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贞元年间(785—805)洛阳士子李渤与其兄李涉负笈远游,来到庐山,为这里的林泉风月所吸引,与结伴而来的五人在山南的栖贤寺内借僧舍谈书。七人情同手足,互相切磋,学业大进。世人倾慕,称该寺为七贤寺。
李渤是七贤中的佼佼者。他善于把旅游与读书结合起来,以匡庐的山泉陶冶自己的情操,增进自己的学识。他们由近到远,先游栖贤寺周围的断橹泉、赤眼泉、玉渊、三峡涧、栖贤桥;随后,他们又游到山的东面和西麓,游览了头陀寺、东林寺和西林寺。
有一次,他们来到四山环合,一水中流的卓尔山麓,见这里无常井之喧,有泉石之胜,是隐居读书的理想环境,“徘徊不忍去”。不久,兄弟俩就在此结庐读书,还驯养了一头白鹿。从此,人称此地为白鹿洞。
李渤兄弟在白鹿洞读书期间,江州的士子多次慕名前来求教。他俩也曾在此开堂讲学。不久,江州的士子又请兄弟俩到城里授徒讲学,地点就在府城东。
李渤兄弟的贤名传到了京城。元和初年(806—820)唐宪宗下诏李渤为左拾遗,出山任职,李渤辞而不就。后来,由于国子监博士韩愈致书李渤,劝他早日出山,应朝廷之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朝廷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争先睹之为快。”韩愈是唐代杰出的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李渤得到他的器重,不好再推辞了,于元和九年(814)应诏进京作官,长庆二年(822)李渤又被任命为江州刺史。
几乎在这同时,李涉也应诏为陈许节度府从事,累迁太子通书舍人。他离开江州时,夜间在江上遇盗。盗问船乘何人,舟子回答:李博士。盗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欣然一书绝句:“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藏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盗首大喜,厚赠而别。
长庆元年(821),李渤来江州上任,第二年奉诏回京,在江州做了不到两年时间的官,但却为江州人民办了几件有益的事情。
李渤认为,朝廷不应当追缴36年前(贞元二年)江州地方所欠的4410贯钱。因为,连年水、旱、兵灾,江州百姓生活已经很苦了,他在向朝廷的奏疏中指出,江州管田2197余顷,现已旱死1900余顷。在这大旱之年,不顾农民的生活困难,听任财政官员的强征苛佥 ,甚至追邀36年前的欠帐,是不适当的。他要求朝廷全部蠲免。他在奏疏中明确表示:如果朝廷坚持要收这笔欠款,“特乞放臣归田”。在封建社会,李渤用辞职来为民请命,这是需要几分勇气的。朝廷对这份奏疏不得不表示“实为诚恳”,同意“所诉逋欠并放”这四千多贯欠帐一笔勾销,这对于减轻江州民众的负担,稳定局势是大有好处的。
江州城南门外有一片广阔的水域,当地称南门湖,年久淤塞,汛期泛滥,浸吞田舍。长庆二年(822)李渤倡议和主持疏导南门湖,筑堤建闸,植柳造桥,调节和控制水位,以利灌溉农田和方便行旅。从此,南门湖一分为二——南湖和甘棠湖,成为城内一大名胜。
李渤还在江州建造了九叠楼、高远亭等名胜,以便民众和游人浏览江州的湖光山色,可惜早年毁于兵燹。
李渤对年轻时隐居读书的白鹿洞十分眷恋。他任江州刺吏后,对白鹿洞旧居进行了修缮,广植花木,增置亭榭,扩充规模。从此,白鹿洞遂成为庐山的一处名胜,以后又发展成为我国一所着名的书院。过去,书院内有纪念李渤的先贤祠。
李渤是一个热心办教育事业的官吏。他在江州任上,除了恢复白鹿洞的旧居以外,还在府城昔日讲学的地方重建了景星书院;与书院相邻的湖就取名为景星湖。宋代苏轼曾在景星湖畔赋诗赞扬李渤“读书匡庐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叶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李渤关心民众疾苦,庄稼丰歉;曾作“悯农诗”。
李渤为人正直敢言,经常犯颜直谏。他无论在朝在野,都勇于评论时政,指陈时弊,仗义执言。李渤主张“有官则有责”,“当官应作事”,反对因人论事的官僚机构和办事拖拉的官僚作风。有一次他在奏疏中指责臃肿的官僚机构所造成的种种祸害,提出“设官若不责其事,不如罢之,以省经费。苟未能罢,则请责其职业。”可惜,李渤的建议没有被朝廷采纳。李渤的性格如庐山的竹子一样,宁折不弯,知难犹进,直上凌霄,他不停地上奏章,揭露矛盾,指责评论,为当权者忌恨。他从江州回京不久,即贬谪桂州(今桂林)刺史。两年后,病归洛阳。大和五年(831)死于长安,终年57岁。
李渤作为一代贤吏,永远活在江州人民心中,他在甘棠湖上所建的堤、桥,至今遗迹犹存,供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