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庐山的怀抱里过了一生。然而,他留下的125首诗和20篇文章里,却没有“庐山”这两个字。他对庐山似乎十分苛刻,只是用“南山”、“南岳”、“南阜”、“西山”等代称庐山。
他用“南山”代称庐山。例如:
“南山有旧宅”(墓宅,《杂诗十二首》之七,作于50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并序》之五,或作于义熙六年,47岁;或作于义熙十二年,52岁。)
其实,把庐山称为“南山”,是因庐山在浔阳城之南,晋代江州一带的习惯叫法。例如,《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翟汤传》说,“翟汤字道深,寻阳人”,“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又如,东晋大臣庾亮写的《翟征君赞》里说:“景命不延,卒于浔阳之南山。”
那时代,也把庐山的主峰称为“南岭”。例如,元兴三年(404)慧远作《游山记》:“凡再诣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炉”。于是,也有以主峰南岭之名代庐山这样称呼。称庐山为“南山”,看来与此有关。
陶渊明的诗中,还把庐山称为“南岳”。例如:
“南岳无余云。”(《述酒》,作于57岁。)
陶诗中,还把庐山称为“南阜”。
“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游钭川并序》,作于37岁。)
他辞彭泽令,归田隐居后,搬了几次家。随着他围绕着庐山移居,庐山有时又被他称作了“西山”。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杂诗十二首》之九,作于50岁。)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岁暮和张常侍》,作于53岁。)
根据现代的考古证实,庐山在6000年前就有了人类居住。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在大禹时代,庐山就是中国的一个名山了。而自汉武帝时代起,庐山就是帝王政权的象征之一了。
然而,伴随庐山63年的陶渊明,就是那么固执,就是那么“守拙”,就是那么古怪。在他眼中,这个大山的名字不必叫得那么“官方”。他一次也没有把“庐山”这两个字写进他的作品。他全然是用江州一带农民的称呼,例如“南山”,来表达他对这座大山的情感。因为,他更看重与他生存关系更密切的山麓田园,而不是这座名山的山体,更不是历代帝王恩赐给这座名山上的神圣的光环。
陶渊明就是陶渊明。一生住在庐山下,就是不上庐山隐居。一生守着大庐山,却从不写“庐山”两字,也极少抒写庐山的大景象。他偏偏爱写小花小草小丘小田小坡等田园小景。这就是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他审美上的守拙,就守到了底。这种坚守,这种放松,这种仅仅属于他的逻辑世界,使他成了中国第一个开创田园诗的先祖了。
他留下的125首诗歌,20篇文章里,也几乎没有庐山山体名胜的一处地名。尽管那时庐山之上的九奇峰、五老峰、大岭、黄龙山谷、天池峰、大林峰、石门涧、北香炉峰、虎背岭等,已为慧远及其门徒或登临旅游,或建寺。五老峰、香炉峰、大林峰、石门涧、天池峰、归宗寺等奇峰胜景之名,频繁出现在王羲之、慧远、谢灵运、顾恺之等许多文化人的诗、文、书法、绘画作品之中。
陶渊明也曾对庐山的形象作了描绘。例如——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之二,作于38岁。)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归鸟》,约作于41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并序》之五,作于52岁。)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作于52岁。)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于王抚军座送客》,作于57岁。)
但,这不是他抒写的自然景色的主体。他大量描绘的是田园风光,他经常陶醉的是田园风光。比之于庐山,这些田园风光甚至是盆景式的。他觉得山麓眼前的一片田,一道坡,一条垅,更亲切,更有人情味。
这便是他执着的美学观,他率真的性情与不苟入流的人格取向在审美上的反映。庐山的山体,庐山之麓,不是陶渊明生存的贴近的外部环境。庐山也不是他的人格象征。他的人格象征是他挥汗苦劳的田园世界,是他脑海中重新构建的梦幻般却又是本色极了的田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