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5-10-15 15:13:00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15-10-1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19-136532
  • 责任部门: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关键时期,又是我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推进“3+1”发展战略。现根据国家、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出九江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一、科技工作现状

  自“十五”以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党的科技政策指引下,坚持“创新、产业化”的基本方针,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思想指引下,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投入连年增长、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在普及科技知识,参与基础研究,健全科技法制,实施科技计划,培育科技市场,发展高新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1、改善和加强了科技工作领导。自1996年我市成立“九江市科教领导小组”以来,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九江市科教领导小组”,并对县(市、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2、优化了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十五”期间,结合九江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九江市政府特殊津贴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措施,有效地规范、指导和加强了全市科技人才工作。

  3、形成了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我市科技投入在科技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企业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技术开发基金为主,社会融资为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4、加大了科技普及与科技宣传力度。“十五”期间,我市各有关部门在每年正常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大批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协调和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经常性开展各类科普和科技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全社会科技意识和促进了全社会的科技普及和提高。

  (二)主要成就

  1、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十五”初期,全市拥有各类中级职称以下科研人员5.6万人,2004年发展为6.9万人,科研人员占全市人口比例达1.4%,科技进步对全社会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3%,比“九五”增加约3个百分点。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R&D/GDP比例达0.3%。五年来,共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成果奖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7项,市科技进步成果奖72项。

  2、科技计划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证。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十五”期间,有选择地组织实施了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05项,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3237.8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95.81%。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62项,争取三项经费990万元;省级科技项目259项,争取三项经费927.3万元。实现了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零的突破。科技计划重点支持了国家星火有机硅产业基地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力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七大领域的攻关。

  3、围绕大开放主战略,拓宽了科技合作与交流新空间。“十五”期间,继续保持了市校科技合作的良好势头,目前,已有103家市属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仅2005年我市就接收清华大学19名博士研究生来九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攻关。新开辟了市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分别与浙江省宁波、温州两市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五年来,先后组织了二十余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项目参加了深圳高交会、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和东盟博览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放的科技工作格局。

  4、着力突出大工业,呈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发展的新势头。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我市传统工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改善。至2005年底,通过省科技厅认定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占全省总数的14.4%。一方面,瞄准国家科技产业政策,以有机硅、汽车和3T光电等重大项目为重点,发展强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推广以CAD为代表的单元技术和以CIMS为代表的集成技术。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0.17亿元,利润1.01亿元,上交税收1.017亿元,与“九五”期末的2000年相比,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和技、工、贸总收入三个成倍增长。

  5、农业科技成效显着,开创了科技服务“三农”新局面。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比较完备,功能相对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开发与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九江农业科技在诸多领域已处在全省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全市科技兴农、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星火计划”,起到了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6、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专利技术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十五”期间,全市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5家,使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70家,资产总额达77546万元。专利技术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我市专利申请量达160件,较“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360%。

  (三)存在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贮备少,尚末真正形成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全市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在前瞻性、交叉性的高新领域更是如此。

  2、科技体制与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滞后。市属独立科研机构大多数还是原有的运行模式,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弱、设备旧、手段差、人才匮乏等问题。

  3、科技投入总量小,强度弱。“十五”期间,我市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平均为0.18%,和周边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主动寻求企业发展上的突破与创新积极性不高。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风险承担能力差的问题。

  5、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十五”期间,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左右,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

  (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加速经济结构性战略性调整,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大工业发展战略,势必形成对高新技术大量需求的局面,城市风格及发展方向定位于大旅游、大物流及城市大建设,必然要求全市人民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及充分体现和发挥城市综合生产力的功能。

  二、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遵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重点围绕“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发展战略,着力培植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提供技术支撑和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科学思想指导科技、经济工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重点,为解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3、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4、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人才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坚持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原则。

  6、坚持三个结合。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改、技术引进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

  7、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培植基础,整体带动的原则。由单纯抓项目到宏观管理为主,为科技发展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要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当前需要和技术后劲的关系,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形成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合力,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一)发展战略

  1、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科技发展道路。一方面,必须实施大开放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改变“重引进、轻创新”的现状,走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科技发展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加大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力度,加快技术关联性强的产品和产业开发。在坚持单项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的集成创新,要集中力量选择在我市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重大项目,实现重点领域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突破。

  3、坚持自主创新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并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发挥科技对经济引领作用的同时,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应用促创新,以创新促提高。

  4、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创新试点为突破口,整体设计,进一步推进包括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全市科技体制改革,解决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申请专利等形式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着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达到领先行列。具体目标是:

  ——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进步对工、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销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新体系,“十一五”期间,在积极培植现有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1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大力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现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为发展壮大化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为扶持一批骨干企业的名牌产品提供科技保证。二是在工业、交通、建筑、电力等领域推广覆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共性、基础性的高新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对传统产业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

  ——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广的科技型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00家。

  ——加大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生态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发挥城市综合生产力作用,力争城市知识型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有所提高。

  ——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突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根据产业重点和区域布局建立1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部分科研所和科技园成为省级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的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建设一批粮、棉、油、畜禽、水产、林果、花卉等良种繁育和制种科技示范基地,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狠抓良种生产的配套技术措施。“十一五”期间,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现在的35%左右上升到45%,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攻关,成果推广计划,致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基地系列项目的开发;二是大力推动水产科技产业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水产科技园的配套设施;三是充分利用新科技发展药材生产;四是积极引进科技成果为发展茶叶、保健食品和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提供科技支撑,明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规范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环保工业技术及生态技术,发展城市建设相关产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使全市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数显着提高。

  ——以政策为导向,加大政府对科技的财政投入,确保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要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比例1.5%,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也应达到1%,没有达到全省平均财政收入的要确保不低于50万元,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R&D/GDP达到1.2%以上。

  “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指标

  2010年目标

  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例 1.2%

  全市专利年度授权量年均增长率 10%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3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45%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95%以上

  地方财政安排科技拨款占地方安排支出的比例 1.5%

  四、科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九江市科技工作紧密围绕“3+1”发展战略及经济结构调整主线,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结合九江市情,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和“实现技术跨越”的发展战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为我市“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及城市大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一)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在:微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及新药、计算机产品及网络技术、纺织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实施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性技术的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以及针对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的重大软科学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计划。

  1、农业科学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将关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契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应是:

  (1)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的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及其高产模式化、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建设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制种基地,建立两系杂交油菜良种选育基地。

  ——建设高产、高质、抗逆性强的抗虫棉杂交新品种繁育基地。

  ——开展农作物模式化、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

  (2)林果业生产配套技术与产业开发

  配合江西省“南桔北梨”的果业区划,发展壮大现有的早熟梨、优质大白桃、猕猴桃基地及苗木花卉、木本药材基地。同时,相应研究推广其高产高效优质栽培及其产品保鲜、加工技术。

  ——研究杉松大径材、红豆杉、银杏等各类树种高效栽培技术。开展阔叶树种的采种、育苗、造林及其速生丰产林技术研究。

  ——研究野生花卉、天然中草药及森林蔬菜栽培技术。

  (3)水产新品种选育基地及其养殖配套技术推广研究。

  ——建成彭泽鲫现代化良种生产管理基地,研究推广彭泽鲫专用饲料和养殖配套技术。

  ——为青虾、鳜鱼、河蟹、银鱼、黄颡鱼、珍珠等特种水产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高其养殖技术含量,并促其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4)畜禽新品种选育基地及配套饲料养殖管理技术。

  建立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等良种杂交牛繁育基地,发展壮大彭泽上十岭等地三元杂交猪繁育基地。

  以德安聂桥镇麻鸡繁育基地、共青鹅、鸭养殖基地为龙头,逐步形成我市良种鸡、鹅、鸭繁殖养殖基地,并以鸡、鹅、鸭为重点,开展家禽新品种的选育、配套饲养管理及禽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5)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注重气候优势,建设淡季蔬菜基地,推广杂交种优势利用技术,重视优质、高产、低成本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配套设施开发。

  (6)积极开展优质高档、高产茶叶栽培技术及其产品深加工和储藏技术。重点发展大叶龙茶、庐山云雾茶及保健茶系列产品。

  2、工业科学技术

  工业科技发展,应以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标,围绕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特别是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在传统产业上应用,提高制造工艺装备工艺、降低成本、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名优新产品。

  (1)加强CAD/CIMS软件应用。

  在工程设计、加工制造、产品设计等领域应用推广CAD/CIMS技术,进行全过程设计计算与管理。

  (2)机械工业技术。

  ——围绕机械产品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依托中船707所、6354所等大院大所重点开展CAD技术应用,发挥CAD工作站在三维几何造型、有限元分析,机械运动动态模型,装配预演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益。加强数控加工技术应用,开展精密成型模具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机械零配件高精度加工工艺、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表面功能性覆层技术的应用研究。

  ——围绕机械产品结构调整,重点抓好液态、低温罐式集装箱及昌河微型改进型汽车、液化汽、汽油双燃料微型汽车等多功能专用汽车的生产开发。同时,大力发展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增加产品耐用性,可靠性,缩短产品生产开发周期。

  (3)化学工业生产技术。

  ——研究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加强有机硅及石油后续产品的技术开发。

  ——推广应用以微机控制系统为重点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新工艺与治理污染新技术。

  (4)纺织工业生产技术。

  ——加强技改、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纺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利用CAD技术开发纺织新产品,提高编织产成品质量档次,最大限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重点搞好服装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利用我市粘胶纤维的优势,探索人棉纺丝染整工艺,提高服装面料的档次和花色品种,替代进口面料。

  ——重点开发高支、高密纯棉织物免烫防绉后整理技术。

  (5)建筑材料生产工业技术。

  优化水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特种水泥,增加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及微机计量,使水泥生产进一步降低消耗、稳定质量,加强粉尘治理。研究开发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把建筑陶瓷、石材等产品做大、做好。

  3、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高新技术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领域,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培育一批在科技水平、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及产业。

  (1)新材料。

  ——研究开发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其产品。

  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光转换材料及蓄光材料、稀土环保材料、稀土改性材料。加大对稀土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应用、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国产化及提高性能的研究。

  ——研究开发机械性能、高导电性能电子材料。

  以电池和电子线路板用铜箔为主体,增加生产规模。适当进行改延电子产品开发。积极加大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Zro2的开发与批量化生产,逐步形成燃料电池原材料生产基地。

  ——研究开发以有机硅为代表的新一代有机硅及精细化工材料。以国家火炬计划九江星火有机硅产业基地为依托,开发有机硅系列产品。

  (2)电子信息技术。

  ——研制开发用于整机产品嵌入式自控软件、在线综合测试计量软件、自身收费、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等公共管理软件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列。

  ——开发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电子类产品,重点发展数字投影技术、无线电接收终端民用导电滑环,光通信领域的光端机、小区实时安全监控等电子类产品。

  (3)机电一体化

  ——加速自动测控技术的研发,提升装备制造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推出一批先进适用的先进装备技术产品。

  ——加大传统设备的改造步伐,应用设备集成中间自控器件,嫁接改造传统的制造设备,全面实现加工业制造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水平。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大力开展太阳能、风能等可用能源的利用与研究。重点开展鄱阳湖风力发电的技术,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和设备的开发。

  ——开展高效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力推行农村沼气池应用技术的推广及城市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功能整流器件和高频感应加热节能设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节电等高效节能技术。

  (5)生物医药

  ——着力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公害化中草药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中草药质量和水平。

  ——利用中草药的资源优势,开展中药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是新剂型、新辅料、新制剂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力争在五年内开发2-3个中成药优良品种并使其产业化。

  4、实施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技术

  主要围绕人口素质提高,资源持续利用,环境有效保护三个基本问题,抓好试点示范工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对“山江湖”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以治山、治水、治贫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绿色产品专业化示范生产基地。

  ——积极组织和扶持有关计划生育的重大科技项目,大力推广计划生育方面的科研成果。

  ——积极研究与推广清洁能源生产工艺技术、努力发展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

  ——城市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是开展微生物制剂在改善封闭水体水质中的技术研究,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化工废水治理中开发、以及利蒙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的应用。

  ——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研究;加强重大事故预警、防范和应急救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5、提高第三产业的知识含量

  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含量。

  ——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在现代金融系统服务、网络化教育基础、协同电子商务服务、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物流服务、现代旅游业服务和电子社区综合服务中的应用。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建设和现代物流交通运输跟踪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构建符合九江物流流程的提供物流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现代物流信息体系。

  ——围绕建立旅游产业信息,数据库资源平台,建立旅游公务和商务数字化信息系统等五个方面展开,并解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五大关键技术。

  (二)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一个工程”、“两项建设”、“五大专项”行动,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十一五”期间,围绕我市经济科技发展目标,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个工程”、“两个建设”、“五大专项”三项科技创新行动。

  1、一个工程

  科技进步“一对一”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一对一”工程,完善考核办法,为加速全市科技进步提供制度上、机制上的保证,使我市市、县(区)、乡(镇)三级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到实处。

  2、两项建设

  (1)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将结合九江经济发展对技术需求的实际情况,全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目标及期总体要求,围绕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体系、中介服务体系、投入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体系建设,构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高校及大院大所的合作、长珠闽三角及中部地区的区域合作三大科技合作平台。

  (2)科技开发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鄱阳湖水产科技园、民营科技园、星火有机硅工业园的创新基地建设,为创新提供优良的区域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形成创新的密集区。依托高新区建立民营科技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民建、民管、民营。通过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孵化和集聚民营科技企业,引导民营科技企业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建设。

  3、五大科技专项

  粮食丰产科技专项

  针对赣北生态区域特点和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开展水稻持续丰产、平衡增产、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及持续增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大力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稻向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方向发展,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星火富民科技专项

  针对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园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强力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开辟城镇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新材料专项

  立足市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有机硅、有色金属等新材料高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坚持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国际一体化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实现我市新材料领域科技的新跨越,促进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进而推动我市新材料工业快速、持续、全面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支柱行业,提升大型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新型制造业企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

  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

  按照“综合性、开放性和先导性”的特点,着眼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系统研究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宏观发展战略、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开展不同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研究及试验示范;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社区发展,开展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同时,开展对国外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和试点示范。

  五、重大措施和主要对策

  (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1、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通力协作,开创科技进步新局面。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强对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完善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考核,通力协作,开创科技进步新局面。

  2、设立市级学科与学术带头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培养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科技人才为目标,选择我市拔尖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强力资助和扶持。

  3、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技人才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充分保证用人单位的自主权,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开发部门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聘用各类科技人才,并提供相应的待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需求与人才现实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平衡与优化配置。

  4、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调整科技奖励方向和重点,从项目奖励为主逐步向项目奖励和人员奖励并重。适当增加政府奖励项目和奖金额度。

  (二)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向优选重大项目倾斜

  1、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应明显高于每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各阶段投入的强度,应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并设立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每年比上年增加30-50%。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从以支持项目为主,转向逐步加大对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形成项目、基地和队伍相互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

  2、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拓宽科技创新的投入和融资渠道。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激励企业、个人和非营利机构增加科技投入,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提高民间资本投资R&D的回报率。二是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多层次支持体系,既要健全商业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又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科技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的金融机构与专项基金。三是大力推动创新投资的发展,吸引海外资金。四是以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五是科技创新的优势领域吸引外资通过参股、合资等多种形式增加科技投入。

  3、建立科技投入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投入责任制。加强科技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减少项目投入的重复交叉。实行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招投标机制。

  (三)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改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科技的依法管理和宏观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和相互协调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基地。建立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维护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法地位,实行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完善科技中介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科技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地位,形成科技、投资、消费、贸易、金融政策相互协调、目标一致的政策体系。改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强科技与综合、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科技计划的协调机制。完善重大科技决策的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

  3、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加快制定与科技发展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方案,形成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行为规范。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加快科技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创新的持续增长

  1、加快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完善工作制度,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支持中介服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事务代理、法律诉讼。

  2、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设立专利申请与实施资助基金,为继济困难的专利申请人提供申请费用资助,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扶助。设立专利奖,奖励重大专利技术发明和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的专利技术项目,奖励在专利发明和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兑现奖励。

  3、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打击假冒冒充知识产权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1、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以“泛珠三角”、“长珠闽”科技经济一体化为契机,构建和扩大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要不断挖掘和整合市内优势科技资源,继续与清华大学、北大方正等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更多项目的科技合作。以加强与全国重点17家科技集团的科技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市校、市所科技合作。

  2、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确保国内外科技资源“引得来”、“留得住”。全面开放科技市场,构建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吸引国内外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公司来浔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创业。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各类科技力量竞相迸发的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牢固树立互利双赢的合作原则,以资源和市场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各类优惠条件。

  (六)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1、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加大政府间科技合作力度,通过合作协议的签署,利用省内外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条件平台、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实验、观测基地及支撑设施等。

  2、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大幅度增加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建设研究开发基地平台、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和利用平台、科技文献信息及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同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围绕上述平台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尽早启动实施省、市科技基地工程、科技文献虚拟图书馆工程、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中心工程等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

  3、积极推进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和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成立科技资源共享管理机构,明确其对国有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管理、考核和监督职能。制订和完善科技基础条件设施的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的法律体系,保护好平台资源拥有者的利益,协调不同平台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

  (七)持续加强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鼓励各方面专家学者走向社会,宣传科学知识。舆论导向要树立科学家、技术专家的崇高社会形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类科技活动,接待青少年参观学习。要建立各类专家、学者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鼓励和支持全社会举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性事业,新建一批科普基地。包括科普设施的完善、科普画廊的建设、科技宣传栏的普及以及科技馆的筹建等。鼓励科普创新、科普展教品研制和科技书刊出版。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