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9年2月23日在九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谢一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宏观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00.2亿元,同比增长8.7%。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08.1亿元,增长10.1%;县级财政实现358.3亿元,增长17.5%,总量占全市的70.5%,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新增武宁县、德安县、柴桑区三个县区过20亿元,湖口县过40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1亿元,增长11.2%,增幅全省第二。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83.8亿元,增长15.6%,增幅全省第一;各项贷款余额2520.6亿元,增长21.2%,增幅全省第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重大项目加快见效。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增后劲的主抓手,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见效年”,全面落实两套“五个一”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氛围更浓、力度更大、效果更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新开工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8个,总投资1394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百亿元以上的3个。新竣工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家,达到1753家,增数全省第一,总量全省第二。
——动能转换趋势明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旧动能转换。预计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近3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7个。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7%,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1家,达到300家,增量和总量均接近翻番。新建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到34家,居全省第一。
——城乡面貌显着提升。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5.3%。全面推进“五大组团”建设,加大力度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中心城区从八里湖时代走向赛城湖时代,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三城同创”、“最美岸线”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临长江和鄱阳湖、环庐山和西海、沿高速和铁路等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脱贫攻坚、民生实事、社会事业等领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444.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近八成;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65元、14482元,分别增长8.2%、8.9%;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环保、严防治,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按照“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标准,举全市之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沿江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到位,整合提升“小散低”码头33个;鄱阳湖及内河水域取缔非法码头24个。大力实施岸线复绿补绿增绿工程,大力推进化工企业“三年出清计划”。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全市PM2.5浓度均值下降10.4%,是近四年来降幅最大的一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4%。林长制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武宁县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庐山市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九江获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强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问题整改,537个反馈问题完成整改427个,712个信访件办结650件。
(二)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落实“六稳”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固投增长16.2%;完成工业税收226.1亿元,增长18.6%,总量全省第一,占财政总收入44.5%,提高3.2个百分点。“5+1”千亿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9.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新增纳税过亿元企业4家,总数达到10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48亿元,增长10%,占GDP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7%。新增省旅游强县2个,总数达到5个,占全省近三分之一。
(三)着力强建管、聚人气,门户城市彰显新形象。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和教育、养老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基本完成。出台促进中心城区户籍人口增长若干措施,中心城区净增户籍人口超过2万人。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84个,完成投资114亿元。高速收费站“拆四建二”、长江一桥维修改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昌九高速“高改快”互通、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三城同创”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着力扩开放、促改革,经济社会增添新活力。围绕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大力推进昌九高速“四改八”、合安九客专、庐山机场改造、都九高速二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以及航运服务中心、红光枢纽港、疏港通道等航运功能项目。九江综合保税区获批,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建成并通过预验收。全年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97个,总数全省第一;实际进资948.9亿元,总量全省第二。推进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49项。市县机构改革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税务机构合并挂牌,城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5家、省级9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共青城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五)着力攻脱贫、惠民生,全面小康迈出新步伐。深入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行动,脱贫攻坚力度持续加大,全年脱贫4.2万人、10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1.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脱贫解困工作全面启动。省政府下达的民生任务全面完成,“十个一百”惠民利民工程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6.1万户,是实施棚改以来最多的一年;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大棚房”问题排查整治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6.4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436所,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1所,八里湖一小、二小和鹤湖学校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以优异成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健康九江”战略深入实施,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新一轮殡葬改革全面启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机制,一批信访积案有序化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10个、恶势力集团34个、恶势力团伙31个,刑事发案数下降7.2%,破案率上升1.7个百分点,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
(六)着力转作风、重落实,政府效能得到新提升。扎实开展“五型”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十证合一,办事时限平均压缩一半,审批环节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15∽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降至83.8元,降幅全省第三,绝对数全省第三低。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有效施行,城市市容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城市湖泊保护条例正式颁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245件、政协提案478件。市政府民生直通车和市长热线受理民生诉求1.6万件,办结率96%。大力整治政府系统“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推动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重点、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聚力“七大提升”,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着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奋力迈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9%;财政总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压倒性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大关系”,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品牌。
全面打造最美岸线。围绕水美、岸美、产业美目标,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不许”,即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一律不许新上任何化工类项目,5公里范围内一律不许新建任何重化工园区,非化工园区内一律不许新上任何化工项目。深入开展沿江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坚决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捕猎、非法采矿、侵占湿地等危及长江和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行为,深入开展长江入河口整治行动,持续巩固非法码头整治成果,推进“最美鄱湖岸线、最美西海岸线、最美修河岸线”等建设,致力让绿色成为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城市“四尘、三烟、三气”整治力度,完成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湖长制责任体系,大力实施生态环保约谈和领导包企制度。大力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改善南门湖、甘棠湖水体水质,加快白水湖、琵琶湖、濂溪河、十里河、龙开故道等内湖内河整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严格落实林长制。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积极推进固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着力打通生态价值转化渠道。牢固树立“绿色+”产业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和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强化规划环评指导控制作用,实行环境影响“一票否决”,提高综合考评绿色权重。深入推进园区智慧化和循环化改造,进一步提高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化、价值化转化机制。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以稳求进、以进固稳,攻重大项目,扩有效投入,促消费升级,防重大风险,推动供需良性循环、协同提升。
狠抓项目扩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质量为上”的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品质提升年”,以高品质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谋划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盘子;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确保在库重大项目不少于500个。坚持高标准招引项目,提高准入门槛,严把质量关,聚焦“5+1”千亿产业集群,力争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30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新兴产业项目占比不低于50%。坚持高效率推进项目,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039个,总投资627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10亿元,严格落实两套“五个一”推进机制,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加大力度促消费。进一步突出商贸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优品、兴市、强商、旺客、捷运”五大行动。修编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高标准规划打造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品牌旗舰店。实施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做大做强一批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园和金融产业园。积极跟进5G商用等新趋势,加快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开展首届九江老字号认定,举办地方特色商品联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多措并举防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做好社会领域等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三)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着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综合试点,促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固投、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税收均增长10%以上。
做大优势产业。以五大千亿特色产业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更多传统产业向中高端、高附加值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以九江石化炼化一体化为重点,推进芳烃及下游产业链项目建设;现代轻纺产业,依托赛得利等龙头企业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着力培育纤维素纤维到成衣的完整产业链;电子电器产业,加快德宏工业、生益科技、通元科技、华强电子等项目建设,着力形成玻纤纱、电子布、覆铜板、电路板、电子产品全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大力推进星火有机硅、卡博特、天赐、晨光等技改扩能项目;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中车智能交通产业园、绿驰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主动融入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加力推进新松机器人、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新兴产业裂变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做强骨干企业。开展优质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培育更多“九字头”企业、“九江造”品牌,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税收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狠抓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全年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个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企业上云”“机器换人”。
做实园区平台。优化园区空间和产业布局,积极打造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按照每年减少1/3的进度,力争三年基本完成僵尸企业的处置工作。大力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国家级园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过50亿元的产业项目,省级园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过20亿元的产业项目。加快园区创新升级步伐,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园区3个、过300亿元的2个。
(四)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升门户城市形象。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坚定不移做特山水文化名城,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中心城市带动力。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打造“四梁八柱”。加快完善城市“大格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做好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推动规划落实。加快构建进出“大通道”,建设完成昌九高速“四改八”、都九高速鄱阳湖二桥、庐山机场改造,大力推进合安九客专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昌九高铁、武通高速,全面启动庐山旅游轻轨、城区过江隧道、九江至湖口过湖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畅通区间“大循环”,开工建设快速道系统工程一期、荷花垄(长虹立交桥)立体交通系统改造及前进东路、陆家垄路互通等项目,建设完成琴湖大道、兴城南大道互通及长虹大道、庐山大道、庐山南路“白改黑”等项目。加快提升城内“大节点”,大力推进昌九高速生态提升、“拆四建二”收费站优化畅通及配套景观等项目,完成九江站北广场改造、浔南水系治理及生态修复。
建设“五大组团”。全年实施“五大组团”城建项目232个,总投资77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67亿元。八里湖赛城湖组团重点实施浔阳古城、会展中心等项目,推动中心城区加快走进赛城湖时代。高铁新区组团重点实施庐山站站房建设、高铁大道、水系改造等项目,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组团建成新产业综合体、科创中心、芳兰湖生态公园,启动建设鄱湖家园安置小区。经开区组团重点推进富和新城、双语实验学校二期、正大安置小区二期等项目建设。老城区组团重点完成滨江路、长虹大道、庐山大道等主次干道立面整治,全面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
抓好“三城同创”。深入实施道路交通、街道立面、固废垃圾、扬尘废气等“十二项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大城管”机制,加速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环卫市场一体化改革。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推进九江动力机厂和庾亮南路二期等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和社科普及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强做美县城,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五)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推动农业特色发展。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工程,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0个以上,新增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油茶4.2万亩,新增虾蟹养殖面积8万亩。加快“一县一园”建设,大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农村土地自愿有偿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8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大力促进农旅商融合发展,以昌九沿线和环庐山西海为重点,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支持庐山云雾茶、宁红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雨露计划”。支持乡村大学生“双创”协会建设,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再消除20%的空壳村。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六)加大力度扬优挖潜,推动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新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品牌突破。
以打造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航运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口岸物流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五平台”物流发展格局。建成航运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红光枢纽港、上港二期、大型公用码头等项目。做大做强粮食指定口岸,推进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高效运营,加快整车、水果等指定口岸申报建设。加大“招商引货”力度,积极推动昌九两港对接,强化与上饶、景德镇、吉安、赣州等“无水港”合作,不断拓展水运航线和货源市场。引进培育大型航运物流企业,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力争实现5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加快老城区物流园区搬迁,在城郊新建大型现代物流园区。
以山上山下联动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着眼山上做精、山下做大、环山做强,全力打响“庐山天下悠”品牌。加快推进庐山演艺中心、海会“云雾小镇”、环西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加快建成宁州水乡、牯岭艺术小镇、西海舰队球类运动休闲中心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庐山西海管理体制,支持庐山西海和石钟山创建5A级景区、武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九江洋街建设。举办九江国际名茶名泉节、中国庐山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中国庐山山地国际马拉松赛。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12%以上。
以赋能实体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激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力争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5%、15.5%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加力推动德福科技、善水科技、美庐生物、天沅高科、晨光新材料等企业主板上市,龙开河药业、精达检测等企业挂牌“新三板”。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加速做大做强“五大集团”,促进资产倍增裂变。深入开展“百家银行进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七)全面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激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环境再优化,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添活力、拓空间。
持续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
扩大双向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深化市域省域流域合作,主动对接赣江新区和南昌大都市圈,推进全域全面全方位开放。精心办好第二届长江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和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确保综合保税区尽快封关运行。大力推进通关一体化。
强化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0%以上,占GDP比重超过1.2%。力争新增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10家以上。组织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1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以上。深入实施人才新政30条,着力引进培养一批科研型、产业型、实用型、管理型人才。
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接入“赣服通”,探索“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健全完善贷款风险补偿、银企信息互通、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机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全省最低。
(八)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决胜全面小康夯实基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保障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
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农村脱贫攻坚与城镇脱贫解困统筹推进,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村、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年5.7万人脱贫、46个贫困村退出,修水、都昌两个贫困县摘帽。深化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增强造血功能。推进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全面落实健康扶贫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教育扶贫精准对接,保障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全面提高保障水平。
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公租房“租售并举”,加快构建多元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年改造棚户区3.6万户。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新增城镇就业6.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万人。继续实施“十个一百”惠民利民工程,办好一批具有市民普惠性、区域均衡性、突显公益性的民生实事,包括新建改造完成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便民服务站、交通治堵等15大项361个子项,总投资40.5亿元。对于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的项目,市政府将按时保质完成,努力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确保八里湖一小、二小建成开学,推进九江三中(高中部)搬迁,着力解决大班额等问题。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430所。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九江职业大学创建全国一流高职名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全面启动九江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升格为九江大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兴孝老敬老爱老之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加大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力度,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九江、法治九江建设。全面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和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实施“封江控湖”智慧工程。
深化军民融合,做好拥军优属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争取“双拥模范城”创建全国六连冠、全省八连冠。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增强政府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为重点,全面打造“五型”政府,为九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民过上高品质更美好生活,只争朝夕,不遗余力。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打造忠诚型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教训,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切实做到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党中央要求的坚决照办、党中央部署的坚决落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贯穿和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始终忠于宪法和法律,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严格在宪法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二)革故鼎新破难题,全力打造创新型政府。聚焦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出更多实质性动作、突破性措施和创新型招法。坚持政府创新引领社会创新,进一步健全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机制,促进创新要素高效聚集和有效流动,激发创新动力活力。
(三)动真碰硬抓落实,全力打造担当型政府。积极倡导“五比五不比”的务实作风,鼓足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怕、慢、假、庸、散”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狠抓落实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四)全心全意优服务,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出台决策充分尊重民意,谋划项目充分体现民需,推进改革充分保障民利,新增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做到工作平稳过渡,职能无缝接转,人员有序转隶。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永葆本色守清廉,全力打造过硬型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更加注重开源节流,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民生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监管,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审计全覆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幸福,拼搏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力拼搏,为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源:九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