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九江

不让历史和文化片刻远离——九江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综述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9-12-06 11:39:45 【字体: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19-12-0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 责任部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耀下来,千年古城九江便在晨曦中渐渐苏醒。古老的九江,文化资源富集,历史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走进九江,就如同踏入了一座馆藏丰富的露天博物馆……

沿着城市发展的脉络,穿越浩渺的历史烟云,让我们细细盘点九江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家底”:

——名城价值特色鲜明。九江因独特地理区位和水运交通优势,扼鄱阳湖守长江,素有“江右门户”“七省通衢”称谓。九江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因区位及水运优势成为长江中下游战略要地和江右门户。清末至民国,九江成为中国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商贸繁盛,对外交流频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成为第一批开埠的长江内河口岸,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被迫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成为江西近代社会转型和西方文化传播的桥头堡。九江开埠,开启了九江租界、大中路、庾亮南路等地段的近代城市建设,也直接导致庐山牯岭租借地的全面开发建设,对九江近现代城市格局、风貌的形成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九江是江西近代实业和公共事业的发源地,江西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家机械化工厂、第一家电报局和邮政局、第一条公路、第一条客运铁路、江西第一所女子学校、第一所教会医院等都在九江诞生。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九江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和便捷交通条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九江历史上的东佳书院、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等书院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具有独特价值;九江宗教文化发达,古代以儒、释、道为主,建有东林寺等大量影响深远的宗教寺庙道场等,慧远、佛印、虚云、一诚、传印等宗教大师影响深远。九江历史上文风鼎盛,英才辈出,不仅有大量本土籍贯名人,亦有众多历史名人曾任九江地方官并造福一方,更有大量文人墨客游历九江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佳作。据统计,与九江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有16000余篇,仅诗词歌赋等录入中小学课本的就有20余篇。

——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九江市拥有50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5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0处。年代跨度覆盖新石器时期至当代,文物类型丰富,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个类型。另外,全市共登记国有馆藏文物51455件(套),除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外,我市还公布历史建筑63处,均分布在九江建成区内。

同时,九江赖以生存的山水格局和环境特色极为独特,长江、鄱阳湖、庐山依然是九江城区大山水格局和重要景观要素,而城内的甘棠湖、南湖、八里湖、李公堤、龙开河(局部)等格局尚存,九江老城内和西门外大中路及租界地段的道路格局基本保持历史的走向。九江建成区内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有5片,其中4片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1片划为历史风貌区。各街区格局肌理清晰,建筑风貌特色鲜明,是九江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见证。

如何保护、开发九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市委、市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入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各项工作。

顶层设计 全力以赴

2018年,我市成立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今年在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同时在九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置了历史名城专职保护管理机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同时,2018年出台了九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保障经费,明确了工作步骤和重点任务,并加强申报工作调度,全力协调推进名城保护及申报各项工作。

为了更加完善历史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在2018年我市出台了《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9年8月颁布了《九江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在开展《九江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起草工作。从2017年到2019年,我市还针对历史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查缺补漏改进完善,积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六批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历史建筑的普查、公布和挂牌、工业遗产的调查、红色革命遗迹普查等工作。同时,我市正在开展工业遗产、革命遗址、民俗宗教场所、古树古木等普查工作,历史名城保护体系将正在逐步完善。

尊重原貌 精心保护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决定城市的气质。而共同的城市气质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作为地道的九江人,看到这些经历了百年依旧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心里感觉非常踏实。这些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只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对城市建筑情有独钟的市民李先生经常流连于大街小巷,寻找生活的那份惬意。

2017年至2019年,九江市陆续组织编制完成《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九江大校场东南(老地委大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其他保护规划均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尚在开展的相关规划还有《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域范围已经完成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等6座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新公布的2处传统村落正在编制保护规划。美孚洋行旧址等重点保护修缮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完成保护规划并实施了修缮工程。

在保护规划的引领下,我市自2010年起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实施工程。2010年至2018年,全市共投入近5亿元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修缮。2010年,投入8000万元实施了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西段沿街立面风貌整治和大中路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和路面铺装;2016年投入6000万元对周敦颐纪念馆进行了修复和重建;2018年,投入2亿元实施了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景观整治工程和历史建筑修复;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了九江租界博物馆片区修缮和整体保护工程。2019年,计划投资5亿元对庾亮南路历史街区塔岭片区和动力机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修缮。

全民动手 共创名城

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培训、拍摄宣传纪录片、征集老照片、举办历史建筑摄影大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广泛对九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宣传。

我市为了推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深入人心,在电视台开辟了专题、在报纸上开设了专版、在新媒体开设了专栏,对《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街区修缮等进行集中宣传。同时,建立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核评估机制,形成了市县乡村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如今,漫步徜徉于古城的每一个历史街区,厚重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修葺还原的古建筑以新的面容展示在世人眼前,让古城的居民不禁感叹原来家门口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

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九江正在描绘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蓝图,也会悉心呵护这座千年古城,不会让历史和文化片刻远离。(九江日报 记者 胡蕊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九江

不让历史和文化片刻远离——九江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综述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2019-12-06 11:39:45
信息类别: 今日九江
文件编号: JJSZF-201912-22229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9-12-06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耀下来,千年古城九江便在晨曦中渐渐苏醒。古老的九江,文化资源富集,历史沉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走进九江,就如同踏入了一座馆藏丰富的露天博物馆……

沿着城市发展的脉络,穿越浩渺的历史烟云,让我们细细盘点九江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家底”:

——名城价值特色鲜明。九江因独特地理区位和水运交通优势,扼鄱阳湖守长江,素有“江右门户”“七省通衢”称谓。九江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因区位及水运优势成为长江中下游战略要地和江右门户。清末至民国,九江成为中国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商贸繁盛,对外交流频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成为第一批开埠的长江内河口岸,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被迫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成为江西近代社会转型和西方文化传播的桥头堡。九江开埠,开启了九江租界、大中路、庾亮南路等地段的近代城市建设,也直接导致庐山牯岭租借地的全面开发建设,对九江近现代城市格局、风貌的形成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九江是江西近代实业和公共事业的发源地,江西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家机械化工厂、第一家电报局和邮政局、第一条公路、第一条客运铁路、江西第一所女子学校、第一所教会医院等都在九江诞生。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九江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和便捷交通条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九江历史上的东佳书院、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等书院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具有独特价值;九江宗教文化发达,古代以儒、释、道为主,建有东林寺等大量影响深远的宗教寺庙道场等,慧远、佛印、虚云、一诚、传印等宗教大师影响深远。九江历史上文风鼎盛,英才辈出,不仅有大量本土籍贯名人,亦有众多历史名人曾任九江地方官并造福一方,更有大量文人墨客游历九江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佳作。据统计,与九江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有16000余篇,仅诗词歌赋等录入中小学课本的就有20余篇。

——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九江市拥有50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5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0处。年代跨度覆盖新石器时期至当代,文物类型丰富,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个类型。另外,全市共登记国有馆藏文物51455件(套),除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外,我市还公布历史建筑63处,均分布在九江建成区内。

同时,九江赖以生存的山水格局和环境特色极为独特,长江、鄱阳湖、庐山依然是九江城区大山水格局和重要景观要素,而城内的甘棠湖、南湖、八里湖、李公堤、龙开河(局部)等格局尚存,九江老城内和西门外大中路及租界地段的道路格局基本保持历史的走向。九江建成区内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有5片,其中4片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1片划为历史风貌区。各街区格局肌理清晰,建筑风貌特色鲜明,是九江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见证。

如何保护、开发九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市委、市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入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各项工作。

顶层设计 全力以赴

2018年,我市成立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今年在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同时在九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置了历史名城专职保护管理机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同时,2018年出台了九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保障经费,明确了工作步骤和重点任务,并加强申报工作调度,全力协调推进名城保护及申报各项工作。

为了更加完善历史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在2018年我市出台了《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9年8月颁布了《九江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在开展《九江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起草工作。从2017年到2019年,我市还针对历史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查缺补漏改进完善,积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六批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历史建筑的普查、公布和挂牌、工业遗产的调查、红色革命遗迹普查等工作。同时,我市正在开展工业遗产、革命遗址、民俗宗教场所、古树古木等普查工作,历史名城保护体系将正在逐步完善。

尊重原貌 精心保护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决定城市的气质。而共同的城市气质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作为地道的九江人,看到这些经历了百年依旧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心里感觉非常踏实。这些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只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对城市建筑情有独钟的市民李先生经常流连于大街小巷,寻找生活的那份惬意。

2017年至2019年,九江市陆续组织编制完成《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九江大校场东南(老地委大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其他保护规划均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尚在开展的相关规划还有《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域范围已经完成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等6座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新公布的2处传统村落正在编制保护规划。美孚洋行旧址等重点保护修缮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完成保护规划并实施了修缮工程。

在保护规划的引领下,我市自2010年起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实施工程。2010年至2018年,全市共投入近5亿元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修缮。2010年,投入8000万元实施了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西段沿街立面风貌整治和大中路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和路面铺装;2016年投入6000万元对周敦颐纪念馆进行了修复和重建;2018年,投入2亿元实施了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景观整治工程和历史建筑修复;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了九江租界博物馆片区修缮和整体保护工程。2019年,计划投资5亿元对庾亮南路历史街区塔岭片区和动力机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修缮。

全民动手 共创名城

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培训、拍摄宣传纪录片、征集老照片、举办历史建筑摄影大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广泛对九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宣传。

我市为了推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深入人心,在电视台开辟了专题、在报纸上开设了专版、在新媒体开设了专栏,对《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街区修缮等进行集中宣传。同时,建立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核评估机制,形成了市县乡村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如今,漫步徜徉于古城的每一个历史街区,厚重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修葺还原的古建筑以新的面容展示在世人眼前,让古城的居民不禁感叹原来家门口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

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九江正在描绘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蓝图,也会悉心呵护这座千年古城,不会让历史和文化片刻远离。(九江日报 记者 胡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