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九江 > 文化九江 > 历代文赋

桃花源记并诗

晋·陶渊明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5-06-11 09:27:00 【字体: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 生成日期: 2015-06-11
  • 公开时限:
  • 公开范围:
  • 信息索取号:
  • 责任部门: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汛。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像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

  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 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14]志:标记。

  [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

  [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18]规:计划。

  [19]寻:不久。

  [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九江 > 文化九江 > 历代文赋

桃花源记并诗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2015-06-11 09:27:00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汛。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像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

  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 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14]志:标记。

  [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

  [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18]规:计划。

  [19]寻:不久。

  [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