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发展论坛

朱宁:全力打造九江数字经济发展“增长极”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9-12-13 14:38:02 【字体: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19-12-13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G00000-0203/2019-70638
  • 责任部门: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先后深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九江经开区、共青城市等地,实地调研九江数字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积极培育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引进中邮呼叫中心、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移在线中部云服务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有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16家,九江经开区获批江西省智能制造基地。中车智能交通、新松机器人等项目加快推进。在5G产业方面,今年拟开展11个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庐山景区5G高清视频及VR直播项目、九江石化智慧物联项目已部分建成。

2.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在“两化”融合方面,以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综合试点为抓手,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在全省率先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在智慧城市方面,依托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城市大脑”、移动支付城市等打造智慧城市。市本级9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在科技创新方面,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科创园,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14家。

3.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九江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九江市5G工作要点》等政策措施。在人才建设方面,出台人才新政30条及配套措施,依托本地高校,引进了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在强化合作方面,成立九江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九江市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

二、我市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发展步伐还不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省内南昌、上饶等地相比,速度还不快。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主导产业还不强。我市大多数数字产业项目还处于建设阶段,规模不大、带动不强。

3.要素支撑还不足。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还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比如,我市科研技术人员总体数量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三、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积极构建“数字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阵地,着力打造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平台。在定位上,把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打造成绿色生态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在目标上,力争到2023年,带动全市数字经济主体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在举措上,加快推进科创中心、新产业综合体等17个基础设施项目和九江激光智能制造基地、物联网智能制造等15个数字产业项目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2.加快发展“数字产业”。瞄准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推动中邮呼叫中心、中移在线中部云服务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数据采集、存储、交易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与华为九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合作,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努力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无人工厂”。大力发展5G商用产业。深化与电信、移动等合作,加快5G试验网络部署及5G开放实验室建设,推动5G试点示范应用的建设落地。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以国家“03”专项试点为抓手,积极培育各类物联网技术应用企业,做大鄱阳湖物联网产业联盟。

3.深度推动“数字融合”。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为契机,推动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同步发展。推进与工业深度融合。以我市五大传统产业为重点,每年遴选一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产业数字化改造样板企业和示范项目。推进与农业深度融合。依托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打造一批数字农业样板,创建更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以区域航运中心为重点的智慧物流,以庐山、庐山西海为主打品牌的智慧旅游。

4.着力打造“数字政府”。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打通数据岛链,推动资源利用“协同化”。以全市大数据中心为载体,推进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打通线上线下,推动公共服务“高效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一网通办”向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打通智能物联,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围绕提升城市品质与功能,加快推进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国土等建设,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5.不断集聚“数字要素”。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建设。依托人才新政、本地院校和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培养引进一批数字经济技能型人才。加大政策支持。统筹全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补贴、项目奖励、税费减免等方式,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改革。持续加大“赣服通”推进建设力度,简化现有涉及数字产业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进一步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朱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发展论坛

朱宁:全力打造九江数字经济发展“增长极”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2019-12-13 14:38:02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先后深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九江经开区、共青城市等地,实地调研九江数字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积极培育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引进中邮呼叫中心、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移在线中部云服务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有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16家,九江经开区获批江西省智能制造基地。中车智能交通、新松机器人等项目加快推进。在5G产业方面,今年拟开展11个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庐山景区5G高清视频及VR直播项目、九江石化智慧物联项目已部分建成。

2.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在“两化”融合方面,以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综合试点为抓手,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在全省率先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在智慧城市方面,依托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城市大脑”、移动支付城市等打造智慧城市。市本级9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在科技创新方面,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科创园,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14家。

3.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九江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九江市5G工作要点》等政策措施。在人才建设方面,出台人才新政30条及配套措施,依托本地高校,引进了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在强化合作方面,成立九江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九江市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

二、我市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发展步伐还不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省内南昌、上饶等地相比,速度还不快。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主导产业还不强。我市大多数数字产业项目还处于建设阶段,规模不大、带动不强。

3.要素支撑还不足。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还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比如,我市科研技术人员总体数量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三、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积极构建“数字平台”。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阵地,着力打造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平台。在定位上,把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打造成绿色生态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在目标上,力争到2023年,带动全市数字经济主体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在举措上,加快推进科创中心、新产业综合体等17个基础设施项目和九江激光智能制造基地、物联网智能制造等15个数字产业项目建设,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2.加快发展“数字产业”。瞄准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推动中邮呼叫中心、中移在线中部云服务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数据采集、存储、交易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与华为九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合作,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努力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无人工厂”。大力发展5G商用产业。深化与电信、移动等合作,加快5G试验网络部署及5G开放实验室建设,推动5G试点示范应用的建设落地。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以国家“03”专项试点为抓手,积极培育各类物联网技术应用企业,做大鄱阳湖物联网产业联盟。

3.深度推动“数字融合”。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为契机,推动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同步发展。推进与工业深度融合。以我市五大传统产业为重点,每年遴选一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产业数字化改造样板企业和示范项目。推进与农业深度融合。依托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打造一批数字农业样板,创建更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以区域航运中心为重点的智慧物流,以庐山、庐山西海为主打品牌的智慧旅游。

4.着力打造“数字政府”。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打通数据岛链,推动资源利用“协同化”。以全市大数据中心为载体,推进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打通线上线下,推动公共服务“高效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一网通办”向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打通智能物联,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围绕提升城市品质与功能,加快推进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国土等建设,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5.不断集聚“数字要素”。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建设。依托人才新政、本地院校和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培养引进一批数字经济技能型人才。加大政策支持。统筹全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补贴、项目奖励、税费减免等方式,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改革。持续加大“赣服通”推进建设力度,简化现有涉及数字产业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进一步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