平台,产销双方面对面沟通洽谈、协商议向。11月,商管办带领几个大连锁超市负责人走进农场,对接农企,实地探访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销售合同,当场签订7230万元产品销售协议。通过农超对接,保证市场供应,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本地农产品上架后,价格降低10﹪左右,促进了农产品生产流通,增加了超市销售,产品价格降低,老百姓得到实惠。
【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商管办会同公安、工商、文化新闻、知识产权、农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战果。全市各地各部门先后出动执法车辆6000多台次,执法人员240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11000余户,立案397起,涉案金额1567万元,行政罚没金额77万元,查获假发票开出金额10.598亿元,查处假冒“茅台”“五粮液”“蓝色经典”“劲酒”等共计1018瓶、青岛啤酒3500件,查处违规汽油6828公升,柴油5946公升,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查处。通过专项整治,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规范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市商管办先后用2个月时间开展生猪屠宰行业整顿达标活动,淘汰一批屠宰工艺原始、设备陈旧、管理粗放、检验检疫手段落后的农村小型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提高全市屠宰企业的整体水平。市商管办会同市农业、环保等部门对全市第一批申报的农村小型生猪定点屠宰点进行联合审查,对符合条件的108家核发定点屠宰证和定点屠宰标志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屠褴宰行为,全市共查处未经检疫肉品20000余公斤,注水肉1800公斤,维护了肉品市场安全。
【创赣菜品牌】 市商管办组织本市餐饮企业参与中国赣菜名店、名师、名菜认定活动。在首届中国赣菜展示会暨江西餐饮业博览会上,九江市共获得中国赣菜名菜11道,名点(名小吃)9个,认定名师大师11名,名店11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九江市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烹饪技师、中国烹饪名师熊禄桃获赣菜功勋名厨殊荣。新入选的赣菜名菜“香酥刀鱼”和新入选的名点“修水哨子”被选为品鉴晚宴招待菜点。(胡平国)
附:2011年九江市商业管理办公室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江少文
党组成员、副主任:廖华山、柳兴华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罗永真
副调研员:张锋 高长金 饶思友(任至11月)
粮食贸易
【概况】2011年,全市粮食部门按照年初提出“解放思想是前提,整合资源是重点,创新机制是关键,优化服务是根本,搞活经济是目标”的总体要求,坚持深化改革,服务“三农”,加强市场监管,搞活经营,全市全年共收购原粮38401万公斤,其中早籼稻10779万公斤、中晚稻27622万公斤。九江市粮食局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荣获全市多项先进。九江县粮食局、瑞昌市粮食局分别被省粮食局评为先进单位。
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在上年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把深化改革的重心转移到产权制度改革上来,继九江县、湖口县、修水县之后,武宁县粮食局实行政企分开,九江县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列为国企改革联系点。县(市、区)粮食局结合实际对所属企业进行整合和兼并,对连年亏损的企业通过撤并、租赁、股份、转让、承包、托管等多种方式,使之改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公司,逐步退出国有粮食企业行列,年末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为196家,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全市粮食部门坚持开源节流和增收节支双管齐下,依托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多种经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县县盈利,永修县粮食局经营创利140万元,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359万元,统算盈利598万元,连续6年实现盈利。
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多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九江粮食网”的宣传功能,及时提供粮食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流通,全市粮食实现连续8年丰产丰收,粮食生产呈现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种植向优质品种转变的良好态势。全市中晚稻单产和总产量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增幅,总产为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000万公斤。粮食部门把发展订单粮食作为服务“三农”具体举措,将指标量化任务分解到各基层购销企业,全市共落实粮食订单面积160万亩。为帮助粮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粮食部门指导农户科学储粮。2011年向都昌、湖口、彭泽3县发放农户科学储粮仓9872户,累计发放26869户。由于上年稻谷价格上涨较快,收购形势复杂,民营企业多持观望态度,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挂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早籼稻和中晚稻收购价格同比分别提高20元和15元,农民售粮与上年相比增收7600多万元。
依法行政,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加强粮食执法体系建设,全市获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15个,成立监督检查机构15个,174人获粮食行政执法资质。配置粮食行政执法办案设备,为粮食行政执法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完善《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江西省行政处罚自由裁权量执行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月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在“九江粮食网”开辟专栏,扩大社会影响。县(市、区)粮食局分别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庐山粮食局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400多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全国油脂库存检查和粮油质量检查等11项监督检查工作,早稻和中晚稻收购期间,组织开展粮食收购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扰乱市场收购的违规违法行为,防止收购过程中短斤少两和压级压价等变相坑农事件的发生,维护全市粮食流通秩序。
放开搞活,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全市新增办理粮食收购行政许可6家,全部为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主体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大力发展加工企业,2011年年底,全市粮油加工企业达到67家,年产值60.7亿元,同比增长50%。培育粮食品牌,修水县“修江”牌大米申报为江西省绿色食品,瑞昌市“旺旺”牌大米参加2011年广州博览会,都昌县“丰优香粘”、永修县“923”和修水县“丰华粘”等3个优质稻品种,进入本地超市,打入外地市场。
狠抓项目,夯实行业发展后劲 全年共争取到省储粮仓库配套设施和维修补助资金拨款564万元,用于改善仓储企业基础设施条件。瑞昌市粮食局在上年兴建1万吨仓容的基础上,新建仓容1万吨。彭泽县粮食局自筹资金1000万元、九江市粮油总公司投入资金2000万元、新港粮库投入资金1100万元,进行建仓扩容。都昌、永修、瑞昌3县(市)共投资1.67亿元加强粮食市场建设,全力构建流通有序、购销顺畅、竞争有力的粮食物流平台。
服务民生,确保市场繁荣稳定 落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全市市、县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实物到位3250万公斤,占全市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的72%。建立健全全市粮食价格监测周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对接、相互联动的应急保障体系。适时对组织机构和参与应急企业进行调整和补充,九江市区明确领导机构成员单位15个,落实加工企业3个,供应网点25个,承储企业3个,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科学储粮,严格落实安全储粮责任制,全市141家储粮企业全部签订责任状,实现安全储粮无事故目标。开展争创“放心粮油”品牌和“放心粮店”活动,都昌县加强对放心粮油企业的监管,严格把好“五关”,做到“五放心”;庐山粮食局开展“送粮上门”活动;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成立惠民公司,具体承担九江市区放心粮油配送业务。
【全市粮食局长会议召开】3月29日,全市粮食局长会议召开,省粮食局副局长刘福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先进、副市长李伟等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山)粮食局长和人秘股长,市粮食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上年全市粮食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全市粮食工作任务。会上还表彰了2010年度全市粮食工作先进单位。
【九江?中国米市开业】12月18日,九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九江?中国米市举行隆重开业庆典仪式。省政府副主席、市委书记钟利贵为此作出批示,要求九江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方面“要利用好、配套好、经营好、管理好新的市场”。省粮食局副局长刘福元,市委常委、庐山区委书记汪泽宇,副市长杨健,市政协副主席朱汉浩等领导出席。市直有关部门,庐山区、浔阳区有关单位,市粮食系统、米市经营部代表共300余人参加庆典仪式。九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九江?中国米市集粮油交易、仓储、加工、质检、信息、配送及其他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一期投资3000万元,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仓容4万吨,经营商铺5000平方米,集商户60余家,同日,与之相配套的九江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开张营业。
【粮食仓储单位首次实行备案管理】全市粮食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工作从9月1日开始,参加备案的有14个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仓储单位共339个,其中:国有粮食仓储单位279个,外资2个,其他53个;粮食类325个,油脂类14个;备案仓房1215座,仓容161万吨,备案油罐220个,罐容28万吨。这是粮食仓储单位首次实行备案管理。
【全市粮油加工业专项调查】为全面掌握全市粮食加工产能和原粮需求等情况,促进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粮油加工和用粮企业基本情况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全市共有粮油加工企业75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59家,大米年生产能力105.74万吨,年实际加工量为23.37万吨;油脂加工企业11家,年产能90.6万吨,年实际生产13.17万吨;饲料加工企业2家,年产能20.7万吨,年实际生产6.19万吨;食品企业2家;酿酒业1家;重点加工企业20家。
【新增粮食物流项目】2011年争取瑞昌市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和永修县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两个国家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分别为3910万元和3671万元,国家拨付扶持资金分别为350万元和300万元。
【五丰宾馆升级改造】五丰宾馆是九江市首家星级涉外宾馆,1993年8月开张营业,经营近20年,原有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经市国资委和市粮食局同意,公开对外招租,2011年下半年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100万元。(余锦标)
附:九江市粮食局领导名录
局 长 :朱汉仁(任至11月) 张守金 (11月到任)
党委书记:张守金(任至11月) 樊怒潮(11月到任)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理干
党委委员、副局长: 胡茂星 曹集林
党委委员、九江市粮食批发市场主任:尹恒
市粮食局直属分局局长:樊怒潮
市粮食局直属分局党委书记:曾广忠
九江市粮食中等专科学校校长:刘瑞林
调研员:朱汉仁(12月到任)
供销合作
【概 况】 2011年,全市供销系统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实施“11333”发展战略为依托,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服务“三农”成效明显,整体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完成商品购销总额184.68亿元,同比增长24.51%,总量占全省近1/4;实现利润3005万元,同比增长29.47%,居全省系统第一;所有者权益总额3.07亿元,同比增长18.43%。主要经济指标中,农资销售22.42亿元,消费品零售额32.3亿元,再生收购额2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5.66%与135%。
市社获得全省系统综合考评“特等奖”,彭泽、湖口县社获全省“县级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特等奖,武宁、瑞昌、共青城社荣获全省“县级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一等奖,整体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 11月份,在全国农产品经纪人表彰大会上,市社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经验做法得到总社主任杨传堂肯定。全国总社领导戴公兴、于培顺,省社领导钟际跃、吴伏生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多次到市社视察指导,充分肯定系统所取得工作成效。
【多家媒体报道市供销社系统工作】 继2010年12月9日《中华合作时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九江市供销社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成功经验后,2011年1月,《江西日报》又先后2次报道九江市供销社在“平抑物价、保障供应”方面经验做法,并在头版“新春走基层”专栏对“农超对接”保供应的做法进行报道。一年来,中央电视二台和七台、江西台、九江台以及《经济日报》、《九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20余次报道九江市供销社系统各项工作。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11年,全市系统精心打造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供销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系统储备各类优质项目100多个,启动、续建和竣工项目49个,建成各类规模企业市场32家,投资总额19.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近12亿元。争取“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各类资金近1000万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成果实现历史性突破。九江商厦(九江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续建工程得到政府批准。
【推动县、基两级社发展】围绕打造全新供销社的总体要求,通过在庐山、武宁召开专门现场会和在全市系统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等形式来推动县、基两级社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以开展“七抓”工作有效推动了县级社整体发展。全系统按照基层社“九有”标准化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基层社升级改造。都昌县左俚、彭泽东升、修水白岭、共青江益、永修滩溪等12家基层社(中心社)成功入选全省系统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作用】2011年,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荣获“全国先进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称号。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培训农产品经纪人53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00多份。一年中,先后组织专业社理事长组团参加“名品进京”项目研讨会、南京区域农产品展销会等农产品交流推介会4次,签订购销合同32项,购销总量达8000多万元,为九江市社系统领办的专业社名特优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优化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 为做大做强农资经营企业,市社联合彭泽等县社共同培育惠农农资、新浔农资等14家区域性农资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农资直营店、加盟店,已发展经营网点1290个,网点覆盖率80%, 2011年,全市系统(含区县)累计销售各类化肥102.3万吨。
【农超对接】全系统初步形成“专业社+基地+农户+市场+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有效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真正实现了农户、商家、消费者三方受益。以“农超”对接模式为主导,拓展“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农社对接”等多种对接方式,组织120多家农村专业社,300余种农产品,成功与派拉蒙等80多家连锁超市签订了长期农产品购销协议,实现销售总额1.2亿元,圆满完成市政府赋予的建立20家“农超对接”惠民网点任务,得到市人大代表高度评价。九江农产品交易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商务功能和服务内容,免费为资质审定合格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300多种农产品提供网上交易席位,实现了农产品、商家、消费者的网上面对面交易,自2010年8月24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九江农产品交易网直接访问量突破2万人次,间接访问量突破17万人次,网上销售交易额超8000万元。(杨晅)
附:2011年九江市供销社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谭晓峰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段江毅
党组成员、副主任:罗小彭 周 红 朱汉练(任至12月)
副调研员:张卫斌
物资流通
【概 况】 2011年,九江市物资集团公司开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主题教育,制定《九江市物资集团公司开展“三创三提”实践方案》,开展“三创三提”发展提升年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学习和落实九江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起草制定九江市二手车行业5年发展规划,加强二手车市场和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建设与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承编并完成九江市志物资卷初稿编纂,做好重点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统计、数据上报工作。
【二手车流通行业管理】加强九江市二手车市场行业管理,扩大经营规模。因九江国际汽车城扩建改造,二手车流通主市场暂迁至十里大道原汽车西客站经营后,受场地所限,一批经营户转至琵琶亭停车场经营。上半年,九江市二手车市场琵琶亭分部报市政府批准,实现经营网点合理布局,扩大了二手车市场规模。二手车市场建设为市政府流通口重点调度项目,国际汽车城二手车市场改造工程接近完工。根据省商务厅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二手车经营行为,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的意见》,为加强二手车市场建设,做到有规划有目标地发展,集团公司征询汇集各方意见,制定《九江市二手车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经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二手车市场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权结构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经市场规范化整顿,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手车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全年实现二手车交易12896辆,同比增长24.54%,创历史新高。
【报废汽车回收推进节能减排】市物资集团公司是市污染减排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下辖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是九江市唯一经国家资质认定经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中心经营面积36000平方米。按照市政府《九江市2011年主要污染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08》,市集团公司以清洁环保、安全生产、节约资源、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报废车辆拆解工作流程。加强对各县回收拆解点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备的报废车辆回收登记制度,规范经营。争取国家财政补贴20万元,提高报废车辆回收拆解网络建设。加强报废车辆跟踪回收,与车管部门紧密联系,逐一登记掌握报废车辆情况,深入厂矿和企事业单位,落实报废车辆回收工作,一次性回收市公交公司报废大型客车36辆。全年回收各类报废车辆2888辆。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业务】市集团公司会同市财政局办理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业务。在九江日报刊登办理公告,市集团公司业务科设立办理补贴服务窗口,受理老旧汽车近200辆,其中符合发放补贴条件老旧汽车149辆,发放补贴149万元。
【重点生产资料市场监测】加强重点生产资料市场监测工作,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加强沟通与服务。督促样本企业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生产经营数据,做好生产资料市场统计数据报送工作,为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行业经济数据。
【编纂九江市志物资卷初稿】 按照市政府编修(1991~2010年)第二轮九江市志工作部署,市物资集团公司承编九江市志物资卷。市集团公司成立物资志编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修志办公室,选调人员专职编修物资志。下拨修志专用资金,配齐电脑等办公设置。修志人员克服资料缺失困难,从公文资料、个人资料、口头资料3个方面开展资料收集工作。经多方查找收集物资行业20年来发展变化的历史资料,编录了比较连贯翔实的资料长编。按照条理清楚、结构完备、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合理谋篇的编写思路,把众多的物资经营项目分类成金属材料、机电车辆、轻化建材、废金属回收、二手车市场5个类目编写。6月份,完成《九江市物资体制改革》初稿上交至市发改委,12月份完成九江市志物资卷初稿上交至市史志办。(钟礼左 吴锷)
附:2011年九江市物资集团公司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友兵(任至8月)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晓斌(8月起主持工作) 邓成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龚晓昌
烟草专卖
【概 况】 九江市烟草专卖局、江西省烟草公司九江市公司,下辖城区、九江县、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共青城市、庐山、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13个县级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共有从业人员821人。
2011年,辖区累计销售卷烟73.9795亿支,同比增长5.39%;实现税利73000万元,同比增长27.69%;实现税收41900万元,同比增长23.17%。全年共查获各类涉烟案件2729起,案值402.3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23起,查获案件同比增长24.6%,5万元以上案件同比增长7.6倍。查获各类违法卷烟23144条,同比增长44.65%。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刑事拘留29人,逮捕18人判刑,16人。
全市系统2011年累积公益捐款共计359015元。全市系统干部职工自发为瑞昌市局患重病员工捐款62550元。修水山洪灾害期间,修水烟草全体党员自发为灾区捐款2700元,成立党员抗洪突击队,轮流在帮扶村进行防汛值班。市烟草专卖局获江西省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发挥网建功能】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品牌发展战略,重点关注低焦油卷烟、低档烟品牌的发展和市场稳固,重点维护省产特色金圣品牌,重点培育符合九江实际的玉溪、黄鹤楼、云烟、红塔山、七匹狼、双喜、黄山、红金龙、红河等9个品牌。开展“服务增值、客户增效、市场增力”活动和“培育知名品牌建功立业活动”,推进网上订货,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卷烟零售户网上订货面85%。持续推进电子结算工作,电子结算率95.85%,电子结算面96.03%。加强客户服务工作,推广卷烟“货源公开、分配公开、结果公开”。谋划九江烟草物流中心建设,完成项目选址工作,立足年销量23万箱规模,规划项目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功能布局。开展卷烟送货线路优化整合工作,全市送货线路由69条减少55条。
【专卖管理】注重打假破网工作,建立烟草、公安联合打假联席会议制度,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金网5号”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建立打假破网奖励机制。强化案件经营,组建成立由市局统一指挥调度的案件经营组。实行县级局领导专卖管理带班作业制度,各县局局长每旬带队上市场检查一次,副局长每周带队上市场检查一次。开展市场跨区交叉检查,将13个县局分成东、西、南片区,每月进行一次片区内各县局交叉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片区间各县局交叉检查。
【内部规范管理】成立市县两级局内部监管机构,针对销量异动、订单异动、零售户动态信息异常、真烟异地流动和预警信息,开展实质性监管。2011年,电话询访卷烟零售户23351户,市场走访4822户,共处理《江西省烟草专卖管理监督系统》销售预警17483起。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完善公开事项预审制度、民主管理监督制度、评议制度和问责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对所有银行账户开通“账户信使”服务业务,大额资金支出即时通过手机短信通知相关负责人,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狠抓法规职能作用,启动“六五”普法工作。
【基础管理】推进ISO9001质量体系建设,实行机关员工“月计划、周安排”制度。出台《机关科室业务接待费管理规定》,实施报销管理系统,坚持按月开展新增固定资产盘查。完成内部分配改革工作,制定并运行《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内部网站管理办法》。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申报九江烟草“水”文化标贴专利。开展QC小组推广工作,全市烟草系统共成立QC小组28个。
【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立】 3月,根据中共九江市委《关于成立市烟草专卖局党组的通知》(九字[2011]13号),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党组。6月,成立中共九江烟草专卖局(公司)机关委员会。(彭 芃)
附:2011年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名录
局长(经理)、党组书记:揭东轲(2月到任)
纪检组长:骆有生
副局长:吴敏忠(8月到任) 王志清(任至8月)
调研员:刘 淳(2月到任)
副调研员:徐惠仙 詹来荪 彭新臣 宗晓地
食盐专营
【概 况】 2011年,九江盐业公司履行食盐专营社会责任,维护食盐市场稳定,坚持为市场提供合格安全碘盐。各项经济指标运行稳定良好,购进盐产品26457吨,销售28361吨(其中:小包装盐17511吨),库存盐产品5683吨,实现主营收入5166万,实现利润总额145万元。
【应对食盐抢购保障市场供应】 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因网络盛传“吃碘盐能防核辐射”以及“日后食盐供给将受影响”,自3月16日18时起,一场突如其来的食盐抢购风迅速席卷九江各地。原本一包只卖1.3元的食用盐价格飙升,一些地方甚至炒到20元、30元一包。2天时间,九江市场上的食盐均被抢购一空。面对快速蔓延的抢盐风潮,九江市各级政府及时做出反应。3月16日晚,副市长李伟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工商和物价局严厉查处市场哄抬盐价,扰乱市场秩序。修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以手机短信方式,向各乡镇进行宣传和辟谣;修水县盐务局在电视台以滚动字幕形式,向全县公告宣传。九江晨报于3月16日晚11时电话采访市盐务局局长杨新开,3月17日九江晨报以头版头条进行辟谣,告之市民不必惊慌,九江公司食盐库存充足,食用盐均为井矿盐,无污染,价格稳定,为遏制谣言的蔓延抢占了先机。3月17日上午,九江市分别在市政府和市工商局召开工商、物价、盐业、新闻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紧急会议,研究制定严打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等5项措施,以稳定食盐市场秩序。九江公司迅速启动食盐应急预案,市县两级公司负责人位置前移,亲临一线指挥,及时与政府、工商、公安交警、新闻媒体、价格等多部门联合协作,维护市场秩序,加大食盐购进和配送量,确保市场供应。在平息这场因谣言兴起的抢购风潮中,各地工商、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一批不良商家受到工商物价部门的严肃处理。随着新货源的充实和部分民众恐慌心理的逐渐消失,各地食盐供应开始趋于稳定。九江公司在应对抢购的风潮中辟谣措施及时、应急处置得力、保障有力、市场平息快捷,被中盐总公司评为平息抢购风全国先进集体。
【完善食盐配送网络机制】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盐配送网络机制,控制终端市场,下半年对全区所有经营客户、配送网络进行1次全面调查、登记,对终端市场经营业绩状态、诚信度等进行综合考察,分为核心客户、重点客户、普通客户“A、B、C”3种类型。建立客户经理制度,对市场管理进行细分,以乡镇片区为单位落实到每个客户经理。湖口分公司实行全部由盐政人员直接终端配送,做到边配送边稽查,节约了费用又直接掌控了市场动态。修水分公司为更好地管理市场,促进销售,采取全员参与市场管理和配送工作的方法,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九江通过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国家级达标验收】 5月29日,以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邢继春为组长的专家检查组一行,对瑞昌市消除碘缺乏病国家级达标验收。检查组一行通过听取九江市政府工作汇报,查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碘盐销售网络建设相关资料,到学校、食盐零售网点、居民家庭问卷调查和尿碘抽样、食用碘盐抽样调查,对九江市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中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开展食盐市场专项检查】在加强市场日常稽查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先后组织开展食盐市场大检查活动、各类学校食堂及周边地区餐饮业用盐集中整治活动及五一、端午、学校招生考试等特殊时期专项检查活动。
【出省盐监管】九江地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4省接壤地区,省际边界线长达602公里,盐政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九江盐业公司加大工业盐监管,加大食盐配送频率,由单纯市场稽查变为主动服务型执法,结合食盐配送宣传食盐专营政策,在配送服务中发现问题,杜绝私盐冲销。
【预防碘缺乏病宣传】5月15日,全国第18个宣传日,围绕“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主题,由九江市卫生局疾控中心牵头,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电视台、九江市盐务局等单位组成联合宣传小组,开展“进社区、进农贸市场、进居民家”三进活动,沿途向群众散发宣传单(册),张贴宣传画,市疾控中心血地办专家现场向群众讲解防治碘缺乏病相关知识。全区共出动人员300人次,宣传车58台次,悬挂宣传横幅29条,张贴宣传画170张,散发宣传单(册)17800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盐政执法】 2011年,共出动盐政执法人员4292人次,出动盐政车辆2170台次,检查食盐经营户14610家次,生产加工用盐企业1200家,走访抽查居民盐罐2120户,查处一般案件4件,简易案件3 件,查获私盐(含假冒食盐)5.959吨,罚款11100元,监管外销工业盐8.1万吨(含省内两碱化工厂7万吨),保证了全区食盐供应和食盐安全。(王文)
附:2011年九江市盐务局、九江盐业公司领导名录
局长、经理:杨新开
书记:朱计熹
副局长、副经理:丁 雄(任至3月) 万亚浔
杨平心 彭敏峰(3月到任)
副调研员:杨林桂
商 品 市 场
【概 况】 2011年,九江市继续推进商品市场建设,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1个。其中,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年成交额571319万元;果品批发交易大市场成交额151725万元,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成交额460000万元;华东装饰材料市场成交额200000万元,九江国际汽车城市场交易额亿元以上。
【商品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2011年,九江市坚持以项目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建设亿元以上商品市场20多个,数量、规模均超过往年。
【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九江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步伐,改善市民买菜难问题,2011年九江市通过招商引资完成城区3家农贸市场(龙开河农贸市场、庐山区姑塘农贸市场、城西港区临江大市场)改造及新建工作。
【市场基础建设改善】 市政府在商品市场投资主体以及市场建设、培育和发展过程中,重视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华东装饰材料市场、九江国际汽车城扩建工作展开。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 全年全市建设“万村千乡”标准化农家店225个,商品配送中心7个,国家共投入补贴资金1055万元。截至年底,九江市累计建设“万村千乡”标准化农家店2177家,配送中心19家,形成覆盖全市县乡村三级的商品销售服务网络,商品配送率达到85%以上,保障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安全稳定。(黄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