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传承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市住建局牵头对中心城区历史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拟定了九江市中心城区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限7天,在此期间,欢迎广大群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
联系电话: 8508969 邮箱:jjmcbh@163.com
附件:九江市中心城区第二批拟定历史建筑名录
九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12月30日
附件:
九江市中心城区第二批拟定历史建筑名录 |
||||||
序号 |
建筑名称 |
所在位置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建筑年代 |
历史建筑简介(包括历史建筑位置、历史沿革、价值特色等,200字以内) |
备注 |
1 |
李公堤 |
浔阳区湓浦街道半月亭社区纵穿甘棠湖与南门湖 |
---- |
唐 |
江州刺史李渤筑堤,蓄水为湖,使南门湖一分为二。后人为纪念李渤将北面一湖名为甘棠湖,堤名李公堤。至今约1190多年历史。 |
|
2 |
庐峰路48号(原市委大院西区一栋)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279 |
20世纪60年代 |
原九江地委副书记王华住所。一层砖木结构,坡顶、清水墙,20世纪5、60年代九江单栋别墅代表性建筑。 |
|
3 |
原市轻化工业局办公楼 |
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南湖社区行署大院东区11栋 |
600 |
20世纪70年代 |
五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七十年代办公建筑。 |
|
4 |
浔阳楼 |
九江市浔阳区滨江路908号 |
1000 |
1987 |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而得名,楼名最早见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句诗。之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现浔阳楼为1987年重建。主楼占地300平方米,歇山顶,高21米,外三层内四层,朱栏黛瓦,四面回廊,古朴凝重。 |
|
5 |
锁江楼 |
九江市浔阳区滨江路225号 |
600 |
2003 |
锁江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锁江楼历史上多有毁兴,现在的锁江楼为2003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楼为仿明建筑,十字歇山顶,外三内四层。 |
|
6 |
烟水亭九曲桥 |
浔阳区湓浦街道甘棠湖中 |
--- |
1972年 |
1972年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特意增建了九曲桥,桥为钢混结构,将烟水亭与湖岸相连。 |
|
7 |
九江长江大桥 |
九江市浔阳区白水湖街道滨江路 |
--- |
1973年—1993年 |
九江长江大桥是长江上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桁梁大桥,全长7675米。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通车。是中国铁路南北通道京九线、合九线和中国公路南北干线G105国道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 |
|
8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浔阳区人民路街道甘棠公园内 |
--- |
1956年 |
为纪念在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1956年3月,中共九江县委、九江县人民政府修建,占地面积201平方米,碑高约10米,为九江市革命教育基地。 |
|
9 |
港务局宿舍 |
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路18号院内 |
500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
原为公寓建筑,解放后为九江港务局领导干部宿舍。该建筑二层,砖木结构,坡顶,清水墙,是三、四十年代高级公寓建筑。 |
|
10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北区1栋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约1398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四层砖混结构,坡顶清水墙,阳台水泥预制花格栏板,时代特征明显。 |
|
北区5栋 |
|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二层砖木结构,坡顶清水墙。 |
|
|
11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原新闻楼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909 |
1970-1980年代 |
三层红砖坡顶建筑,曾为市委行政处,九江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经济晚报等多家报社曾在此办公,人称新闻楼。 |
|
12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原九江市档案馆旧址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740平方米 |
1970-1980年代 |
二层红砖办公建筑,原九江市档案馆,砖木结构,坡顶,红砖清水墙面,为70年代最为典型的中央建筑代表,整体庄严稳重;立面突出中段的楼梯间设计。 |
|
13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西区2栋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525 |
1970-1980年代 |
两层砖木结构,四坡顶,清水墙面,楼梯间混凝土花格,有一定物色,有花园院落 |
|
14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西区3栋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588 |
1964年 |
建筑位于西区中心,砖木结构,清水墙面,楼梯间混凝土花格,有一定特色。两层四坡顶。 |
|
15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西区8栋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
1978年 |
居住建筑和车库依坡就势,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面。 |
|
16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西区9栋(原花房)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532 |
1964年 |
二层砖木结构,坡顶 |
|
17 |
大校场东南(老市委大院)南区3栋(原花房) |
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路48号 |
280 |
1972年 |
木结构“U”字形建筑平面,单层砖筑。 |
|
18 |
赵家花园 |
浔阳区甘棠街道浔阳路338号 |
600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建九江市医药公司中成药采购供应站,该建筑二层,坡顶,砖木结构,清水墙,是五、六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建筑。 |
|
19 |
大中路259号店面 |
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大中路259号 |
150 |
20世纪20年代 |
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
|
20 |
大中路261-263号店面 |
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大中路261-263号 |
240 |
20世纪20年代 |
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
|
21 |
大中路265号店面 |
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大中路265号 |
140 |
20世纪20年代 |
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40平方米。 |
|
22 |
大中路316-318号店面 |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大中路316-318号 |
500 |
20世纪20年代 |
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
|
23 |
大中路324-328号店面 |
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大中路324-328号 |
600 |
20世纪20年代 |
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
|
24 |
原行署大院中区21栋 |
|
|
60年代 |
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坡顶,建筑面积200平方。 |
|
25 |
生命活水医院十八病区 |
九江生命活水医院西北隅 |
|
二十世纪50、60年代 |
二层砖混结构,面阔50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原为九江地区人民医院住院楼。 |
|
26 |
同文中学教师宿舍2号楼 |
同文中学东南隅 |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 |
三层砖混结构,面阔18米,进深15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为同文中学教师宿舍 |
|
27 |
原地委附属办公楼 |
修道院东侧 |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
砖混结构,二层双坡顶,红砖清水墙,曾为原地委附属办公楼。 |
|
28 |
赛阳裴家桥 |
濂溪区赛阳镇 |
20 |
清嘉庆 |
清九江知府方体建、石板桥。 |
|
29 |
罗氏宗祠 |
蛟滩村6、7、8组 |
385 |
清乾隆49年 |
罗氏宗祠是由祠堂和戏台两部分组成,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青砖黛瓦,砖木结构,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做工精细花格门窗,穿枋及梁架间均有动物雕刻装饰,保存完好。 |
|
30 |
戴山桥 |
涌泉乡戴山村 |
27 |
清 |
戴山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戴山村。桥为单孔石结构。同治八年(1869年)由戴洪直等倡建,桥长8.7米,净跨5.4米,宽3.1米,矢高5.2米,保存完好。 |
|
31 |
戴山文甲门门坊 |
涌泉乡戴山村 |
20 |
清 |
单层砖结构,面宽5米,墙面0.75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2004年重修,因戴氏一门四人连捷进士,故名文甲门。 |
|
32 |
戴山村民居 |
涌泉乡戴山村 |
单栋建筑 |
清道光 |
石木结构,双坡顶,墙面用石块叠垒,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
33 |
榨油坊 |
涌泉乡戴山村 |
单栋建筑 |
20世纪40至50年代 |
建于四五十年代,单层砖木结构,为加工茶油作坊。 |
|
34 |
戴山村集体大礼堂 |
涌泉乡戴山村 |
单栋建筑 |
|
礼堂建于七十年代初,当时用三六九,二五八老砖做的,木头架子,土瓦盖顶,木头门窗,是当地老百姓娱乐场所及文化活动中心。 |
|
35 |
戴山村古水井 |
涌泉乡戴山村 |
单栋建筑 |
清道光 |
古水井是明朝未年,戴氏祖先迁居此地修建的,全部是用石头围成的。 |
|
36 |
大塘村2组“花屋” |
岷山乡大塘村 |
|
|
砖木结构一进两重,天井式民居,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睢花式门窗,建筑工艺较为考究,为民国时期庐山管理局长吴仕汉祖父所建。 |
|
37 |
杨家桥 |
岷山乡春华村 |
长5米宽3米 |
清同治 |
单孔石拱桥,长5米,宽3米,是岷山、黄老门等通往九江、南昌驿道的重要桥梁之一。 |
|
38 |
诺立书院 |
甘棠南路港务局宿舍 |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 |
原九江县人委办公楼 |
|
39 |
赛阳粮站 |
濂溪区赛阳镇 |
|
|
建于5、60年代的老房子,是曾经的粮库和机米房。它见证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