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东枕鄱阳湖,北濒长江,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人称江西的北大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长江自西浩浩荡荡而来,自古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自秦朝始,曾使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共七个名称。明朝以后至今沿用九江地名。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早在新石器时代,在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夏、商、西周时期,九江地处荆、扬二周界。春秋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先民的活动,造就了灿烂文化,神奇的土地,引来了无数遐想。壮阔的大江、浩渺的鄱湖,使九江成为通衢大道、鱼米之乡;庐山,秀出南斗,气象万千,更激发历代文人墨客无尽的创作欲望。诗词、文赋、金石、碑刻、楹联、故事,林林总总,恣意汪洋,谱写了九江文化壮丽的篇章。
4000多年前在庐山紫霄峰上,大禹治水时,尝登此,刻字于石室中。好事者缒入之,摹得百余字,字奇古不可辨。只“洪荒漾,予乃檋”六字可识。这是留传庐山最早的文字记录。
庐山古称敷浅原,大禹时所作的《禹贡》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明末名士,着名文学家夏允彝断言敷浅原即庐山,“敷浅原之为庐山审矣”。
“庐山”见之于现存的古籍,首见战国末年、魏国史官于公元前229年至225年所着的《竹书纪年》:“(周康王)十六年,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周康王钊,约于公元前11世纪在位,是西周的第三位君主,故庐山之名最早起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早年的《竹书记年》早已遗失,现版本是以明朝留存版本为参考)
战国末年的《山海经》等书又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等。《山海经·海内东经》中亦有:“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障,又曰三天子障,山在闽西”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