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千百年来,民间家喻户晓,众口称颂。
岳飞在十多年的抗金戎马生活中,征战范围极广,曾率领岳家军五次到达江州,或作战,或戍守,或守母孝,与江州结下了不解之缘。江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旧时,江州城里建有岳王祠,塑岳飞像,春秋二祭,岁岁不绝。
建炎4年(1130)秋,金兵南侵,因南宋抗战派的坚决抵抗而暂时北撤,战事一度沉寂。南宋朝廷便利用这一喘息的时机,整饬内部,消灭江南的游寇。
当时,窜扰在江南的游寇主要的李成、张用、曹成等率领的各股。其中最使朝廷头疼的是李成为首的一支。李成,河北雄州人氏,当过弓手,惯舞双刀,彪悍异常,集众数万,趁金兵北撤之机,占据了江淮之间六、七个州部,妄图席卷东南,成为一代枭雄。
岁末,宋廷命江淮路招讨使张俊指挥江淮地区的宋军,包括驻扎在江阴境内的岳飞的部队在内,负责征讨李成。当张俊的大军奉命启程时,李成又攻陷了江州,张俊不得不前往营救江西的首府洪州(南昌)。张俊到达洪州后,李成的副都统领马进也连营于赣江两岸的西山与宋军对峙。张俊畏惧敌人的兵众势盛,整月不敢出战。岳飞于三月初到达江州后才改变了这种消极防守的局面。
岳飞向张俊建议,由洪州赣江上游生米渡绕出敌后,攻其不意,并且自愿担任先峰。七日,岳飞身披重铠,带头跃马泅渡,大军依次过江,双方在玉龙观进行大会战。岳家军首先突击马进的右翼,大败敌人。马进逃遁,岳飞率几十骑追逐。由于土桥被马踩塌,马进挥兵反扑。岳飞一箭射死敌方的先锋将,指挥几十名骑士奋通苦战。马进大败,向北逃窜,寻求李成救援。岳飞连夜率领将士衔枚急行军,赶到马进前面,在武宁县的朱家山伏奇兵,斩杀马进部将赵万。李成不甘失败,留马进守江州,亲自提兵反扑,又在奉新的楼子庄遭到惨败。张俊和岳飞兵分两路,张俊从东北方向收复江州,岳飞往西北方向收复李成。李成逃至武宁,恰好修江暴涨;岳家军如神兵天降,匪徒们来不及渡河,只得沿江溃逃,武宁百姓因此而免遭涂炭。岳飞率部挥师东进,与张俊会师江州,乘胜北渡长江穷追逃窜至黄梅县的李成。李成匪徒在石幢坡占据山险,投木石阻击官兵。宋军实行强攻,追杀马进、孙建等头目。李成势力尽,逃奔伪齐,投降了金朝“子皇帝”刘豫。
绍兴元年(1131)元月,岳飞基本讨平李成后,张俊又命岳飞前往江州招降流窜在瑞昌和修水一带的张用。张用本是河南汤阴县的一名弓手,趁乱起事。聚众数十万,劫掠州县,不服朝廷节制。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飞在东京南薰门外,以二千之众杀败张用数万人马。为此岳飞致信张用:“吾与你同县,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尔所患,今吾在此,欲战则出,不战则降。”张用考虑到岳家军的实力今非昔比,遂率五万人马归降。八月八日,张俊在瑞昌丁家州检阅张用人马。并安排了张用的官职。岳飞也以功提升为神武右付军统制。
岳飞在江州征讨游寇时留下不少遗迹。朱家山下有“马嘶垅”,相传因岳飞骑马过垅马声嘶叫而得名。岳飞曾在朱家山刀斩赵万,乡民曾在古战场发掘一处古墓,内出头骨大如斗,腿骨长二尺,乡人皆谓此巨髅即为岳飞所斩的赵万遗骸。绍兴元年(1135),岳飞南下平李成时,取道武宁,饮马于山岗,俗呼“骤马岗”,《南昌府志》载有岳飞写的《骤马岗》诗一首,诗云:
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廷热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旧不收。
绍兴二年(1132)七月,发生了蕲、黄镇抚使孔彦舟判降伪齐的事件,宋廷急令岳飞屯戍江州,巩固江防,以防伪齐南侵。
在驻屯江州的日子里,岳家军约有二万三、四千人,这支战功赫赫的铁军,军纪严格,索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美誉。在岳家军中,如发生践踏民间禾稼,买商品压低价格等现象,都必斩不赦。这次屯驻江州,因供应匮乏,全军一度处于“杀马、翦发、卖妻、 鬻子”,以“博易米斛”的窘境,亦未发生掠夺事件。后将部分军马移屯外州就粮,才渡过难关。岳家军行经乡村一般都露宿在民户门外,百姓开门接纳,兵士也不敢进屋。早晨起程时,民家屋外堆放的草苇依然如旧。有个士兵向湖口县人项某买些薪草,项某自愿少收二文钱,这个士兵一定不肯,并说:“我可以用二文钱换我的脑袋吗?——”
在驻屯江州期间,岳飞与将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一钱不私藏”。他平日与下等军士共餐,酒肉一定均分部属,如果酒少就搀水共啜。行军时逢军士露宿,自己不入馆舍。出征时,命妻子李娃遍访将士家属,嘘寒问暖。战斗时,常“自为旗头,身先士卒”。伤病者则亲自慰问,亲手调药。战死者吊唁尽哀,抚育孤寡。正因此,全军合力同心,每战必胜,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
岳飞屯戎江州半年多的时间里,了解了江州的灵山秀水,风俗民情。他喜爱这个地方,决心把江州作为第二故乡,打算将来抗金功成身退之日,不再北回汤阴,留在这里养老,安度余年。此时,汤阴的岳代宗族因不能忍受女真贵族的奴役,纷纷南逃,投奔岳飞。岳飞当时的职务是五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每月料钱三百贯,公用钱数千贯,收入比较丰裕。他用这些钱在庐山西南购置田7顷88亩,地11顷96田,水磨五所;还盖造和购买房廊、草屋和瓦屋498间,供岳氏宗族耕种和居住,形成了人烟稠密的岳家市。据《周必大后录》记载:“出石门涧,由官路稍前有岳家市。”可见南宋的岳家市在现今庐山区距石门涧五里的赛阳乡境内。
岳飞在战场上是个英勇善战的英雄,与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对佛教却有几分虔诚。在江州他结识了晋建东林寺慧海和尚,并赋《寄浮屠慧海》诗一首,表达了他对匡山湓水的无限依恋,抒发了他抗金复国的壮志豪情,和功成身退的思想感情,诗云: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绍兴六年(1136)二月,岳飞屯驻襄阳,作直捣中原之计。不料老母于三月二十六日病死鄂州军营。岳母姚氏,深明大义,教子有方。曾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勉励儿子效忠宗室,抗击外侮,收复中原,被世人尊为千古母范。母死后,岳飞立即奏报朝廷,不等朝廷回报,自解军职,携带着眷属,跣脚徒步,扶护灵柩,送往庐山安葬,使老母忠魂与庐山相伴长存。丧葬完毕,岳飞就在墓侧结庐,为老母守孝,按照当时的惯例,岳飞必须“丁忧”三年,方可起复为官。岳飞看透了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本质,不愿意继续为官,连表乞“终别”,打算在庐山终生为母守孝。但由于金兵大举南侵,朝廷多次诏令“ 起复”,并派官员至庐山敦请,岳飞被迫“移孝”作忠,由夫人李娃代为守孝,复又回到鄂州军中。
岳飞热爱江州,眷恋岳家市,葬母之后至少两次来到江州为亡母“持余服”和探望岳氏宗族,并多次抗诏,不愿归军。朝廷遂严令宣抚司参议官李若虚和统制官王贵登门苦谏,岳飞方于绍兴七年(1137)六月下旬赴建康向高宗请罪,回到军中。
由于岳飞与秦桧在战、和问题上势不两立。高宗为了对金媾和,在秦桧的怂恿下,于绍兴十一年(1141)十月将岳飞诓至临安,投入大理寺狱,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杀害。
岳飞被害后,江州民众将其圣像供奉于家中。岳王祠遍及城乡。江州人民为了宣泄对奸相秦桧的憎恨,请名厨师烹出一道名菜——“杂烩”。九江话“炸”与“杂”,“烩”与“桧”谐音,意为“炸桧”,就是要把杀害岳飞的元凶秦桧的肉放在锅里油炸方解心头之恨。这就是九江名菜“杂烩”的由来。
岳飞遇害后,他在江州的家属被流放,财产被藉没。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廷迫于朝野舆论的压力,才诏释岳飞的家属回到江州。李夫人于1175年在江州病逝,并葬于太阳山,与母墓相伴,至今墓塚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